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用于胸腹部重症手术患者对呼吸功能监测及疗效观察

    作者:王安富;李建雄;张金刚;曹晨光;王惠山

    目的:观察胸腹部重症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对罗哌卡因、丙泊酚的疗效及对呼吸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采用Autospirer HL-498肺功能监测仪和ABL3动脉血气分析仪,分别在吸空气和纯氧进行机械通气后10min测定PaO2和PaCO2,计算A-aDO2和Qs/QT.结果:PaO2、CT值明显偏低,A-aDO2,Qs/QT、Rinsp和Rexp明显增高.全身麻醉后PaO2降低幅度显著大于硬膜外阻滞麻醉.结论:对重症手术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监测是非常必要的,选用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使患者术中镇痛、肌松、镇静满意、苏醒快.同时硬膜外导管便于术后镇痛,使患者能获得更稳定、更舒适的条件.

  • 气管炎丸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孟玲

    目的:分析并评价中药气管炎丸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符合标准的住院支气管哮喘病人按分组先后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气管炎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2.8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8.57%,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FEV1和FEV1%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大呼气流速(PEFR)高于治疗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应用中药气管炎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西医常规治疗,气管炎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重视脊柱侧凸矫形围手术期肺功能监测和肺功能损害预防

    作者:海涌

    脊柱侧凸患者在畸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合并呼吸功能的损害.众多研究表明,脊柱侧凸尤其是胸椎的畸形越严重,出现肺功能损害的几率越大,损害的程度也越大.重度脊柱侧凸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并非罕见.

  • 肺功能监测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作者:陶仲为

    机械通气中的肺功能监测,可利用呼吸机本身具备的肺功能自动监测装置和有关肺功能的仪器.肺功能监测用于机械通气可包括应用机械通气的肺功能指征,肺功能监测对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机械通气脱机的肺功能指征等.

  • 肺功能监测在老年妇女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纪沛君;刘兴元;徐翼;李杰;李华

    目的 观察肺功能监测在老年妇女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n=32)和开腹手术组(n=30).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妇女35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前后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SaO2、PaO2、PaCO2、FVC、FEV1、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对照组及本组术前比较,PaC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SaO2、PaO2、PaCO2均逐渐恢复,与对照组及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FVC、FEV1、FEV1%与对照组及本组术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逐渐恢复,与对照组及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PaCO2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2及PaO2虽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第7天,两组各项指标均逐渐恢复,PaCO2、FVC、FEV1、FEV1%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妇女手术前后肺功能发生了明显改变,虽然改变是可逆的,但极有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有必要对妇科老年患者的围术期肺功能进行严密检测.

  • 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顾秋华

    本文介绍58例70岁以上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体会.结合老年人存在的合并症多,生理机能减退和对疾病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适当手术时机与方式的选择,完善的麻醉机心肺功能监测,精细简洁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的有效方法.

  • ≤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1岁内再入院高危因素探讨

    作者:孙艳娜;张金凤;江少虎;陆桂宁

    目的:探讨≤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后1年再入院的高危因素,进行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96例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1年内再住院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设再入院组44例,未再入院组52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再入院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未再入院组低,有BP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患儿1年内再入院所患疾病中呼吸道疾病为主,占87.5%,喘息发生率较高,77.8%.再入院组VT、TPTEF/TE、VPTEF/VE降低,RR升高,TE、TI/TE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胎龄、极低出生时体重、出生后合并BP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再入院的原因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喘息为主.以小气道阻塞为主要表现.因此,预防早产及BPD的发生和控制感染是降低≤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年再入院的关键.

  • 舒喘灵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肺功能监测

    作者:郭进安

    可逆性气道阻塞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及支气管哮喘患者.超声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具有疗效迅速、作用点直接、剂量小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采用舒喘灵超声雾化吸入对48例成人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治疗观察及肺功能监测.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显著改善阻塞性气道的通气功能,对中、重度阻塞患者作用更为明显.

  • 脉冲震荡法监测儿童肺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义;靳蓉;苏守硕;王菲;刘燕;梅玲;严化琼;黄月

    儿童是处于肺发育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准确的肺功能检测对儿童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都有重大意义。脉冲震荡法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新技术,其优点是无创测量,操作简单,快捷,无需特殊配合,适合所有患者特别适用于儿童,为肺功能检测技术带来了新进展。将传统的肺功能检测结合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能够更准确的判断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 1例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护理

    作者:经惠薪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内发生的结构和形态的畸形,严重脊柱侧凸是指冠状面上cobb角>80°,常合并严重的前凸或后凸畸形造成胸廓显著变形,从而影响肺功能.先天性脊柱侧凸者发病早、病史长,伴有脊柱结构上的异常以及肺本身发育的异常,故对肺功能的影响显著大于特发性患者,因此对发病早、病史长的脊柱侧凸患者,尤其要注意手术前、中、后的肺功能监测.我院收治了1例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伴漏斗贩胸畸形的患者,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胃镜检查过程中心肺功能监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德富;张莉;王雪云;曹岩;宋扬芳

    胃镜检查并发症较少见,但心、肺、脑血管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其中以心脏并发症多见.因此曾有人主张对老年心血管病和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内镜操作时应给予低流量吸氧,作心脏、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压监测[1 3].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多参数观察,现将我们近期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病人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苏毅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是胸外科常见手术之一,病人大多是年老体弱者,手术创伤必定给病人术后肺功能带来一定影响。为了解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肺功能的改变,我科1997~1999年对10例食管癌开胸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肺功能监测,以为临床医生对这类病人术后呼吸管理及预防肺部合并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  对象:1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病人,年龄52~66岁,体重50~85kg。均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胸内吻合)4例,胸-颈部胃食管吻合术6例。术前肺功能检查均正常。  麻醉方法:全麻诱导气管插入Carlens双腔支气管导管;术中以静脉与吸入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操作要求,采用右肺单肺通气,所有病人手术顺利,术后无心肺等特殊并发症发生。  肺功能测定:分别于术前、术后早期(12h、24h、72h)、术后10天、15天、30天,测试病人的肺活量(Vc)、潮气量(Vt)、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第1秒大呼出率(FEV 1.0%)、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大呼气流速(PFR)及呼吸频率(RR)。  统计学处理:所测各数值用±s表示,与术前水平比较用t检验。结果  一、术后早期肺功能各指标变化较大,术后12h病人肺功能受到明显抑制,除FEV 1.0%变化不大,RR明显增快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降低,见表1。  二、术后10天病人呼吸功能有所改善,但恢复较缓慢,至术后30天,Vc、MMF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的70%,仅PFR恢复较好,见表1。

  • 肌松药物残余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苑;郑洁萍;陈淑萍;习建华

    肌松药物为外科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避免了不必要的过深麻醉,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但其术后残余也是麻醉恢复期一个重要的不良事件.现将近年来关于肌松药物残余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肌松药物的残余阻滞1.1 肌松药物残余的危害 肌松药物残余可导致术后患者苏醒延迟和拔管延迟.而在术后早期拔管患者中,肌松药物残余是引发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在对早期拔管的患者进行的肌松监测(TOF)和肺功能监测显示:术后存在残余肌松(TOF<0.9[2])的患者其拔管后10及40min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大通气量(MW)均低于无残余组[3].国外也有研究显示,术后存在肌松药物残余患者FVC和呼气流量峰值均低于无残余组[4].

  • 右小脑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一例

    作者:田学涛;程玲玲

    患者,男,55岁,因"突发头痛不适5d"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眩晕,自觉行走时平衡感较前减退,无肢体抽搐,于2012年7月14日至我院行头颅CT提示右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30多年前有"黄疸型肝炎"、"肾结石"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查体:T 36.2℃,P60次/分,R 20次/分,BP120/60 mmHg,神清,GCS15分,双瞳孔等大、等圆,D--.3 mm,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腹未及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术前检查:血常规正常,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正常.尿潜血++.凝血功能:APTT45.8,FIB6.35.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血流变正常.术前5项提示"小三阳".心电图正常.肺功能监测提示轻度限制,肺部X片提示左上肺部肺门旁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

  • 肥胖病人腹腔镜手术后肺小气道功能的改变

    作者:李顺;谢道奋

    目的观察肥胖病人硬膜外麻醉腹腔镜手术后肺小气道功能.方法对10例妇科肥胖病人用AS 300型电脑肺功能仪测定.结果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F)及用力肺活量位时呼气流量(FEF)于术后均显著下降,特别是术后1h,MMF、FEF50%及FEF25%分别下降到术前水平的35.10%、32.43%和34.29%,直到术后第7天也只恢复到术前水平的65.40%、61.89%和59.09%(P<0.01).结论妇科肥胖病人腹腔镜手术后肺小气道功能损害严重,且恢复缓慢.

  • 肺功能监测是否在哮喘当前控制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马利;王霁;康德英;张红萍;王蕾;王刚

    目的 2009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哮喘控制包括哮喘当前临床控制和未来风险.2015年版GINA指南将哮喘“当前临床控制”更名为哮喘“症状控制”,且将肺功能从其中剥离出来,评估内容仅包括日间症状、夜间症状、缓解药物使用及活动受限四个方面.本研究旨在评价2009年版和2015年版GINA哮喘控制标准在评估哮喘当前控制间的一致性,并探索肺功能监测是否在哮喘当前控制评估中起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138例稳定期哮喘患者.分别应用2009版和2015版GINA哮喘控制评估标准,比较同一控制水平组间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肺功能、过去12个月哮喘急性发作、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及诱导痰细胞计数等情况.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版标准的一致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版本GINA哮喘控制水平与过去12个月哮喘急性发作间的相关性,亦分析肺功能与过去12个月哮喘急性发作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基于2009版GINA哮喘控制评估标准,138例受试者分为未控制组52例、部分控制组58例、控制组28例.而以2015版GINA哮喘控制评估标准,则分为未控制组33例、部分控制组59例、控制组46例.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两标准呈中等一致性(Kappa=0.595,P<0.001).与2009版比较,2015版评估的控制组哮喘患者肺功能更差[FEV1%pred:(89.9±12.9)% vs.(79.9±18.2)%,P=0.013],2015版评估的部分控制组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更差,其中ACQ-6评分(0.8±0.7 vs.1.1±0.7,P=0.028)和ACT评分(20.7±2.5 vs.19.4±2.5,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版哮喘控制标准均与过去12个月哮喘急性发作情况相关(2009版:r=-0.212;2015版:r=-0.268),且与2015年版GINA版标准关系更为密切.同一控制水平组间未发现在诱导痰、外周血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和IgE水平的差异.结论 2009版与2015版GINA哮喘控制评估标准间存在中等程度一致性.相较于2009版,经肺功能监测缺如的2015版GINA评估为控制组的哮喘患者存在更差的肺功能,部分控制组则存在更差的哮喘控制得分,2015年版GINA哮喘控制标准与哮喘急性发作间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研究支持2015年版GINA哮喘控制标准在哮喘当前控制临床评估的应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研究及临床评价

    作者:王慧;郭阳;李健;王献辉

    目的:通过肺功能监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分级治疗,观察联合应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评价.方法:本试验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经肺功能测定筛选出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Ⅳ级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每泡含沙美特罗50ug氟替卡松250ug),1泡/次,每日2次,连续用3个月.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及其百分比值(FVc%)、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及其比值(FEV1%)、一秒内呼出的气量占全部用力呼气肺活量之比(FEV1/FVC)、用力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3月后,试验组FVC、 FVc%、 FEV1、 FEV1%、FEF25-75较试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均<0.001);对照组FVC、 FVc%、 FEV1、 FEV1%、 FEV1/FVC、 FEF25-75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肺功能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具有重要意义.2.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够改善稳定期、严重程度为Ⅲ-Ⅳ级COPD患者的肺功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