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중국감염공제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2.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9638
  • 国内刊号: 43-13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2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吴安华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福建省42所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作者:蚁少华;王美容;陈碧贞;瞿美金;王安阳;贾锐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方法 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设计问卷,2016年3—4月对福建省8个市42所二级以上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数据情况.结果 共调查全省42所医院,其中中医院占92.86%,中西医院结合医院占7.14%;被调查医院均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共100名,其中专职66名,兼职34名,护理人员占63.00%,大专及本科人员占84.00%,中级和高级人员占79.00%.二级和三级医院医院管理人员在学科专业、学历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医院均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仅2.38% 实现医院感染信息化软件监测,83.33% 的医院开展综合性和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手术部位感染、重症监护病房(ICU)目标性监测分别占42.86%、71.43%、80.95%.结论 福建省多数中医院环境明显改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较合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备及素质不均衡,医院感染监测尚停留在初期阶段,缺乏信息化管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不容乐观等.

  • 一种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剂对五种多重耐药菌的杀灭效果

    作者:李栋;李曼玉;郭亚萍;杨志

    目的 观察一种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剂对临床分离的五种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选取一种以三氯羟基二苯醚、丙二醇等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剂,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对临床分离的五种常见多重耐药菌进行载体定量杀灭试验,观察其对五种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杀灭效果.结果 该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剂原液作用1.5、3.0、4.5 min,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五种常见耐药菌的载体杀灭对数值均>3.0.结论 该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剂对五种常见多重耐药菌有消毒作用,在超声诊疗中可代替消毒剂使用.

  •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和MRSA分子分型

    作者:贾珉;江元山;朱建华;高嘉嘉;王永涛;胡志敏;刘志钢

    目的 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其基因分型.方法 收集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检出的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967株,检测其药敏结果及m ecA抗性基因、杀白细胞素(PVL)基因;MRSA菌株经多重PCR进行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mec(SCC m ec)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基因(spa)分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附属因子调节子(agr)分型.结果 96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检出210株 MRSA,MRSA检出率为21.72%;痰标本 MRSA 检出率高于皮肤软组织标本(68.09% vs 11.83%,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MRSA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利福平的敏感率均低于 MS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SA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敏感率高于 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软组织分离的 MRSA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的敏感率为86.90% ~95.24%,而痰分离的 MRSA仅为1.56% ~15.63%.967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出210 株携带m ecA基因,10 株携带PVL基因,210 株MRSA 中有8 株未分型,占3.81%.MLST主要以ST 239(177株)为主;SCCmec分型主要以Ⅲ型(177株)为主;spa 分型主要以 t 030 (177株)为主;agr分型主要以Ⅰ型(196株)为主.结论 该院 MRSA 菌株主要流行克隆 ST239-MRSA-SCCmecⅢ-t030,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医院内耐药菌株的监测.

  • 精细化管理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防控的效果

    作者:冷萍;李静;刘晓英;毕鹏飞;乔伟立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PIVAS相关物品表面卫生、空气培养质量、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测合格情况,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手卫生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8.18%、81.82%、100.00%.不同年份手卫生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3,P=0.019).PIV-AS内部小型物体表面、水平层流台表面、生物安全柜表面以及Ⅰ更、Ⅱ更的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率均提高至2016年的100%.结论 加强PIVAS内部工作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操作的规范性.

  •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作者:范润平;龚青霞;巩文花;王宇;王芳

    目的 通过 Meta 分析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 数据库中关于 ICU 患者CRBSI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2篇,总样本量为14422例,5篇队列研究,7篇病例对照研究,NOS评分为4~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WMD=12.25,95%CI=5.55~18.94)、多腔导管(OR=3.52,95% CI=1.46~8.52)、股静脉置管(OR=2.44,95%CI=1.34~4.46)、肠外营养(OR=2.47,95% CI=1.18~5.21)、住ICU 的时间(WMD=10.01,95% CI=4.17~15.85)、APACHEⅡ评分(WMD=4.46,95%CI=1.25~7.66)、合并糖尿病(O R=1.83,95%CI=1.08~3.09),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导管留置时间、多腔导管、股静脉置管、肠外营养、住ICU 的时间、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是ICU 患者CRBSI危险因素.因纳入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一般,尚需设计严谨、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 62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析

    作者:何磊;邱景富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同源性,为预防CRAB医院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2015年8月—2016年11月该院住院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62株CRAB药敏结果,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及其流行特征.结果 62株CRAB主要来自痰标本(占88.71%),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均耐药,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25.81%)低.62株CRAB分为14个不同的型别,分别为A~N型,其中B、D、E、J 和 M型别仅包含1株菌,其中F型别包含5个亚型,A、G、H 和K型别均有3个亚型,C和I型各有2个亚型.对主要的克隆株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2株菌(占51.61%)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另有12株菌(占19.35%)分离患者曾入住ICU.结论 医院内流行的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外部带入和内部传播两种形式,需加大对其感染控制力度.

  •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

    作者:陈所仙;吕庆排;沈亚萍;黄敏;孙红娟

    目的 了解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评价干预后效果.方法 监测2013年1—12月某院产科行剖宫产的所有产妇,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评估阶段(2013年1—6月);干预阶段(2013年7—12月).采用目标性监测和临床干预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干预前发现的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SSI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共监测行剖宫产患者1593例,发生SSI 31例,发病率1.95%.其中评估阶段SSI 发病率3.40%;干预阶段SSI发病率0.95%;干预前后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02,P<0.01).评估阶段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 h、身体质量指数≥26 kg/m2、术中出血量≥300 mL、有基础疾病、有胎膜早破、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剖宫产患者SSI的危险因素(均P<0.05).评估阶段648例患者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48 h为主(395例,占60.96%);干预阶段945例患者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24 h为主(776例,占82.12%);干预前后两阶段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73.26,P<0.01).31例SSI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3.83±3.26)d,非SSI 患者为(7.06±1.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86,P<0.01);SSI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9044.77±2649.19)元,非SSI患者为(6254.73±638.5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344,P<0.01).结论 针对剖宫产手术后SSI 的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SSI发病率.

  • 某市血液透析现状及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合格情况调查

    作者:王秀珍;乔美珍;金美娟;钱雪峰;张骏骥;倪晓艳;赵纳幸;许铮;张勤英;严向明;李新芳

    目的 了解某市血液透析现状及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合格情况.方法 对该市36所开展血液净化项目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现状进行调查,并同时采集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分别进行微生物检验(包括常规和低温培养方法)及现场ATP水样检测.结果 13.89% 的水处理设备使用时间在1年内,5.56% 的设备使用超过10年.砂滤等净化设备超过1年未更换的机构占77.78%,72.22% 的滤芯式过滤器更换时间<3个月,反渗水供水管道使用时间超过10年的占2.78%.77.78% 的医疗机构使用成品A液,72.22% 使用成品B液,集中提供A液的医疗机构占22.22%,集中提供B液的医疗机构占19.44%,自配桶装B液的医疗机构达8.34%.36所医疗机构微生物日常检测均合格,但有80.56% 检测结果长期为"0"值;现场采集的透析用水及透析液ATP 检测均合格;常温微生物检验1份超标,2份达干预值;低温培养法4份超标,6份达干预值;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3种检测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该市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医疗机构重视水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质量,但是微生物检测技术有待提高,日常检测结果异常或达到干预值需要分析原因和不断改进.

  • 多学科协作在提升医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度中的应用

    作者:胡慧芳;郭金凤;孔立;李玉森;王娟;刘宏

    目的 通过多学科协作提升医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方法 某院2015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开展基线调查(基线调查阶段),2016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联合医务处、护理部开展多部门协作,共同干预(干预阶段),2016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为干预措施执行的效果评价阶段,比较不同阶段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度.结果 基线调查时医疗组荧光标记的合格率为44.25%,护理组为61.61%,多部门联合干预后,医疗组荧光标记的合格率提升至89.83%,护理组荧光标记的合格率提升至8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调查阶段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22%,实施干预后效果评价3阶段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能有效整合医院管理资源,使医务处、护理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有效提升医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度.

  • 1061株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郭小兵;饶玉婷;贺小红;田富云;胡晓欣;任益慧;刘娜

    目的 了解某院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血流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细菌室血标本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共分离10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6株(53.35%),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3株(36.10%),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真菌112株(10.55%),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ICU)是血标本分离菌的主要来源科室,共308株(29.03%),其次为血液内科和小儿内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6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0.1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2.96%、33.14%.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83.61%、45.45%.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各1株.结论 血标本分离病原菌种类多,临床应监测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 广州市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克隆相关性

    作者:林云万;周勇;张旭;李晓宁;赵正阳;刘远

    目的 了解广州市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克隆相关性,明确其基因分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7所医院ICU环境中分离的 39 株CRAB,采用K-B法测定其对 10 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的OXA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CRAB菌株进行克隆多态性分析.结果 39 株 CRAB 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为56.4%,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0%.PCR 扩增结果显示,39株(100%)CRAB 均携带OXA-51 基因,37 株(94.9%)携带OXA-23 基因,OXA-24 和OXA-58 基因未检出.PFGE 技术显示,其中38株CRAB分为5个克隆群,A 群为主要流行克隆;MLST 分析结果显示,CRAB 的主要流行克隆型为 ST195.结论 广州市ICU环境中存在携带OXA-23 基因的 CRAB 克隆传播,应加强 ICU 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由CRAB引起的医院感染.

  • 天津市90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现状调查

    作者:白雪;杨又力

    目的 了解天津市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及人员配备现状.方法 天津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人员设计调查表,发放至各医疗机构自行填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情况、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配备人数、专兼职情况、学历、专业、年龄、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参加培训交流情况等.结果 共调查90所医院,其中81所床位数>100张的医疗机构中,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61所(75.31%);专职人员配备方面,90所医院中达标的68所(75.56%);221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中,学历以本科为主(52.49%),专业以护理为主(57.92%),年龄集中分布在40~50岁(41.63%),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的时间集中分布在1~10年(71.04%),近3年参加过全国性培训或天津市级培训的分别达131名(59.28%)、207名(93.67%).结论 该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待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构成需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需年轻化、稳定化,培训教育应常态化.

  • 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模拟实验研究

    作者:黄轲琳;欧阳育琪;吴志坚;袁红霞;蒋娟

    目的 研究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的情况,为制定相关医院感染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0月14日将尿液、5% 葡萄糖溶液、葡萄糖盐水、无菌水、0.9% 生理盐水按无菌操作分别注入抗返流引流袋(抗逆组)与普通引流袋(普通组),入口端封闭,用出口离地面10 cm(悬挂组)和触地(触地组)两种方式悬挂,每间隔3 d 从出口端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共10次,动态观察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情况.结果 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发生率抗逆组(7.7%)低于普通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悬挂组(17.9%)低于拖地组(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液体性质的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发生率分别为尿液(54.3%)>5% 葡萄糖溶液(34.5%)>葡萄糖盐水(24.3%)> 0.9% 生理盐水(10.8%)或无菌水(1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首次出现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的时间抗逆组发生在第13天,普通组发生在第7天,两者在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1).发生出口逆行污染的引流袋种类与液体性质差异呈中等强度关联(Pearson C=0.5).结论 不同类型引流袋、留置时间和液体性质均不同程度影响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临床应重视在使用引流袋过程中定期送尿培养,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指导更换引流袋的时间.

  • 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提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王瑶;王宏志;李琪;刘琳娟;王广发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并观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3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分离的PA,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管理)前后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临床共分离125株PA,主要来源于食管癌(30例,24.0%)和结直肠癌患者(29例,23.2%);主要来源标本为引流液及伤口分泌物(62株,49.6%);主要来源科室为外科病房(86株,68.8%).单因素分析显示 PA 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与来自外科系统、3个月内曾住院、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住院时间>4周有关.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项独立危险因素为:来自外科系统、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住院时间>4周.抗菌药物管理后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为74.6%,高于管理前的53.4%(P= 0.015).结论 来自外科系统、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住院时间>4周是PA 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后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提高.

  • 白血病患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

    作者:刘宁;赵娟;李艳明;晏群;钟一鸣;杨芳;刘文恩

    目的 观察白血病患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研究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某医院2013年9月—2016年11月小儿血液专科病房内110例患儿血培养分离的131株病原菌种类、耐药类型,以及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05份血培养送检标本中共培养病原菌131株(5.2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2.67%,革兰阳性球菌占43.51%,分离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5.27%)、肺炎克雷伯菌(15.27%)和人葡萄球菌(12.98%).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性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碳青霉烯类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敏感性较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感染、腹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白血病血流感染患儿病死率相关.结论 白血病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积极预防和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合理治疗十分重要.

  • 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宇晴;马新然;冒文君;赵荣佳;热依扎·努尔苏力坦;沈宁

    目的 分析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确诊病例58例,其中预后不良组31例,预后良好组2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入院前3个月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2种,住院后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2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后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均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抗感染治疗3 d后预后良好组的血白细胞计数、X线胸片情况均显示好转,优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菌药物,入院后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3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后白细胞计数升高、白细胞计数>12×109/L,抗感染治疗3 d 后白细胞计数升高、白细胞数计数>15×109/L均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概率高.对于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抗菌药物≥2种、入院后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3种、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患者,要警惕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可能性.对于感染后血白细胞计数>12×109/L、治疗3 d 后血白细胞计数>15×109/L的患者要警惕预后不良的发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

  •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干预策略分析

    作者:魏楠;王力红;赵霞;张京利;赵会杰;马文晖;韩叙

    医院感染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医院感染已居居民死亡原因的第八位[1].贾巍等[2]研究结果显示,高龄(≥60岁)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ti,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平均增加感染危险度1.5倍.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家庭整合护理对早产儿及其父母的影响:一项多国多中心集群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O'Brien K;Robson K;Bracht M;张莹

    背景尽管有证据表明父母与早产儿之间互动的增加可以改善早产儿及父母的结果指标,但父母通常被认为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探视者,并不能经常参与新生儿护理.

    关键词:
  • 国家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开展中国医院感染控制能力建设培训工作

    作者:单淑娟

    2017年12月—2018年2月,为加强中国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能力建设,提高我国医院感染管理队伍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推进中国医院感染控制整体能力提升,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分别在哈尔滨、成都、济南、长沙、南昌和西安开展了"中国医院感染控制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六期培训工作.

    关键词:
  • 结核病分类WS 196—2017 Classification of tuberculosis

    作者:

    前言本标准第3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WS 196—2001《结核病分类》.本标准与 WS 196—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中国感染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