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ERG钾通道蛋白转运与LQTS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宁波;汪溪洁;马璟

    hERG钾离子通道由Warmke和Ganetzky[1]在1994年用小鼠同源的果蝇钾通道基因“ether-a-go-go”(EAG)筛选人类海马cDNA文库时被分离出来.有研究发现hERG编码的钾通道与快速型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相似,并证实其编码Ikr通道的的α亚基,hERG编码的α亚基与minK编码的β亚基及minK相关蛋白( minK related-protein,MiRP1)共同组成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1-2].hERG钾通道与LQTS的发生密切相关.

  •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作者:荣蔚宁;荣伟华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轻、中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108例,随机分为2组,哌拉西林/舒巴坦组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47±13岁)予哌拉西林/舒巴坦1g,每日4次静滴;头孢克洛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47±12岁)予头孢克洛500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以7~14天为1个疗程.结果哌拉西林/舒巴坦组与头孢克洛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3%与87.0%(P<0.05),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为治疗轻、中度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和安全的抗生素.

  • 含环丝氨酸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敬;荆玮;陈维;郭茹;韩喜琴;吴琍敏;杨光旭;杨坤云;陈聪;蒋凛;蔡春葵;窦志;刁丽娟;潘洪秋;王建云;杜斐斐;王黎霞;李仁忠;初乃惠

    目的 分析含环丝氨酸(Cs)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全国11家单位纳入全球基金第五轮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符合选例标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即:6PZA-Am(Cm)-Lfx(Mfx)-Pto-Cs/18PZA-Lfx(Mfx)-Pto-Cs;替代方案:PAS替代Pto,Cm替代Am,Mfx替代Lfx(PZA: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Cm:卷曲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Pto:丙硫异烟胺;Cs:环丝氨酸;PAS:对氨基水杨酸钠).收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处理方法及预后,并判定其与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23例研究对象中有316例(50.7%)发生至少一种药物不良反应,36例(5.8%)患者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停服药物或者更改治疗方案.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高尿酸血症(22.8%,142/623)和肝功能异常(18.8%,117/623);出现与Cs很可能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症状者有27例(4.3%),发生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2,6)个月,对患者进行停用Cs或心理辅导等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应用含Cs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症状与Cs有关,在对患者使用含Cs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其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系统症状.

  • 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作者:郭存炳;李辉;郑淑兰

    目的 评价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许昌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内科收治的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服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组(简称“A组”,79例)和单一服用利可君片治疗组(简称“B组”,79例),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改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减少症相关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白细胞减少症改善总有效率[94.44% (68/72)]、外周血WBC值[(5.12±0.76)×109/L]均明显高于B组[72.97%(54/74)和(4.09±1.02)×109/L](x2=10.14,P=0.021;t=4.38,P=0.017);治疗后A组和B组外周血WBC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3.26±1.02)×109/L和(3.18±0.82)×109/L](t=5.79,P=0.010;t=4.15,P=0.018).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头晕[8.33%(6/72),9.46%(7/74)]、低热[2.78%(2/72),2.70%o(2/74)]、乏力[5.56%(4/72),4.05%(3/74)]等主要症状较治疗前[27.78%(20/72),28.38%(21/74);15.28%(11/72),16.22%(12/74);40.28%(29/72),41.89%(31/74)]均有明显改善(x2 =12.34,P=0.008;x2 =12.09,P=0.008;x2=8.83,P=0.011;x2 =8.16,P=0.010;x2=17.26,P=0.020;x2=18.09,P=0.020);但两组患者间治疗后的头晕、低热、乏力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43,P=0.437;x2=2.62,P=0.406;x2=1.95,P=0.410).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3.33%(60/72)]与B组患者[86.49%(6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3,P=0.382).结论 参芪十一味颗粒可有效改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减少白细胞减少引起的症状,安全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对比分析

    作者:任斐;许优;党丽云;武延琴;马进宝;郑思思

    目的 对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及对治疗的影响进行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注射类二线抗结核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确诊并使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满1年的MDR-TB患者112例,根据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情况分为阿米卡星组(43例)和卷曲霉素组(69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末及1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和病变吸收好转率,两组患者听力下降、耳鸣、肾损伤、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结果 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两组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末痰培养阴转率分别为65.1%(28/43)和82.6%(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P<0.05);12个月末痰培养阴转率分别为69.8%(30/43)和82.6%(57/69),6个月末、12个月末病变吸收好转率分别为53.5%(23/43)和60.9%(42/69),65.1%(28/43)和71.0%(49/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2、0.59、0.43,P值均>0.05).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两组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20.9%(9/43)和5.8%(4/69)、低钾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7%(2/43)和30.4%(2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53、10.79,P值均<0.05);耳鸣发生率分别为46.5%(20/43)和30.4%(21/69),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7%(2/43)和10.1%(7/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5、1.08,P值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5%(26/43)和53.6%(3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P>0.05).两组均无重度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分别占65.4%(17/26)和81.1%(3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9,P>0.05).阿米卡星组和卷曲霉素组4个月内不良反应导致药物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20.9%(9/43)和5.8%(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P<0.05).结论 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从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方面考虑,MDR-TB的治疗中建议优先选择卷曲霉素.

  • MTT法在抗结核新药细胞毒性快速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郑梅琴;陆宇;付雷;赵伟杰

    目的 建立抗结核新药细胞毒性筛选的MTT法并应用于氯苯吩嗪衍生物IC50的测定,为新药筛选提供参数和依据.方法 取Vero和HepG2细胞,用培养液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 h后加入MTT作用4 h,弃去培养液,加入DMSO溶解其甲臜颗粒,在405 nm,450 nm,492 nm和630 nm波长处测定OD值,根据不同波长所测OD值的大小确定其佳检测波长.根据细胞浓度与OD值关系曲线确定其适细胞浓度.取适浓度细胞接种入96孔培养板,与经3倍系列稀释的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作用48 h后测定其OD值,计算化合物对Vero和HepG2细胞的相对抑制率,用origin7.0软件拟合量效曲线,计算各化合物的IC50.结果 MTT的佳检测波长为492 nm,适细胞接种浓度为2.5×104~4×105个/ml.所测定的131个氯苯吩嗪衍生物对Vero和HepG2细胞的IC50结果相似;其中有10个化合物的IC50大于其高试验浓度,提示其细胞毒性较小.结论 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Vero细胞的增殖反应,可经济、快速地对抗结核新药的细胞毒性进行初步筛选.

  • 动物模型在抗结核新药药效学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李媛媛;陆宇

    在当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传统抗结核药物对耐药结核病治疗作用有限的情况下,抗结核新药的发现成为迫切关注的问题.而动物模型对药效学的评价是新药研发的关键步骤,是抗结核新药临床应用的有力支持.作者主要从动物模型的种类、特点等方面介绍常见动物模型在新型抗结核药物药效学评价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基础工作研究者对各种动物模型的了解,有利于选择及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以满足研究的需求.

  • 利福喷丁抗结核治疗进展

    作者:张培泽;邓国防

    利福喷丁是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作者回顾了利福喷丁的药理特点、近年来利福喷丁在潜伏性结核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肯定了利福喷丁抗结核病的疗效.进而指出,目前利福喷丁的研究热点是吸人制剂的研发,在特殊人群结核病及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以及利福喷丁的使用剂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疗效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有望更好地发挥该药抗结核病的作用.

  • 关节消痛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叶卫国;麦海棠;叶沛光

    目的:观察关节消痛合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关节消痛合剂20 mL/次,3次/d,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600 mg/次,2次/日,总疗程12 W.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 W,运用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积分均明显下降,不同时间点的测量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的WOMAC疼痛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8),治疗组的积分高于对照组.单独效应上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积分在治疗后第2、4周显著低于治疗组(P=0.032、P=0.035),而在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3).两组患者的僵硬积分及功能积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141、P=0.089).两种药物的时间及分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均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对照组还出现两例肝功能异常.结论:关节消痛合剂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均有良好疗效,远期疗效与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当,且在安全性上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关节消痛合剂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药物.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苏绍斌;曾路菲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0.5~0.6ml/(kg·日),1次/日,静滴;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10~15mg/(kg·日),1次/日,静滴.两组均5天1疗程.结果:治疗5天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11.3,P<0.05).观察组体温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11.61,P<0.05).结论:用药5天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安全性良好.

  • 福多司坦片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栾金龙

    目的 观察福多司坦片祛痰作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8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给予饭后口服福多司坦片,0.4 g/次,3次/ d;对照组饭后口服盐酸氨溴索片,0.6 g/次,3次/d.两组均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 %,对照组总有效率未79.3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在改善痰液性状及咳痰难易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福多司坦片在祛痰方面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在儿童中0、6月程序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王亚龙;陈文宇;徐文国;王旭;刘研;吴建方;陈江婷

    目的 观察和评价在儿童中接种2剂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分别简称为甲肝、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本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116名1~10岁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同时无甲肝疫苗接种史的抗甲肝病毒抗体(anti-hepatitis A virus,抗-HAV)阴性儿童为研究对象,按0、6个月程序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倍尔来福~(TM)).每剂疫苗0.5 ml,含HAV抗原250 U和乙肝表面抗原5μg.观察接种疫苗后72 h内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检测免疫后1、6、7个月的血清抗-HAV阳转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保护率及抗体滴度.结果 倍尔来福~(TM)接种后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14/116)和6.0%(7/116),其中局部不良反应以注射部位红、肿、硬结为主,占6.9%(8/116)~11.2%(13/116),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7/116),以发热为主.免疫后1、6、7个月,抗.HAV阳转率为92.9%(92/99)~100.0%(101/10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7.0~2762.3 mIU/ml;疫苗免疫前抗-HBs阳性保护率为86.1%(87/101),免疫后1个月达到100.0%(101/101),免疫后1、6、7个月抗-HBs GMT为894.3~3314.3 mlU/ml.结论 倍尔来福~(TM)甲、乙肝联合疫苗2剂接种程序在乙肝基础免疫儿童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氢溴酸槟榔碱与氯硝柳胺合用灭钉螺增效作用的研究

    作者:徐叔军;陈移姣;周兴国;李桂玲

    目的证明合成氢溴酸槟榔碱(arecoline,Are)与氯硝柳胺(Niclosamide,Nic)合用有显著的灭钉螺增效作用.方法室内浸泡试验,试验分为4组,每组30只钉螺.分别于3、6、24 h观察钉螺开厣率和上爬附壁率和死亡率.现场实验,设计浓度为0.1 mg/L的槟榔碱与0.2 mg/L的氯硝柳胺复配的样品组和2 mg/L的氯硝柳胺组及非施药去氯水组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浸泡法(选择10 m ×2 m×1 m的水沟3条)和滩地喷洒法(选择10 m×5 m的滩地3块)灭钉螺,同时观察鱼类死亡情况.结果室内实验:在0.1 mg/L、0.2 mg/L的氯硝柳胺溶液中分别加入0.1 mg/L的槟榔碱,其6 h钉螺开厣率分别由20%和12%升高至100%和95%;上爬率分别由17%和53%下降至3%和5%;24 h钉螺的死亡率分别由25%和40%增加至90%和100%.现场实验:浸泡法、滩地喷洒法的样品组和对照组72 h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5.9%、93.3%和100%、95.8%;复配药组仅有1条鱼苗(体长2 cm)死亡,而氯硝柳胺组的鱼类全部死亡,未施药的去氯水对照组中无死亡.结论证明了槟榔碱与氯硝柳胺联合灭钉螺,确实具有降低灭钉螺药的剂量、减少化学药物对水生物毒性、增强灭钉螺效果的作用.

  • 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以抗酸剂冲服对2~6岁健康人群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黄腾;李荣成;刘德平

    目的 评价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在2~6岁健康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采用发放招募通知的方法,在广西崇左辖区内的各疫苗接种点招募2~6岁儿童家长,共900名.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将其按2:1的比例随机接受以抗酸剂冲服霍乱疫苗(试验组)或安慰剂(安慰剂组).采集入组的前300例(试验组200例,安慰剂组100例)对象首剂免疫前后第49天(±3 d)的血样,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霍乱毒素抗体(抗-CT)与杀弧菌抗体(抗-Vab)几何平均滴度(GMT),终具有免疫前后配对血清者有266例(试验组177例,安慰剂组89例).采用t比较两组对象入组时的年龄和免疫前后GMT水平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性别构成、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抗体阳转率的率差差异.结果 900名调查对象中,男、女人数分别为503和397名(试验组为335和265名,对照组为168和132名),入组时试验组年龄为(4.8±1.2)岁,安慰剂组为(4.9±1.2)岁,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0;t=0.55,P=0.585).免疫后试验组抗-CT与抗-Vab的2倍增长率分别为90.96%、57.63%,均高于安慰剂组的15.73%和29.21%(χ2值分别为15.89和3.85,P值均<0.001).免疫后试验组抗-CT与抗-Vab的GMT水平分别为1:647.56、1:16.19,安慰剂组分别为1:99.49和1:11.27(t值分别为15.82和3.43,P值均<0.05),试验组较免疫前增长6.63和1.64倍,安慰剂组增长1.11和1.16倍(t'值分别为17.85和4.96,P值均<0.001).试验组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67%(226/600)、36.67%(110/300),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乏力、过敏、皮疹等,程度主要为轻度(1级).结论 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用抗酸剂服法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 关于中药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与评价的思考

    作者:韩玲

    从药物特点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层面对中药创新药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目前对中药创新药物的认识还是阶段性的,有待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根据当前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以及技术审评的状况,对研发方式进行了分析.结合对创新中药技术审评中所发现的问题,分析了目前中药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七个方面的不足之处,根据中药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中药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值得关注的问题.

  • 《中国药物评价》2014年征订启事

    作者:

    《中国药物评价》杂志( ISSN2095-3593、CN10-1056/R)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医药科技期刊,致力于上市药物的评价研究,旨在加强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指导,为药品使用和监督决策提供参考。读者对象为一线临床医师、药师,医药科研、生产、经营、教育、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以及各级药品监管、医药卫生、医药行业管理、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的人员。主要栏目有:药物管理(包括证据与决策、药物研究的伦理与科学、警戒与通报)、药品评价(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评价技术与方法、药物研究、药物经济学评价(药品价格、药物经济学研究)、药讯等。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2014年全年108元。

  •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作者:苏桃;陆兔林;毛春芹;李林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该学科的应用跨越了生物技术和医药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简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况,概述了代谢组学在中医学、中药品种资源、药理毒理及临床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设想.

  • 穴位经皮给药评价指标--药物传输系数研究

    作者:刘建平;朱家壁;陈盛君;赵鑫

    目的:探讨穴位经皮给药的皮肤电阻变化与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评价穴位药物传输效率的新指标.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穴位组和非穴位组.穴位组分别选择"肺俞""膈俞"和"膻中"穴为给药部位,非穴位组以背部非穴位点为给药部位,测定氨茶碱贴剂穴位经皮给药后的皮肤电阻和血药浓度,考察其经时变化,以稳态时血药浓度值(C)和电阻变化值(R)的比值作为传输系数(DC),观察穴位与非穴位传输药物的效率.结果:在给药6~8 h左右C与R趋于稳态;各穴位给药的DC均远高于非穴位给药,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肺俞""膻中"的DC与"膈俞"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C反映了穴位经皮给药的传输效率,DC越大,传输效率越高;穴位的传输效率较非穴位部位高;不同的穴位,DC也不同.

  • 中草药临床疗效系统评价概述

    作者:凌江红;李家邦

    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学的实践和诊疗、医护决策必须建立在医生个人的优良临床知识、经验、技能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佳的临床证据的完善结合基础上[1].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SR)就是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用统一的科学评判标准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Meta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并随新的临床研究的出现及时更新.

  • 磷酸萘酚喹治疗疟疾Ⅲ期临床试验报道

    作者:余兰;朱旭艳;白春海;孔爱丽;胡菊芬;李丽华;张文群

    按照中华医学会药物评价部新药第Ⅲ期临床试验办公室的要求,1999年8月~2000年8月,开展了磷酸萘酚喹治疗疟疾临床疗效观察,现将62例疟疾病人试用结果报道如下.

498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