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留后韧带结构的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李文基;覃辉;程友昌;程德根;黄敏宏

    目的探讨使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更完善的方法.方法设计保留后韧带结构的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107例.结果术后矢状径平均为1.7cm,平均扩大0.75cm,截面积平均1.86cm2,平均增加0.91cm2.随访87例,时间为术后5~8年.疗效评定:优64例,良23例.结论后韧带结构为坚韧有弹性的骨-韧带条,在维护脊柱稳定的过程中,有无法替代的价值.术式既有后路手术直视减压的优点,又有效地扩大椎管矢状径,增加截面积,术后脊柱较稳定.

  • 人工椎间盘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尹东;原林

    人体椎间盘是由软骨盘、纤维环、髓核及纵韧带四个部分构成,其对稳定脊柱,吸收震荡,传递载荷,分布应力以及对脊柱的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既能保证脊柱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又能限制脊柱的过度活动.椎间盘的所有这些功能均需完整的椎间盘作为基础.然而,各种原因所致的椎间盘病变可使椎间盘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临床上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症又需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 颈椎前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吉立新;谢文贵;高鹏飞;黄海;高迎吉

    目的 探讨颈椎前纵韧带和椎间盘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35例无颈椎脱位的颈椎椎间结构损伤患者,男30例,女5例;年龄25~73岁,平均46.6岁.其中颈椎过伸伤31例,屈曲伤4例;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颈脊髓损伤.其中部分行CT检查,部分行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检查.结果 35例中31例过伸伤患者与另外4例屈曲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有各自的特点.结论 损伤机制、损伤程度和影像学资料能够明确颈椎前纵韧带和椎间盘损伤的诊断,其中MR检查是为重要的诊断依据,能够准确反映包括韧带和椎间盘的颈椎椎间结构损伤.

    关键词: 椎间盘 纵韧带 颈椎
  • 颈椎间盘与纵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叶添文;贾连顺;陈雄生;袁文;周许辉;宋滇文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和纵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至2005年63例颈椎间盘与纵韧带损伤患者的X线片和MRI表现,根据是否合并脊髓损伤及椎间不稳,早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早期手术治疗54例,早期颈托和(或)石膏颈围保守治疗9例.结果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1个月,平均16个月.8例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术后2例神经功能获得改善,39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术后31例神经功能获得改善.4例保守治疗4~6周后存在颈椎不稳而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2例长期颈部疼痛,1例伤后3年出现脊髓压迫症而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结论MRI检查是颈椎间盘和纵韧带损伤的佳诊断手段,早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间盘与纵韧带损伤的重要方法.

  • 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进展的再手术治疗

    作者:周华;孙宇;王少波;张凤山;张立;潘胜发;周非非

    目的: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后路手术后,后纵韧带骨化进展导致颈脊髓病需再次手术的患者资料,通过总结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进展的再次手术治疗策略及其疗效,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术后进展的再次外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在2006年5月至2012年7月住院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中,选取既往因后纵韧带骨化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次手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确定责任节段及手术入路,采用前方入路减压者12例,采用后方入路扩大减压者5例。采取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脊髓功能。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症状持续时间,脊髓高信号,是否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因素与术前JOA评分及术后JOA改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ANOVA方差分析;手术前、后的JOA改善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随访时间60~348个月,平均137.5个月。手术均顺利完成,首次手术和再次后路手术各发生C5神经根麻痹1例。再次手术时,前路手术有2例、后路有1例发生硬膜撕裂致脑脊液漏,无感染发生。不同临床因素与术前JOA评分及JOA改善率无显著相关性。首次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患者的JOA评分从术前9.4±4.1升高到12.8±2.8,有显著改善(P<0.01),后纵韧带骨化进展导致颈脊髓病后又出现下降,再次手术后较术前神经功能显著改善(P<0.05)。再次手术的远期改善率较第一次术后的首次改善率和再次手术后6个月的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后纵韧带骨化进展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改变制定的再次手术减压策略,能显著改善后纵韧带骨化进展导致的脊髓功能损害。

  • 1例经口咽前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婧娟;张楠

    寰枢椎脱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由于寰枢椎向前、向后脱位而引起上部颈髓受压,可使患者出现四肢瘫痪,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枢椎齿状突或寰枢椎纵韧带的完整性因先天畸形、炎症或外伤等原因缺失后,寰枢关节出现异常对位.

  • MRI对颈后纵韧带破裂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作者:林松;陈睿;吴强;苗吉显;滕军燕;孙永强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87例颈椎手术患者的MRI影像资料,以椎体后缘后纵韧带线样低信号影连续性中断或显示不清或其在T2加权像上局部出现高亮信号诊断为后纵韧带破裂,并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分析MRI对颈后纵韧带破裂诊断的准确性.87例中MRI诊断为破裂者31例,术中见破裂者38例(30例为MRI诊断,8例MRI未诊断),MRI与手术探查的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P=0.28).MRI对后纵韧带破裂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90、0.79和0.98.提示MRI对颈后纵韧带破裂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 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

    作者:许莹;田庄

    患者,男,71岁.因耳鸣、右侧肢体麻木1个月,于2001年3月30日入院.查体:睑结膜苍白,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四肢肌力5级,右侧腱反射略亢进,右下肢病理征(+),右半身感觉减退.患者于1997年颈椎核磁共振(MRI)示C2~7椎体后缘纵韧带肥厚伴钙化,C4~7椎间盘脱出.2000年头颅MRI示双侧脑室前角多发性腔基梗塞;血管显示多处狭窄包括双侧大脑中动脉、双颈内虹吸部、右大脑前近段.

  • 颈椎病患者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的判断

    作者:顾晓民;贾连顺;陈雄生

    目的 回顾性评估经前路手术证实的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特点.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治疗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55~72岁,平均65.4岁.术前行颈椎CT与MR检查,未发现有后纵韧带及硬脊膜骨化.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2例(66.7%),三节段颈椎间盘突出6例(33.3%).二节段手术方法为单椎节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或髂骨)+颈前路钢板固定;三节段手术方法为单椎节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另一病变节段用颈椎cage植入融合.手术中证实存在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术中以"漂浮"方法处理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应用配对计数资料Kappa系数检验两种影像学提示存在后纵韧带和硬脊膜粘连的吻合度.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JOA评分法,术前平均9.6分,术后平均12.1分.4例术中损伤硬脊膜未直接修补,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适当加压处理,伤口均获得愈合.颈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的CT横断位扫描示椎问盘与硬脊膜接触不光滑,有毛刺现象;MRI示后纵韧带增厚,粘连处硬膜下间隙与邻近间隙不对称.统计分析结果Kappa系数=0.40,P<0.05,表明CT与MRI显示后纵韧带和硬脊膜粘连情况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前MR检查能判断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其准确率优于CT扫描.手术中采用"漂浮"方法能有效处理粘连病变.

    关键词: 纵韧带 颈椎 硬膜 粘连
  • 保留终板软骨下骨的颈椎后纵韧带悬吊切除技术

    作者:雪原;王沛;马信龙;李彤;赵宏;孙景城;郭世绂

    目的 介绍既保留终板软骨下骨又可直接减压的后纵韧带悬吊切除技术.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前路椎间融合提供技术前提.方法 91例(91椎间隙),男71例,女20例;年龄31~71岁,平均49.8岁;病程1 d~25个月,平均10个月.破碎椎间盘35例,椎间盘突出39例,后纵韧带不完全骨化17例.C2,3 1例,C3,4 19例,C4,5 33例,C5,6 34例,C6,7 4例.颈椎脊髓病57例,颈椎神经根病5例,退变合并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29例.术前JOA颈脊髓功能评分为(6.47±1.33)分.采用悬吊法切除后纵韧带操作分为五步,第一步切开椎间盘、第二步扩大椎间隙、第三步显露后纵韧带、第四步悬吊切断后纵韧带、第五步探查椎管.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7 h,平均出血量33 ml.平均随访16.5个月(8~2个月),术后JOA评分为(13.71~1.94)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P<0.01),疗效优良率98.9%.除5例硬膜轻度撕裂外无与韧带切除相关的其他并发症.X线显示椎间隙平均融合时间3.5个月(2.5~5.5个月).结论 在保留终板软骨下骨的同时通过悬吊法切除后纵韧带是相对安全的手术方法.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颈后纵韧带切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杨大龙;申勇;张英泽;丁文元;张为;曹俊明;徐佳欣;王林峰;张迪;张男

    目的 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切除颈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31例,男16例,女15例.根据术中颈PLL切除与否,分为颈PLL保留组(14例)和颈PLL切除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受累节段和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颈PLL保留组和颈PLL切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4.3±10.2)min和(90.6±1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4±9.5)ml和(66.2±12.4)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及颈痛与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善率分别为75.0%±13.0%和86.2%±11.7%;72.7%±18.5%和86.3%±15.8%;72.0%±17.1%和84.0%±13.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置换节段曲度增加:颈PLL保留组为4.8°±2.7°,颈PLL切除组为3.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增加:颈PLL保留组为1.3°±1.0°,颈PLL切除组为1.8°±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脊髓矢状径颈PLL保留组增加(2.2±1.1)mm,颈PLL切除组增加(3.6±0.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切除颈PLL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颈PLL切除与保留对置换节段曲度及活动度的影响无明显区别.术中切除颈PLL安全可行.

  • 颈椎间盘突出类型的术中显微镜下观察

    作者:李立钧;谭军;钱列;杨明杰;周炜;曾诚;贾连顺

    目的 报告并探讨颈椎椎间盘内容物突破纤维环、后纵韧带甚至硬膜囊的特征.方法 自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实施显微镜下经椎间隙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2例,共378个椎间隙.观察项目包括:纤维环、后纵韧带以及硬膜囊的完整性,后纵韧带前方和后方的突出物.结果 MRI术前判断:纤维环完整者81个椎间隙,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者123个椎间隙,后纵韧带破裂者70个椎间隙,髓核后纵韧带后方游离者48个椎间隙,髓核突入硬膜囊2个椎间隙以及椎闻盘形态正常54个椎间隙.手术发现纤维环破裂及后纵韧带后方游离髓核组织的椎间隙数量明显高于MRI的提示:纤维环完整者38个椎间隙,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者163个椎间隙,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疝62个椎间隙,后纵韧带后方游离髓核63个椎间隙,硬膜囊下疝2个椎间隙以及椎间盘形态正常者50个椎间隙.结论 术前MRI基本能够准确判断髓核突出的位置、方向、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术中发现大量纤维环全层破裂、后纵韧带破裂以及"较完整"后纵韧带的背侧游离髓核组织的病例,术前MRI无法进行正确判断,说明MRI对于判断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完整性有一定局限性;术中有必要切开后纵韧带进行探查.以上解剖认识以及病理分型,有助于实施前路手术的彻底减压.

  • 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晶;吕国华;王冰;卢畅;康意军;马泽民;邓幼文;陈飞;刘伟东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18例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8岁,平均38岁,均合并截瘫.受伤节段为T11~L3.侧位X线片示骨折椎体楔形变,其中6例椎体后缘高度有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1/4~3/4,上位椎体向前脱位25%~100%,2例合并侧方脱位.均于伤后10 d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融合术.8例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在骨折椎体相邻上下椎体植入四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技术,10例采用在骨折椎和相邻上下椎植入六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技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8例采用二椎体四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无改变5例,部分改善3例;骨折椎上位相邻椎脱位部分纠正6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1例出现撑开过度,1例术后3个月出现螺钉松动拔出,1例术后6个月出现断棒.10例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者术后骨折椎体复位达80%~100%,骨折椎上位相邻椎脱位均完全复位.术后近期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脊柱骨折脱位在操作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脱位有效.

  • 颈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林三军;陈宇;陈德玉;许国华;杨海松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 OPLL)合并黄韧带骨化症( OLF)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3—2014年手术治疗的12例颈椎多节段(≥3) OPLL合并OL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黄韧带骨化节段全椎板切除术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X线、GT和MRI影像学资料,测量颈椎前凸值和G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评价术后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12例患者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0.0±9.8)%,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术后颈椎前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G5节段椎管矢状径长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扩大率平均为(69.2±10.0)%,末次随访仍能维持;手术并发脑脊液漏1例,G5神经根麻痹1例,轴性痛2例,1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颈椎多节段OPLL合并OLF的手术治疗应依据黄韧带骨化灶的形态、部位、范围及相应的椎管狭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才能保持颈椎的稳定性,使椎管扩大明显,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 椎间盘脱出伴后纵韧带破裂的磁共振表现

    作者:董国强;王永奇;王爱杰;栾慧

    目的 研究后纵韧带破裂与椎间盘脱出的磁共振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椎间盘脱出并后纵韧带破裂的患者65例,与术前MRI结果做对比研究.结果 65例椎间盘脱出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后纵韧带有不同程度的破裂,分析术前MRI,其中28例可直接显示后纵韧带低信号及其破损情况,37例间接判断后纵韧带损伤.后纵韧带断端连线为界,评估脱出椎间盘位于连线外的体积与脱出椎间盘总体积之比.结论 MRI可清楚地显示后纵韧带破损的直接或间接征象.

  • 切除与漂浮后纵韧带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中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英民;朱志强;奚修全;董继兵

    目的 比较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在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中的疗效.方法 对93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的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脊髓明显压迫41例(A组),伴有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或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压迫为主;无椎体后缘骨赘形成52例(B组).按照JOA评分分别比较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术后症状的改善率.结果 平均随访16个月,A组中行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7%和67%,B组分别为75%和74%.结论 对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或椎间盘脱出病例切除韧带术疗效优于漂浮术,对于椎间盘突出压迫为主而无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者,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尸体颈椎的生物力学影响

    作者:王伟;任龙喜;张彤童;韩正锋;王渊

    目的 观察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4具,按照完整标本(A组)→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手术(B组)→切除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手术(C组)的顺序处理与测量标本.生物力学实验项目包括三点折弯实验、轴向拉伸实验和前方加压实验.分析比较3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三点折弯实验,在变直时加载力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拉伸实验,在10 N拉力时C组位移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变直时加载力A组与C组向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线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方加压实验,在前方加压10 N时C组位移与A组、B组比较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两两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抗导致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单开门标本明显优于破坏了其完整性的传统单开门标本.

  • 颈椎后纵韧带总胶原、Ⅰ型和Ⅱ型胶原含量变化的研究

    作者:许勇;吴小涛;陈晓钢;Xiaogang

    目的 通过测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颈椎后纵韧带总胶原、Ⅰ型和Ⅱ型胶原含量,探讨颈椎后纵韧带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脊髓型颈椎病下位颈椎后纵韧带15例做实验组,同年龄段正常下位颈椎后纵韧带10例做对照组,Weossner法测定2组总胶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Ⅰ型和Ⅱ型胶原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比观察后纵韧带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组总胶原、Ⅰ型胶原含量低于对照组;实验组Ⅱ型胶原含量较对照组高;实验组Ⅰ型/Ⅱ型胶原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实验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肿胀,排列紊乱.结论 颈椎后纵韧带总胶原、Ⅰ型和Ⅱ型胶原代谢发生紊乱,与颈椎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 颈椎间盘与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的解剖学观察及在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中作用的探讨

    作者:顾韬;王新伟;袁文;张颖

    目的 观察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在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切取8只兔子颈椎间盘及颈椎后纵韧带,用冰冻切片-乙醛酸(SPG)法对其交感神经纤维进行特异性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辅以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5.0)观察其分布特点.结果 颈椎间盘外环有少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颈椎后纵韧带椎间盘区有大量密集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它们互相交叉成网状或排列成丛状,且有着复杂的三维空间联系.分布于后纵韧带浅层的交感神经较深层密集(P<0.05).结论 分布于颈椎间盘外环及后纵韧带上的交感神经纤维是感受颈椎间盘紊乱、病变刺激的生理基础,可能在颈椎间盘源性疼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临床评价初步探讨

    作者:王新伟;顾韬;袁文;陈德玉;韩竹;汤俊君;唐勇;陈雄生;贾连顺;赵定麟

    目的 报告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评价方法及其初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本治疗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1.5;年龄为34~72岁,平均50.5岁.入选条件:①明确诊断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②均有交感神经症状.③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其中8例术前影像学显示有椎节不稳,其余患者未见明显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记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早搏等心电图异常,胃肠道症状,面部潮红,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0~48个月随访,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19例为优,16例为良,8例为可,4例为差,有效率为87.5%.结论 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交感神经症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