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abismus &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중국사시여소아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0.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28X
  • 国内刊号: 11-325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82-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巧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共同性斜视眼外肌病理分析

    作者:郭自元;张苑苑;张历浊;石玉琳

    目的 探讨共同性斜视眼外肌的病理变化与斜视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共同性斜视和22例麻痹性斜视病人行斜视矫正手术,将截除的外直肌或内直肌用95%酒精固定后送病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眼外肌的组织结构.结果 81例共同性外斜视中,内直肌退行性改变57例(70.4%),内直肌纤维化10例(12.3%),内直肌玻璃样变10例(12.3%),正常4例(4.9%);51例共同性内斜视中,外直肌退行性变18例(35.3%),外直肌纤维化28例(54.9%),外直肌玻璃样变5例(9.8%),22例麻痹性斜视中,13例内直肌和3例外直肌发生纤维化,6例外直肌发生玻璃样变.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直肌的病理结果经X2检验P<0.01.恒定性外斜视与间歇性外斜视之间及先天性内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之间经X2检验P<0.05.结论 斜视的发生与眼外肌的结构异常有关,发病较久的恒定性外斜视比发病晚的间歇性外斜视其眼外肌发生纤维化的百分比较大,说明内直肌纤维化可能是外斜视形成的原因之一,斜视的病变程度与眼外肌功能是成反比的.

    关键词: 斜视 眼外肌 病理
  • 分离性垂直斜视上直肌解剖位置的异常

    作者:王素萍

    目的 观察分离性直斜视中上直肌和水平直肌肌肉止端的位置,探讨分离性直斜视的发病机理.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的125例垂直分离性斜视病例,对手术中测量的上直肌肌肉止端距角膜缘距离进行统计,对同时伴有内外斜视的病例内外直肌附着点位置也分别进行统计.结果 上直肌止端距角膜缘近5.5mm,远8.0mm,平均为6.77mm.DVD与伴有内外斜视的DVD上直肌帐端距离无明显差别,(P>0.05).DVD垂直斜视角≤20△与>20△时止端位置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DVD病例中存在上直肌止端位置更靠近角膜缘的变异,提示DVD的病因中可能有解剖因素的异常.

  • 部分悬吊法在parks切口直肌徙后术中的应用

    作者:戴鸿斌;龚淑贤;喻长泰

    目的 观察部分悬吊法在parks切口直肌徙后术中使用的效果.方法 分悬吊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悬吊),悬吊组缝合点位于肌止端后3mm,悬吊一定量,以达到总的徙后量.结果 悬吊组切口平均6.2mm,对照组切口平均9.6mm.悬吊组切口无需缝合,对照组切口做单纯连续缝合,均未见筋膜脱垂,结膜切口均I/甲愈合.悬吊组直肌一次钩不全占19.4%,对照组直肌钩不全占13.5%.悬吊组术后正位率83.7%,对照组术后正位率84.4%.两组术后均未产生新的垂直斜视.结论 悬吊法在parks切口直肌徙后术中的使用可减小手术切口、使切口无需缝合.

  • 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筛查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吴兴香;童梅玲;张桂英;吴广强;王勤;许景

    目的 通过对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学龄前儿童中筛查屈光不正可行性的探讨,为其在婴幼儿屈光不正筛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寻求一种能简单、方便、可靠、客观反映婴幼儿屈光发育情况的筛查方法.方法 对就诊的4~6岁的学龄前儿童共148人次,296眼在自然状态下使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与连用1%阿托品2次/日,5天后检影验光的结果比较.结果 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屈光检查的结果中柱镜及其轴向与散瞳验光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柱镜t=0.902,P=0.368;柱镜轴向t=0.935,P=0.350),球镜及等效球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球镜t=2.231,P=0.026;等效球镜t=10.731,P=0.000),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屈光检查的结果球镜及等效球镜比散瞳验光结果轻度偏正,球镜平均0.1759±1.3444D,等效球镜平均0.8679±1.3796D.本文4~6岁的学龄前儿童296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占多数,比例为64.2%.结论 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是一种用于学龄前儿童比较可靠的屈光不正的筛查工具.提示它在婴幼儿屈光不正的筛查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斜视矫正术中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封利霞

    目的 探讨斜视矫正术中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研究了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完成的348例斜视手术,对术中出现的并发症、处理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348例斜视手术中,术中巩膜穿孔3例,一例在行肌肉退后时发生,两例发生于肌肉缩短时,发生穿孔后即行巩膜外冷冻,术后随访未发现有进一步损害发生;术中缝线被剪断7例,牵引肌肉断端,重新安置套环缝线后继续完成手术;全麻术中发生严重眼心反射1例,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早博,不得不终止手术,二次手术时加用阿托品及球后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平稳完成手术;术中严重出血1例,考虑为肌鞘缝合不完整所致;肌肉滑脱1例,为行内直肌缩短时发生,经仔细寻找得断端,完成手术.结论 斜视矫正术中操作须认真细致,一旦发生并发症,冷静应对通常仍可取得较好手术效果.

  • 儿童眼外伤138例临床分析

    作者:戴红梅;李兰

    眼外伤是儿童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和健康成长.为探讨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意义,现将我院近13年138例儿童眼外伤住院病例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殷小龙;廖瑜俊;彭小维;吴劲松;杨洋;邓燕;于春红

    目的 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6例先天性眼球震颤采用parks(部分调整)法手术,合并水平斜视者同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结果 26中代偿头位消失21例,明显改善5例,建立双眼单视功能19例.结论 采用parks(部分调整)法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不仅可以矫正代偿头位和斜视,还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 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方法的对比分析

    作者:赵清来;陈爽;张青苗

    目的 探讨大角度外斜视行外直肌悬吊后徙术与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的比较,观察手术效果.方法 两组病例共42例,手术前后均采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遮盖试验测定眼位.一组实施外直肌悬吊后徙术,另一组则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结果 两组术前斜视角大小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眼位:外直肌悬吊后徙组≤±10△ 18例,正位率85.71%;外直肌超常量后徙组≤±10△19例,正位率90.48%,两组正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采用外直肌悬吊后徙术矫正大角度外斜视,既可以达到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的效果,又降低了巩膜意外损伤的危险,具有合理、实用、安全、简便等特点.

  • 阿托品滴眼液干预青少年初发近视的5年纵向分析

    作者:李元元;杨灵萍;卢奕峰

    目的 观察低浓度阿托品眼水对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屈光度、眼轴、角膜曲率半径和调节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用M受体拮抗剂干预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实际效果.方法 1998年~2000年,对在门诊检查、验光后的336名青少年初发近视眼者(-1.00D~-1.50D),分成戴镜组和选择戴镜组.有197例(男85,女112)青少年初发性近视者自愿加入试验组-选择戴镜组,即视力≥0.5时不配镜,且门诊用药统一为0.5%阿托品眼水,按试验规定使用.其余139例自愿加入戴镜组.所有参加观察的学生每年测定静态屈光度、角膜曲率及眼轴.结果 与戴镜组比较,5年后,选择戴镜组平均近视屈光度低-1.50D~-1.00D(P<0.05),且在不同的角膜曲率组别中眼轴较戴镜组短04~0.6mm(P<0.05),两组对象3年中未观察到角膜曲率的显著改变,但选择戴镜组41位学生因双眼视力高于0.5而始终未配镜.结论 对青少年初发近视当视力≥0.5者,有选择地使用M受体拮抗剂-0.5%阿托品眼水,推迟配镜,能部分地延缓减少眼轴延长和近视屈光度的加深.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锐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卢炜;王京辉;李林

    目的 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方法 将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以术后正位、欠矫、过矫分为三组,对其三组手术前后的近立体视锐度与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1、正位组立体视锐度术后比术前显著改善P<0.05;欠矫组立体视锐度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矫组立体视锐度术后比术前显著损害P<0.05.2、正位组与欠矫组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术后比术前显著改善P<0.05;过矫组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过矫后对近立体视锐度的显著损害,矫正手术以不过较为宜.

  • 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晓宇;潘英姿;晏晓明;李梅;乔荣华;才瑜;王捷;刘丽娜

    目的 运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Y)测量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有Stratus OCT 4.0测量202例不同年龄及不同屈光度正常人(年龄8~74岁,屈光度-8~+4D)各钟点、象限及平均RNEL厚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讨年龄、屈光度、性别及视盘面积对RNEL厚度的影响.结果 ①正常人RNFL平均厚度为108.63±9.70μm,下方象限RNFL(Ⅰ):139.17±15.79μm厚,其次为上方象限(S):134.61±17.80μm,颞侧象限(T):85.37±21.25μm,鼻侧象限(N):75.19±17.06μm薄,即I>S>T>N.②平均及上、下、颞侧象限RNFL厚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变薄,40岁以后趋势明显,50岁以上者显著变薄,仅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年龄无关;平均及上、下、鼻侧象限RNFL厚度均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变薄,且高度近视者显著薄于正视者.而颞侧象限RNFL厚度却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变厚,高度近视者显著薄于正视者.而颞侧象限RNFL厚度却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变厚,高度近视者显著厚于正视者;平均及各象限RNFL厚度除下方外均与性别无关,仅下方像限女性较男性厚;应用机器自动辨认视盘边界时,未发现RNFL厚度与视盘面积有关.结论 OCT测得的正常RNFL厚度主要与年龄、屈光度有关;仅下方象限RNFL厚度与性别有关;应用机器自动辨认视盘边界时,未发现RNFL厚度与视盘面积有关;儿童可以较好地配合OCT检查并获得较为可靠的测理结果;应用规范、统一的OCT测量标准,建立人群为基础的并经相关影响因素校正的中国人RNFL正常值数据库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及手术时机的探讨

    作者:张建民;郭新;乔运锋;范雷波;张国英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及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16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远、近立体视检查情况分为3组:远、近立体视均保存者48例为A组,远立体视丧失、近立体视保存者72例为B组,远、近立体视均丧失者36例为C组;近立体视用Titmus立体图,远立体视用赵堪兴设计的随机点立体图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病人远、近立体视锐度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好.B组病人手术前后近立体视锐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该组病人术后近立体视比术前有所提高,近立体视先开始建立;B组病人远立体视术后有26.39%病人得到重建,疗效次于A组.C组疗效差.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的佳手术时机应选择在远立体视功能丧失以前进行.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春霞;孟兆岩;孙彦秋;邢阿燕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68例(68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行针吸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伤后至手术时间除1例在伤后3年外,其余均在伤后6小时至1年.术后随访4个月~2年.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54例(79.41%)患儿矫正视力>0.5.结论 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儿童外伤性白内障重要的复明手段,对穿孔性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在伤后炎症基本控制的前提下应尽早手术.

  • 斜视性弱视儿童不同注视性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作者:万小刚;林发森

    目的 对比研究斜视性弱视不同注视性质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性变化,探讨弱视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的RETIscan3.15多焦视觉电生理仪,提取FOK(一阶反应).共记录和分析了不同注视性质斜视性弱视儿童52眼(中心凹型26眼;黄斑型21眼;黄斑周围型5眼),并与正常注视性质对照组儿童(60眼)作比较.结果 斜视性弱视眼:中心凹注视眼图形中央区振幅下降陡峭,潜伏期长.随离心度加大,周边区振幅下降平缓;黄斑注视眼中央区振幅下降平缓,潜伏期减小.随离心度加大,周边区振幅逐步下降;黄斑周围注视眼图形杂乱,中心至周边一侧可见多个小的异常波峰隆起,呈不对称分布.黄斑型注视组与黄斑周围型注视组在不同离心度mfVEP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虽然旁中心注视眼mfVEP不能反映视网膜中心区真实机能,但是异常网膜对应区域受到的抑制还是重于周边区域.

  • 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应用

    作者:田振宇;安军生;杨为中

    目的 探讨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择96例(155眼)混合性散光患者进行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试验组80眼)与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检影(对照组75眼).将散光分为3个区(<3.00D,3.00D~6.00D,>6.00D,根据中和影的形态,轴位准确度,检影时间与镜片组合综合评价检影效果.结果 散光在3.00D以下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00D~6.00D与大于6.00D,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较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对中高度混合散光是一种更为快捷和准确的检影方法.

  • 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

    作者:刘虹;周欣;章淑华;金青子

    目的 探索弱视黄斑部视网膜发育状况.方法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一组39例单眼弱视患者眼底黄斑区的组织形态,测定中心小凹及黄斑区周围3mm直径范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正常眼与弱视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弱视眼黄斑区上方、鼻侧、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明显增厚,与颞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例弱视患者弱视眼黄斑中心凹未形成,其中1例治疗效果不佳.结论 OCT检查可以从组织形态上观察黄斑发育情况.

  • 双眼牵牛花综合征误诊为弱视一例

    作者:郑颖洁

    患者女,12岁,因自幼双眼视力差,右眼闪光感1年来我科就诊.家族无类似患者,父母系近亲婚配.患儿母亲孕早期,曾先兆流产行保胎治疗,足月出生.

  • 反向型眼球后退综合征二例

    作者:汪泽;苏小璐

    反向型眼球后退综合征,是指眼球外转时睑裂缩小,眼球后退,内转时睑裂开大为特点的综合征.临床上极为罕见,笔者曾遇二例.

  • 周期性内斜视(续)

    作者:邵毅;裴重刚

    4.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的周期性斜视具有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对已转变为恒定性内斜视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对于变异者应观查数日方可诊断.

  • 眼球运动动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琪;樊兆珊;王利华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在生理状态下对眼球运动的影像学研究成为可能.其研究方法由静态成像方法研究眼外肌断层解剖,发展到动态成像方法研究眼球运动功能.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