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常人第一跖背动脉超声探测方法初步研究

    作者:朱家安;胡兵;应涛;陈磊;曾炳芳;范存义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动脉的超声探测方法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对54只正常人足的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和第一跖底动脉进行超声探测.部分第一跖背动脉的探测采用逆行法.同时探查第一骨间背侧肌,并对第一跖背动脉进行超声分型.结果:第一跖背动脉的平均内径0.81±0.19mm,并依据第一跖背动脉与第一骨间背侧肌的关系,将其分三型:浅表型、肌内型和肌下型,出现率分别为53.7%、40.7%和5.6%.第一跖底动脉远段出现率为90%,近段出现率为52%.在第一跖蹼软组织间隙内超声可见第一跖背动脉和第一跖底动脉存在较为恒定的吻合,出现率为85%.结论:第一跖背动脉的变异较大,但超声可以较好地显示其形态学特征.在四肢显微外科中,超声的术前检测可以对临床筛选病例、选择术式和分型的方法学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二趾骨外露

    作者:张建利;李瑞平;陈志东;张志彬;黄文正;武雷;赵占国;周浩;刘恩

    利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拇趾骨外露的方法在医学专业期刊杂志上多有报道,且效果良好[1-9],但是,将该方法用于修复足第二趾骨外露报道不多,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对于足部功能来说,拇趾的重要性要强于第二趾,修复第二趾骨外露意义不大.杨学斌等[10]对84例第二趾移植及跖趾关节移植术后,进行了详细的病史复习及随访,认为第二趾缺如,可以出现蹬力减弱、胼胝体、叉状畸形等后果.2000年9月至2012年5月,我们利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第二趾骨外露8例,效果满意.

  • 左足背动脉超大皮瓣移植一期修复右手背肌腱、皮肤大面积缺损1例报告

    作者:林国叶;左杨斌;黄玉栋

    患者男性,30岁.因工伤12天由外院转入.见右小腿高位截肢,右手背第2指~5指中、近节指背皮肤及腕部背侧皮肤、前臂背侧下侧皮肤缺损,其中中节指骨、环指近节、小指中近指骨及第4、5掌骨大部外露,肌腱坏死、关节开放,创面面积为18cm(12cm.左小腿后下1/3,后足及足底皮肤坏死,胫腓骨骨折端外露、骨质大段坏死,胫后神经血管束坏死,而小腿下段前侧及足背皮肤血运正常,感觉存在,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决定行左小腿截肢,利用毁弃的足背动脉皮瓣及足趾伸肌腱移植修复右手背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远侧第1趾~4趾的趾背皮肤,近端在踝上7cm,前足宽处为第1跖骨~5跖骨头背侧皮肤,设计皮瓣大小为25cm(10cm,皮瓣内含胫前动脉下段、足背动脉全段、第一跖背动脉、拇、第2趾的趾背动脉及拇趾的跖侧趾固有动脉(保留跖侧与背侧动脉的交通支)、大隐静脉下段,还含有第1趾~4趾伸趾长肌腱、腓深神经.皮瓣游离后,放松止血带后见足背及拇趾皮肤血运很快重新恢复,但第2趾~4趾背皮肤血运在1分钟后才逐渐恢复正常.术中利用伸趾长肌腱重建伸指肌腱,第1趾~4趾背皮肤(剪去趾甲及甲床)分别覆盖第2指~5指背.足背、踝前、踝上皮肤分别覆盖手背、腕部及前臂背侧创面,足背动脉、大隐静脉有腓深神经通过皮下隧道使足背动脉与尺动脉做端一侧吻合,大隐静脉与头静脉于腕上方做端-端吻合,腓深神经与桡神经背支吻合.

  • 六趾畸形第二趾再造拇指缺损

    作者:沈向前;姚建民;宋震坤

    病例男,40岁,1999年11月29日,左手拇指被冲床砸伤,致左拇掌指关节以远离断,拇指远端毁损,无再植条件,左食指末节缺损,中节腹侧皮肤严重性裂伤.检查发现患者先天性六趾畸形,很难发现某一足趾为畸形趾,术前多普勒检查第一跖背动脉存在,急诊在硬膜外和臂丛麻醉下行右第二足趾移植再造左拇指.

  • 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

    作者:花宇;谢广中;梅林军;陈绵;刘淦良;王相伟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趾背缺损4例,趾端缺损6例,趾腹缺损5例。切取面积2 cm×3 cm~4 cm×5 cm。供区行游离植皮。术后予抬高患肢、保暖、抗感染、抗痉挛、抗凝、镇痛等治疗,随访2~12个月。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无明显臃肿,无色素沉着,弹性好,患肢无跛行,穿鞋或行走均不受限制,对患者进行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评分),分值在80分以上。结论: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有良好的血运,是一种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方法。

  • 正常人足背动脉与第一跖背动脉的超声检测

    作者:李莉;甄景琴;梁健;张哲敏

    我院对50位健康志愿者的足背动脉及第一跖背动脉进行超声检测,总结其解剖特点,以便对足部动脉的解剖情况有进一步了解,对临床足部组织瓣移植术提供客观依据,总结如下.

  • 第一趾蹼皮瓣修复足背Ⅲ度热灼伤创面1例报告

    作者:任括;黄利;方修林;王旭

    1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因右足背火坑烫伤1个月、创面不愈收入院.入院检查:右足背内侧跖趾关节处见灼伤创面3.8cm×3.8cm,创面变黑,触之较硬,无痛觉,切去痂皮后见关节囊已坏死,随痂皮脱落,跖趾关节及骨外露.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手术在驱血带下进行.先将右足背内侧跖趾关节处创面扩创,切除全部坏死创面组织,缺损4.1cm×4.1cm;按术前设计,沿第一跖背动脉走行切开第一趾蹼.首先分离出跖背静脉及其相联系的足背静脉,在趾蹼处分离出跖背动脉末段和趾动脉,从远端向近端逆行追踪分离,沿皮瓣设计线切开皮肤,将皮瓣掀起约4.3cm×4.3cm,肌腱、关节囊和骨面保留一层软组织,以利创面植皮.将皮瓣沿皮下隧道转移至供区覆盖创面,趾蹼处皮肤缺损邵分以全厚皮肤移植覆盖.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郭志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98只足第一跖背动脉,将其分为2组(A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足,n=80;B组: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n=18),并与正常足(C组,n=64)进行对照,观察第一跖背动脉的来源、走行、血流通畅及充盈情况,分析血管内径、内膜厚度、血流频谱(包括频谱形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结果 血管内径:B组低于C组(P<0.01),A、C组无明显差异(P>0.05);内膜厚度:3间组无明显差异(P>0.05);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A、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第一跖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能为糖尿病足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 第一跖背动脉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拇趾趾端缺损

    作者:樊志强;李梅

    目的 探讨第一跖背动脉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拇趾趾端缺损临床效果.方法设计、切取第一跖背动脉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7例拇趾趾端缺损患者,缺损面积2 cm×2.5 cm~3 cm×3.5 cm,皮瓣大小2.5 cm×3 cm~3.5 cm×4.5 cm.结果 7例均获随访,时间4~20个月,皮瓣均完全成活,患者拇趾趾端创面均获得良好覆盖,皮瓣质地、弹性、色泽均正常,耐磨、耐压.无溃疡发生.蒂部不臃肿.结论 第一跖背动脉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拇趾趾端缺损手术相对简单、安全,皮瓣厚度适中、弹性好、色泽好、耐磨、耐压,可防止溃疡,临床效果满意.

  • 高频彩超对糖尿病第一跖背动脉血流的研究

    作者:史月秋;卢长庆;黄发基;方荣军;方杰;廖江;董宝玲;谢菲;李柯狄

    目的 应用高频彩超对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血流进行检测,探讨高频彩超对糖尿病第一跖背动脉血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检测60例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并与57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呈现CDFI血流充盈缺损、欠连续或中断,PW示频谱欠均等,血流速度减低或消失等现象,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超对糖尿病第一跖背动脉的血流检测能为临床提供客观的依据.

  • 伸肌扩张部寻找第一跖背动脉在手指再造中的应用

    作者:徐永清;李军;钟世镇;徐达传;徐小山;丁晶;郭远发;汪新民;李主一

    目的确定第一趾蹼间结构层次与血管的关系,并应用于足趾再造手指中.方法对4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第一跖背动脉和第一跖骨深横韧带、伸肌扩张部的关系.在临床上对36例拇指缺损的病人,在伸肌扩张部寻找第一跖背动脉切取足趾再造拇指.结果I、Ⅱ型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位于伸肌扩张部的浅面.切取足趾时由过去的平均1h 30min缩短为50min.再造手指全部成活.结论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位于伸肌扩张部的浅面恒定,在伸肌扩张部寻找第一跖背动脉,采用"顺逆行结合法"解剖第一跖背动脉,对绝大部分I、Ⅱ型病例,可以较易找到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

  • 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双叶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趾骨外露

    作者:张维彬;邱士军;肖紫英

    足部血运较差,尤其是足趾受到外伤后容易造成趾骨、肌腱直接外露或皮肤挫伤后坏死而致后期趾骨、肌腱外露,修复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两个足趾同时趾骨外露,没有较好的办法修复.

  • 第一跖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小祥;刘立春;李时军

    目的 探讨第一跖背动脉穿支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 方法 2008年9月-2014年9月,应用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36例,其中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5例,带蒂皮瓣修复躅趾、第2趾创面11例,切取面积2.0 cm× 3.0 cm ~ 3.5 cm×6.0 cm. 结果 术后3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5~12个月,皮瓣质地相近,感觉恢复S2~S3,两点辨别觉10 ~ 15mm,功能及外观满意. 结论 第一跖背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是修复手部及躅趾、第二趾背侧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 CT血管造影在拇、手指再造术对足部供区血供评估与作用

    作者:罗翔;江建中;谭海涛;许林;杨克勤;韦平欧;陆俭军;郑菲;林汉

    目的 探讨拇、手指再造术术前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足部供区血供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例拇、手指缺损拟行游离足趾组织移植再造拇、手指术的病例,术前应用64排双源螺旋CT进行双侧足部CTA检查,对其轴位图像及MPR、MIP、VR重组图像进行分析,分析第一跖背动脉走行,观察其解剖位置、分型及在趾蹼处分支情况.图像评估标准为:A+:显示血管清晰、连续、较粗;A-:显示血管浅谈、不连续、纤细或血管部分显示;B:血管不显示. 结果 64排双源螺旋CT能良好显示第一跖背动脉走行,其中28例足部血管显示为A+,8例显示为A-,4例显示为B.显示为A+的病例均能很好显示第一跖背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其与周围肌肉、骨骼三维解剖关系.CTA技术的显示结果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 结论 CT血管造影检查可准确反映第一跖背动脉分型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并提供个体化的、清晰的足部血供三维图像,对拇、手指再造术术前评估足部供区血供具有临床价值.

  • 第一跖背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掌侧复合组织缺损

    作者:唐林峰;巨积辉;刘跃飞;周荣;杨开航;郭全伟;侯瑞兴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第一跖背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桥接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设计应用第一跖背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掌侧固有动脉及神经缺损7例7指,男4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8.5岁.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血管类型为Gilbert Ⅰ型,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2.5 cm~3.5 cm×5.5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1、3、6、12、24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皮瓣外形恢复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远、近指间关节活动度均接近正常,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12 mm,平均7 mm.伤指血运良好,感觉恢复良好,修复侧两点辨别觉6~15 mm,平均8 mm.足部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远期随访无明显瘢痕增生,足部功能未受影响.结论 应用游离第一跖背动脉Flow-through皮瓣可一期修复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动脉、神经缺损,术后皮瓣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伤指功能恢复良好,感觉恢复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第一跖背(底)动脉蒂双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相邻两手指中末节缺损

    作者:侯桥;岳振双;任国华;曾林如;申丰;吴档;杨莉

    目的 探讨第1跖背(底)动脉蒂双叶皮瓣修复相邻两手指中末节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自2010年11月至2013年6月,应用第1跖背(底)动脉蒂(母)趾腓侧皮瓣和第2趾胫侧皮瓣联合移植修复相邻两手指中末节缺损9例,为解决动脉跨度不足及皮瓣供区骨和(或)肌腱外露、植皮不易成活的缺陷,将血管分叉处裸露的血管蒂部及足部供区用人工真皮覆盖,3周后切断皮桥,足部供区拆除人工真皮薄膜再切取自体中厚皮片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9例18块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成活.随访4~12个月,修复效果满意,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近似,皮瓣两点辨别觉8 ~12 mm,手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植皮外观饱满,无破溃、疼痛及瘢痕增生形成. 结论 第1跖背(底)动脉蒂双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相邻两手指中末节缺损伤,解决了蒂部跨度不足、不能同时修复中末节缺损的缺陷,降低了手术难度及风险,同时足部供区处理简单、提高了足部供区植皮的成活率,治疗效果满意.

  • 第一跖背动脉CT三维重建在拇指再造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西迅;龙德云;李钧;陈旭辉;童哲;金成;崔岩;陈波;胡继超

    目的 探讨第一跖背动脉CT三维重建在拇指再造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自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共收洽56例患者进行拇指再造手术,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18 ~45岁,平均26.5岁.均为拇指损伤,术前对第一跖背动脉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术前CT三维重建的图像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用(拇)甲瓣、(拇)甲骨皮瓣修复或游离第二足趾移植.术中显露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依第一跖背动脉Gilbert的分型分为3型,重点观察第一跖背动脉的走行及与第一背侧骨间肌的关系,并与术前CT三维重建的图像作相应的比较分析,观察其相符程度. 结果 术前行CT三维重建,第一跖背动脉Ⅰ型30例,Ⅱ型21例,Ⅲ型4例,足背动脉缺如1例;术中所见与术前CT检查结果完全一致.术后56例再造手指全部成活,其中二期整形术者6例,术后随访16个月至4年,再造的拇指外观恢复较满意,指腹两点辨别觉达到5~8 mm.再造的拇指恢复了抓、捏、握的功能. 结论 应用CT三维重建第一跖背动脉直观、可靠,为拇指再造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及术中处理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尤其适用于第一跖背动脉手触摸不清、多普勒血流仪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不清的患者.

  • 第一跖背动脉远端蒂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

    作者:刘亚平;肖海军;侯春林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薄,色泽好,有可供缝接的皮神经,可制作成感觉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时有其独特的优点.但由于该皮瓣的血管蒂较短,旋转幅度有限.为此,我们设计了第一跖背动脉远端蒂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增加了皮瓣的旋转幅度,临床应用3例,修复足趾背侧及足趾残端创面,效果满意.

  • 第一跖背动脉桥接指-趾动脉再造拇指一例

    作者:俞立新;黄飞;吴水培

    患者男,49岁。因右拇指外伤后缺如入院。局部检查:右拇指近节以远缺如,残端伤口愈合。于1999年1月9日行左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术,按第二足趾移植常规切口,从足背部开始,依次分离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和第一跖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走行位于骨间背侧肌浅面和深筋膜之间,位置较浅,口径大于1 mm,按Gilbert分型,属Ⅰ型,完成足趾游离后松止血带,经观察处理,1 h后趾端血运不能恢复。详细检查第一跖背动脉无损伤、误扎,分离该动脉远端时发现其主干没有较大的分支进入第二趾,仅有非常细小的分支进入,确认本例属于顾玉东分型法IM/F型,决定改用趾-指动脉吻合。在已游离的足趾趾腹两侧皮下组织找到已切断的趾底动脉,标记,拇指残端找到拇主要动脉。游离至正常处,长度有限,取4 cm长的第一跖背动脉桥接。其它手术步骤与第二趾游离移植相同。术后再造拇指成活,随访感觉运动功能大多恢复,外形满意。 讨论本例术中检查时第一跖背动脉搏动正常,位置浅表,无法估计其远端是否存在变异 ,术中分离时常规已将第二跖背动脉和足底穿支切断结扎,待游离后断蒂前发现趾蹼处血管有变异时,为时已晚。利用趾底动脉、指固有动脉解剖恒定作为一种补救措施,虽血管蒂长度不足,但可采用血管桥接及邻指动脉转位解决,第一跖背动脉和趾指动脉口径一致,就地取材,此时无疑是一种良好的供材。通过本例我们认为Gilbert分型不够全面,而顾玉东提出新的分型对临床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手术时不能单纯依靠第一跖背动脉分型判断是否有变异,且注意其在趾蹼处进入第二趾的形式。

  • 带足背皮瓣的甲瓣移植再造拇指一例

    作者:冯亚高;汪功久;高成杰;刘大朋;王伟

    患者女性.因碾压伤致右手拇指皮肤合并手背部分皮肤、虎口及大鱼际皮肤脱套伤5小时入院.Ⅰ期行清创缝合,术后拇指、手背部分皮肤及甲床坏死,肌腱外露.于术后第16 d行带足背皮瓣的甲瓣移植修复.手术步骤:受区常规清创,于拇指伤口内解剖游离拇指尺侧固有神经,于腕桡侧自第二掌骨底桡骨茎突近侧作斜行切口,游离桡动脉、头静脉及桡神经浅支、并从此切口与拇指切口之间作皮下宽阔的隧道,以便血管神经蒂通过.根据受区设计同侧带足背皮瓣的甲瓣,解剖游离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弓-跖背静脉-趾背静脉.第一跖背动脉属Gilbert Ⅱ型.采用顺行逆行联合解剖游离足背动脉-足底深支-第一跖背动脉- 趾腓侧趾背、趾底动脉.解剖游离腓深神经皮支及趾腓侧趾底神经、切取游离甲瓣、断蒂后移植至受区,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