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Saw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作者:顾洪辉;万双林;俞捷;马春雨;程克勤

    目的:探讨T-Saw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采用T-Saw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2~ 79岁,中位数57.5岁.病程4~13个月,中位数9.5个月.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和椎管面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 ~54个月,中位数38.5个月.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者7例,采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者11例.2例患者术后颈椎生理性前凸消失,1例术后出现C5支配区感觉麻痹,2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患者发生植骨块不融合,未发生后凸畸形、深部感染及脊髓损伤.术前JOA评分(7.31±3.65)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13.50±3.23)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4.33±2.76)分.手术后C3~ C7节段椎管面积明显增加[(199.22±23.20) mm2,(264.32±29.25) mm2,t=13.622,P=0.012;(197.65±21.54)mm2,(268.37±27.81)mm2,t=18.452,P =0.001;(203.57±19.33)mm2,(279.83±34.55)mm2,t =9.771,P=0.028;(205.85±22.57)mm2,(288.92±29.18)mm2,t=11.889,P =0.023;(210.24±21.73) mm2,(275.86±22.48) mm2,t=6.197,P=0.031].结论:T-Saw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近中期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 改良半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张秦生;周晓芳;董黎丽

    自1993~2004年,作者对36例因为黄韧带肥厚、黄韧带钙化或骨化、腰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以及韧带附着点骨质增生而导致的腰椎管狭窄症,实施改良半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取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吸术配合腰神经根管注药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奉皋;唐小波;曾勇

    自动式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APLD)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近年来我国亦逐渐引进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作者观察发现,经皮切吸切除部分髓核后,突出椎间盘高度下降,椎间隙有继续变窄的倾向,同时腰部局部肌肉痉挛,黄韧带及后纵韧带折皱,从而可引起腰神经通道狭窄,对神经根产生新的压迫,降低APLD的疗效.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A肿加腰神经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经6~18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

    作者:汪美瑛;林斐

    护士长今天,我们对27床病人进行护理查房,先请责任护士介绍病史.责任护士甲患者,周某,男,3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胀痛、且伴有左下肢放射样疼痛、麻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经卧硬板床休息及腰椎牵引后,自觉腰腿疼痛症状未明显缓解,故来院求治.专科检查脊柱生理弧度变直,腰椎向左侧弯,L5S1左旁压痛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右70°、左55°,加强试验阳性,挺腹试验、屈颈试验均阳性,拇趾跖屈力减弱;膝下15cm处周径左侧32cm,右侧33cm,膝反射存在,跟腱反射左侧减弱,巴彬斯基氏征(一),踝阵挛(一),左小腿外侧皮肤痛、触觉较对侧减退.CT提示L5S1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伴后纵韧带钙化.患者系劳作之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语.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志峰

    后纵韧带骨化是一种病因未明、起病隐匿、病程漫长的进展性疾病,增厚骨化的后纵韧带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各种临床表现.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较为少见,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疾病的特异血清学诊断指标有待发现,各种手术方法的应用指征及临床价值还有待明确.本文从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对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人体腰椎后纵韧带蠕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治罡;赵鑫;孙博;陆蕴松;李明蔚

    维持脊柱稳定的基本单位是活动节段,也叫脊柱功能单位,是能反映脊柱生物力学性质的小单位,同时也是维持脊柱稳定的基本单位.后纵韧带作为脊柱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脊柱稳定起着重要作用.韧带损伤或病变极易丧失脊柱的稳定性.Werne[1]曾对枕寰枢椎屈曲活动作了研究,发现切除项韧带之后的活动范围增大,如将翼状韧带切除,则将造成枕骨脱位.后纵韧带在人体屈曲过程中与椎间盘一样起着缓冲和平衡载荷的作用.鉴于临床的实际需要,作者对人体腰椎后纵韧带L3~5进行蠕变实验研究,得出了蠕变曲线和数据.对8个试样蠕变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髓损伤

    作者:于亮;蒋伟宇;赵刘军;马维虎;徐荣明;孙韶华;顾勇杰;宋小虎

    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髓损伤患者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42 ~ 67岁,中位数5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出现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及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尤以上肢严重,部分患者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均无其他系统损伤的表现.按脊髓损伤的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7例,C级15例,D级4例.伤后均行颈椎X线、CT及MRI检查,明确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未发现骨折或脱位.CT检查示椎管占位均小于50%;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呈连续型9例,分节型14例,混合型6例.MRI检查示相应脊髓受压,T2加权像示脊髓内高信号改变.伤后至手术时间3~12d,中位数6d.术后随访观察椎管扩大效果、并发症发生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90~ 150 min,中位数120 min;手术失血量300 ~ 600 mL,中位数420 mL.切口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中位数2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及CT显示椎管扩大明显,开门的椎板无再关门现象.均无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9例,E级11例.结论: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髓损伤,能有效扩大椎管,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春萍

    目的:报告2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颈前路骨块切除及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优良率达80%.结论:不同类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治疗安全,效果明显.

  • 小剂量氯胺酮在剖腹产中的应用

    作者:刘娟娟

    剖腹产手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硬膜外麻醉是实施剖腹产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数硬膜外麻醉都可以使手术顺利进行,但同时,也可能出现阻滞不全(因硬膜外隙被脊神经根划分为前后二隙,前隙窄小,后隙较大.在中线上,前隙常有疏松结缔组织连于硬脊膜与后纵韧带;后隙常有纤维中隔连于椎弓板与硬脊膜后面,且较致密,并可将前、后两隙再分别分为两部分,这是导致硬膜外麻醉有时会出现单侧麻醉或麻醉不全的解剖学基础),麻醉效果不完善必须辅助其他药物,才可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主要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在剖腹产手术中的应用.

  • 颈椎病1例术后分析

    作者:王建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72岁,四肢麻木伴行走不稳1年,大、小便失禁半年,近半年只能在搀扶下行走.体格检查:心、肺正常,右手握力Ⅱ级,左手握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颈椎MRI提示C5、C6椎体后缘增生并后纵韧带肥厚钙化,黄韧带肥厚致颈椎管狭窄.入院诊断:颈椎管狭窄症.

  • 腰椎移位也会尿频尿急

    作者:屈留新

    老年人如果腰椎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会引起腰椎后纵韧带松弛,导致腰椎不稳,腰椎轻度移位,压迫神经及血管,使腰椎发出错误指令,从而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有的还会出现排便异常.所以,老年人一旦有腰部疼痛、腹胀及尿频症状,一定要考虑腰椎的问题.平时要尽量避免久坐.每半小时起来活动一下,好不要躺着看电视.

  • 经伤椎置钉后路复位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及椎管侵占率的变化

    作者:邓强;李中锋;张彦军;杨镇源;陈文;范有福;韩宪富;彭冉东

    目的:观察经伤椎置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占位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后纵韧带连续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患者55例.采用伤椎置钉及间接减压的手术方式,观察术前、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骨折椎体压缩率、椎管侵占率.比较手术前后影像学结果的变化.结果:术前Cobb角30.11°±12.24°,术后6.28°±2.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压缩率术前38.11%±13.13%,术后7.22%±1.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管侵占率术前32.03%±12.92%,术后4.87%±2.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纵韧带连续、临床上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通过伤椎置钉及韧带复位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伤椎的Cobb角、椎体压缩率及椎管侵占率,临床治疗可行.

  • 表面肌电图在颈部肌肉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卢惠苹;宋林

    颈部肌肉、椎间盘、后纵韧带以及小关节异常等均可导致颈部肌肉活动障碍、甚至疼痛。在各种颈部疾患中,颈椎病是常见慢性病之一,过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改变,近年来颈椎病发病情况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其中大部分患者与长时间姿势不良有关。重体力劳动者容易诱发颈椎强直,而静态工作者由于主要负荷集中在颈部等少量小肌群上,长时间固定姿势容易使这些肌肉超负荷,从而诱发颈肌紧张综合征[1]。如有数据统计发现,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从业人员中有17.53%明确患有颈椎病[2]。

  • 局部切断后纵韧带对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雷光华;刘尚礼;李康华;林飞跃;林涨源;陈鑫;宋先村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中需撑开椎间隙以植入人工假体,部分患者由于椎间隙过窄致后纵韧带孪缩而很难满意撑开,此时需要切断后纵韧带,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者也须打开后纵韧带取出髓核组织[1].本研究旨在为探讨局部切断后纵韧带是否影响腰椎的稳定性.

  • 颈椎间盘与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顾韬;王新伟;袁文;张颖;施伟伟

    目的 观察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节段(C2/3、C3/4、CA/5、C5/6、C6/7)分别切取16只兔颈椎间盘及颈椎后纵韧带,其中8只通过NF200对其神经纤维进行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另8只通过冰冻切片-乙醛酸(SPG)法对交感神经纤维进行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5.0软件)描述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在颈椎间盘纤维环外环分布有少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颈椎后纵韧带上分布有大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主要呈网状分布,且以椎间盘区分布相对密集.分布于后纵韧带浅层的交感神经较深层密集,分布于C2/3、C3/4、C4/5的交感神经较C5/6、C6/7密集.结论 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上分布的交感神经可能是引发颈性眩晕的另一重要因素.

  • 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CT、MRI及脊髓造影对照分析

    作者:黄科峰;赵国宏;李发军;曾社平;张林村;伍玉芬

    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是指髓核碎块突破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硬膜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相对于一般椎间盘突出症较少见,检查方法较多,但CT是检查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常常由于扫描方法不正确,而导致漏诊及脱出部位分型与临床不符合.提高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有助于选择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比较CT、MRI及脊髓造影术对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 不同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中期效果对比

    作者:王帅;李咸周;郭洪敏;王亭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OPLL患者93例,其中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27例(A组),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前路椎管减压术的患者34例(B组),行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32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三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颈椎总活动度(ROM)百分比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优4例(14.8%)、良7例(25.9%)、可12例(44.4%)、差4例(14.8%),B组患者优6例(17.6%)、良12例(35.2%)、可11例(32.4%)、差5例(14.7%),C组患者优7例(21.9%)、良10例(31.3%)、可11例(34.4%)、差4例(12.5%),三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相当,C组水平略高.三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发现:B组与C组水平相当,A组处于较低水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ROM百分比以及VAS评分比较发现,C组轴性症状发生率较低、ROM百分比较高、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OPLL患者宜采用颈后路手术,其中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能够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临床可推广使用.

  • 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形扩大椎管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作者:陈剑锋;陈安民;郭风劲;王江;任晔;王茂朋;张帆

    目的 总结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OPLL患者施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50(120~1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00(300~800)ml.随访3~18个月,术后15月JOA平均改善率53.35%(18.3%~85.7%),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本组2例术后有节段性神经根麻痹,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感染等其它并发症.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OPLL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关键词: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
  • 颈椎后路单开门治疗后纵韧带骨化外伤后不全瘫

    作者:廖秉州;赵新建

    目的 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CPLL)外伤后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OCPLL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均有程度不等的脊髓压迫症状,全部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结果术后JOA评分为9~17分,平均(14.3±4.6),较术前5~12分,平均(7.2±3.0)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OCPLL后不全瘫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雷光华;李康华;刘尚礼;林飞跃;李良军;宋先村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0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分别按椎间盘完整、椎间盘切除、椎间盘置换和椎间盘置换加后纵韧带局部切断4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以及左、右侧屈4种生理运动的生物力学测试,按2,4,6,8,10 Nm分级加载,记录各分级载荷下的线性位移与角位移,计算平均顺应系数.结果:椎间盘切除标本的各项指标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椎间盘置换标本前屈与后伸大载荷时的线性位移与角位移、平均顺应系数与椎间盘切除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后伸运动线性移位和角位移的平均顺应系数及大载荷角位移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置换加后纵韧带局部切断标本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运动时的线性位移、角位移和平均顺应系数与椎间盘置换后纵韧带完整标本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置换术能保留腰椎的稳定性,必要时局部切断后纵韧带对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腰椎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

262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