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중국감염공제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2.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9638
  • 国内刊号: 43-13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2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吴安华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PCT、HsCRP在儿童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爱华;付汉东;沈红园;魏威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儿童不明原因发热(FUO)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FUO患儿血清PCT和HsCRP含量,并根据后诊断探讨其价值.结果 244例FUO患儿中,感染性疾病(152例,62.30%)、结缔组织病(34例,13.93%)、肿瘤性疾病(20例,8.20%)是其主要原因.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PCT[(31.65±7.26)μg /L]、HsCRP[(17.52±6.43) mg/L]比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1±0.28)μg/L、(1.87±0.31)mg/L]显著升高(均P<0.01);非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PCT[(0.52±0.51)μg/L]、HsCRP[(1.96±0.45)m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43.24±8.34)μg/L]、HsCRP[(26.74±7.05)mg/L]高,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次之[分别为(6.72±1.65)μg/L、(15.05±2.79)mg/L],病毒感染无明显变化[分别为(0.34±0.26)μg/L、(1.89±0.66)mg/L];同时,PCT和HsCRP联合检测阳性诊断率(92.63%)比单独PCT(84.21%)或HsCRP(68.42%)检测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血清PCT、HsCR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FUO的早期诊断率,有助于区分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对FUO患儿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益.

  • 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体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等的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秦金喜;李仲兴;杨永昌;袁欣;柏秀菊;石忻罗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对假丝酵母菌属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54株假丝酵母菌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白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抑菌作用强,抑菌带宽.产蓝绿色素的第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抑制率均达100%,产黄绿色素的第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的抑制率也均达100%,铜绿假单胞菌产色素菌株的抗真菌活性优于不产色素的菌株.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 外科重症监护室分离MRSA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正银;窦蓉;卜方;王玉嘉

    目的 了解某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患者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同期环境分离的MRSA的同源性,为控制MRSA的院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8-10月SICU送检临床标本进行MRSA的分离鉴定,同时对环境进行采样检测MRSA.对分离到的MRSA菌株,应用基于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技术的DiversiLab系统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24份临床标本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经鉴定全部为MRSA.对其中10株 MRSA和环境分离的3株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9株患者来源的MRSA和3株环境来源的MRSA具有高度同源性;另1株患者来源的MRSA不同于环境来源的MRSA.结论 SICU患者分离的MRSA与环境分离的MRSA 呈高度同源性,可能为同一克隆株.该SICU MRSA的院内传播较为严重.

  • 肠杆菌科细菌KPC型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作者:谢宁;郭斌;蔡燕;黄义山;廖涛

    目的 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情况及其基因型别.方法 收集该院2009-2010年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1 801株,经药敏试验筛选出耐药性高的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细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情况,并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 1 801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有783株(43.48%)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其中4株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改良Hodge试验初筛出2株耐药菌株,经PCR扩增证实为碳青霉烯酶blaKPC-2基因.结论 该院已出现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临床与实验室应加强监测和控制.

  • 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

    作者:贾会学;赵艳春;任军红;林金兰;李六亿

    目的 了解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检验科报告的所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阳性的SICU住院患者进行调查.2008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采用前瞻性方法调查,并对感染及定植患者采取"Bundle"控制措施(如手卫生、单间隔离、戴手套、穿隔离衣等).2007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对住SICU且上述5种病原体阳性患者(未采取"Bundle"控制措施)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相同,分析采取"Bundle"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SICU共收治3 526例患者,11 207患者住院日,共发生104例次MDROs感染,其中ICU相关的感染65例次(62.50%),非ICU相关的感染39例次(37.50%).随着"Bundle"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ICU相关感染明显下降(18.75%),以MRSA和MDR-Ab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为显著(均P<0.05).结论 SICU内MDROs医院感染严重,通过采取 "Bundle"控制措施,ICU相关感染能得到有效控制.

  • 一起医院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李苑;刘晓峰;吴泰顺;高飞;林艳玲;马智超;黄振宇

    目的 调查深圳市S医院疑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的危险传播因素,为及时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形成假设,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使用科室公用厕所、使用公用水龙头洗脸或洗手、揉眼习惯等可能危险因素差异.结果 2011年6月7-15日,S医院共发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11例,所有病例均发生在W科住院部,罹患率为6.01%(11/183).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部结膜充血(100.00%)、刺痛(81.82%)、异物感(72.73%)等.病程中位数为6 d(范围:3~11 d),无并发症发生.住走廊床位的患者罹患率为13.24%(9/68),明显高于住病房内患者的罹患率2.70%(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P=0.02)."使用公用厕所"(OR=12.21,95% CI:1.28~288.33)、"使用公用洗手池"(OR=12.21,95% CI:1.28~288.33)和"揉眼睛"(OR=6.22,95% CI:1.08~39.96)是危险因素;对揉眼睛习惯"经常或有时"、"偶尔"、"从不"进行分析,发现发病风险随揉眼睛频次的增加而升高(Liner trend χ2=5.54,P=0.02).结论 结合病例临床表现和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这是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硬件设施的情况下,建议S医院加强对公共厕所、水龙头等公共场所物体表面的消毒工作,教育患者不用手直接揉眼睛;同时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病床建设的投入.

  •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感染控制现况调查

    作者:熊勇超;何广学;赵建忠;侯月云;洪峰;贺晓新;张炜敏;张忠顺;崔振玲;任育麟;任利平;郭晖;赵飞;李萌

    目的 了解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情况.方法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预防控制监控和评价表>对北京、上海和内蒙古的22所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收集和分析结核感染控制情况的相关数据.结果 被调查的22所医疗卫生机构中有20所制定了结核感染控制制度,但只有7所机构定期开展结核感染控制监控和评价;大多数机构能将门诊确诊和住院确诊的传染性疾病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诊治,但将咳嗽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的只有5所机构;18所机构有常规的紫外线灯维护计划,但是候诊区、门诊区布局设计不尽合理;有14所机构为工作人员提供医用防护口罩,而工作人员接受医用防护口罩佩戴适合实验培训的只有5所.结论 被调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结核感染控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需要加强结核感染控制的监控与评价,落实好分诊、隔离、布局设计及个人防护等措施,以降低结核感染和患病的风险.

  • CD81和LDLR在不同妊娠时期绒毛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

    作者:聂青和

    目的 检测CD8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在人胎盘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了解一些可能参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入胞的宿主因子表达.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81、LDLR在人胎盘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D81、LDLR在不同孕期胎盘绒毛组织的表达.结果 发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组织的CD81、LDLR表达量随孕期呈递增趋势.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证实了CD81、LDLR在不同孕期胎盘绒毛组织的表达.结论 胎盘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可以定位并表达HCV入胞的宿主相关因子CD81、LDLR.为进一步研究CLEC4M传播HCV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 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王霞;冉霞成

    目的 探讨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重症监护室(ICU)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0年6月ICU投入使用以来采用多方位全程护理干预的600例重症患者(观察组)及2010年6月前(ICU未投入使用,未采用多方位全程护理干预)的315例重症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感染率、护理质量合格率、医患矛盾冲突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感染率、护理质量合格率、医患矛盾冲突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3.00%、91.17%、1.67%、9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6%、74.92%、9.52%、74.92%(均P<0.05),即采用多方位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ICU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 手工清洗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的效果观察

    作者:孟慧;刘海菊

    目的 了解某院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的效果.方法 对250件呼吸机管路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干燥及包装,采用目测法及采样细菌学检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50件呼吸机管路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后,经目测及采样细菌学检测,均符合要求(细菌菌落总数≤20 CFU/g或100 cm2).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对呼吸机管路实施集中处理,能够确保清洗消毒质量,避免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 某院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管理成效分析

    作者:周珊;范秀珍;周小玲

    目的 调查某院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通过综合管理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医院采取分级管理、宏观调控、知识培训、信息反馈等综合管理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07-2010年随机抽取10%内科出院病历,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和病原学送检率.结果 2007-2010年连续4年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9.86%、74.79%、61.05%、58.98%,呈逐年下降(χ2=263.771,P=0.000);二联用药率分别为44.30%、37.02%、33.39%、32.65%,有所下降,但χ2趋势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3,P=0.273);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40.32%、55.56%、73.81%、76.00%,呈逐年上升(χ2=17.767,P=0.000).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综合管理收效明显,抗菌药物应用日趋合理.

  • 防止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器械生锈的流程化管理

    作者:刘明秀;蒋学伦;舒昌惠

    目的 评价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污染器械流程化管理预处理后防锈效果.方法 设观察组(2011年1-4月)与实验组(2011年5-9月).观察组手术室白班作息时间为8∶00-12∶00、15∶00-18∶00,手术结束后污染器械用自来水冲洗后湿式保存,消毒供应中心于每日8∶00、15∶00到手术室收集手术器械;实验组手术室白班作息时间为8∶00-15∶00,手术结束后白班污染器械用自来水冲洗后湿式保存,夜班污染器械用自来水冲洗后以酶液保存,消毒供应中心于每日8∶00、11∶30、15∶00收集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将回收的器械初步清洗后目测,统计器械的生锈和报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白班器械、夜班器械生锈率分别为2.38%(935/39 283)、23.60%(8 889/37 670),实验组分别为0.25%(208/84 255)、0.39%(81/20 734);观察组和实验组的器械报损率分别为0.13%(98/76 953)、0.001%(1/104 9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手术器械的生锈率及报损率均显著下降.结论 改进的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污染器械流程化管理,即增加回收器械次数,白班、夜班污染器械的预处理分别用自来水冲洗后湿式保存、酶液保存,防锈效果理想.

  • 血液病患儿医院感染分析与对策

    作者:赵金彩;张广舫;赵少宁;顾焕新

    目的 了解小儿血液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小儿血液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的482例血液病患儿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82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68例,80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4.11%,感染例次率为16.60%.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前5位分别为:上呼吸道43.75%,下呼吸道16.25%,胃肠道15.00%,皮肤软组织10.00%,血管相关性6.25%.住院时间长、贫血程度高、白细胞计数低和患白细胞疾病者医院感染率高.结论 小儿血液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率较高,应严格控制易感因素,并针对其危险因素重点监控.

  • 外来手术器械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敏;尹芳;曹华;何一帆

    目的 了解某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现状,实施规范化管理,保证手术安全.方法 对该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该院外来手术器械使用中的风险因素:(1)管理制度不完善;(2)清洗质量不佳;(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结构和功能不熟悉.结论 该院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规范管理.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策略

    作者:马新利;吴淑华;段萍;陈雪;郭新荣

    目的 探讨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对某院2009年8月-2010年7月间395例住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集束化干预(采取头高位、密闭式吸痰、加强气道管理、避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措施,并与该ICU2008年8月-2009年7月间未进行集束化干预的387例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价集束化干预方案预防VAP的有效性.结果 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前VAP发病率为28.42%(110/387),干预后下降为7.85%(31/3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99,P<0.05);患者住院时间,采取集束化干预前为(15.06±4.51)d,干预后为(10.86±2.37)d,明显缩短(t=17.14,P<0.05).结论 集束化策略预防VAP有效.

  •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SpeB致病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波;李学如;江南屏;任瑶瑶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B(Streptococcal exotoxin B,SpeB)是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以酶原形式分泌到胞外后形成的活性巯基蛋白酶.其能降解宿主胞外基质、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以及GAS自身表面黏附素M蛋白、F1蛋白、C5a肽酶和其他一些分泌蛋白,破坏宿主防御系统,帮助细菌逃避免疫清除,协助GAS初感染部位的扩散和入侵宿主深层组织[1].

  • 42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光;彭勃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4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0.24%(85/420);以表浅切口感染为主,占75.29%(64/85),深部切口感染占22.35%(19/85),器官腔隙感染占2.35%(2/85).共分离病原菌9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55株,56.13%).超重或肥胖(BMI≥23)、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3.5 h、Dukes分期高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超重或肥胖、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长和Dukes分期高是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 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研究

    作者:钟爱玉;戴鋆;方咏梅

    目的 调查某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探讨预防和控制MDRO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 进行MDRO感染监测,分析感染环节因素并采样验证,研究管理对策,实施过程干预.结果 该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7 240例,检出MDRO感染213例(1.2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108例,50.70%)和泌尿道(53例,24.88%)为主.干预前(2010年7-12月)MDRO感染率为1.49%(93/6 256),干预后(2011年1-11月)下降至1.09%(120/10 984)(χ2=5.07,P=0.02).干预后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在病原菌的构成比由22.58%下降至10.83%;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构成比由59.14%下降至44.17%;在感染发生的科室中,重症监护室和肿瘤内科的MDRO感染率明显下降(分别为49.02% vs 28.44%,χ2=6.47,P=0.01;3.72% vs 1.21%,χ2=5.04,P=0.03).结论 准确、及时获取信息并及早干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强化MDRO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护工及陪护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感染.

  • 2010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控

    作者:吴香兰;吴志军;张印兰;何少玲;朱远鹏

    目的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实行目标性监控,探讨其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对某院2010年1-9月入住NICU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同时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 638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67例(10.50%),69例次(10.82%),日感染率为8.29‰.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3.77%,其中56.82%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流感染占21.74%.检出革兰阴性(G-)菌41株(65.08%),革兰阳性(G+)菌21株(33.33%),真菌1株(1.59%);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63.49%(40/63),多重耐药株占66.67%(42/6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1 500 g、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持续时间≥3 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用药时间≥5 d;不使用抗菌药物为有益因素.结论 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可详细了解监测对象的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 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检测与分析

    作者:刘元元;刘文恩;简子娟;谷秀梅;彭婉婵;张运丽

    目的 通过对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艰难梭菌进行筛查和不同时期检出率的比较,了解某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2009年2-12月和2011年4-7月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06份,进行厌氧培养和API鉴定,对培养鉴定获得的菌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进行A、B毒素及二元毒素基因检测;酶联荧光免疫法检测毒素A/B.结果 106份标本中,厌氧培养艰难梭菌阳性16株(15.09%).16株菌经PCR扩增,A、B毒素均阳性,二元毒素均阴性.直接毒素A/B检测阳性率为12.26%(13/106),与厌氧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2009年2-12月和2011年4-7月两个时期的标本厌氧培养艰难梭菌阳性率分别为22.81%(13/57)、6.12%(3/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毒素A/B检出率分别为17.54%(10/57)、6.12%(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P>0.05).艰难梭菌检测阳性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过头孢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广谱青霉素、克林霉素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结论 该院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比较严重,抗菌药物的使用是诱使艰难梭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 早产儿医院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

    作者:刘云;姜波;尹建春

    目的 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某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76例早产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76例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73例,7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5.34%,例次感染率为16.6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65.82%),其次为皮肤软组织(12.66%)、胃肠道(7.60%)等;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3.95%,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次之;革兰阳性菌占38.16%,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7.89%,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早产儿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早产儿医院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某院连续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叶旭琴;俞桂珍;祝娟英

    目的 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评价医院感染日常监测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 根据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横断面调查要求,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调查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6月9日和2011年4月8日两次共调查住院患者1 196例,实查率分别为97.04%和97.58%;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27%和6.11%,略高于当月医院感染发病率(5.01%、5.5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6.27%)为主,其次是泌尿道(13.25%)和上呼吸道(7.23%)等.结论 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利于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和提高日常监测工作质量,并针对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及干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 158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

    作者:林森;饶荣

    目的 了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培养阳性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培养居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7株,48.73%)、金黄色葡萄球菌(44株,27.84%)、大肠埃希菌(19株,12.0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无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对四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无耐药株.结论 葡萄球菌属与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体,应重视其耐药性检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性治疗.

  • 免疫功能正常成人社区获得性白假丝酵母菌败血症1例

    作者:龙则灵;罗开忠;唐晓鹏

    白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是真菌败血症的一种,一般发生于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及使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长期留置导管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且通常为医院获得性感染.而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患者发生社区获得性真菌败血症少见,现报告1例,以便临床医生了解其临床特点及处理.

  • 日本老年医院对MRSA感染者的管理

    作者:纪冬梅;王艳艳;邓宝凤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占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60%~80%[1].MRSA是近年来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老年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的重要原因,引起医院感染管理者的重视.2011年1-3月,笔者在日本东京都老年健康长寿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研修.东京都老年健康长寿医院对MRSA感染者的管理具有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值得借鉴,现介绍如下.

中国感染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