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중국감염공제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2.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9638
  • 国内刊号: 43-13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2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吴安华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肝脏严重创伤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吴栋才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预防严重肝脏创伤后继发性损害中的作用.方法以某院收治的19例创伤性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用糖皮质激素)和对照组(未用糖皮质激素),在用药前、后不同时期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乳酸脱氢酶(LDH),于术中及术后第2~3 d(活检)取肝组织观察两组病理变化.结果肝脏损伤早期两组ALT及LDH均升高,随时间延长治疗组明显下降,对照组则进一步升高;ALb虽在正常范围,但对照组呈下降趋势,而治疗组未下降;两组AST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肝脏病理改变轻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应用于严重肝脏创伤治疗可减轻肝脏继发性损害,且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

  • 正常妊娠晚期母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浓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文龙;唐晓鹏;丁依玲;杨旭;许允;范幸

    目的定量研究正常妊娠晚期母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浓度相关性.方法 15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产妇,分娩前24 h抽静脉血;其新生儿收集脐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母血HBsAb;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法测HBsAb定性阳性的母血及其相应脐血的HBsAb浓度.结果 ELISA法检测母血HBsAb阳性率为28.95%(44/152);TRF法测母血HBsAb浓度>10 mU/mL者41例(>10 mU/mL为阳性),与ELISA法相符率为93.18%(41/44),测母血HBsAb阳性对应脐血的HBsAb浓度>10 mU/mL者42例.44例母血HBsAb阳性组中,其相应脐血有68.18%(30/44)HBsAb浓度高于母血.结论正常妊娠晚期HBsAb可通过胎盘主动转运至胎儿体内,脐血中HBsAb浓度与母血呈显著正相关,且遵循妊娠晚期IgG胎盘转运的一般规律.

  • 解脲脲原体感染者与其正常携带者在量值间的区分研究

    作者:黄云平;陈海州;陈华;洪流;何艳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感染者与其正常携带者数量的相关性.方法以UU液体培养阳性为基础,选择<24 h,24 h~,48 h~,72 h~,96~120 h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测定.结果液体培养≤48 h阳性26人,其中荧光PCR定量值≥106拷贝22人(84.62%);>48 h阳性39人,荧光PCR定量值<106拷贝35人(89.74%).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48 h培养阳性组与>48 h培养阳性组荧光PCR定量值比较,P<0.05;>48~120 h培养阳性组荧光PCR定量值比较,P>0.05.结论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培养≤48 h阳性或荧光PCR定量值≥106拷贝可作为界定感染者标准,培养>48 h阳性或荧光PCR测定值<106拷贝可作为正常携带.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可作为临床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标准方法.

  •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美玲

    目的观察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0年2月~2002年2月某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40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口服治疗,100 mg/d,连服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标记物改变情况.结果 37例(92.50%)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改善,child-pugh积分下降,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HBV DNA降至<103拷贝/mL,HBeAg阴转率达29.73%(11/37).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伴有活动性病毒复制及肝炎时,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可改善肝功能,阻止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对皮肤癣菌进行鉴别

    作者:李运生;吴意;陈雪初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的鉴别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提取石膏样小孢子菌、狗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DNA,采用寡核苷酸重复序列(GACA)4单个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电泳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结果全部菌株均得到有效扩增,根据扩增条带特征,各属种易于区分辨别.结论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指纹图谱的方法对常见的皮肤癣菌进行鉴别,快速稳定,能够协助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值得推广.

  • HCV准种复杂性与干扰素疗效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颖;张琳;石理兰;赵桂珍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1b型患者HVR1,NS5A区准种复杂性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SSCP)法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HCV准种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HCV HVR1准种的SSCP条带数(复杂性)≤3者在经干扰素治疗后HCV RNA阴转率为71.43%,>3者HCV RNA阴转率为15.38%,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有效组SSCP条带数为2.43±0.98(±s),无效组为4.46±0.88,两者相比,差异亦具显著性(P<0.01).而NS5A区SSCP条带数则无差异.结论 HCV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VR1区准种的复杂性与干扰素疗效有关;而NS5A区准种的复杂性与干扰素疗效无关.

  • 消化道综合处理预防广谱抗菌药物所致菌群失调疗效观察

    作者:陈新

    目的分析消化道综合处理措施对接受强抗菌药物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菌群失调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998年4月~2002年6月在某院神经外科接受过强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应用与未应用消化道综合治疗措施的患者出现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的百分率.消化道综合处理:5%碳酸氢钠或其稀释液口腔护理;稀释过滤的生大蒜汁从胃管注入;尽早恢复饮食(鼻饲或自主饮食)并保持肠道通畅.结果对照组41例患者未采用消化道综合治疗措施,二重感染8例(19.51%);治疗组44例采用了消化道综合处理措施,二重感染2例(4.55%),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消化道综合处理措施能降低接受强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率.

  • 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多因素分析

    作者:魏凌云;赵一俏;何萍;谭红玉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用预制的调查表收集2002年度剖宫产病例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26例剖宫产病例中有37(3.61%)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单因素分析发现产妇皮下组织的厚度、手术持续的时间、急诊剖宫产、手术医师的职称、术前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羊膜腔感染等因素与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切口皮下组织的厚度、手术时间、基础疾病、羊膜腔感染为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应对高危人群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 138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黄晓辉;庞瑞君;栾琳;陈玉浩;赵玲玲

    肠球菌对大多数常见的抗菌药物呈固有耐药,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菌株及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株,使治疗肠球菌所致的重症感染成为临床棘手的问题[1].为此,我们对本院2001~2002年分离的138株肠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以供临床参考.

  • 医院感染监测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增云;赵雪芹;徐元社;王敬生

    了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效的措施是制定完善的监测制度,通过各项监测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现将我院几年来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情况简述如下.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前后的对比及分析

    作者:刘彬;范小洪

    自2001年起,为了贯彻执行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按照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要求,我院先后制定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管理制度"、"抗感染药物管理考评标准"、"罗湖区中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案(试行)"等相关的抗菌药物配套管理制度.并通过每月填写"对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估表"的检查方式,对每位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适应征,给药途径、剂量、方案、疗程,及联合用药是否合理等14个方面进行评估检查.现将2002年资料与2000年资料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 5 000 mg/L碘伏消毒液擦拭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作者:张红梅;李永军

    在临床上,5 000 mg/L碘伏消毒液已逐渐代替2%碘酊等消毒剂广泛用于皮肤消毒[1],而影响其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在消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却报道较少.为了探讨影响碘伏消毒效果的有关因素,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对5 000 mg/L碘伏消毒液在皮肤擦拭消毒中的效果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 干置无菌持物钳存放时效监测

    作者:叶晓春

    无菌持物钳是无菌技术操作中必不可少的操作工具,用来夹取和传递无菌物品,必须选择灭菌法处理.其灭菌的保存方法一直是国内外临床护理工作中探讨的课题,近年来对无菌持物钳置于无菌空罐内这一保存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监测和研究.为了验证在南方潮湿地区采用此方法保存无菌持物钳的时间和效果,本人于2002年进行了立题专项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及预警指标的探讨

    作者:戴孟阳;舒杨;吴颖;戴荣华;张红

    新的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的出现及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使医院感染源的控制与治疗难度加大.因此,随机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级别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进行连续性全面综合监测,根据其监测结果选择敏感的监测指标,建立能准确反应医院感染流行趋势、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内在关联及关联强度的数学模型,形成灵敏而准确的医院感染预警评价体系,及时对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进行预测、预警,变被动的控制为主动的预防至关重要.

  • 大连市氧气湿化液细菌污染程度的监测

    作者:徐丹;邹梅;刘君

    为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吸氧途径进入呼吸道,造成医院感染,2002年7~9月,对我市医疗单位氧气湿化液细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如下.

  • 56例医院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谢玉萍;周蔚;戚光琴

    为了解我院医院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笔者对本院发生的56例医院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 医疗废物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谭建明;易新娥;蒋晓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院废物的处理越来越重视.我院在湖南省卫生厅及湖南大学中德环境技术中心(GTZ)的指导下,参照德国先进的医疗废物管理经验,建立管理体系,使我院医务人员在提高环保意识,认识医疗废物分类的重要意义,预防交叉感染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 单包装消毒紫草油纱布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马金英;沙吉旦;党军

    我院换药室设制出小瓶单包装消毒紫草油纱布,临床换药室应用非常方便,不但保证了无菌效果,且避免了资源浪费.现介绍如下.

  • 医院肠球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其药敏分析

    作者:楼景英;徐旋里

    近年来,国内外均不断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报道[1].为了解我院肠球菌的药敏及所致感染的概况,笔者对本院住院患者中肠球菌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 结核性液气胸的诊断和治疗(附26例报道)

    作者:彭吉军;胡文祥;蒋建勇;符政远;黄湘玲;邓英;李勇忠

    目的探讨结核性液气胸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结核性液气胸病例的诊治过程.结果结核性液气胸占肺结核病例收治数的1.55%,占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病例收治数的10.08%;80.77%的病例存在肺结核,73.08%有呼吸道症状,45%~85%有肺组织压迫症状,57.69%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61.54%的病例采用闭式引流治疗,38.46%的病例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抽气治疗;92.31%的病例好转出院.结论 X线检查对结核性液气胸的诊断帮助较大;治疗的关键是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及时采用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抽吸治疗,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 外科重症脓毒症的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研究

    作者:王大庆;万勇;苏小林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脓毒症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3年1月某院ICU收治的外科重症脓毒症患者40例,其中2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早期抗菌药物加强治疗,即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策略;另外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比较2组病例的死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并对2组病例的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呼吸支持时间、平均循环支持时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呼吸支持时间、平均循环支持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策略是目前外科重症脓毒症的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措施.

  •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研究分析

    作者:王艳;谭军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的研究分析,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199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 26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265例脑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99%,脑出血、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3.20%,9.9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常见(6.9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4.35%);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常见;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有无意识障碍、糖尿病史、吸烟史、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皮质激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鼻饲密切相关,而与性别、饮酒史无关.结论脑卒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其医院感染率.

  •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徐森花;孙平平;申桂娟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以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查病例512人,实查495人,实查率96.68%.发生医院感染40例,4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8.08%、例次现患率为8.28%,高于日常连续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利于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 儿童白血病合并暴发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马燕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3年2月某院收治的6例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白血病患儿病历情况.结果 6例患儿均有发热及典型皮损,其中4例为持续高热(39~40.4℃)达1周,皮疹均为全身性分布.6例患儿均治愈,无水痘并发症发生.结论白血病患儿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多呈暴发性感染,临床症状较重,容易出现并发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等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 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非条件Logistic模型

    作者:吕一欣;任南;冯丽;吴安华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加回顾性方法调查2002年1月1日~12月31日间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38%,例次感染率为15.10%,其中脑出血、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8.03%,9.24%,2.70%.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占26.81%;其次是泌尿道和胃肠道,分别占25.36%与21.01%.年龄、住院天数、气管插管、鼻饲胃管、饮酒、合并糖尿病、应用H2-受体阻滞剂和抗菌药物等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护.

  • 135例医院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因素探讨

    作者:申田;叶作栋

    目的探讨某院儿科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的流行因素.方法挑选经大便培养证实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住院患儿,对其住院病房易被该菌污染的区域如床头柜、中床单、暖气片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之后用稀释的84消毒液进行抹拭消毒,24 h后再采样和细菌培养.结果消毒前鼠伤寒沙门菌污染阳性率为40%~62.60%,消毒后的阳性率为16.67%~33.33%,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儿科病房环境污染严重,应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 婴幼儿腹泻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分析

    作者:邓静;于四景;林修寿

    目的了解儿童腹泻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某儿童医院腹泻患儿的临床用药情况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腹泻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94%,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56.39%)和呋喃唑酮(41.11%)的使用率高;在使用抗菌药物的277例患儿中,使用1种抗菌药物者101例(36.46%),2种及以上者176例(63.54%),参考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者43例(15.52%).大部分细菌性痢疾采用2种抗菌药物治疗(73.89%),非痢疾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11%,以单种抗菌药物为主(占49.75%).结论在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仍然很普遍,医师合理用药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 68例宫颈病变电圈切除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尤胜;李劼

    目的比较应用妇科专用高频电波刀对宫颈病变患者采取不同的电圈切除(LEEP)方法及使用不同的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的疗效.方法对经阴道镜和细胞学检查异常的68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行LEEP术;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抗菌药物组及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组治疗;随诊8~60周.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口服抗菌药物组感染率为5.41%,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组感染率为3.2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改良法行LEEP术较常规法更优越;LEEP治疗后口服抗菌药物效果好,不必强调静脉滴注.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多重耐药性分析

    作者:钟燕萍;戴相春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某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172株肺炎克雷伯菌、241株大肠埃希菌和46株阴沟肠杆菌,经筛选,58.14%(100/172)的肺炎克雷伯菌、30.71%(74/241)的大肠埃希菌和52.17%(24/46)的阴沟肠杆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结论产ESBLs细菌耐药严重,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医疗单位手术室微生物动态变化对医院感染影响的探讨

    作者:张新芳;江喜昌;刘新立;尚全林;王君霞;王伯杨;谢勇峰

    目的了解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动态变化及其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5所医院的手术室,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在手术室消毒后使用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消毒-铺单等准备阶段、手术开始后1 h和2 h、手术终末等6个时段,采用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结果春夏秋冬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为:917.13±578.73,922.30±594.49,633.53±296.23,473.31±205.05.手术过程中各时段(按方法中顺序)空气微生物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78.45±103.12,501.63±152.20,896.05±295.53,631.52±185.87,973.51±484.52,1 238.32±566.28.结论春夏季微生物含量较高.随着手术进程的开展,微生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当空气中微生物含量≥1 700 CFU/m3,医院感染相关性增大.手术室人员量及外环境对空气中微生物变化有一定影响.

  • 2000~2002年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趋势分析

    作者:赵建平;冀虎岗;哈斯;李慧君

    目的了解某地区2000~2002年间大肠埃希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收集3年间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产ESBLs细菌的检测,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判定结果.采用上海金仕达软件统计数据比较耐药率.结果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类、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为60%~98%,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敏感率仅为7%~21%;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13.24%,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05);3年间除氯霉素的耐药性降低外,大多数抗菌药物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本地区治疗由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泌尿系感染,可选用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呋喃妥因,少选用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治疗由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

  • 1.5%双氧水作为吸氧湿化液的抑菌效果和组织耐受性研究

    作者:白粉霞;陈康;赵志红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论证1.5%双氧水作为吸氧湿化液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使用双氧水和蒸馏水作为吸氧湿化液给2组实验动物输氧8 d,每天取湿化瓶内液体培养,观察细菌生长,8 d后处死动物,取支气管和肺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蒸馏水组细菌培养结果,8 d均为阳性;双氧水组均为阴性.组织病理检查:支气管,蒸馏水组1例有轻度炎症,双氧水组3例有轻度炎症;肺部,蒸馏水组6例有轻度炎症,双氧水组7例轻度炎症,1例细支气管大片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1.5%双氧水抑菌效果强,但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不宜作为吸氧湿化液.

  • 临床分离肠球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

    作者:朱红军;费选文;林祥伟;陶柏华;黄宇泽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AMS 32对分离自各类临床标本的206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用K-B法作进一步验证.结果 206株肠球菌中,以粪肠球菌(80.10%)和屎肠球菌(11.65%)为主.菌株来源以痰液(21.84%)、前列腺液(20.87%)、脓液(20.39%)、尿液(10.68%)为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中,粪肠球菌为1.82%,屎肠球菌为4.17%,鸟肠球菌为14.29%,鸡肠球菌为100%.粪肠球菌中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株(HLGR)占56.36%,高浓度链霉素耐药株(HLSR)占54.55%;屎肠球菌中HLGR为79.17%,HLSR为45.83%.结论肠球菌所致感染以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占首位.各菌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相差较大,微生物室必须做好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三级医疗单位消毒后注射针头HBV血清标志物检测

    作者:莫求明;唐清华;张语红;唐海琴

    目的了解县、乡、村三级医疗单位消毒后注射针头是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残留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上述三级医疗单位的消毒后注射针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县、乡、村三级医疗单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0,3.33%,5.33%,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39,P<0.05).结论乡、村医疗单位消毒后注射针头未完全消除或灭活HBV,需规范消毒程序,加强消毒监测,杜绝通过注射针头传播HBV.

  • 临床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及效果的观察

    作者:董宝坤

    目的观察临床医务人员洗手培训前后洗手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分次抽选医师、护士、卫生员、医技人员各25人,用双层治疗巾蒙住受试者双眼,以无毒、水粉制红色广告液2~3 mL滴于受试者手部,均匀揉搓,待干,用流动水及肥皂清洗双手.以白色打印纸为对比,观察培训前后洗手后双手各部位存留颜色,判断洗手效果.结果培训前洗手合格率,护士为72%,医师52%,医技人员48%,卫生员32%;培训后洗手合格率,护士100%,医师96%,医技人员100%,卫生员60%.结论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保证洗手效果,对降低医院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洗手 方法
  • 生物膜,细菌感染控制面临的新挑战

    作者:朱斌;吴安华

    细菌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一直是临床治疗中困扰医师的一个棘手问题.自19世纪末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细菌与人类疾病的相互关系后,人类就一直致力于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在抗菌药物问世之前,人类一直遭受细菌等病原体疾病的煎熬,人们在庆幸一代又一代新型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出现的同时,也惊叹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和耐药比率的升高,人类除不断研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还积极寻求细菌生存、致病和耐药的相关机理.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膜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强化细菌性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作者:汪能平

    细菌性疾病是一种涉及众多病原菌的临床疾病.近二三十年来,不仅发现了一些“新”的细菌性疾病,如军团菌病(1976)、莱姆病(1984)、巴西紫癜热(1985)等,还确认了若干曾经被认为几乎无致病作用的病原菌,如非结核分枝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的致病性.随着细菌学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必然还会确认一些目前尚未认识的细菌性感染.

  • 临床菌株耐药性产生和播散的机制

    作者:宋诗铎

    细菌的耐药性一般来源于多种途径,如药物作用靶位被修饰,药物被酶学失活,或同时伴有细菌外膜通透减少和外排泵出增强而使细菌内药物减少.临床菌株耐药往往有多种机制参与,一旦发生,能产生大量的子代耐药株.

  • 关于召开中南地区第六届医院感染学术会议征文的通知

    作者:

  • 访问美国CDC,SHEA及APIC简报

    作者:胡东生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为了解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状况,借鉴美国在感染控制领域的方法、技术及经验,与美国有关感染控制机构、专业学会及专家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促进我国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学科的发展,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申正义教授的倡导与筹备下,应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医疗保健质量促进科(Division of Healthcare Quality Promotion, DHQP)主任Dr. Jerome I. Tokars,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SHEA)主席Dr. Michael L. Tapper和美国感染控制工作者协会(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s in Infection Control and Epidemiology, APIC)主席Barbara M. Soule女士的邀请,分会派出申正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孙自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和胡东生教授(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03年12月1日~15日访问了美国CDC,SHEA,APIC及有代表性的各类型医疗保健机构,现将访问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 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并近平滑念珠菌重症胸腔感染1例报告

    作者:桂龙升

    1 临床资料男性,32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月余于2003年3月11日入院.入院当天体温39.3℃,每日痰量约50 mL/d,黄色脓样痰.

  • 医疗保健机构手部卫生指南

    作者:杜杏利;曾铁英;李洁

    本指南旨在促进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行为的实施,减少医疗保健机构中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和医务人员间的传播.本指南不推荐用于食品加工或销售行业,也无意取代由FDA颁发的食品行业卫生准则.

  • 医护人员医院感染SARS的调查分析

    作者:盛镭;段毅力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诊的由变种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诊治SARS的定点医院中,医护人员成为SARS医院感染的主体,因而分析SARS流行期间医护人员的感染状况对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某院SARS流行期间医护人员的SARS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重型SARS合并MODS的临床救治初探

    作者:洪文昕;张复春;邓西龙;关玉娟;李剑萍;唐小平

    目的探讨重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的发病特点、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54例重型SARS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54例重型SARS患者均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9例(53.70%)并发MODS,死亡12例(41.38%);器官损害以肺脏和心脏损害常见,其次是脑、血液系统、肾、肝脏.结论重型SARS患者出现MODS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严重缺氧,故对其的救治应强调及时纠正缺氧状态;并需重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

  • 预防控制SARS医院感染综合措施的探讨

    作者:马汉武;周伯平;杨大国

    我院是深圳市唯一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医院,至2003年6月10日后一例SARS确诊患者出院,共收治确诊患者46例(其中有25例重症患者),疑似患者92例(经隔离治疗观察,排除SARS诊断),住院观察患者226例(此类患者入院后也同样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对其家居进行疫点消毒处理,后经观察治疗,排除SARS诊断);全院无一例医护人员发生医院感染,收治患者无一例死亡.现将我院预防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综合措施报道如下.

中国感染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