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计嬅;嵇富海;杨建平;杨亚雯

    目的 比较分析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泌尿外科镜手术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芬太尼组39例和芬太尼组39例,瑞芬太尼组采取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芬太尼组采取芬太尼进行麻醉,并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芬太尼组患者诱导给药前后(T0)平均动脉压降低比瑞芬太尼组更为明显(t=2.855 ,P=0.003 ) ,但心率降低情况瑞芬太尼组患者明显较芬太尼组更为明显(t=4.405 ,P=0.000 ) ,芬太尼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即刻(T1) 、切皮期间(T2) 、关腹缝皮后即刻(T3)和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4)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程度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均 P<0.05) ;瑞芬太尼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力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等明显短于芬太尼组(均 P<0.05) ;瑞芬太尼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10.3% (4/39) ,明显低于芬太尼组28.2% (11/39)(χ2=4.044 ,P=0.044). 结论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泌尿外科手术麻醉中具有较好效果,但前者围术期血压和心率波动更小,苏醒质量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值得推广借鉴.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王辉;崇复生

    超前镇痛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措施,阻滞整个伤害性刺激信号的传递,达到阻滞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传导,减少有害刺激传入导致的痛觉过敏和脊髓后角细胞受体改变的一种疼痛治疗方法[1]。氟比洛芬酯其化学名为丙酸-1-2-酰氧基乙酯,为氟比洛芬的前体药物。是通过静脉给药的非甾体靶向镇痛药,用于手术后及各种癌症的镇痛。本实验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多器官联合手术( CLS)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 镇痛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刘力智

    目的:研究探讨镇痛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8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方法.手术结束后有106例疼痛明显,作为观察组,术后疼痛不明显7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碳酸钙D3片进行镇痛.同时在统计学原理指导将观察组分为例数均等的观察A组和观察B组.给予观察A组碳酸钙D3片、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观察B组在采使用碳酸钙D3片和盐酸曲马多予以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在比较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时候,发现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短,而观察B组愈合时间要短于观察A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在对比3组患者骨痂生长情况的时候发现,在术后8周后,观察A组患者骨痂生长长度要短于对照组和观察B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比较观察B组与对照组的时候,2组患者骨痂生长并无明显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比较3组患者L1~L4骨密度平均值的时候,发现观察A组患者效果差,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B组与对照组并无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采取手术治疗后,剧烈疼痛的产生可利用中枢性镇痛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予以镇痛;但是如果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会延长骨折愈合的时间,但是中枢性镇痛药物并不会对患者骨折愈合产生任何影响.

  •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创伤病人的镇痛作用

    作者:夏群;姚辉;金鸿宾

    目的:探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对创伤病人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创伤病人 106 例随机分为曲马多缓释片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人 ISS 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病人住院后即应用曲马多缓释片 100mg Q12h口服,对照组应用杜冷丁100mg im.q6h或口服可待因0.03g prn..应用100-mm疼痛观察量表(VAS)分别测定两组病人伤后,住院1天、3天、5天时的疼痛值并比较.结果:两组病人伤后及住院5天时疼痛值无统计学差别(P>0 05).而住院1天、3天时治疗组疼痛值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曲马多缓释片对创伤病人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建议临床作用.

  • 纳络酮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近况

    作者:杨庆武;陈大庆;王如密;王守森

    纳络酮(Naloxone,NLX)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是吗啡的16倍,是内源性阿片肽的2~3倍,能竞争性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肽所致的广泛病理生理效应,可逆转呼吸、循环抑制和意识障碍.过去NLX仅用于吗啡类药物中毒解救,基础方面用于对阿片受体、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镇痛药作用机理等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该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本文就NLX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近况作简要综述.

  • 髓核对脊神经根、脊神经节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曹国永;周跃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机械压迫因素.但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影像学诊断有压迫,而患者却无疼痛的症状;腰腿痛患者给予非甾体类镇痛药或行局部神经根封闭治疗,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 硬膜外阻滞行腰椎间盘手术--不同给药方法的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杨康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单次硬膜外阻滞麻醉虽有较好麻醉效果,但存在用药量大、麻醉时间受限、平面相对不易控制、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相对阻滞不全或牵拉神经根刺激症状明显等问题,常需辅以神经安定镇痛药,且术后疼痛出现早而剧烈.为克服上述不足,我院以硬膜外单次及连续阻滞不同给药方法进行临床比较,结果后者临床效果更为满意,报告如下.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镇痛方式有效性与疼痛敏感度的关系

    作者:丁英茹;赵枫;吕辉照;张爱玲;李萍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镇痛方式有效性与疼痛敏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7月至2015年8月,解放军第180医院骨二科以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16)为诊断标准,共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361例,术前24 h测量疼痛敏感度(痛阈和耐痛阈).术后共有226例获得有效镇痛,其中静脉泵持续镇痛80例,肌注中枢镇痛药62例,口服中枢镇痛药43例,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41例,记录各组的痛阈区间和耐痛阈区间.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痛阈和耐痛阈为评价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包,采用相应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或多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各镇痛组间的差异.结果 4个镇痛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VAS和痛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中枢镇痛药和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对应的耐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4.33 mA和4.20 mA;肌注中枢镇痛药的耐痛阈为3.60 mA,与上述两种口服镇痛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22,P<0.01;Z=16.992,P<0.01);静脉泵持续镇痛的耐痛阈区间为2.90 mA,与肌注和两种口服镇痛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747,P<0.01;Z=17.403,P<0.01;Z=17.162,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有效耐痛阈不同,而与痛阈无关,术前可能可以参考有效耐痛阈,选择相应的镇痛方案.

  • 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

    作者:曾国华

    一、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主要形式PCNL后不放置肾造瘘管,很可能出现出血.不少专家尝试了很多方法以减少出血,包括使用不同种类的止血药封闭经皮肾通道、在通道内烧灼出血点或放置暂时性的造瘘管并于术后拔除等.但也有研究表明,止血剂在减低术后并发症和镇痛药需求量方面没有临床优势,更可能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和手术时间延长.对于无管化PCNL,如何处理通道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不留置肾造瘘管,但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②不留置造瘘管,放输尿管外支架管,贯通皮肤至膀胱或者留置于输尿管从尿道引出1;③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丝线留于皮肤外并固定,以后通过丝线拔除内支架2;④只放置1根导丝,贯穿于皮肤、肾输尿管膀胱;⑤不放置任何管,伤口用止血凝胶固定;⑥什么都不用处理.

  • 间质性膀胱炎一例

    作者:胡成;肖恒军

    患者男,43岁,尿频、尿急1年,伴有明显的膀胱区疼痛不适,排尿后疼痛有所缓解,发病后曾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给予α受体阻滞剂和镇痛药等治疗半年无好转,尿急和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多次查尿常规、前列腺液常规、前列腺液和中段尿细菌培养及尿流动力学无异常.

  • 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功能康复的近期影响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沈彬;唐新;杨静;李勇;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目的 评价围手术期使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60例因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需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被随机分为围手术期塞来昔布镇痛组(试验组)和术后塞来昔布镇痛组(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从术前3 d开始口服塞来昔布,每天400 mg,持续至术后第5天;对照组从术后2 h开始口服塞来昔布,每天400 mg,持续至术后第5天.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手术,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术毕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48 h.试验观测指标包括:术后止痛药用量、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功能康复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结果 试验组术后48 h平均自控镇痛泵用量为(43±12)ml,低于对照组(53±12)ml(P<0.05).试验组术后4、8、12 h,1、2 d时膝关节疼痛评分为6.1±1.2、5.0±1.3、4.3±1.1、3.4±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4、5 d时膝关节疼痛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术后盐酸哌替啶用量,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90.所需的时间,试验组为(6.2±1.7)d,较对照组(8.6±1.8)d明显缩短(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具有超前镇痛作用,较单纯术后使用可明显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止痛药用量,加快关节功能康复,从而增加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 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美容整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晓明;周峰;孙秀丽

    局部麻醉手术在麻醉医师严密监测下,给予一定的镇静镇痛药,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称之为有监测的麻醉管理(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本研究旨在观察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美容整形局麻手术中的镇静效果.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吴燕青;林新;黄晓丽;刘会勤

    产妇早泌乳、早开奶是促进和保障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而剖宫产后的疼痛、焦虑,镇静、镇痛药应用均可影响产妇的泌乳和哺乳.近年,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效果良好.本研究拟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施行硬膜外持续镇痛,观察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 镇静镇痛药在儿科ICU中应用进展

    作者:滕国良

    近年来,儿科ICU危重患儿的镇静镇痛越来越得到重视,危重患儿疼痛所引起的病理反应(高凝、免疫抑制、持续分解代谢)与预后密切有关,长期疼痛可导致患儿严重的焦虑、烦躁、谵妄、从而加重病情[1].因此,足够的镇痛镇静是PICU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大部分监护患儿希望保持睡眠但又很容易唤醒的状态.选择理想的镇静剂应根据其药理和药代动力学的特征,以及在ICU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也必须考虑药物、用药仪器治疗副作用以及有关的费用.

  • 常用镇静和镇痛药的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作者:许峰;皮丹丹

    镇痛和镇静药的使用大多超药品说明书.本文就儿科常见镇静和镇痛药在超说明书使用类型、给药剂量、频率、适应人群、适应证、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概述.

  • 麻醉性镇痛药治疗癌痛的规范化使用

    作者:袁源;崔尔珠;刘育钢

    癌症产生的疼痛是患者常见、难以忍受的症状,尤其到了晚期的癌症疼痛,使患者痛苦万分.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规划4大重点之一.治疗方法诸多,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是社会和家庭广为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媛媛;陈小燕;王克松

    目的 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商品名:奥施康定,简称羟考酮)和硫酸吗啡缓释片(商品名:美施康定,简称吗啡)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重度疼痛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将204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2例,分别接受羟考酮和吗啡镇痛治疗,每48 h进行1次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用药后疼痛评分≤3分者为有效.对两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镇痛效果羟考酮组有效率79.4%(81/102),吗啡组有效率75.5%(77/1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5,P>0.05);对疼痛控制的起效时间羟考酮组比吗啡组更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16,P< 0.05).羟考酮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7%(64/102),吗啡组为98.0%(99/1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51,P<0.05).结论 羟考酮和吗啡对重度癌痛控制效果相当,但羟考酮镇痛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具有一定优势.

  • 氨酚双氢可待因片联合盐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23例

    作者:黑凤荣

    目的 观察氨酚双氢可待因片联合盐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的疗效.方法 23例患者应用盐酸吗啡控释片30mg/12h,氨酚双氢可待因片1片/4 h或2片/6h.结果 23例患者全部显效,其中18例达完全缓解(CR),5例达部分缓解(PR).结论 氨酚双氢可待因片联合吗啡控释片是较理想的止痛搭档.

    关键词: 疼痛 镇痛药 治疗
  • 鞘内注射LXM-10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Fos蛋白和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庞红杰;金旭;王保国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新型镇痛药LXM-10(2,4-dimethyl-9-β-phenylethyl-3-oxo-6,9-diazaspiro[5,5]undecane chloride,2,4-乙烷基-9-β-苯乙酸-3-oxo-6,9-二氮杂螺环-[5,5]十二烷基盐酸盐,LXM-10)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Fos蛋白和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和药物组(L组),对照组和药物组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SN).假手术组、药物组和对照组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3个亚组(n=12只),药物组和对照组分别在CCI-SN造模成功后1、5、12d开始向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10μl,连续3d,分别设为C3组、C7组、C14组,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射LXM-10 6μg/kg,连续3d,分别设为L3组、L7组、L14组;假手术组仅在相应时间点向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设为S3组、S7组、S14组.连续注射3d后于末次给药后2h处死动物,取腰膨大脊髓节段和腰4~6背根神经节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Fos蛋白和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各时间点Fos蛋白随着时间延长表达增强,Fos蛋白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药物组在各时间点脊髓背角Fo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Fos-like immunoreactivity,F-LI)细胞均较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明显减少((L3组vs C3组,P=0.003;L7组vs C7组,P=0.023;L14组vs C14组,P=0.005).背根神经节中Fos蛋白变化趋势同脊髓背角(L3组vs C3组,P=0.002;L7组vs C7组,P=0.003;L14组vsC14组,P=0.002).P2X3在CCI-SN造模成功后3~14d,表达逐渐升高,主要在背根神经节表达.在脊髓背角药物组各时间点P2X3阳性细胞表达均较对照组对应时间点降低(L3组vs C3组,P=0.043;L7组vs C7组,P=0.008;L14组vs C14组,P=0.005).在背根神经节鞘内给药后,各时间点P2X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L3组vs C3组,P=0.034;L7组vs C7组,P=0.001;L14组vs C14组,P=0.003).结论 对于NPP大鼠,CCI-SN后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Fos蛋白和P2X3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强.LXM-10鞘内给药可明显降低二者表达.

  • 发作性偏侧头痛八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凯云;黄焰;陈晖

    目的 分析发作性偏侧头痛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发作性偏侧头痛的认识和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11月诊治的8例发作性偏侧头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8例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9-60岁.全部病例中7例使用吲哚美辛口服治疗,5例头痛发作完全停止,1例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1例因较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而改用维拉帕米和泼尼松口服治疗,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另1例则使用了盐酸替扎尼定、布洛芬、阿米替林治疗,头痛发作停止.结论 应提高对发作性偏侧头痛的认识,首选吲哚美辛治疗,如果因药物副作用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吲哚美辛,则可试用其他用于丛集性头痛治疗的药物或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

902 条记录 5/46 页 « 12345678...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