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羊膜腔灌注法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疗效

    作者:刘南保

    目的 研究和探讨羊膜腔灌注法对治疗羊水过少症状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羊水过少症状治疗的886例患者,按其意愿是否接受羊膜腔灌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和相关体征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羊膜腔灌注法对治疗羊水过少症状通过增加羊水量可解除脐带受压,使胎心减慢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 顺铂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作者:吕洪波

    目的:探讨顺铂(PDD)注射液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对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28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PDD注射液60mg/次定期膀胱灌注,总疗程2a.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月~37月,平均20.4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7.1%(2/28);并发尿道狭窄3例.结论:PDD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少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顺铂 膀胱癌 灌注法
  • 在体制备大鼠全肾去细胞支架的程序性分析

    作者:赵丽娜;余雅玲;林刻智;邵营宽;王志斌;陈加俊;梅劲;唐茂林

    目的 通过在体灌注Triton X-100、SDS溶液法制备大鼠全肾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支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程序性检测、分析,为制备科学合理的实验用大鼠全肾去细胞生物支架提供基础.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肝素化后直接切取肾脏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肝素PBS灌注组(H组);肝素PBS、Triton X-100灌注组(HT组);肝素PBS、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灌注组(HTS组).HE、Masson、PAS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结合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观察各组胶原蛋白Ⅳ(collagenⅣ)、层黏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2(HSPG2)、弹性蛋白(elastin)及细胞核的表达情况,总DNA测定各组DNA残留浓度.结果 Triton X-100、SDS灌注6h左右制备大鼠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在灌注过程中,肾内细胞和细胞碎片逐渐被清洗,终变成半透明状.HE、Masson、PAS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连续分布、形态排列类似肾小球、肾小管轮廓结构的网状结构,基膜连续完整.免疫荧光结合DAPI染色结果表明,去细胞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蛋白collagen IV、LN、FN、HSPG2、elastin都较好的得到了保存,细胞核在灌注过程中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终残留组织的DNA为4.90μg/g.结论 通过合适浓度和灌注比例的Triton X-100、SDS制备大鼠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其进行程序性分析,发现能有效清除大鼠肾内所有细胞成分,较完整的保留网络状肾及肾血管细胞外基质结构和成分,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较为理想的制备实验用全肾生物支架的方法.

  • 上消化道动脉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莉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经插管向局部病变血管注入栓塞剂(栓塞法)或止血药物(灌注法),从而达到止血的治疗方法.我院2005年至2006年对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动脉性出血)患者施行血管内介入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髂内动脉灌注在治疗宫颈癌中的应用

    作者:耿进朝;曹连义;李明山;王荣峰;崔斌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宫颈癌,采用Seldinger's技术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联合抗癌药物灌注化疗及放疗.根据妇科和超声检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结果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8例(16.0%),部分缓解(PR)32例(64.0%),稳定(NC)10例(20.0%),总有效率为80.0%.随访5年,生存率为1年者占84.0%(42/50),3年者占52.0%(26/50),5年者占44.0%(22/50).结论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 快速腹部器官联合冷灌注法摘取供体手术配合

    作者:江利秋;卢榜裕;彭民浩

    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进行8例供体腹部器官联合摘取, 其中前3例摘取后对供体器官进行各指标检测,结果均正常;后5例应用于临床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方法变迁及展望

    作者:崔书中;巴明臣;唐鸿生

    腹腔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 ,IHPC)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IHPC 在预防与治疗胃癌、大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肝胆胰腺癌等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腹水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自1980 年国外学者Spratt 等[1] 首次报道IHPC 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技术方法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从简单的灌注液加热后直接灌入法到腹腔灌注液内生场加热法、恒温水浴箱或微波持续升温灌注法,再逐渐演变为目前高精度控温的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技术方法,IHPC 技术方法日趋成熟,IHPC 设备得到了不断创新和改进.本文就IHPC 临床应用的技术方法变迁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 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乳猪肝细胞的效果

    作者:陈钟;丁义涛;张鹤云

    目的:比较无血清培养基和含血清培养基培养乳猪肝细胞的效果,以寻找一种用于生物人工肝猪肝细胞无血清培养的良好培养基.方法:采用改良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乳猪肝细胞.将肝细胞以5×108@L-1分别培养在无血清培养基和含血清培养基中,动态观察培养7 d中肝细胞活率、蛋白质和葡萄糖合成功能、G6-Pase活性、安定转化功能及LDH漏出量.结果:无血清培养的猪肝细胞各项指标除G-6-Pase活性在0,1,2 d较低、葡萄糖合成功能在2,7 d较低外,其余与含血清培养基培养的肝细胞无显著差异.肝细胞活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均高于88%;无血清培养的肝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功能在培养7 d中保持稳定.安定转化功能在培养2,3 d强(安定浓度2d时为75±4pg@eell-1,3 d时为77±5pg@cell-1);葡萄糖合成功能从1 d时1.00±0.15 nmol@cell-1下降到2 d时0.71±0.02nmol@cell-1;G-6-Pase活性从0d时1290±30zmol@cell-1下降到ld时306±38amaol@cell-1,然后维持在较低水平;LDH漏出量在2,3 d较高.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可用于生物人工肝中猪肝细胞的培养.

  • 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基因转染

    作者:何勇;周峻;窦科峰;陈勇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基因转染的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获取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和Neo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3)转染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Neo基因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肝细胞内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获取的原代大鼠肝细胞活细胞率达9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转染基因的细胞可发出绿色荧光,原位杂交显示有Neo基因的表达.结论:pEGFP-N3基因可转入大鼠肝细胞并获得表达,可用于标记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有利于研究肝细胞移植后移植的肝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 激活素A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作者:刘清华;李定国;黄新;尤汉宁;潘勤;徐雷鸣;徐芹芳;陆汉明

    目的:探讨激活A(activin A,ACT A)对肝星状细胞(hepaficstellate cell,HSC)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初次传代后,HSC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A组)、ACTA1μg/L组(B组)、ACTA10 μg/L组(C组)、ACTA 100 μg/L组(D组)、TGF β110 μg/L组(E组)、ACTA 1 μg/L+TGFβ110μg/L组(F组)、ACTA 10μg/L+TGF β110 μg/L组(G组)、ACTA100μg/L+TGF β110μg/L组(H组).加药后24 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含量及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细胞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ACT A能刺激体外培养HSC分泌EC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100μg/L)呈剂量依赖关系;100μg/LACT A刺激HSC分泌ECM的能力与10μg/L TGF-β1相当,而且ACT A能协同TGF-β1发挥这一生物学效应.结论:激活素A参与肝纤维化形成.

  • 丹参酸乙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生的影响

    作者:崔云华;王晓玲;刘晴;刘平

    目的:研究丹参酸乙(salvianolic acid B,SAB)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allate cells,HSC)增生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灌注法消化大鼠肝脏,108g@L-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SAB或MDA/SAB处理细胞,3H-TdR掺入法观察细胞的增生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各时相变化及凋亡情况.结果:1和10 tanol@L1SAB可显著抑制HSC的增生(2862±123M&2988±407 vs 4986±727,P<0.05,P<0.01),这种作用主要是抑制了细胞周期过程中G期向S期的过渡;1和10 pmol@L1SAB均可抑制MDA刺激的HSC增生(3067±73l&3042±321vs4007±587,P<0.05,P<0.01);两组剂量的SAB均不促进HSC的凋亡.结论:丹参酸乙可抑制体外培养HSC的增生,这种抑制作用与SAB的抗氧化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HSC合成PAI-I的影响及NO的干预作用

    作者:张晶;李定国;尤汉宁;刘清华;宗春华;陆汉明

    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肝星形细胞(HSC)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影响以及一氧化氮(NO)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分离培养HSC,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I)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PAI-I mRNA的表达.结果:AngⅡ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SC合成和释放PAI-I,NO、依那普利和氯沙坦均能减弱这种作用.结论:AngⅡ能通过Ⅰ型受体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NO可以拮抗这种作用.促进细胞外基质代谢是依那普利和氯沙坦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 改良原位胶原酶循环肝灌注法分离猪肝细胞

    作者:陈钟;丁义涛

  • 肝脏体外灌流中直接灌流与间接灌流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江涛;李国逊;金中奎;龙刚;王西墨;朱劲刚;王家林;王宏磊;王萍;李刚;张宇;龚瑾;陈实

    目的在体外肝脏灌流(ECLP)实施技术研究中,对直接灌流和间接灌流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拟就临床应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实验动物供体均为普通健康长白猪,体重在20~30 kg,雌雄不拘.一组受体是普通健康长白猪,标准与供体相同;另一组受体是普通健康狗,体重在20~30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直接灌流受体为肝衰猪,间接灌流受体为肝衰狗:A组(直接灌流组,n=5)体外肝脏与受体间直接进行血液交换;B组(间接灌流组,n=4)体外肝脏用猪血液进行ECLP循环,受体血液自循环,两个循环间的血液通过中空纤维管进行物质交换.A、B两组进行ECLP灌流时间均为4 h,肝衰时间为8 h,8 h后处死.观察体外肝脏和受体一般情况,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等,受体的血氨、肝脏酶谱和血凝情况等指标.结果 A、B两组在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耗氧率和受体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虽然直接灌注和间接灌注两者在体外肝脏的存活和灌注效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考虑到间接灌注在异种灌注中具有伦理学压力较小的诸多优点,而临床应用又以异种灌注为主,故临床应用时仍推荐应用间接灌注.

  • 表阿霉素加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向波;王志平;段建敏;王家吉;秦大山;岳中瑾;王一辰;刘国栋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表阿霉素(EPI)和卡介苗(BCC)膀胱腔内灌注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44例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分为两组:①EPI加BCG组(24例):术后1周内单次EPI膀胱腔内灌注,第2周后开始定期BCG膀胱腔内灌注.②单用BCG组(20例):术后1周内开始单用BCG定期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定期膀胱镜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和随访.结果44例术后随访24个月,单用BCG组3例分别于术后5、9、12个月复发,复发率15%(3/20).EPI加BCG组未见复发,x2检验,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反应和并发症.结论EPI早期单次膀胱内灌注加BCG定期膀胱内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对预防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毒副反应不明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表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高;程一宁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应用表阿霉素对32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一次性膀胱腔内灌注,定期膀胱镜检查和随访.结果 32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4例于术后3~8个月复发,复发率13%,无药物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表阿霉素早期单次膀胱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灌注法
  • 羟丙基纤维素-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周四维;赵国防;宋晓东

    目的探讨HPC-MMC膀胱灌注后化疗药物在膀胱中的持续保留作用. 方法通过动物试验,比较粘膜粘附性抗癌药羟丙基纤维素-丝裂霉素C(HPC-MMC)与水溶性丝裂霉素C(S-MMC)膀胱灌注后尿及膀胱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 结果 HPC-MMC膀胱灌注后, MMC在尿液里的半衰期为2.61 h,为S-MMC的4.70倍;在组织中的半衰期为2.33 h,为S-MMC的5. 04倍. 结论 HPC-MMC膀胱灌注后MMC在尿内及在膀胱组织中的滞留时间、滞留量明显优于S-MMC灌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逆行肾盂冰水灌注获得肾脏低温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倪伟平;杨波;王林辉;王永军;孙颖浩

    我们对Landman等[1]报道的逆行肾盂插管持续冰水灌注法略作更改后,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并与传统肾周填加冰屑降温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灌注法制备大鼠全胰腺脱细胞基质支架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心;程宏斌;李媛;杜汋

    目的 采用改良灌注法制备大鼠全胰腺脱细胞基质生物支架(acellular pancreaticbioscaffold,APB),并对其生物化学特征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10只新鲜大鼠胰腺组织,通过门静脉灌注制备大鼠APB,观察APB的形态学结构,检测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及含量、DNA含量,随后将APB种植于小鼠皮下,评估其生物相容性,后将AR42J细胞株种植于APB上观察其增殖分化状况.结果 脱细胞过程结束后APB颜色透明,原有组织轮廓保留完整.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PB中可见Ⅰ型胶原、Ⅳ型胶原、纤维黏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的保存.APB的DNA含量与正常大鼠胰腺组织相比明显降低(P<0.05).第14天移植物重塑评分为10.4±1.8,28 d后为13.8±1.3.再细胞化的APB可促进种植细胞增殖,α-淀粉酶表达阳性.结论 制备的APB符合脱细胞标准,维持原有的3D结构,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有利于种植细胞的增殖分化.

  • 人肺癌H460细胞在脱细胞化鼠肺基质支架中的生长

    作者:朱海波;张倩;王秀丽;徐小玉;王宏;王玲

    目的 探索人肺癌细胞在用灌注法脱细胞的鼠肺基质支架中生长的可行性.方法 取成年SD大鼠心肺组织,利用0.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及1% TritonX-100溶液对离体的鼠肺行灌注法脱细胞,将人肺癌H460细胞株种植于脱细胞化鼠肺基质中,并将其置于特制的生物反应器中灌注培养l~2周.结果 脱细胞化后的鼠肺基质去除了大鼠自身细胞,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结构.H460细胞在脱细胞化鼠肺基质支架中生长.结论 人肺癌H460细胞株能在去细胞化的鼠肺基质支架中生长,这种间接体内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人类肺癌的生物学进展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11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