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abismus &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중국사시여소아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0.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28X
  • 国内刊号: 11-325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82-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巧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降低远视离焦对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

    作者:王红波;孙凤仙;王敏婷

    目的:探讨降低远视光学离焦是否能减缓儿童近视的发展。方法对同校同级同班的32名近视性屈光不正的9岁儿童,分为两组,甲组配戴普通非球面镜片,乙组配戴抗远视离焦的视特保镜片,每3月进行一次屈光检查,包括:远近视力、矫正视力、眼轴、角膜曲率测量、中心屈光值测量及周边屈光值测量,比较每年眼轴增长的毫米(mm)数及近视度数的增加量,观察三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配戴抗远视离焦的视特保镜片在减少儿童近视屈光度增加、减缓眼轴增长方面与普通非球面镜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P<0.05)。但在角膜屈光力(Sim K值)方面,二者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降低远视性光学离焦可以延缓近视进展,降低眼轴增长速度,但不能改变角膜曲率,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可以通过配戴降低远视光学离焦的视特保镜片来减缓近视的发展。

  • 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阶段性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范恩越;吕佳;穆珊珊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是否随治疗时间延长,其视力会均匀一致的逐渐提高及治疗12个月后的整体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6月我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82人(152眼),经过正规的弱视治疗,记录每3个月弱视治疗后的佳矫正视力,共计4次,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眼矫正视力并非随时间延长而均匀一致的提高,各治疗阶段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12个月的综合治疗,弱视治疗的有效率达98.03%,各阶段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治疗,矫正视力并非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均匀一致提高,但总的疗效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随之提高。

  • 弱视儿童联合型瑞文测试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徐进;武丽杰;夏薇;孙彩虹

    目的:探讨弱视对儿童联合型瑞文测试各纬度的影响。方法用1∶1病例对照研究,对45名弱视儿童和45名正常儿童进行联合瑞文智力测验。结果弱视组儿童智商评分105.60±14.26,低于对照组111.80±13.0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弱视儿童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分别为6.99±2.44分、4.99±2.06分和3.10±1.77分,三个纬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07±1.55分、8.13±2.25分和4.22±0.93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儿童的智商评分低于正常儿童,主要表现在比较推理、系列关系和抽象推理能力方面。

  • 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与阿托品眼膏在儿童验光中的比较

    作者:余琦;邵寅

    目的:探讨应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对3~12岁视力低下儿童进行散瞳验光的可行性。方法对80例(160眼)视力低下儿童先后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与1%阿托品眼膏进行散瞳验光,将两种散瞳剂的验光结果进行对比。按屈光状态分为远视组、近视组和散光组;其中散光值是将柱镜独立分出统计。结果散光组两种散瞳剂的验光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视组、近视组的两种验光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并存在相关性。结论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仍无法替代1%阿托品成为儿童常规散瞳验光用药。但对于单纯的散光的儿童,可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替代1%阿托品眼膏进行散瞳验光。

  • 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的致病基因初步筛查

    作者:任梅;杨新光;王欣荣

    目的: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方法收集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白内障一家系23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取与已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白内障的候选基因CRYGD、GJA3,采用软件Linkage对该家系2个基因附近共10个STR位点进行两点法连锁分析,筛查这2个基因是否为此家系的致病基因。结果对该家系的基因连锁分析表明,基因CRYGD、JGA3所有编码区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处均未发现基因序列的突变。结论基因CRYGD、GJA3不是该家系的遗传致病基因,对该家系需进一步做全基因组扫描,以发现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可疑区间。

  • 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减容加局部治疗瘤体后的临床消退类型分析

    作者:田明星;周炼红;叶美红;罗琪;徐永红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减容加局部治疗后瘤体的消退类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63例(93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在经过化疗减容加局部治疗后的消退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个视网膜母细胞瘤体消退类型分为五型:0型(n=3),1型(n=19),2型(n=6),3型(n=35),4型(n=75)。肿瘤初始厚度小于或等于3mm的消退类型多为4型(84.21%),初始厚度在3~8mm的肿瘤多为3型(34.43%)和4型(40.98%),初始厚度大于8mm的肿瘤多为1型(35.00%)和3型(50.00%)。在黄斑区的瘤体中常见3型(45.10%)和4型(33.33%)消退类型,在黄斑区-赤道部和赤道部-锯齿缘区的瘤体中常见4型消退类型(54.35%,80.48%)。138个瘤体中其中有14个(10.14%)瘤体复发,其中有2个为0型瘤体,3个为1型瘤体,1个为2型瘤体,8个为3型瘤体。结论化疗减容加局部治疗后4型及3型消退类型常见。多数小的瘤体转为萎缩瘢痕,中间大小的瘤体多转为萎缩瘢痕或部分钙化残留,大的瘤体多转为完全或部分钙化残留。3型消退类型的瘤体可能易复发。

  • 视觉诱发电位评价出生窒息婴儿视觉功能

    作者:杜婉丽;张瑜;魏芳燕

    目的: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评价出生窒息对患儿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出生3月龄和6月龄的婴儿共65例,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检查。分为正常婴儿组和窒息婴儿组,对两组3月龄和6月龄的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3月龄窒息婴儿和正常婴儿比较, F-VEP 的 P2波潜伏时差异有统计学, P<0.005。6月龄时,两组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NBNA评分恢复正常越迟,F-VEP的P2波的潜伏时越长,振幅越低。结论出生窒息婴儿的视觉传导存在明显异常,并且与窒息程度相关。

  • 22例学龄儿童调节痉挛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程海霞;姚家奇;陈志钧

    目的:观察儿童调节痉挛的临床表现,探讨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名调节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结果22名患儿44只眼初诊平均裸眼视力0.27±0.07,小瞳电脑验光结果均表现近视,等效球镜均值-2.75±0.35D;经0.5%托吡卡胺快速散瞳后检影验光等效球镜均值+0.68±0.64D,平均矫正视力0.47±0.05;经1%硫酸阿托品凝胶点眼,2次/天,连续5天后检影验光,中度远视者23眼、低度远视者17眼,轻度近视者4眼,44眼散光值均不超过1.0D,等效球镜均值+2.96±0.93D,矫正视力均可达到0.8以上。结论学龄儿童过强的调节力可导致部分远视患者表现为假性近视状态;对于远视导致调节痉挛的儿童宜使用阿托品散瞳验光。

  • 徐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郭宝;张德勇;蔡文茜;孙莉;张波;索倩;陈艺林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ROP筛查患儿520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完成筛查520例,检出74例(14.3%),ROP的发生与母亲分娩年龄,婴儿性别,婴儿是否罹患HIE及母亲孕期吸氧史无关,胎龄和出生体重是保护因素,婴儿吸氧史,母亲孕期使用激素是危险因素。结论徐州地区ROP检出率14.3%,出生体重低,胎龄小,有吸氧史,及母亲孕期有激素使用史的早产儿ROP发病率较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此类患儿的ROP筛查。

  • 氟西汀治疗形觉剥夺性弱视猫的视觉诱发电位变化

    作者:殷小龙;邓燕;廖瑜俊;杨洋;于春红;彭小维;熊伟伟

    目的:采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平均峰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为指标,评估使用氟西汀治疗形觉剥夺型弱视模型猫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Roland视觉电生理仪,对3例正常对照组和15例形觉剥夺型弱视猫进行P-VEP的检测,进行治疗前后潜伏期和波幅的比较。结果1、正常对照组P波潜伏期平均48.33±3.51ms,波幅平均55.69±3.52μV,单眼形觉剥夺猫P波的潜伏期平均58.23±4.62ms,波幅平均38.24±2.96μV,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孕<0.05)。2、经氟西汀治疗4周、8周后,P波潜伏期稍缩短,波幅稍增加,与未经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P波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波幅进一步增加,与未经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16周、20周后,P波潜伏期及波幅进一步恢复,与正常对照相比,未见因形觉剥夺而引起的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氟西汀治疗16周或更长时间后,弱视模型猫的视觉诱发电位P波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其变化过程与人类弱视儿童治愈过程中视觉诱发电位P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相一致。

  • 儿童弱视集中治疗与分散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郝淑琳;张萍;胡晓艳;马倩

    目的:观察儿童弱视在医院集中综合治疗与家庭分散单个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病例资料齐全按时复诊的儿童弱视1347例(2160眼),其中605例(914眼)在医院集中治疗为甲组;在家中单个治疗742例(1246眼)为乙组。全部患儿进行散瞳验光、配镜矫正屈光不正,用遮盖、红闪、精细作业、后像或光刷等方法治疗弱视。结果医院集中综合治疗基本治愈率为81.6%,总有效率97.7%。家庭分散单一治疗治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84.2%。结论儿童弱视在医院集中综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家庭分散单个治疗,疗效好,治愈率高,可以推广。

    关键词: 弱视 儿童 治疗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祖杰;戢运超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6例ASA I~II级择期实施小儿眼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运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眼内压。药物停止以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完全清醒时间以及评估术后恶心、呕吐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术中第15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麻醉前相比均有增快和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相应各时点参数相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的眼内压跟麻醉前相比均有升高(P<0.05),两组相应时点的眼内压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恶性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研究

    作者:初翠英;代春华;宋修芬;纪芳;蒋广伟;姜善好

    目的:应用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方法(OCT)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中心凹厚度,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对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38例进行OCT检查,据弱视眼屈光状态分为远视散光弱视组18例,单纯远视弱视组20例,对侧健眼为正常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视盘周围RNFL厚度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差异。结果远视散光弱视组、单纯远视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盘周围RNFL厚度分别为115.77±13.42μm、111.34±10.30μm 和103.05±11.10μm,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98.86±28.30μm、191.98±27.81μm,181.18±29.06μm。两弱视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两弱视组组间比较视盘周围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其弱视眼视盘周围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厚度较对侧正常眼增厚,且远视散光弱视眼厚于单纯远视弱视眼。

  • 420例儿童干眼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欢;孙则红

    目的:探讨儿童干眼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眼科确诊的420例儿童干眼的临床资料及统计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420例确诊干眼的患儿中每天持续看电脑、电视超过2h者380例(90.47%),有偏食习惯者224例(53.33%),有过敏性结膜炎病史者72例(17.14%),有急、慢结膜炎病史者106(37.17%),使用抗菌素滴眼超过1个月者182例(43.33%)。临床主要症状为瞬目频繁者190例(45.2%)、眼痒134例(31.9%)、异物感88例(20.95%)、分泌物多者39例(9.28%)、眼红134例(31.9%)、畏光55例(13.09%)、干涩者41例(9.76%)。Schirmer Test:340例为阳性(<10mm/5min),80例为强阳性(<5mm/5min)。BUT:420例全部<5s为强阳性。100例角膜上皮点状着染1-4象限。干眼仪检查:320例图像为3级以上。经过正规系统的抗干眼治疗,患儿不适症状缓解,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儿童干眼的发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小儿眼科医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准确的诊断和针对病因的联合治疗是防治儿童干眼的关键。

    关键词: 儿童 干眼 分析
  •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高明敏;郑燕林;彭晓丽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左眼下睑包块1年半入院。专科检查:VOD 0.5,矫无助, VOS 0.6,矫无助。左眼下睑外下方皮下可触及约1.5×1cm大小的肿物,质地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推动,无压痛。挤压泪囊区无分泌物溢出。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玻璃体均透明,视盘边界清,色正常,C/D=0.3,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减弱,视网膜未见出血及渗出, A/V=2/3,眼压Tn。CT检查:左眶外下象限见大小约2.4cm×1.3cm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密度较均匀,边界较清,与下、外眼肌分界较清晰,邻近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1)。

  • 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化学疗法

    作者:惠卉(综述);程翼飞(审校)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的一种先天性眼内恶性肿瘤,现阶段已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局部+全身)、外照射、温热治疗、冷冻治疗、内放射敷贴术、光凝治疗、眼球摘除等。本文主要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化疗进展予以阐述。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分为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两个阶段,全身化疗对于早期视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晚期阶段效果欠佳,而合并局部化疗(眼内注射+介入化疗)可有效帮助晚期视母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 弱视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展望

    作者:李少敏(综述)

    弱视是一种儿童早期由于异常的视觉经历如斜视,屈光参差,视觉剥夺等导致的皮层性视觉损害,因而,只有理解了其发病的神经机制,才可能提出有效的治疗。一般观念认为弱视只有在儿童期治疗才有效,而成人的弱视基本无法治愈,但是近年来随着对弱视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及神经电生理的研究,尤其是对视觉皮层发育可塑性的细胞间交流及细胞内分子信号通路的认识,拓展了人们对弱视病理的知识,因而也成功地通过恢复成年期的可塑性改善了成年弱视的视力。本文介绍了视觉发育可塑性的进展,就近年在增强成年可塑性途径如改变神经兴奋性与抑制性的平衡、细胞外基质、丰富环境及表观遗传学修饰等作了介绍,以其对弱视的病理机制,尤其对成人弱视的治疗有更深入的认识。

  • 第六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与眼病防治新进展大会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实用技术学习班通知

    作者:

    为了更好地开展儿童眼病的早期筛查,提升儿童眼病防治的诊疗技术水平,贯彻落实国家在儿童眼保健领域的新举措,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视觉保健学组、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社联合主办,广州市儿童眼科学会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承办的“儿童眼病防治新进展研讨会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实用技术学习班”将于2014年5月16~18日在美丽的羊城广州举办。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