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拉尔甘草中的一个新三萜皂苷成分

    作者:张慧;王世盛;李伟;王亚琴;薛兴亚;梁鑫淼

    目的: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nlelnsis Fisc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应用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共分离出11个黄酮和4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一个三萜皂苷(S3)为新化合物.结论:通过ESI-MS,UV,IR和NMR分析,将新三萜皂苷的结构鉴定为22 β-乙酰基甘草醛(22β-acetoxyl-glycyrrhaldehyde).

  • 光果甘草CHS基因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作者:高智强;胡婷;张晓冬;尹彦超;吴晨华;周姗;马永生;刘颖

    目的:克隆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光果甘草主根中扩增得到CHS cDNA序列,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克隆得到19条长度为1 175 bp的光果甘草CHS 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一致性99.10%,存在81个变异位点,可分为17种单倍型;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这19条cDNA序列共编码14种氨基酸序列类型,一致性99.34%,存在25个变异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光果甘草CHS cDNA序列编码蛋白为稳定性亲水蛋白,平均相对分子质量42.6 kDa,等电点5.75~6.21,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保守结构域包含1个查尔酮合酶超家族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同源性分析显示,光果甘草CHS cDNA序列与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以及胀果甘草G.inflata在进化关系上近,与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在进化关系上远.结论:成功克隆并得到了光果甘草CHS cDNA序列,且这些序列编码区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 乌拉尔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格局及其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孙志蓉;王文全;马长华;孙敏宾;阎永红;刘长利

    目的:探索野生乌拉尔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特点及其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揭示甘草酸的积累规律以及科学利用和保护野生甘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单株野生甘草地下部分的解析调查以及不同器官、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粗度药材的甘草酸含量测定,系统地研究了野生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格局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一株完整的甘草地下部分由种子根、不定根、水平地下茎和垂直地下茎以及吸收根组成;2年生以下水平地下茎的甘草酸含量较低;直径0.5 cm以下的不定根甘草酸含量较低;水平地下茎和不定根与垂直地下茎之间甘草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水平地下茎与不定根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甘草以水平地下茎为纽带,将不定根、垂直地下茎和吸收根连接成1个庞大的地下网络系统;其器官类型、生长年龄、根系粗度以及生长部位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甘草酸含量的积累,不定根和垂直地下茎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水平茎中甘草酸的分布.

  • 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

    作者:孙群;杨力钢;丁自勉;王建华;孙宝启

    目的: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所搜集的24份不同种源的乌拉尔甘草种子进行千粒重、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指标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出划分种子等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运用标准差法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发芽率是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千粒重、净度和含水量是质量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结论:1级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2%,千粒重不低于13 g,含水量不高于11%;2级种子发芽率75%~85%,净度83%~92%,千粒重11~13 g,含水量不高于11%;3级种子发芽率65%~75%,净度74%~83%,千粒重9~11 g,含水量不高于11%;达不到3级种子标准的为不合格种子.

  • 乌拉尔甘草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作者:马春英;王文全;赵玉新;肖凯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是我国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诸药等功效[1],我国甘草资源野生分布区主要为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新疆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2].研究表明,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甘草形成了适应干旱荒漠条件的生物特性和丰富的遗传变异[3].

  • 甘草药材生产区划研究

    作者:王汉卿;马玲;王庆;董琳;丁锐;狄天云;李明;张小波;王英华

    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乌拉尔甘草在全国的采样信息.以乌拉尔甘草药材生产区46个采样点为分析基点,分析乌拉尔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总黄酮含量,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大信息熵模型分析其适宜性分布.应用SPSS构建乌拉尔甘草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ArcGIS软件空间计算方法进行乌拉尔甘草品质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乌拉尔甘草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7月平均气温,土壤亚类,12月降水量,植被类型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等5个生态因子,这与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少、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分布在北温带的平原、山区的生活习性基本一致.此外,以甘草苷、甘草酸、总黄酮成分为指标的乌拉尔甘草品质区划结果还提供了其品质适宜分布区,为开展乌拉尔甘草合理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 乌拉尔甘草粗多糖提高小鼠免疫力并增强HPV-DNA疫苗免疫应答

    作者:蔡珊珊;阿地拉·艾皮热;阿力木·艾麦尔;陈秋艳;李轶杰;李金耀

    目的 探讨乌拉尔甘草粗多糖(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L.crude polysaccharides,GUCP)对小鼠免疫力以及作为佐剂对HPV-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不同剂量GUCP通过不同方式注射ICR小鼠,检测对其体重、脏器指数以及脾脏内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与HPV-DNA疫苗共免疫C57BL/6小鼠,检测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结果 不同注射方式的GUCP对小鼠体重和肝、心、肺、肾脏指数均无影响,但腹腔注射组显著提高了脾脏和胸腺指数,同时增加了脾脏中B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数量;皮下注射组显著增加了脾脏中B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灌胃组显著增加了脾脏中CD4+及CD8+T细胞数量.进一步研究发现,GUCP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HPV-DNA疫苗诱导产生的抗原特异性CD4+及CD8+T细胞反应和IgG、IgG1及IgG2a的水平.结论 GUCP可以增强小鼠的免疫力,并可以作为DNA疫苗佐剂提高疫苗免疫应答.

  • 乌拉尔甘草中两个新的二氢黄酮苷类成分

    作者:刘圆圆;杨桠楠;王尉;杜宁;张经华;冯子明;姜建双;张培成

    为进一步研究乌拉尔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通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RP-C18、Sephadex LH-20、MCI柱色谱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乌拉尔甘草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s-甘草素-4'-O-β-D-葡萄糖-(1→6)-O-β-D-葡萄糖营(1)、(2R)-甘草素-4'-O--βD-葡萄糖-(1→6)-O-β-D-葡萄糖苷(2).化合物l与化合物2均为新化合物,其母核结构为一对对映异构体.

  • 不同基原甘草的分子鉴定及市售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杨瑞;李文东;马永生;周姗;薛宇涛;林瑞超;刘颖

    甘草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及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的干燥根及根茎可作为甘草入药.然而不同基原甘草药效差异显著,而通过传统方法对其进行鉴别十分困难.为了快速、准确地对不同基原甘草进行鉴定,本文从全国7省份21居群采集了240株甘草.利用PCR扩增获得了长度为616 bp的ITS序列以及389 bp的psbA-trnH序列;通过DNAMAN比对分析,在ITS序列中找到4个变异位点,并确定了2种ITS单倍型,在psb A-trnH序列中找到3个变异位点,并确定了4种psbA-trnH单倍型;结合ITS及psbA-trnH序列分析,确定了3种基原甘草的分子鉴定方案.利用该方案对来自全国4个主要中药材市场的40份甘草药材进行了准确鉴定,并进一步利用HPLC法测定各药材中2种三萜类有效成分(甘草酸及异甘草酸)及4种黄酮类有效成分(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的含量,应用SPSS 21.0对HPLC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对市售甘草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本文为不同基原甘草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分子鉴定方案,并且对甘草药材的流通现状及质量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 乌拉尔甘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马君义;张继;杨永利;姚健;王一峰

    目的分析乌拉尔甘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76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的61种化合物.化学成分主要为十九烷(12.89%),廿烷(12.23%),1-十七烯(12.05%),2,6,11-三甲基-十二烷(7.54%),十八烷(7.46%),E-蒎烷(5.54%),二十二烷(5.30%),二十三烷(4.92%),十六烷基-环氧乙烷(3.09%)等,上述9种化合物的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71.02%.结论首次报道了乌拉尔甘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作者:刘宝玲;王英华;刘晓芳

    甘草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的干燥根及根茎.乌拉尔甘草主产于宁夏、内蒙西部等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野生甘草资源紧缺,加之草原环境保护的重视,有效控制了野生甘草的采挖,为满足市场供求,西部地区已大面积开展了甘草的种植工作[1],但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生药组织学研究与比较未见报道,本文就不同生长年限(1~8年生)的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胀果甘草及光果甘草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为甘草的品种鉴别、栽培甘草的年限优选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张翠英;常断玲;周应群;陈士林

    目的 建立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乌拉尔甘草药材及甘草浸膏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TM) C_(18)(4.6 mm×150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检测时间95 min,分析了乌拉尔甘草主产区的12批样品.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8个色谱峰构成了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特征峰,对其中的4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结论 建立的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具有简便、稳定、可靠的优势,为乌拉尔甘草药材有效物质研究及甘草浸膏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 乌拉尔甘草中的化学成分

    作者:朱绪民;邸迎彤;彭树林;王明奎;丁立生

    目的分析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应用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共分离出3个三萜皂苷、2个香豆素和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一个三萜皂苷为新化合物.结论通过ESI-MS,1HNMR,13CNMR,HMQC和HMBC分析,将新三萜皂苷的结构鉴定为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2)-β-D-葡萄糖醛酸]-24-羟基-甘草内酯.

  • 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青;苗文娟;向诚;果德安;叶敏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甘草黄酮醇(1)、甘草宁Ⅰ(2)、甘草香豆酮(3)、8-甲雷杜辛(4)、2'-hydroxyisolupalbigenin(5)、异驴食草酚(6)、去氢粗毛甘草素D(7)、glycyrin (8)、甘草酚(9)、刺甘草查耳酮(10)、甘草查耳酮B (11)、isoangustoneA(12)、甘草宁G(13)、5,7,4’-三羟基-6,8-二异戊烯基异黄酮(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青;苗文娟;向诚;果德安;叶敏

    目的 研究产自内蒙古杭锦旗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RP-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乌拉尔甘草根95%、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基山柰酚(1)、染料木素(2)、柚皮素(3)、甘草异黄酮甲(4)、甘草利酮(5)、异芒柄花素(6)、半甘草异黄酮B(7)、3’-异戊烯基染料木素(8)、黄羽扇豆魏特酮(9)、甘草黄酮醇(10)、黄宝石羽扇豆素(11)、甘草异黄酮乙(12)、异甘草黄酮醇(13)、甘草宁H (14)、粗毛甘草素A(15)、甘草西定(16)、粗毛甘草素D (17)、香豌豆酚(18)、7-甲基羽扇豆异黄酮(19).结论 化合物1、6、8、18、19为首次从甘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12、14、1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乌拉尔甘草皂苷类成分研究

    作者:陶伟伟;段金廒;杨念云;李建萍;唐于平;严辉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测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乌拉尔甘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uralsaponin C(1)、uralsaponin D(2)、licorice-saponin A3 (3)、uralsaponin F (4)、22β-acetoxyl-glycyrrizin (5)、24-hydroxyl-licorice-saponin E2 (6)、licorice-saponin E2 (7)、licorice-saponin G2 (8)、22β-acetoxyl-glyrrhaldehyde (9)、3β-O-[β-D-glucuron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glycyrretol (10)、araboglycyrrhizin(11)、licorice-saponin J2 (12)、甘草酸(13)、单葡糖醛酸基甘草次酸(14).化合物1~14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MGC-803、SW620、SMMC-7721的半数抑制率(IC50)均大于100 μmol/L,化合物2、6~8、13的水解后苷元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为18.3~41.6 μmol/L.结论 化合物14是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4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MGC-803、SW620、SMMC-7721均无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2、6~8、13水解后苷元细胞毒活性增强.

  • 甘草耐盐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作者:计巧灵

    目的通过对耐盐性甘草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研究,促进在盐碱滩人工栽培甘草技术的发展.方法诱导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无菌苗子叶块和胚轴段在含盐培养基上脱分化均成功.逐步提高盐质量浓度诱导愈伤组织扩增,继之诱生不定芽,芽经扶壮后诱根,得到大量试管苗.结果子叶块和胚轴段在MS+BA1.5 mg/L+2.4-D 1.2 mg/L+NaCl 100 mg/L中脱分化效果好,愈伤多为淡黄色,稍透明.NaCl质量浓度增至250mg/L后愈伤组织长势很快下降,色暗,有些死亡.愈伤组织经无盐培养继代两轮后,转入MS+BA 0.5 mg/L+KT1.0 mg/L+NAA 1.0 mg/L+NaCl 200 mg/L上分化出大量不定芽,说明不定芽的耐盐性是遗传所致.降温(18~22℃)、自然光照、并添加适量的GA3有利于壮芽形成,在诱导生根的83个芽中的55个生根,其中1/2MS+IAA1.0mg/L+NAA1.0 mg/L+NaCl 200 mg/L适宜生根,生根率达66.26%.结论通过对耐盐性甘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可得到耐盐性甘草的再生植株.

  • 宁夏乌拉尔甘草中甘草酸的积累变化研究

    作者:彭励;张琪;胡正海

    目的 探讨宁夏半野生型乌拉尔甘草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长环境中甘草酸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一至四年生乌拉尔甘草中的甘草酸的量.结果 在甘草的营养器官中,甘草酸主要分布于地下器官中,地上茎和叶中量甚低;且在一至四年生甘草的地下根和根状茎中甘草酸的量与其生长年限成正比;不同生长地区的甘草中甘草酸的量不同.结论 甘草的根和根状茎是甘草酸的主要积累部位,其量随生长年限而增加;光照、降水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甘草酸的积累.

  • 乌拉尔甘草研究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作者:王连喜;李剑萍;李琪;张晓煜

    阐述了乌拉尔甘草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概述了国内外有关甘草品质、栽培及生态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为甘草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有关改进与深入研究的建议,认为有关指标、生长模型及适宜性评价等方面是今后甘草研究的重点.

  • 微乳薄层色谱法鉴别甘草的研究

    作者:崔淑芬;林焕冰;Frank S.C.Lee;王小如

    甘草为重要的常用中药,素有"国老"之称,具止咳化痰、解毒清热、缓急止痛及调和诸药等作用,俗称"十方九草",在临床上有大量的应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录的甘草药材有3种: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G.glabra L.不同种类的甘草成分有一定的区别[1],而采用现有的药典方法并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甘草[2].微乳薄层色谱是近几年发展的薄层色谱新方法[3~5],处于方法的初创阶段.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微乳薄层色谱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本实验研究微乳薄层色谱应用于3种甘草药材的鉴别.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