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 Gynecotokology 중국계획생육화부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020
  • 国内刊号: 51-17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0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朱兰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膀胱充盈联合B超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监测作用

    作者:何玉萍;李晋平;孙家玉;饶立新;王丽

    目的:探讨膀胱充盈联合B超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监测作用。方法选择成都市妇幼中心东城根街院区2005年1月至2015年7月治疗的中度宫腔粘连患者121例,给予膀胱充盈联合B超监测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58例为A组,直接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63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宫腔粘连一次性分离彻底的情况。结果 A组58例患者一次性手术彻底分离52例(89.66%),B组63例患者一次性彻底分离47例(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充盈联合B超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能起到较好的监测作用并增加一次性手术成功的概率。

  • 氯米芬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6个周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龚衍;曾玖芝;席娜;孙燕;冷媚

    目的:观察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诱导排卵6个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对收治的186例PCOS患者口服氯米芬50~150 mg诱导排卵,阴道B超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生长。大卵泡平均直径≥18 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10000 IU。如未孕则进行第2个周期诱导排卵,多6个周期。观察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氯米芬用量、使用补佳乐患者比例、排卵时处于的月经周期时间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比例、成熟卵泡数、大卵泡平均直径、排卵数各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第1~6个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6.79%、18.54%、11.54%、8.70%、7.14%、3.85%,妊娠率随周期增加下降。累积妊娠率逐渐上升,6个周期累积妊娠率为56.40%。结论氯米芬诱导PCOS患者排卵,周期妊娠率逐渐下降,周期数控制在4个周期为宜。

  • 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中的应用

    作者:于坚伟;鲁花丽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初产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75例,根据是否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为分娩镇痛组(105例)与对照组(7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血压控制和产程管理方式,分娩镇痛组在宫口开大4 cm后实施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分娩情况、母婴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娩镇痛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在活跃期后60 min[(103.7±5.7)mmHg vs (118.2±5.5)mmHg]、活跃期后120 min[(104.7±4.3)mmHg vs (119.3±5.1)mmHg]、第二产程时[(107.8±5.3)mmHg vs (114.8±6.1)mmHg]、产后120min [(98.2±5.9)mmHg vs (103.8±6.7)mmHg]各时点均较低(P<0.05)。分娩镇痛组患者剖宫产率(19.0%)低于对照组(34.3%)(P<0.05),第二产程时间较长(50.3± 20.5)min vs (42.1±19.9)min、催产素使用率较高(60.0% vs 44.3%)(P<0.05)。分娩镇痛组患者头痛头晕发生率(6.7% vs 18.6%)、加用降压药治疗率(12.4% vs 38.6%)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母婴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

  • 激素预处理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

    作者:刘彩霞;郭宝枝;刘爱珍;张惠敏;蔡海瑜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 IUA )患者于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前应用戊酸雌二醇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因重度IUA行分离术的96例患者,按术前是否用药分为预处理组46例:于手术前3个月连续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 mg,1次/d,后10 d加用黄体酮0.1 g,2次/d,出血撤退后手术;术后连续口服21 d戊酸雌二醇1 mg,3次/d,后5 d加用黄体酮胶丸0.1 g,2次/d口服,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50例:术前不予处理,术后治疗与预处理组一致。随访两组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宫腔再粘连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宫腔再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IUA患者TCRA术前应用戊酸雌二醇预处理对预防宫腔再粘连有一定作用。

  • 妊娠期糖尿病孕足月引产的临床研究

    作者:顾丽萍;汪云

    目的:探讨足月引产对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孕足月GDM孕妇414例,根据是否自然临产和实施干预分为自然临产组和引产组,自然临产组234例,引产组180例,其中普贝生引产52例,水囊引产13例,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引产86例,自然破膜+催产素静滴引产29例。分别对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引产组的阴道分娩率(77.8%)明显低于自然临产组(95.3%),(P<0.05)。②引产组及自然临产组的总产程分别为(6.99±3.86)h和(7.55±3.41) h,羊水III度污染发生率为2.8%(5/180)和2.6%(6/234)、新生儿窒息率为1.7%(3/180)和1.3%(3/2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4种引产方法在产后出血量及阴道分娩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阴道分娩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组(84.88%)、普贝生组(80.77%)、自然破膜+催产素静滴组(62.07%)、水囊组(53.85%)。4种引产方式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产增加了孕足月GDM患者的剖宫产率,同时并没有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故有必要对GDM孕妇的引产采用个体化的治疗,选择合适的引产时机及引产方式。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引产
  • 妊娠合并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分娩结局研究

    作者:徐惠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孕妇的分娩结局,探讨孕妇血清甲功检测与新生儿甲功检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江苏盛泽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妊娠合并SCH患者92例。根据是否接受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分为治疗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选择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妊娠后胎儿的各项指标;并分析观察组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free thyroxine, FT4)与新生儿脐血 TSH、FT4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孕妇羊水过多(17.02%,8/47)、妊娠高血压(27.66%,13/47)、胎膜早破(23.40%,11/47)和剖宫产发生率(27.79%,14/47)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2714.14±467.25)g 、Apgar评分(8.27±1.49)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7.02%,8/47)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27.66%,13/47)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中的TSH含量与新生儿脐血中的TSH含量呈正相关(r=0.352,P=0.015);孕妇血清中的FT4含量与新生儿脐血中的FT4含量呈负相关(r=-0.408,P=0.004)。结论妊娠合并SCH孕妇如不进行药物干预,则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和治疗孕妇,孕妇血清甲功检测与新生儿甲功检测密切相关。

  • 围生期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晓燕;王秀

    目的:探讨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莱芜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围生期发生DVT的5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DVT的5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各项因素差异,并对病例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生期DVT临床特征、影响因素。结果围产期DVT发生者中产褥期高于妊娠期,左侧下肢高于右侧,经产妇高于初产妇。栓塞血管主要为股静脉、其次是髂外静脉,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病例组54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仅有1例死于并发肺栓塞,其余均成功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8.1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产褥期卧床时间≥72 h、产后出血是围产期发生DVT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围产期发生DVT的首发症状以疼痛为主,产褥期发病率较高,好发为股静脉、其次是髂外静脉,积极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 大型成年哺乳类动物绵羊阴道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改进方法研究

    作者:李玢;于翠革;李连香;姜向阳;刘晓英;张璐

    目的:探索原代培养成年大型哺乳动物绵羊阴道平滑肌细胞( vaginal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改良方法。方法成年绵羊阴道平滑肌取材,利用预消化组织块法(将组织剪碎呈1 mm3大小组织块,0.1%Ⅰ型胶原酶消化20 min,0.1%胰酶-EDTA与0.1%Ⅰ型胶原酶混合溶液再次消化30 min,将组织块种于培养瓶)原代培养 VSMC,并与传统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细胞萌出速度及增殖速度比较,提高VSMC原代培养效率;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志物calponin及a-SMA表达鉴定VSMC。结果预消化组织块法获得原代VSMC速度快于传统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3 d可见细胞萌出,9 d可达80%细胞融合,“峰谷”特征明显,而酶消化法至12 d增殖至80%细胞汇合,传统组织块法约7 d可见细胞萌出,14 d可达80%细胞汇合;VSMC 平滑肌标志物 calponin 和 a -SMA 均呈阳性表达( P <0.05);VSMC可扩增代数有限,扩增7代后即表现出细胞形态改变,增殖缓慢,胞核内出现空泡,死亡细胞增加等表现。结论预消化组织块法可较快速多量获得绵羊VSMC。

  • 子宫壁梭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附180例病例分析

    作者:谢承志;陈艾丽;曾凡强;朱国忠;董顺利;杨双祥;陈全胜;方志军

    目的:探讨子宫梭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黄石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80例,采用子宫后壁和(或)前壁梭形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子宫大部切除术、子宫体楔形切除术、病灶剔除术等其他方式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期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全切组。观察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12月的相关临床症状(痛经程度及性生活质量)与相关生化指标[雌二醇( estradiol, E2)、卵泡刺激素(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 Luteinizing hormone,LH)、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 RI)及抑制素( Inlibin B,INHB)]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术后6月、12月痛经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 P<0.05);性生活质量术后6月改变不明显(P>0.05),术后12月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6月、12月相关生化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月、12月痛经程度、性生活质量、FSH 、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LH、RI及 IN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观察组与全切组术后6月、12月相关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采用子宫后壁和(或)前壁梭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②与全子宫切除术及其他保守手术方式相比,该术式大的优点是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降到低,有利于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 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曹剑哲;孙艳伟;刘伟璇;吕丽格

    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麻醉2 min、5 min、8 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 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 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 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3种方案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郭清;徐锋;丁珍珍;李盼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HIFU治疗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和HIFU治疗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3种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78例因子宫腺肌病就诊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需要治疗的患者,经术前评估及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患者意愿及手术适应证分为单纯HIFU治疗(45例),HIFU联合LNG-IUS治疗(15例)和HIFU联合GnRH-a治疗(18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术后1月、6月、12月的痛经评分、经量等症状缓解程度、子宫及病灶体积大小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月,3组间上述指标未见明显差异( P>0.05);术后6月和12月两组患者的痛经评分和月经量明显低于单纯HIFU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率及病灶体积缩小率均高于单纯HIFU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均安全有效;术后辅助LNG-IUS或 GnRH-a治疗能更有效控制痛经及经量等临床症状,减小子宫及病灶体积,减少复发。

  • 母婴专科护理门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干预效果

    作者:康春梅

    目的:探讨母婴专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80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的为对照组,采用母婴专科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知识、遵医用药、血压监测以及胎动计数方法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子痫、宫缩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治疗过程中实施母婴专科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孕11~14周产前超声诊断体蒂异常综合征价值

    作者:李杰基;邹娅芳;吕海云;林小影

    目的:探讨孕11~14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体蒂异常( body stalk anomaly,BSA)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的6例胎儿BSA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6例胎儿BSA均有较大的胸腹部缺损,且内脏器官及脊柱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6例脐带异常,其中2例合并肢体畸形,1例合并颈部透明带增厚。结论胎儿BSA为罕见的致死性胎儿畸形,孕早期即可通过超声筛查发现异常,应及时终止妊娠。

  • 中国大陆宫颈细胞学筛查技术实施的现状及缺憾

    作者:黄恩杰;罗新

    细胞学筛查技术在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传统的巴氏涂片发展到现今以液基细胞学( liquid-based cytology, LBC)技术为基础的伯塞斯达诊断系统( the bethesda system, TBS),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宫颈癌的死亡率也大大降低。全球宫颈癌总体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技术和人才的缺乏,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仍比发达国家高许多,少数地区甚至有上升趋势,以细胞学筛查技术为首的筛查模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细胞学筛查作为宫颈病变“三阶梯”筛查模式第一阶梯,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LBC技术是目前优化的细胞学筛查技术,但TBS技术在中国大陆的应用因细胞病理学医师奇缺,而仍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标准性”等缺憾,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本文将综述目前细胞学筛查技术在中国大陆应用现状及局限性,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讨论。

  • 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人口大国宫颈病变先行筛查中的优势

    作者:周宏;罗新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属于癌前病变阶段,宫颈癌由其发展而来,成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女性中,每年新诊断子宫颈癌约52.76万人,近26.50万人死于该病,其中90%死者位于不发达地区[1]。中国每年新发现子宫颈癌例数约7.5万,占全球宫颈癌新发总人数的1/7,3.5万人死于此病[2]。目前在宫颈病变筛查中运用较广泛的是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基因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测也由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巴氏涂片( Pap Smear)发展到目前运用较广泛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thin -prep cytologic test, TCT)。我国自开展细胞学检查以来,20世纪90年代死亡率较70年代降低了69%[3];但在欠发达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人口基数大、卫生资源短缺、病理医生缺乏,尤其是细胞病理学医生严重不足,城乡医疗水平差距显著,加上经济基础和经费实力不够的情况。因此,自动化、智能化、经济型的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病变的先行筛查中表现出突出的优势,尤其是在人口大国。

  • 清除下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作者:黄晨玲子;罗新

    目的: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早期筛查并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阻断宫颈癌病变过程的关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病因,其必要条件是hr-HPV的基因整合到宫颈上皮细胞内,才能在各种原因作用下促成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清除hr-HPV是干预和阻断宫颈癌发生和降低复发的重要环节。

  • 生化妊娠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国庆;乔宠

    生化妊娠又称为不明部位妊娠、隐匿性流产,是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大于正常值,但超声检查宫腔内外均未见到孕囊,然后妊娠状态自然终止。目前生化妊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与子宫内膜、卵子和胚胎质量关系密切,也可能与母体激素水平有关。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生化妊娠的相关病因及临床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生化妊娠 病因 治疗
  • 62种人乳头瘤病毒临床检测技术点评

    作者:吴文湘;刘朝晖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HPV检测为宫颈癌筛查常用的方法之一。一个优秀的筛查技术,除满足实验本身质量控制要求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条件外,还应该简单、实用、方便、无创、低耗、自动和普及,就像早早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纸检测血液、体液一样。临床上对HPV基因检测技术要求包括:良好的准确率、特异度、重复性、检测限(不高于104拷贝/反应)和通用性。但由于HPV型别多、容易突变且不断有新的型别被发现,再加上基因检测技术的先天缺陷,使得临床检测很难做到准确和完全。目前的几十种HPV检测技术,各有优劣,没有一个能覆盖全部型别,在应用中也会有错检、漏检的发生。要想解决型别覆盖和检测特异度问题,好的办法是一型一引物、一型一条件,这样便使得检测成本大大增加,临床亦无法推广应用。对于HPV 检测来说,重要的检测指标是临床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以此来决定哪些人可以回到常规管理人群,而不需要进一步治疗。因此, HPV 筛查的目的是发现真正有高风险的人群,而非检测单纯的HPV感染者。下面对常用的HPV检测方法作一点评。

  • 妊娠合并阑尾类癌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明;潘旭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阑尾类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妊娠合并阑尾类癌在临床工作中极其罕见,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患者入院后按照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处理,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术后继续妊娠并正常分娩,母儿结局良好。后期病理报告提示为阑尾类癌。结论妊娠合并阑尾类癌极其罕见,且绝大多数为术后病理诊断,因其临床表现多类似急性阑尾炎,一旦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均应立即手术治疗。由于其预后好,多数仅需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即可治愈。

  • 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后妊娠的产科结局--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淙越;尹玲;肖冰冰;孙笑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在有生育要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行腹腔镜下憩室修补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6年前疑诊胎盘早剥于我院行首次剖宫产,术程顺利,术后恢复好,月经正常,无下腹痛。3年前计划生育二孩,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剖宫产瘢痕憩室,宽约3.9 mm,要求手术修补而行宫腔镜检查术+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术后1年如愿妊娠,孕期尚平顺。2016年1月再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母子体健。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术在剖宫产瘢痕憩室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能否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患者孕期需严密监测,发现异常及早处理。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