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评价维生素C静脉输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好意;邓又斌;黎春雷;毕小军;李天亮;王林

    目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测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百分变化率评价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观察维生素C静脉输注对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18例正常人.分别于维生素C静脉输注前后,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2%±4.7%)明显低于正常人(11.4%±3.7%,P<0.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7.4%±8.1%)和正常人(28.3%±8.4%,P=0.32)无显著差别;维生素C静脉输注后,1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16.3%±5.9%)明显高于静脉输注前(4.8%±4.7%,P<0.001),但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24.3%±9.6%)与静脉输注前(23.1%±8.2%,P=0.37)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低;维生素C静脉输注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表明氧自由基增加致一氧化氮降解增多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后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

    作者:王建文;王新房

    目的:本文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再灌注对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并分析缺血预适应对再灌注后冠脉反应性充血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7条杂种犬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n=9)、持续缺血再灌注前先行反复三次短暂性缺血预处理组(IP+IR组,n=8)。测量基础状态和大充血状态下峰值速度、速度时间积分,并计算充血时大峰值血流速度与基础速度比值、速度时间积分比值(即PRV:BV和VTIPR:VTIBASE)。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再灌注后LVEF恢复值(再灌注1小时值-缺血1小时值)。测量冠状静脉血浆中内皮素含量。处死犬后,将心肌用Evans蓝和TTC染色,测量坏死区和危险区心肌面积,计算二者之比(NA:RA)。从危险区中采集心肌标本放置于固定液中,进行电镜检查。结果:各组缺血和再灌注1小时时左室射血分数较同组基础状态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再灌注后,各组射血分数均较缺血1小时时有所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虽然再灌注1小时时各组间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IP+IR组的射血分数恢复值高于IR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IP+IR组NA:RA值均较IR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R组再灌注1小时反映反应性充血量的指标(PRV:BV和VTIPR:VTIBASE)较基础状态均降低,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IP+IR组PRV:BV和VTIPR:VTIBASE再灌注时明显低于基础状态。IR组和IP+IR组冠脉结扎1小时和再灌注1小时时,冠状静脉血浆中ET水平均明显较基础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预适应组缺血和再灌注1小时时刻ET水平明显低于IR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镜显示,IR组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受损,多处断裂,细胞肿胀,吞饮小泡减少,电子密度降低疏松,血管腔外见白细胞侵袭;IP+IR组显示吞饮小泡减少,基底膜破坏较IR组减轻,断裂少见,电子密度较低。结论:预适应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坏死心肌面积,改善心功能,改善微循环功能;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以发现缺血再灌注后反应性充血量减少,预适应并不能使冠脉反应性充血指标恢复。

  • 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

    作者:李春伶;井茹芳;刘惠亮;余联芳;董继红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情况.方法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组患者28例,非冠心病组26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24h内进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和血流变化,并对冠心病易患因素做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FMD)显著减低(4.17%±2.98%)vs(10.26%±8.41%),P=0.03,但两组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冠心病易患因子数(P=0.01)和吸烟(P=0.004)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可非侵入性评价周围血管内皮功能,冠心病患者通常存在肱动脉FMD受损.此技术可作为一种无创性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方法.

  • 多普勒超声评价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高血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琼;赵成如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观察维生素C,维生素E对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20例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人分别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 12个月前后,应用高分辩力超声测定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 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高血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高血压组和正常组无显著差异.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12个月后,高血压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但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 高分辨力超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

    作者:杨好意;邓又斌;毕小军;常青;刘红云;黎春雷

    目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测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百分变化率评价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2±4.7)%]明显低于正常人[(11.4±3.7)%,P<0.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7.4±8.1)%]和健康对照者[(28.3±8.4)%,P=0.32]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减低.

  • 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的早期治疗

    作者:王翠平

    缺血再灌注后发生组织细胞的进一步损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必经阶段,随着溶栓疗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广泛应用,再灌注损伤的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又一个焦点,现已了解到,血栓栓塞后48小时内至少有1/3出现了自发性再灌注,一周时增加到一半或更多,这说明了对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但无论是溶栓后还是自发性的再灌注,随着血流的恢复,出现明显的不再流现象,以及跟随在反应性充血期之后的迟发性低灌流期,因此,对再灌注损伤采取积极的早期治疗,对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脑细胞,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都显得特别重要.

  • 超声评价维生素C静脉输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施唯;杨好意;王玉琳;王哲;蔡静;程进;周海燕;夏莉

    目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测量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百分变化率,评价维生素C静脉输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于维生素C静脉输注前后,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测量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维生素C静脉输注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16.8%±2.9%)明显高于静脉输注前(5.8%±2.7%,P<0.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23.1%±4.6%)与静脉输注前(22.3%±4.2%,P=0.2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C静脉输注可以恢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

  • 彩色多普勒评价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高血压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乔玉文;郝晋阳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观察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20例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 12个月,对照组给药前、高血压组给药前后应用高频超声测定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给药前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高血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高血压组和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 12个月后,高血压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 高分辨率超声评价肱动脉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孙寅光;沈卫峰;施仲伟;张大东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情况. 方法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组患者28例,非冠心病组26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24h内进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和血流变化,并对冠心病易患因素做比较. 结果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FMD)显著减低(4.17%±2.98%)vs(10.26%±8.41%),P=0.03,但两组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冠心病易患因子数(P=0.01)和吸烟(P=0.004)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可非侵入性评价周围血管内皮功能,冠心病患者通常存在肱动脉FMD受损.此技术可作为一种无创性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方法.

  • 冠心病患者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研究

    作者:孙寅光;沈卫峰;施仲伟;潘秀芳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组50例和非冠心病组58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24 h内进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和血流变化,并对冠心病危险因素作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低(分别为5.39%±4.47%和18.55%±7.31%,P<0.01),含服硝酸甘油后两组血管内径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及吸烟人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与冠心病密切相关.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可用于非侵入性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 超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

    作者:倪卫星;许亮;朱艳珊;包凌云;方建华;黄安茜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32例DCM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基础状态时、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结果 DCM患者反应性充血所致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4.0±3.5)%]明显低于正常人[(13.2±3.9)%,P<0.05],DCM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所致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27.8±9.2)%]和健康对照者[(28.5±8.9)%,P>0.05]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DCM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受损.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吴梅君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具有保护冠状动脉狭窄后缺血心肌的作用, 侧支循环的及时形成和开放, 可以代偿性提供血流, 从而减轻心肌缺血、防止细胞坏死、预防和延缓缺血性心脏病和室壁瘤的形成、减轻冠状动脉再通后的反应性充血, 对顿抑和冬眠心肌有支持作用, 增加侧支循环能减少冠状动脉闭塞后心肌梗死的数量.现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赛肤润改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皮肤反应性充血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雯;张新;陈秀云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由于患者长时间的制动,且术中使用体外循环技术,使大部分患者骶尾部皮肤在术后出现反应性充血现象,成为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之一.赛肤润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预防压疮的新产品,为了探讨其对于反应性充血现象的预防是否有效,我们在手术开始前对置换心脏瓣膜患者的骶尾部皮肤使用赛肤润,观察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刘金来;郝宝顺;朱承明;张燕玉;王庆慧

    为了研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21例正常对照者、3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经和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组间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性别、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变化率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流量变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肱动脉基础内径、肱动脉基础血流量、反应性充血后血流量、含服硝酸甘油后血流量、反应性充血后血流量变化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较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变化率降低(P<0.01).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与患者年龄(r=-0.29,P<0.05)、甘油三酯(r=-0.38,P<0.05)、收缩压(r=-0.71,P<0.01)、舒张压(r=-0.61,P<0.01)、空腹血糖(r=-0.62,P<0.01)、餐后2 h血糖(r=-0.66,P<0.01)和体质指数(r=-0.47,P<0.01)呈负相关.结果提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和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且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较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更明显;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与年龄、甘油三酯、血压、血糖和体质指数呈负相关.

  • 复流后高灌注心表冠脉血流与心肌微循环血流不匹配现象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金华;区文超;刘俭;宾建平;查道刚;刘伊丽

    目的探讨短时间(2 min)冠脉缺血再灌注后反应性充血期心表冠脉血流与心肌微循环血流的动力学改变.方法12只成龄杂种犬开胸分离冠脉,环扎前降支第一间隔支以下部位2次,每次2 min,分别观察并记录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再灌注后5、10、15、30、45、60、90和120 s时的心表冠脉血流和相应区域的心肌微循环血流.Doppler超声冠脉血流仪测心表冠脉血流,心肌声学造影测心肌微循环血流.结果反应性充血期心表冠脉血流和心肌微循环血流均有高灌注反应,但两者的动力学改变不同,表现出血流动态不一致即血流不匹配现象,并且心表冠脉血流的峰值血流明显高于心肌微循环血流.结论心肌短时间的缺血再灌注后会出现反应性充血期,这期间心表冠脉血流与心肌微循环血流发生不匹配现象,主要机制可能是毛细血管的征募和通血毛细血管的开放,对心肌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心肌灌注,同时也使冠脉微循环的储备降低.

  • 以血流变化评估血栓模型小鼠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符崖;陈元元;黄兆胜;熊天琴;李皖璇

    [目的]以温控、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变化为指标,探索血栓模型中小鼠血管内皮的功能.[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成温控和反应性充血2批,每批随机再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硝苯地平组(剂量为10 mg/kg),复方丹参片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80、240、120 mg/kg),末次给药后注射角叉菜胶复制体内血栓模型;监测造模后15h温控及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的变化,观察72 h时黑尾发生率和相对黑尾长度.[结果]小鼠耳廓温控前后血流灌注量的百分比变化值和后脚掌压力阻断前后血流静息值/峰值(RF/PF值)与各组的相对黑尾长度相一致,能客观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结论]温控、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变化指标可用于评价血栓模型中小鼠血管内皮功能,是一种无创伤、简便、低成本的初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

  • 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评价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对犬冠脉血管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棘;李治安;王建文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对犬冠脉血管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非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组;B组为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组;C组为对照组.A、B两组完成三个回合的快速起搏预适应后,与C组-道结扎阻断左前降支冠脉血流60min,尔后再灌注60min.分别于基础状态下、快速心房起搏时、起搏间歇、起搏预适应结束后、再灌注即刻和再灌注60min各时刻,测量左前降支远端峰值血流速度(V)和速度时间积分(VTI).比较基础状态下、起搏预适应后、缺血再灌注60min这三个时刻反应性充血前后冠脉血流的改变,计算大反应性充血时峰值血流速度与充血前峰值血流速度之比(VRH:VPre),以及速度时间积分之比(VTIRH:VTIPre).结果除再灌注即刻,A、B、C三组左前降支冠脉明显充血,V及VTI测值显著增加(P<0.01)外,其余各时刻左前降支远端冠脉血流参数与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差异,三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预适应后,B组的VTIRH:VTIPre和VTIRH:VTIPre较基础状态有所降低(P<0.05),A组无明显改变;再灌注60min时,三组的VTIRH:VTIPre和VTIRH:VTIPre都比基础状态明显降低,而C组又低于A组和B组.结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一定程度地保护了犬冠脉在缺血再灌注后反应性充血的能力.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可以实时观察并准确记录不同时刻、不同状态下冠脉血流的改变,能准确评价快速心房起搏对犬冠脉血管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保护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