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黄牡丹皮汤对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体外增殖及其代谢产物乳酸的影响

    作者:李超群;许华;陈亚宾;高烁烁;罗文

    目的 探讨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肠道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杆菌组、高复组、中复组、低复组和头孢组.杆菌组为含108 cfu/ml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的菌种混悬液;高复组、中复组、低复组在同杆菌组的菌种混悬液中分别加入制备好的大黄牡丹皮汤冻干粉4、1、0.25g,浓度依次为40、10、2.5 mg/ml;头孢组在同杆菌组的菌种混悬液中加入头孢曲松钠药粉1g,浓度为10 mg/ml;放入恒温为37℃、5% CO2微生物培养箱中培养24h.各组在0、2、4、6、8、10、12、14、16、18、20、22、24h测量菌种浓度,在0、2、6、10、14、18、22h测量培养基中L乳酸和D乳酸浓度.结果 各组内各时间点菌种浓度、L乳酸和D乳酸浓度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杆菌组和低复组同时间比较,其余各组在各时间点菌种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头孢组同时间比较,高复组、中复组、低复组在各时间点菌种浓度均升高(P<0.05).与高复组同时间比较,其余各组在各时间点L乳酸和D乳酸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头孢组比较,其余各组在各时间点L乳酸和D乳酸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黄牡丹皮汤可以提高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整体的繁殖水平,显著提高代谢产物L乳酸、D乳酸的分泌量,尤其以高浓度为佳.

  • 脐血CD34+CD38-早期造血祖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凋亡

    作者:田虹;黄士昂;龚非力;郑金娥;贺艳丽;杨晶;陈忠

    为了从适龄产妇脐血中分离出CD34+CD38-细胞,在体外较长时间培养后观察分析CD34+CD38-细胞分裂增殖、凋亡以及干细胞因子对CD34+CD38-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从10例健康产妇脐血中分选出CD34+和CD38-标记的脐血原始细胞,在添加IL-3、IL-6、GM-CSF、EPO、IGF-1和SCF 6种混合因子的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6个月,观察细胞并绘制生长曲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干细胞因子对CD34+CD38-细胞生长的影响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38-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脐血CD34+CD38-细胞可在体外较长时间培养增殖,无异常或过度的细胞凋亡发生.结论:通过控制培养条件,脐血CD34+CD38-早期造血祖细胞可在体外较长时间培养增殖,以作为大量脐血原始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

  • 应用自体成纤维前体细胞去除面部皱纹和瘢痕修复82例

    作者:胡洋红;刘文阁;胡琼华

    取患者自身皮肤细胞,运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细胞分离培养,在体外增殖后,再注入皮层中,让其生长出皮肤组织使沟纹长平,以达到消除皱纹和瘢痕的目的.我们共做了82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未出现异常反应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 卵巢癌细胞畸胎瘤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其恶性行为的关系

    作者:刘玉兰;廖国宁;韩志强;吴明富;李辅军;卢运萍;马丁

    卵巢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的扩增作用和(或)其蛋白产物的超表达与肿瘤的发生、演进密切相关.畸胎瘤源性生长因子(PCDGF )是一种自分泌生长因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侵袭及细胞存活密切相关.本工作通过比较不同卵巢癌细胞株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研究PCDGF的表达与卵巢癌恶性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 反义Bmi-1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刘卫红;刘丹丹;孟秀香

    目前已知Bmi-1对于正常和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至关重要[1,2],而且在正常和白血病造血干/祖细胞增殖活性的调控中Bmi-1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基因[3,4].我们通过将反义Bmi-1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其导入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观察其对K562细胞的体外增殖、细胞周期、P16蛋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Bmi-1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及在白血病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 RetroNectin诱导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对肝癌细胞株杀伤的体外研究

    作者:刘伯轩;高细强;吴玉兰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可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ells,CIK)由斯坦福大学Schmidt Wolf首次发现,具有增殖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且几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4].将DC与CIK细胞混合培养后制成D-CIK细胞可有效提高CIK的杀伤活力,但传统CIK细胞培养方案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繁琐耗时.现多采用抽取外周血60~100 ml进行培养,但对于多数患者长期接受放化疗,传统的培养方案所获得CIK细胞在数量及质量上并不能让人满意.如何提高CIK细胞在体外增殖效率和细胞毒活性是基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 两种肉豆蔻挥发油对人癌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远志;李宏志

    目的:研究长型肉豆蔻(Myristiea argentea Warb.)和圆型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挥发油对人癌细胞HepG-2、SGC-7901和KB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长形肉豆蔻及圆形肉豆蔻挥发油对上述三种人癌细胞的IC50值.结果:2种肉豆蔻挥发油对HepG-2、SGC-7901和KB细胞体外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圆型肉豆蔻挥发油对三种不同细胞系的IC50值分别为308、311、378μg·L-1,长形肉豆蔻对三种不同细胞系的IC50值分别为325、246、362μg·L-1.结论:圆型和长型肉豆蔻挥发油对上述三种人癌细胞体外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者的作用未见明显区别.

  • 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培养鉴定

    作者:季丽莉;佟雷;王振宇

    神经干细胞(N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存在于胚胎、胎儿和成人的脑室下区、齿状回、纹状体、室管膜下区等部位.通过机械分离或酶消化法能从其存在部位分离出NSCs.当培养基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浓度均为20 ng·mL-1时,NSCs能通过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在体外增殖,当培养基中bFGF浓度为1~10ng·mL-1时,NSCs可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目前,表达Nestin、自我增殖和多潜能分化能力是鉴定NSCs的三大条件,但还没有NSCs特异性的鉴定方法.

  • 不同刺激因子对脐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比较

    作者:张宇明;江黎明;李庆华;熊丹;杨志刚

    背景:目前细胞因子支持的脐血体外扩增是安全性较高、有可能运用于临床的方法之一.目的:比较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脂多糖对脐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实验,于2003-08/2004-05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10例正常脐血标本取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及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白血病抑制因子为达科为试剂公司产品,白细胞介素6为晶美试剂公司产品,脂多糖由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延平教授自制.方法:密度梯度法体外分离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应用磁分选器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提取脐血CD34+细胞.建立液体培养体系,为含体积分数为40%的胎牛血请、20 g/L牛血清白蛋白、20 μg/L粒巨集落刺激因子、20 μg/L干细胞因子、20 μg/L白细胞介素3的RPMI 1640培养液.取2×108 L-1脐血CD34+细胞,加入配制的液体培养体系50 μL,设立8组:第1组仅加入RPMI 1640作为对照,第2~4组分别单独加入脂多糖、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第5~7组分别加入脂多糖、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两两混合液,第8组加入3种刺激因子的混合液,上述各组脂多糖、自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终浓度分别为10 U/mL,10 μg/L,10 mg/L.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测定不同刺激因子在液体培养体系中对脐血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3d后与对照组比较,单用白血病抑制因子对脐血CD34+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F=3.33,P<0.01),单用脂多糖或白细胞介素6的效果均不显著(F=2.14,1.83.P>0.05):刺激因子两两联用及3种刺激因子联用时,对脐血CD34+细胞均具有促增殖作用(F=3.54~4.06,P均<0.01),且3种刺激因子联用时的促增殖效果尤为显著.结论:在特定的液体培养体系中,单独使用白血病抑制因子可明显促进脐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联合情况下白细胞介素6、脂多精与白血病抑制因子具有促增殖协同作用.

  • CD4+CD25+T细胞的扩增及其功能分析

    作者:曹东林;陈伟;王玲

    背景:CD4+CD25+T细胞增殖能力低,且在人外周血中仅占单个核细胞的4%左右.若能在体外高效扩增CD4+CD25+T细胞,并保持其免疫调节特性,将会对临床移植产生积极的影响.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来源的CD4+CD25+T细胞体外增殖情况及其扩增后的功能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10/2008-05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完成.材料:SPF级C57BL/6及BALB/C雄性小鼠购白南方医科大学动物所.小鼠白血病细胞EL9611由珠江医院血液科惠赠.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CD4+CD25+T细胞;以抗鼠CD3ε单抗、抗鼠CD28单抗、鼠重组白细胞介素2及辐射过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为共刺激因子,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扩增后CD4+CD25+T细胞FoxP3基因mRNA表达变化,以确定增殖效率;3H-TdR掺入法检测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增殖的影响:LDH释放法检测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杀伤小鼠白血病细胞EL9611的影响,以CD4+CD25T细胞为效应细胞,以EL9611细胞为靶细胞.结果:经免疫磁珠分选可获得高纯度及较强活性的CD4+CD25+T细胞.扩增后CD4+CD25+T细胞FoxP3基因mRNA的表达平均为扩增前的5.46倍,高可达14.39倍.扩增后CD4+CD25+T细胞可明显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且随着CD4+CD25+T细胞数的增加,这种抑制增殖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当两者比例为1:1时抑制率大,达62.05%.与单纯CD4+CD25+T细胞对EL9611细胞杀伤率比较,效靶比为10:1时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联合CD4+CD25-T细胞的杀伤率无明显变化(t=2.199,P>0.05):效靶比为5:1时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联合CD4+CD25-T细胞的杀伤率则明显降低(t=5.839,P<0.05).结论:单抗加异源性抗原能宵效扩增CD4+CD25+T细胞;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比新鲜分离的CD4+CD25+T细胞能更有效地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其对CD4+CD25-T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则取决于其与CD4+CD25-T细胞的相对比例.

    关键词: T细胞 体外增殖 功能
  • 三苯氧胺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红;胡琢英;邓晓谷

    本研究采用多种检测手段,观察三苯氧胺对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期寻找卵巢癌治疗的有效方法.1材料与方法

  •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调节性T细胞与治疗反应有关并可被现有治疗耗竭

    作者:闫素;王中峰

    【据《J Hepatol》2014年6月报道】题: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调节性T细胞与治疗反应有关并可被现有治疗耗竭(作者Taubert R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通常需要终生免疫抑制治疗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其发病机制及慢性化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近关于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的不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被讨论。目前对未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靶器官上的研究被单参数分析所局限。来自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Taubert R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前(45例)和治疗中(31例)应用同时多色免疫荧光法所得的定量的肝脏浸润性T细胞、B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模式。结果显示,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诊断时肝内CD4+细胞远超过CD8+细胞,但是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加,CD4+/CD8+比值接近于1,尽管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无明显变化,但在未经治疗的1型自身免疫型肝炎患者肝内,效应性T细胞丰富了调节性T细胞,同时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有恒定的比率,更重要的是,主要应用类固醇及硫唑嘌呤达到免疫抑制的患者会导致肝内调节性T细胞不相称的损失,到达生化缓解的患者相对于没有达到生化缓解的患者有更高的调节性T细胞/效应性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B细胞比率,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增殖相对于效应性T细胞的扩增似乎被强的松抑制的程度更明显,进一步的说,门静脉B细胞与血清IgG水平关联提示了肝内内源性IgG产量。此项研究表明在未治疗的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肝内调节性T细胞是相当丰富的,而不是缺乏,治疗中肝内调节性T细胞不相称的减少可能解释了不连续的免疫抑制后的高复发率,因此将来治疗增加肝内免疫调节可能更适合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长期控制。

  • 藏红花素对白血病患儿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

    作者:张鲲鹏;仲任;徐慧娟;赵艳霞;李学荣;卢愿;宋爱琴;庞秀英;孙立荣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对白血病患儿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液单个核细胞,将本实验分为六组.培养至第9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对各组细胞进行计数,并行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典型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免疫表型.结果:结果表明,实验各组均得到一定数量典型的DC,对照组中未见,实验各组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口p<0.01).在加入细胞因子的各组中,以E组即加入藏红花素1.25mg/ml组细胞数高,而C组细胞数与D组细胞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培养至第9天,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显示C、D、E、F各组CD1a+、CD83+、HLA-D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C、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红花素能促进树突状细胞增殖,其促进树突状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弱于细胞因子的联合作用.藏红花素协同细胞因子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具有浓度依赖性,在藏红花素浓度为1.25mg/ml时作用强,而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 针灸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Stat5-Foxp3通路影响

    作者:李海燕;裴建;刘志丹;傅勤慧;YU Lin-na

    目的 探索针灸"大椎穴"调节肿瘤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电针组、艾灸组、荷瘤组和正常组,每组12只.在小鼠左腋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建立肿瘤模型.分别采用电针、艾灸大椎治疗.观察生存率、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AlamarBlue法检测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增殖能力以还原值表示.RT-PCR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Foxp3 mRNA、Stat5a mRNA、Stat5b mRNA以及胸腺Foxp3 mRNA表达.结果 艾灸组荷瘤小鼠生存率高于荷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抑瘤率为39.3%;电针组与艾灸组荷瘤小鼠脾脏指数较荷瘤组升高(P<0.05);电针组与艾灸组荷瘤小鼠胸腺指数较荷瘤组胸腺指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amarBlue法检测电针组、艾灸组、荷瘤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还原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还原值高于荷瘤组(P<0.05);荷瘤组小鼠脾淋巴细胞Foxp3 mRNA、Stat5a mRNA、Stat5b mRNA表达较正常组增高(P<0.05);艾灸组、电针组小鼠脾淋巴细胞Foxp3 mRNA、Stat5a mRNA、Stat5b mRNA较荷瘤组表达降低(P<0.05);荷瘤组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较正常组增高(P<0.05);艾灸组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较荷瘤组降低(P<0.05);电针组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较荷瘤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治疗具有抑制H22荷瘤小鼠瘤体生长、提高H22荷瘤小鼠生存率的趋势;电针和艾灸治疗能提高H22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增强H22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针灸调节肿瘤免疫抑制效应与电针和艾灸下调H22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Foxp3 mRNA、Stat5a mRNA、Stat5b mRNA表达,胸腺Foxp3 mRNA表达有关.

  • 间充质干细胞中相关的 miRNA 研究进展

    作者:王巧玲;王越;冀凯宏;刘厚奇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无限扩增及多向分化能力,取样方便、低免疫原性及无伦理争议而成为再生医学中备受关注的明星细胞,已投入临床前研究多年,在动物模型中也取得较好的再生、肿瘤治疗效果,尤其骨髓来源 MSC 在治疗骨相关疾病取得良好疗效。而其临床应用却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如体外增殖、分化、体内迁移等,这其中的调控机制尚未被研究清楚,近来研究表明,miRNA 在间充质干细胞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 miRNA 的表达异常能引起 MSC 性能的改变,miRNA 预处理过的 MSC 在动物实验中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就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 miRNA 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及讨论。

  • 凤丹的体外增殖研究

    作者:倪跃元;刘涤;胡之璧

    为探索凤丹体外增殖的佳条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以下培养条件较适宜:凤丹种子灭菌后在35℃下于摇床上振动72h,取出胚,在1/2MS+10%椰子汁的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然后将带有腋芽的茎段切下置于MS+BA(1mg/L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丛生芽,当芽长出2~3片叶子时,转移至MS+IBA(1mg/L)+3%蔗糖培养基上,1个月后即长出白色的直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 原核表达重组人白介素-3及其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彦西;戴卫;蒋永平

    目的 研究原核表达重组人白介素-3(rhIL-3)及其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pET-43.1-rhIL-3表达载体,克隆至BL21菌株,并进行中试发酵生产,所得包涵体经透析复性后,采用阳离子交换柱纯化,纯化产物送N-端测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法富集人脐带血中CD34+细胞,以不同浓度rhIL-3及干细胞因子(SCF)、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因子组合培养1周,测定细胞总数,计算CD34+细胞增殖倍数.结果 在SCF和FL存在下,rhIL-3可明显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但较无rhIL-3时CD34+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有所下降.与SCF、FL共同作用时的佳浓度在15ng/mL左右,与SCF、FL、TPO共同作用时的佳浓度在50ng/mL左右.结论 高效表达及纯化的rhIL-3与SCF、FL和TPO细胞因子组合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作用.

  • 黄芪多糖对兔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何文涓;张兰芳;袁志坚;何晓升

    目的 黄芪多糖(APS)对兔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SCs)体外增殖的作用.方法 提取兔ASCs进行培养,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APS注射液,对照组加常规培养液,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率,比较两组之问的差异.结果 APS浓度为1.95 -3.90 μg/mL,时,对A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而浓度为7.80-1 000 μg/mL时,对ASC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 < 0.0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5 -100μg/mL),浓度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大,而与培养的时间有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对ASCs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低浓度APS对兔ASCs体外增殖无影响;高浓度APS对ASC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CIK细胞体外实验研究及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寿兴;朱建平;徐鸣;汝美华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抗瘤细胞,以其体外增殖数量大、对肿瘤杀伤活性强、抗瘤谱广、副作用小等特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应用于临床.本文就CIK细胞体外增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CIK细胞治疗肿瘤的疗效进行观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策略

    作者:李瑞妮;荣为为(综述);金世柱;韩明子(审校)

    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已成为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向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元细胞等方向定向分化。而如何获取足够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足够的干细胞来源,是个较为棘手的难题。目前,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文中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方法内容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