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斑马鱼模型在药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陈汝家;朱俊靖;周盛梅;辛艳飞;宣尧仙;李春启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药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估实验方法分为体外与体内实验2种.体外实验具有快速、高效和经济等优点,但体外实验通常不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因此筛选结果与整体动物试验结果可比性差.体内实验能提供可比性较高的筛选评估结果,但实验周期较长、成本高,不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等因素又限制了该方法在药物毒性筛选领域的应用.斑马鱼模型用于新药筛选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快速、经济、预测性好、可比度高的特点,目前斑马鱼模式动物已被越来越多的药物研发机构应用于药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中[1-5].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黄文灿;陈雨晴;尚德为;倪晓佳;张明;王占璋;卢浩扬;朱秀清;邓书华;胡晋卿;温预关

    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浓度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 用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浓度,分析称量、溶液配制、血清提取、标准曲线拟合及测量重复性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计算各因素的不确定度及合成不确定度,并评定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低(1.50 μg·mL-1)、中(8.00 μg·mL-1)、高(20.00 μg·mL-1)3个质量浓度质控样品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L=0.30,UM=0.53,UH=0.98(P=95%,k=2);其相应检测浓度结果表示为(1.51±0.30),(8.22±0.53),(20.40±0.98) μg·mL-1.结论 本方法的相对测定不确定度主要是由重复性、线性拟合及提取回收过程引入,影响低浓度测定结果的因素主要是线性拟合及测量重复性.

  • 我国治疗药物监测发展及展望

    作者:张相林

    治疗药物监测萌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药物治疗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欧美兴起,当时称作临床化学、临床药理、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体内分析等。1979年,随着国际治疗药物监测及毒理学会官方杂志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的创刊,个体化药学基础及临床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统称为治疗药物监测,并逐渐被业内接受。80年代,药物个体化治疗的深入广泛的开展更确定了“治疗药物监测”的专业术语(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并逐渐发展为一门多学科交融的临床药学边缘学科。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分析P-糖蛋白介导体内药动学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饶志;王荣;魏玉辉;武新安

    目的 综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在分析P-糖蛋白介导药物体内过程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查阅LC-MS/MS在转运体研究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结果 近几年来LC-MS/MS技术在药物转运体的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结论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已经成为分析药物转运体体内、体外模型中药物浓度的强大工具之一,未来分析方法学的进步将依赖于色谱分离技术及质谱检测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时LC-MS/MS也将对基于转运体介导的药物转运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 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分析法

    作者:何林;曾经泽;蒋学华

    目的:对90年代以来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体内分析方法进行综述。方法:根据文献分类综述,内容包括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等,并对微量透析法被引入经皮给药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介绍。结果与结论: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分析方法仍需检测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发展,以进一步促进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

  • 微透析技术在中药成分体内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董冉冉;王萌;刘志东;朱彦

    中药及其制剂成分复杂,经过吸收分布后机体内成分的量较低,由于传统的生物样品取样方法存在多种不足,影响中药成分体内过程研究,从而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造成影响.微透析技术作为一种简便、灵敏的取样技术,在线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可动态揭示中药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的分布变化规律,极大程度提高了中药活性成分体内分析精度,降低实验动物损伤.主要介绍微透析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特点,重点介绍了其在中药成分体内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微透析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体内过程,有利于中药靶向给药传递系统的开发,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柴胡皂苷提取物灌胃给予大鼠后肺组织中移形成分的LC-MS分析

    作者:乔亚荣;张峰;方媛;贾金萍;闫艳;田俊生;秦雪梅;高晓霞

    目的:初步探讨柴胡皂苷类成分在大鼠肺组织的代谢,为更好地揭示柴胡皂苷类成分在体内过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质谱联用仪分析柴胡皂苷提取物灌胃给药后大鼠肺组织中的成分,得到各成分的总离子流图和二级质谱图,结合文献与对照品对照对各色谱峰进行鉴定。色谱条件:采用BEH-C18色谱柱(2.1 mm ×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4 min,25%A→37%A;4-10 min,37%A;10-18 min,37%A→50%A;18-22 min,50%A→90%A;22-25 min,90%A→90%A;25-26 min,90%A→25%A),流速0.4 ml/min。质谱条件:电喷雾电离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模式;温度450℃,质量扫描范围:m/z 150-1500。结果以柴胡皂苷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为指导,共鉴定出15种化合物。其中10种药材原型成分,分别为柴胡皂苷(SS)a,SSc,SSf,SSd,SSb2,SSe,3″-O-乙酰化柴胡皂苷 a,6″-O-乙酰化柴胡皂苷 a,3″-O-乙酰化柴胡皂苷d,6″-O-乙酰化柴胡皂苷d;5种代谢物分别为柴胡次皂苷F,柴胡次皂苷 D,柴胡次皂苷 G,去糖氧化柴胡皂苷a,去糖氧化柴胡皂苷d。结论通过柴胡皂苷提取物肺中成分分析,初步确认了柴胡皂苷提取物在肺中的柴胡皂苷类成分以及代谢产物,为柴胡发挥解热镇痛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体内分析方法

    作者:尔艳;孙长山

    综述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体内分析方法.主要有:生物学分析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差示脉冲极谱及各种免疫法,如酶免疫法,荧光偏振免疫法,胶乳凝集抑制速率比浊法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法应用较多.

  •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体内分析方法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于肖辉;覃禹;杨小丽;仇峰;杨美华

    木脂素是由苯丙素单位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多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少数为三聚体和四聚体[1].木脂素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素甲、五味子乙素;叶下珠中的叶下珠脂素;鬼臼中的鬼臼毒脂素;厚朴中的厚朴酚等.人体中也存在着许多木脂素类雌性激素.木脂素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典型的木脂素类和新木脂素类.典型的木脂素类是指C6-C3单位通过边链β位碳连接而形成的聚合体,常见结构类型有二苄基丁烷类(C1)、二苄基丁内酯类(C2)、芳基萘(C3)、联苯环辛烯类(C4)、取代四氢呋喃类(C5a-c)阳2,6-二芳基双并四氢呋喃类(C6),结构如图1所示.新木脂素类是指C6-C3单位不通过边链β位碳连接,γ-碳原子为未氧化型,如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两个苯丙素通过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爵床中的新爵床辛A,两个苯丙素通过苯环与侧链相连接,其中典型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图1所示.

  • 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分析

    作者:葛建君;李凌冰

    建立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模型.以房室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根据所得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用统计矩方法分析了靶向给药系统的靶器官药物动力学规律,给出了靶器官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靶器官中的药时函数表达式与实验数据能很好地拟合.我们所建立的药时函数表达式能很好地刻画靶向制剂体内药物动力学规律.

  • 蒙药成分体内分析研究进展

    作者:萨础拉;那生桑;韩金美;王树梅;关冬冬

    近年来,血清中蒙药成分的结构及与活性的关系、动力学、药效学行为均通过蒙药血清药物化学与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来描述;而蒙药血清药物化学与血清药理学等学科形成的基础与推动力即为蒙药成分的体内分析.通过对蒙药成分体内分析的意义、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简述,可阐明蒙药成分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揭示蒙药药效物质基础,为蒙药质量标准制定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 丙戊酸体内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毛桂福

    目的:综述丙戊酸的体内分析方法,为丙戊酸的临床药学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了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在丙戊酸体内分析中的应用进展.结果:丙戊酸体内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有多种,常用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技术、气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等.结论: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为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随着液质联用仪的普及,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质联用技术有望成为血药浓度监测的主要方法.

  • 伏立康唑的体外及体内药动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舒君;仇峰;杨世海;杨美华

    目的:为伏立康唑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伏立康唑临床前和临床药动学研究所涉及的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动物和人体内分析方法、临床前和临床药动学予以综述.结果与结论:样品预处理与体内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联用,提高了伏立康唑体内定性、定量分析和检测的灵敏度、选择性,确保了药动学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设计更合理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磁共振波谱空间定位技术进展

    作者:刘再毅;卢春燕;邓开鸿

    磁共振波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能够进行活体内分析特定代谢产物的技术.常用于MRS分析的原子核,包括氢(1H)、磷(31P)、碳(13C)和氟(19F).从活体研究来说,涵盖了大脑、心脏、肝脏、肌肉等组织器官;从研究肿瘤病理生理而言,包括了肿瘤定性及分级、能量代谢、糖代谢、药物药代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含氟抗肿瘤药物).MRS在临床上的应用及研究日趋广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影响MRS结果的因素较多,其中,MRS在数据采集、处理和结果分析方面的质量控制是关键,尤其对数据采集阶段的质控是确保MRS结果的可靠保障.为此,特就MRS采集的空间定位技术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 保护 HLA-DR3转基因鼠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复合期多表位疫苗

    作者:张婷婷(摘);王秉翔(校)

    结核分枝杆菌( Mtb )每年导致近200万人死亡。 BCG是当前唯一使用的结核病疫苗,能够诱导不恒定的保护力,不能防止潜伏性结核病的复活。因此,急切需要有效的疫苗来补充BCG。由于在细菌的繁殖阶段与休眠阶段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质组在性质和数量上不同,所以改良的结核病疫苗应该能够诱导产生对感染各个阶段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免疫应答。因此,这种“复合期”疫苗应该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同阶段表达的(免疫决定簇)抗原组成。作为一个概念性多级疫苗,我们通过融合五种HLA-DR3限制性T细胞表位构建了一个多表位肽( polyepitope ),这些限制性表位来源于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有繁殖期高表达产物(Ag85B,hsp65,19kDa脂蛋白),有休眠菌富表达而且经结核菌素皮下测试阳性( TST+)个体验证的产物( hsp16, Rv1733 c )。在体外试验中,结核病治愈后HLA-DR3+而非HLA-DR3-病人和结核菌素皮下测试阳性个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对复合期多表位肽反应良好。使用缺乏内源性鼠Ⅱ类基因的 HLA-DR3转基因小鼠模型,在体内分析了复合期多表位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用CpG做佐剂的复合期多表位肽免疫动物产生了高水平的IgG以及多功能CD4+T细胞,它们能够产生HLA-DR3限制性表位特异性的IFN-γ、TNF和IL-2。重要的是,当作为预防性疫苗时用结核菌攻击之后,复合期多表位肽的免疫降低了肺部结核杆菌的数量。考虑到可用于免疫识别的潜在Mtb抗原的广谱性,我们的模型数据证明了复合期多表位肽疫苗预防结核病的潜力。

  • 3种利尿中药化学成分的体内外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唐丹丹;陈丹倩;程显隆;魏锋;赵英永

    猪苓、茯苓皮和泽泻是常用利尿中药.本文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Splinker、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到猪苓、茯苓皮和泽泻化学成分的体内外含量测定的国内文献14篇和国外文献30篇(1993 ~ 2014年),概述了采用HPLC-DAD、HPLC-ELSD、HPLC-QTOF/MS和UPLC-DAD-ESI/MS法测定猪苓主要化学成分麦角甾酮和麦角甾醇,茯苓皮主要化学成分茯苓酸、茯苓素和其他三萜类,泽泻主要化学成分三萜和二萜类化合物,这些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并可用于建立指纹图谱评价药材质量的优劣.这些方法进一步应用于猪苓、茯苓皮和泽泻化学成分生物体内吸收、组织分布、主要代谢产物鉴定和排泄研究,总结它们在不同给药情况下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中药利尿药的质量控制及其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