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安徽药菊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作者:薛建平;于淼;张爱民

    目的:研究安徽药菊叶片组织培养技术,为药菊新品种选育建立佳培养条件.方法:取药菊叶片为外植体,按不同接种方式接种到同种培养基上和按同种接种方式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与结论:所用培养基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但愈伤组织形成后的再分化结果却有明显差别.愈伤组织诱导叶片背接优于正接,培养基以MS+NAA 0.1 mg*L-1+6-BA 0.1~1.0 mg*L-1为宜;分化培养基以MS+6-BA 2.0 mg*L-1+NAA 0.5 mg*L-1较适宜;所得再生植株在叶形等方面发生了变异.

  • 安徽药菊花瓣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作者:薛建平;常玮;张爱民;盛玮

    目的:研究安徽药菊花瓣组织培养技术,为安徽药菊新品种选育建立佳条件.方法:取安徽药菊(滁菊、亳菊、贡菊)幼蕾花瓣及开放花瓣为外植体,按不同方式接种到同种培养基上和按同种方式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与结论:所有培养基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但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结果有明显差别.愈伤组织诱导花瓣正接优于反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KT 2 mg·L-1+NAA 0.2 mg·L-1为宜;愈伤分化均以培养基MS+KT 2 mg·L-1+NAA 0.2mg·L-1+AgNO3 5mg·L-1为宜幼蕾花瓣诱导植株再生频率高于开放花瓣;所得植株在叶形、及株形等方面发生了变异.

  • 三七叶器官获得胚状体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作者:许鸿源;蒙爱东;何冰;周凤珏;蓝桃菊;沙坡;许鸿章

    目的:研究和改进三七组培技术.方法:以三七叶片和叶柄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以MS+2,4-D 1.5mg·L-1为基本培养基,再分别添加LFS,BA,KT或ZT各0.5 mg·L-1,于暗处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再在光下培养,诱导胚状体萌发成苗.结果与结论:只有添加LFS的培养基能诱导胚状体发生,45~60 d是高峰期,终发生率达85%左右,叶片愈伤组织优于叶柄愈伤组织.胚状体在光下培养,多数可以转绿萌发,30%可以发育成健壮的再生植株.

  • 地黄叶片器官形态建成的研究

    作者:薛建平;王汝毅;张爱民;柳俊

    目的:研究地黄叶片器官发生的形态建成;建立诱导地黄叶片直接再生植株和试管小地黄的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从无菌脱毒苗上采取不同位置的叶片,接种到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中,诱导叶片直接再生植株和试管地黄.结果与结论:MS+6-BA 2.0 mg*L-1培养基适合叶片再生植株.MS+6-BA 1.0 mg*L-1+ NAA 0.5 mg*L-1培养基适合诱导试管地黄.佳培养条件是光照12 h*d-1,光强2 000~3 000 lx,温度(25±1) ℃.

  • 地黄叶片器官形态建成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作者:张爱民;盛玮;薛建平;葛德燕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草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1].目前,地黄的组织培养多以叶片、块根和花粉等为外植体,经脱分化诱导生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再生植株,但都存在植株再生率低、分化周期长、重复性差的问题[2],而且这一途径往往表现出遗传上的不稳定性[3],因此使得地黄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和育种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 川白芷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作者:李静夜;吴卫;侯凯;邹宇婷;何晓洪

    目的:探讨川白芷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条件.方法:以川白芷花药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低温(4℃)预处理时间、光暗培养条件以及不同激素配比对川白芷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不经过低温预处理的花药诱导率高,低温预处理2d的花药诱导率次之;暗培养为佳培养条件;诱导愈伤组织的佳培养基为MS+2.0mg·L-12,4-D+1.0mg·L-16-BA,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38.89%;MS +0.5 mg·L-1NAA+1.5 mg·L-1KT+10mg· L-1AgNO3适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转入附加0.5 mg·L-1IBA的1/2 MS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后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结论:初步建立了川白芷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

  • 北柴胡毛状根诱导及其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作者:孙晶;徐洁森;赵立子;魏建和;杨洪一;隋春

    本研究从设计多种诱导条件出发,探索建立稳定的柴胡毛状根诱导体系.发根农杆菌A4侵染北柴胡无菌苗叶基部,共培养3天后,转入抑菌培养,10天开始出现毛状根,经4~5周培养,转为液体摇培,获得大量毛状根,诱导产生的毛状根可再生成植株.毛状根再生成植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液体摇培的毛状根自发脱落形成幼苗的继续培养,另一种是将毛状根产生脱落的类愈伤组织置于经筛选的再生固体培养基上再生成植株.柴胡毛状根及其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为开展柴胡次生代谢研究,尤其是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由毛状根诱导出再生植株在新种质产生和品种改良选育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 甘草耐盐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作者:计巧灵

    目的通过对耐盐性甘草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研究,促进在盐碱滩人工栽培甘草技术的发展.方法诱导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无菌苗子叶块和胚轴段在含盐培养基上脱分化均成功.逐步提高盐质量浓度诱导愈伤组织扩增,继之诱生不定芽,芽经扶壮后诱根,得到大量试管苗.结果子叶块和胚轴段在MS+BA1.5 mg/L+2.4-D 1.2 mg/L+NaCl 100 mg/L中脱分化效果好,愈伤多为淡黄色,稍透明.NaCl质量浓度增至250mg/L后愈伤组织长势很快下降,色暗,有些死亡.愈伤组织经无盐培养继代两轮后,转入MS+BA 0.5 mg/L+KT1.0 mg/L+NAA 1.0 mg/L+NaCl 200 mg/L上分化出大量不定芽,说明不定芽的耐盐性是遗传所致.降温(18~22℃)、自然光照、并添加适量的GA3有利于壮芽形成,在诱导生根的83个芽中的55个生根,其中1/2MS+IAA1.0mg/L+NAA1.0 mg/L+NaCl 200 mg/L适宜生根,生根率达66.26%.结论通过对耐盐性甘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可得到耐盐性甘草的再生植株.

  • 药用甘薯西蒙1号胚状体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作者:尤勇;张慧娟

    甘薯西蒙1号(Simon 1)的叶片在MS+2,4-D 0.5 mg/L+KT 0.5 mg/L+ABA 5 mg/L的培养基上易于诱导出愈伤组织.来源于叶片的愈伤组织分为胚性(EC)和非胚性(NEC),NEC的增殖速度大于EC,继代培养时应及时将两种愈伤组织剥离才能保证EC的增殖.EC继代在MS+2,4-D 0.5 mg/L+KT 0.5 mg/L+ABA 2.5 mg/L的培养基上可保证早期胚状体的正常发育,高浓度的ABA对胚状体的发育有抑制作用.正常发育的胚状体转移到1/2 MS培养基上可再生成完整植株,来源于胚状体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高,能够象营养繁殖的植株一样结实.

  • 新疆紫草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

    作者:计巧灵

    目的为了促进新疆紫草大面积人工栽培,缓解自然资源匮乏的现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新疆紫草的无性繁殖体系.方法诱导新疆紫草多种外植体脱分化均已成功,胚状体扩增后萌发出大量的试管苗;愈伤组织扩增后诱导出大量的不定芽,不定芽经诱导生根后,得大量的试管苗,试管苗土栽成活.结果外植体脱分化期间,2,4-D不可缺少,KT的作用优于BA;嫩芽切段脱分化快,愈伤组织质量好;降低2,4-D浓度有利于愈伤组织扩增和再分化;一定浓度KT或BA都可诱导出不定芽,前者还有利于球形胚的形成;球形胚培养初期,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能使球形胚大量增殖,并很快发育;适当的昼夜温差(10℃~28℃)和自然光照有利于壮苗的形成和移栽成活.在移栽的236株试管苗中,31株土培成活,成活率达13.2%.结论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的新疆紫草无性繁殖体系稳定、可用.

  • 甘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作者:付玉杰;祖元刚;李春雁

    甘草是我国的常用中药,近几年发现它具有抗-HIV作用[1],成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重要药物研究对象.药用甘草来源于豆科( Leguminosae )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 )、光果甘草( Glycyrrhizaglabral. )和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的干燥根和根茎.黄甘草( Glycyrrhiza eurycarpa )和光果甘草变种( Glycyrrhiza glabra Var glandalifera )也入药.甘草不仅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而且还可以作为烟草、食品及化妆品的添加剂.

  • 北细辛再生植株形态结构及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作者:杨悦;王丽娟;何朋;刘思妤;王宏宇;王鹰;吴秀菊

    目的 研究北细辛再生植株形态结构,并通过GC-MS法分析其挥发油成分.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再生植株解剖结构.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后,GC-MS法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北细辛再生植株无地上茎,具有多数不定根,2枚真叶基生;根为三原型,由表皮、皮层、中柱3部分组成;叶柄维管束由基部到上部具有3-5-3的规律.再生植株与原植株根中挥发油成分相同,均以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为主;两者叶中挥发油成分不相同,其中前者相对含有量较高的为黄樟醚和甲基丁香酚;后者黄樟醚相对含有量极低,并且未检测出甲基丁香酚.结论 北细辛再生植株未发生明显表型变异,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黄樟醚和甲基丁香酚.

  • 应用发根农杆菌Ri T-DNA建立菘蓝的毛状根优质株系和植株再生系统

    作者:许铁峰;张汉明;张威;丁如贤;李博华

    目的:建立菘蓝(Isatis indig otica Fort)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并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方法:分别用发根农杆菌A4,R1601和ATCC15834三种菌株感染菘蓝的子叶外植体,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在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利用高压纸电泳法对毛状根和再生植株进行T-DNA转化的检测.结果: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A4,R1601和ATCC15834三种菌株成功地从菘蓝中诱导出毛状根; 菘蓝毛状根在含BA的MS培养基中成功地诱导出再生植株;经高压纸电泳检测,菘蓝毛状根及其再生植株中均含有甘露碱,表明Ri质粒的T-DNA已整合进毛状根和再生植株中. 结论:菘蓝毛状根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进行药用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和引入外源基因改良性状奠定了基础.

  • 凤丹的体外增殖研究

    作者:倪跃元;刘涤;胡之璧

    为探索凤丹体外增殖的佳条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以下培养条件较适宜:凤丹种子灭菌后在35℃下于摇床上振动72h,取出胚,在1/2MS+10%椰子汁的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然后将带有腋芽的茎段切下置于MS+BA(1mg/L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丛生芽,当芽长出2~3片叶子时,转移至MS+IBA(1mg/L)+3%蔗糖培养基上,1个月后即长出白色的直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 人参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作者:王义;赵文君;杨忠;孙春玉;张美萍

    通过比较不同外植体、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配比对人参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建立了人参胚状体培养方法并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2,4-D 4.0 mg/L+BA 0.2 mg/L;在MS+2,4-D 1.0 mg/L+KT 0.2mg/L培养基上继代培养,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在去掉2,4-D的培养基上进行胚状体的诱导,转入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使胚状体快速生长,之后在1/2MS培养基上进一步生长获得再生植株.

  • 山奈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作者:谢英;谢冰莹;廖莉莉;凌征柱

    目的 对山柰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探讨快速繁殖山奈种苗技术.方法 用山柰带芽根茎作为外植体,以MS,White和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培养.结果 芽的初代诱导用MS+BA 1.0 mg/L+NAA 0.5 mg/L较好,诱导率100%;增殖继代用MS+BA 2.0 mg/L+NAA0.2 mg/L培养基,增殖系数达3.96;诱导生根以1/2MS+IBA2.0 mg/L+NAA1.0 mg/L为佳,根粗壮,生根率可达100%.结论 本研究途径可为人工种植山柰提供优质种苗.

  • 草珊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作者:黎颖菁;蓝祖栽;凌征柱

    目的 草珊瑚茎段离体培养研究,解决草珊瑚人工栽培中种苗短缺问题.方法 用茎段作外植体,以MS,White,N6和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培养.结果 MS基本培养基较佳;芽的初代诱导用MS+BA 1.0 mg/L,诱导率80%;增殖继代用MS+BA 2.0 mg/L+NAA0.3 mg/L培养基,增殖系数达6.2;根的诱导用1/2MS+IBA1.0 mg/L培养基,生根率100%.结论 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为栽培草珊瑚提供大量种苗.

  • 怀地黄再生体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熊玉萍;董诚明;田亚杰;曹利华;夏伟;杜真辉;丁峰

    目的:建立怀地黄再生体系.方法:以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叶片在Murashige and Skoog(MS) +6-苄氨基嘌呤(6-BA)1.0 mg·L 1+1-萘乙酸(NAA)1.0 mg·L-1+2,4-二-氯苯氧乙酸(2,4-D)0.2 mg· L-1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叶柄在MS+ 6-BA2.0mg·L-1和NAA 0.25 mg ·L-1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叶柄愈伤的芽分化能力在MS+ 6-BA3.0mg· L-1培养基中较好;生根以未添加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佳.结论:本方法初步建立了怀地黄再生体系,简单、稳定、易于操作,可为怀地黄品种选育、抗逆、高产等研究奠定基础.

  • 怀地黄茎尖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作者:薛建平;张爱民;李明军;谢桂英;李友勇

    目的研究怀地黄茎尖培养技术,为怀地黄茎尖脱毒苗建立佳培养条件.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怀地黄茎尖分别在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怀地黄茎尖在MS+6-BA0.3mg@L-1+NAA0.02mg.L-1+GA0.1mg@L-1培养基上能生长成健壮苗;在MS+PP3331培养基上能生成健壮根系,长成完全小植株.结论利用怀地黄茎尖在合适的培养基上,能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 不同盾叶薯蓣诱导的再生植株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分析

    作者:谢彩侠;崔永霞;高山林;秦慧贞

    目的 探讨离体培养中诱导材料对盾叶薯蓣再生植株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不同材料诱导的再生植株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薯蓣皂苷元含量高的材料诱导的再生植株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一般也较高;相同材料诱导的再生植株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不明显.结论 盾叶薯蓣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要获得薯蓣皂苷元含量不低于2%的皂苷工业原料,选择薯蓣皂苷元含量高的种质引种和培育优良品种是十分重要的.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