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柱终板软骨组织蛋白质提取技术

    作者:尹若峰;王以朋;吴志宏;赵宇;邱贵兴

    软骨组织由少量软骨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组成,绝大部分细胞外基质由胶原和糖蛋白构成,功能性蛋白含量较低,在对软骨组织进行蛋白质分析时,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蛋白质电泳的进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软骨组织蛋白质的提取通常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即通过细胞的传代、繁殖获取软骨细胞样本,然后提取细胞蛋白质.

  • 早期自然流产胎盘绒毛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增强

    作者:王乾兴;谭兵兵;谭晓珊;杨高巧;张先平

    早期自然流产(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是指妊娠12周内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停止发育而排出的病理性妊娠,发生率占全部自然流产的62%以上.胎盘形成过程中,滋养层细胞对子宫蜕膜的侵入及对子宫螺旋小动脉的"血管重铸"是胎盘建成的关键步骤.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含有Zn2+能降解绝大多数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ECM)的肽链内切酶.研究证实,MMP-2和9是恒河猴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内膜和胎盘形成的关键因子[1],但对人早期自然流产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采用明胶酶谱法研究早期自然流产胎盘绒毛中MMP-2和9的活性变化,以探讨其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

  • 维生素E对培养的肝细胞和储脂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作者:高润平;李广生;车雅铭

    1989年,Chojkier和Igarashi分别报告脂质过氧化可发生在未受刺激、静止的培养成纤维细胞和活体正常组织.本实验旨在了解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和储脂细胞(Ito细胞)是否存在过氧化脂质和前胶原基因表达的产物,正常培养大鼠Ito细胞有无其它细胞外基质的产生,维生素E(VE)能否抑制基础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外基质(ECM)产生.

  • 卡维地洛缓解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作者:洪志斌;问肃生;张远征;商鸿

    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始动因素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由梗死心肌触发的一系列体液及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等因素将导致心脏结构异常,即心室重构.研究表明,MI后心室重构是发生心室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心室重构已成为心血管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本实验旨在研究卡维地洛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 TGFβ1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王文新;张青霞;李宏伟;石海滨

    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病变特点是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聚集和扩张.而系膜基质的过度积聚终导致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衰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关注的细胞因子之一,在调控细胞外基质的聚集中起重要作用[1]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观察了26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TGFβ1及IV型胶原的表达,并比较了IgA肾病不同病变程度与TGFβ1表达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探讨TGF-β在IgA肾病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 NaOH消蚀法制备骨细胞外基质材料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铎;王学礼;孙红;焦玉刚

    目的:研制一各新型的天然骨移植替代材料,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NaOH消蚀法制作家兔骨细胞外基质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对支架行生物相容性实验,将支架埋植于兔背部肌肉内,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6周取出行组织学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埋植前、后化学元素组成的改变.结果:(1)SEM观察,以NaOH消蚀处理后,骨组织中的细胞成分被彻底清除掉,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纤维及骨盐则维持原有形态及三维立体网状结构.(2)光镜下观察,支架周围有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轻度淋巴浸润;支架结构随埋植时间渐稀疏、紊乱.(3)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埋植后钙原子含量低于埋植前水平(p<0.001).结论:NaOH消蚀骨支架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其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为成骨细胞发挥功能提供了有利空间,有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载体;骨盐的存在使其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适宜修复较大节段的骨缺损;组织相容性好,在体内可降解吸收.

  • 神经干细胞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资江;应大君

    传统观念认为,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能再生的.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成年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CNS仍然可产生新的神经元,并证实在成人脑组织中也有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存在.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可被生长因子诱导而增殖,并保持分化成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的潜能,移植后能在宿主的神经组织中生存、整合及分化,并且通过基因转染后可表达外源性基因产物.因此,人们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机制以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认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保持其强大的增殖能力和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问题.目前已证实,局部微环境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体脑内神经干细胞微环境因素包括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体细胞信号、血管微环境、细胞外基质和基板等,以及在胚胎水平通过染色体修饰和重建的调控亦参与了干细胞生物学的增殖和分化过程.

  •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炎;孔荣;尚希福

    骨修复是骨科的基本问题,因创伤、股骨头坏死和骨组织手术等所导致的骨缺损常常需要植骨愈合.自体骨移植带来供骨部位并发症,异体骨移植存在排斥反应,两者骨来源都有限.关节软骨损伤不能自行修复,软骨移植因为来源有限和塑形困难,不能广泛使用.体内骨修复过程包括:血肿形成,化学信号趋化骨源性干细胞并促其分化,软骨内成骨.体外人工模拟这一过程,包括三方面因素:调控信号、细胞、细胞外基质.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冯众一;毕铁男;陈鹏

    1986年Liotta等人提出了癌细胞向细胞外基质侵袭的三步理论,即粘附、降解和运动[1],明确肯定了蛋白水解酶在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具有较强的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作用.本实验对55例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探讨MMP-2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及腹膜转移的关系.

  • 保肝类中药复方对肝星形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顺根;江涛;张玮;蒙一纯;赵丽云;赵福建;白锦雯

    目的观察保肝类中药复方防治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整体实验,采用常规切片、HE、Mallo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Ⅲ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离体实验,采用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检测Ⅲ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并经图像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 结果保肝类中药复方能减少肝血窦及纤维隔内肌样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抑制纤维隔的纤维组织增生,并抑制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分泌Ⅲ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 结论保肝类中药复方防治肝纤维化实验疗效明显,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与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促进其降解有关.

  • 细胞外基质对体外淋巴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谭玉珍;王海杰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对淋巴管新生的作用. 方法在Ⅰ型胶原蛋白凝胶中和Matrigel基膜基质凝胶上培养狗胸导管内皮细胞,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内皮细胞形成的管状结构的形态,透射电镜下观察淋巴管样结构,用图像分析仪对管状结构作定量分析. 结果淋巴管内皮细胞在Ⅰ型胶原蛋白凝胶上生长成单层,但未见管状结构形成.在细胞上面覆盖上层凝胶后,内皮细胞发生形态变化,形成管状结构.肝素组的管状结构比对照组多,而肝素加bFGF组的管状结构比肝素组和bFGF组多.在Matrigel基膜基质凝胶上培养的内皮细胞向凝胶上层迁移,形成管状结构.管状结构较细,细胞较长.管状结构呈明显的牵拉状态.透射电镜下,淋巴管内皮细胞形成的管状结构具有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 结论狗胸导管内皮细胞在Ⅰ型胶原蛋白凝胶和Matrigel基膜基质凝胶中形成毛细淋巴管样结构.细胞外基质对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迁移和淋巴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

  • p38促进尼古丁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外基质表达

    作者:曲明娟;苑刚;迟晓艳;黄玲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终浓度为100μmol/L的尼古丁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 24 h,以不加尼古丁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CM包括Ⅰ型胶原、纤维黏连蛋白和膜受体整合素表达的差异,以及可能参与信号转导的蛋白激酶p38的活性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刺激组细胞的两种细胞外基质包括I型胶原和纤维黏连蛋白及膜受体整合素β1的表达均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8倍、1.7倍和1.6倍,差异显著(P<0.05);尼古丁刺激组的蛋白激酶p38的活性比对照组高1.95倍,差异极其显著(P<0.01);p38的活性被特异抑制剂SB202190抑制后,尼古丁诱导的I型胶原的表达也随之下降.结论 p38参与尼古丁诱导的细胞外基质的高表达.

  • 高原地区藏绵羊与小尾寒羊睾丸细胞外基质组织分布特征比较

    作者:袁莉刚;张勇;李聪;成旭东;路琪中

    目的 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高原地区藏绵羊与小尾寒羊睾丸的分布及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Image-Pro Plus (IPP)图像分析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藏绵羊(4只)与小尾寒羊(5只)睾丸组织化学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 与小尾寒羊睾丸相比,藏绵羊生精小管基膜及间质组织内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丰富;过碘酸-雪夫(PAS)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显示,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阳性反应更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olⅣ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上皮均呈阳性表达,LN在藏绵羊Sertoli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呈弱阳性表达,而在小尾寒羊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为中等阳性表达;HSPG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肌样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均为弱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睾丸组织中ColⅣ和LN的分布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HSPG检测结果则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固有膜可见发育良好的生殖上皮基膜以及1层明显的Ⅰ型胶原纤维,藏绵羊固有膜胶原纤维层丰富且Leydig细胞内脂滴明显.结论 高原环境下藏绵羊睾丸固有膜及间质结缔组织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精上皮发育;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壁及生精小管固有膜AB-PAS阳性反应增强与Leydig细胞分泌功能相关,小尾寒羊睾丸组织LN表达显著增加及HSPG显著降低与生精上皮发育程度关系密切.

  • 在体制备大鼠全肾去细胞支架的程序性分析

    作者:赵丽娜;余雅玲;林刻智;邵营宽;王志斌;陈加俊;梅劲;唐茂林

    目的 通过在体灌注Triton X-100、SDS溶液法制备大鼠全肾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支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程序性检测、分析,为制备科学合理的实验用大鼠全肾去细胞生物支架提供基础.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肝素化后直接切取肾脏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肝素PBS灌注组(H组);肝素PBS、Triton X-100灌注组(HT组);肝素PBS、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灌注组(HTS组).HE、Masson、PAS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结合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观察各组胶原蛋白Ⅳ(collagenⅣ)、层黏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2(HSPG2)、弹性蛋白(elastin)及细胞核的表达情况,总DNA测定各组DNA残留浓度.结果 Triton X-100、SDS灌注6h左右制备大鼠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在灌注过程中,肾内细胞和细胞碎片逐渐被清洗,终变成半透明状.HE、Masson、PAS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连续分布、形态排列类似肾小球、肾小管轮廓结构的网状结构,基膜连续完整.免疫荧光结合DAPI染色结果表明,去细胞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蛋白collagen IV、LN、FN、HSPG2、elastin都较好的得到了保存,细胞核在灌注过程中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终残留组织的DNA为4.90μg/g.结论 通过合适浓度和灌注比例的Triton X-100、SDS制备大鼠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其进行程序性分析,发现能有效清除大鼠肾内所有细胞成分,较完整的保留网络状肾及肾血管细胞外基质结构和成分,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较为理想的制备实验用全肾生物支架的方法.

  • 大鼠胰腺去细胞天然支架生物相容性的鉴定

    作者:邵营宽;严夏霖;饶志恒;黄高建;李嘉威;黄俊杰;梅劲;林刻智

    目的:通过离体灌注化学去垢剂的方法制备大鼠胰腺去细胞天然生物支架,并对支架的完整性、生物相容性进行检验。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分别经胆管与血管两条途径灌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曲亚通X-100等药品洗脱,获取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通过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细胞残留于去细胞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分光光度计法鉴定残留去垢剂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定残留支架蛋白含量及生长因子,并用腹壁与皮下包埋实验检验其炎症反应,MTT法测定支架细胞毒性,内皮细胞共培养测定支架生物相容性。结果 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均表明去细胞支架无细胞残留,细胞外支架连续性完好,脉管支架保存完整;药物残留小于规定标准;细胞外支架生长因子及支架蛋白存留量等指标上血管组均优于胆管组;腹壁与皮下包埋实验显示,去细胞支架炎性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MTT法显示无细胞毒性;内皮细胞共培养有黏附趋势。结论使用两种灌注法制备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均可将细胞去除彻底,支架生物相容性好。但就血管组细胞外支架保留完整性,生长因子保留更多,则血管灌注途径优于胆管灌注途径。

  • HSP47在肝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南燕;王晓红;张卫光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肝脏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过度沉积性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环节.许多因素如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血吸虫病、药物性肝病都可造成慢性肝损害,又都可导致肝纤维化.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肝内ECM大量生成并在肝脏内沉积,它使肝脏结构发生改变,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肝脏功能逐渐丧失,终发展为肝硬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肝纤维化是肝脏受损后,伴随组织修复纤维组织在肝组织中的过度沉积.肝纤维化初期为可逆性,此时如积极治疗,可阻断其向肝硬化、肝癌进展,故以大限度地维护肝脏结构和保护肝脏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 生物体研究的新方向--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粘附因子

    作者:史小林

    多年来细胞一直是生物界的研究重点.而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将细胞连在一起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1~5],并提出单细胞动物的进化论虽未统一,但进化中ECM是必不可少的论点却是一致的.

  • MicroRNA-29在肾纤维化进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袆;孙雪娇;李城;王曦廷;李彧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CKD)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微小非编码RNAs,通过抑制目的基因mRNAs转录后的表达而调控肾脏的生理功能及稳态.miR-29s通过调节ECM的合成与沉积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另外,miR-29s与多种炎症和促纤维化通路相互作用,其作为治疗肾纤维化的试剂或者靶点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广泛前景.本文中我们综述了近有关miR-29s抗肾纤维化作用的研究成果.

  • 滋养层发育和机能分化与粘附因子及细胞因子

    作者:史小林;许晴;路欣;翁静;诸定寿

    胚泡着床后侵入蜕膜组织形成强固粘附的同时,迅速分化成绒毛并完成胎盘的组织构成.绒毛上皮由细胞滋养层、合体细胞滋养层和绒毛外细胞滋养层(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组成.在滋养层细胞增殖与分化和绒毛膜形成的过程中与性激素、生长因子、癌基因、癌抑制基因、凋亡关联因子、细胞外基质和粘附因子等多种因子的关系密切.本文仅对细胞粘附因子(adherin)及细胞因子(cytokine)与滋养层细胞的发育与机能分化进行讨论.

  • 灌注法制备离体大鼠心脏脱细胞基质

    作者:彭蒙蒙;林贤丰;邵培刚;王辉;张建色;王志斌;梅劲

    目的 探索制备离体大鼠心脏脱细胞生物支架材料的新方法,为心脏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三维立体天然支架.方法 取30只成年SD大鼠心脏,运用冻融加化学萃取的组织工程学方法 (胰蛋白酶、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曲拉通X-100)处理离体大鼠心脏,同时观察心脏大体形态及颜色变化,并对脱细胞支架进行基因组DNA分析;HE染色,免疫荧光法,扫描和透射电镜进一步检测鉴定脱细胞支架的生物学特征.结果 心脏脱细胞支架外观透明,包膜完整,维持心脏三维立体结构,肉眼可见心脏内脉管系统;脱细胞支架DNA残留量不及对照组的3%;HE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结果 显示,心脏脱细胞生物支架去细胞彻底,细胞外基质网状结构保留完整;免疫荧光结果 表明,胶原、弹性蛋白等细胞外支架成分保留较完整,未见明显细胞核成分残留.结论 运用冻融加化学萃取法所制备的离体心脏脱细胞生物支架去细胞彻底,细胞外基质保留较完整,是较为理想的心脏三维立体生物支架材料.

3447 条记录 7/173 页 « 12...45678910...1721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