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중국감염공제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2.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9638
  • 国内刊号: 43-13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2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吴安华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符政远;李勇忠;邓英;蒋建勇;彭吉军;胡文祥;李淮;马孝政;谢知兵

    目的 检测各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设重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每组患者血清中自细胞介素(IL)-2,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α-干扰素(IFN-α)的水平.结果 各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病情越重,IL-6,TGFβ1,TNF-α,sFas水平越高,而IL-2,IFN-α水平越低.结论 血清IL-2,IL-6,TGFβ1,TNF-α,sFas,IFN-α的水平与肝细胞凋亡和坏死、损伤和修复以及病毒的复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对评估重型肝炎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 血清IL-18与IL-10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红宇;盛吉芳;周林福;黄茵;陈智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与IL-10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例正常对照者、24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中IL-18与IL-10水平.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8与IL-1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及HCV携带者(P<0.05),且其值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值呈显著正相关;经干扰素治疗后,IL-18与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干扰素治疗前,血清中IL-10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治疗无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完全应答组.结论 IL-18与IL-10共同参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并可用于评价干扰素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血清中IL-10水平对预测抗病毒疗效有重要意义.

  • 临床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外排泵机制研究

    作者:吴安华;罗晓燕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exA-MexB-OprM外排泵的外膜蛋白OprM的表达及泵调节基因mexR突变情况.方法 筛选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13株和敏感菌株5株进行外膜蛋白SDS-PAGE分析,比较OprM的表达差异.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mexR基因,鉴定产物,测序.结果 多重耐药菌株组OprM蛋白在相对分子量为49 kD处的各电泳条带较敏感菌株和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的灰度明显增强,其光密度值多重耐药菌株组为157.79,敏感菌株组为132.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9.345,P<0.01);多重耐药菌株mexR基因产物测序,除个别碱基插入外,以A-96→G,G-411→A,C-308→G,I-377→A 4个核苷酸点突变为主,后二者还导致了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分别为Ala-103→Gly,Val-126→Glu.结论 OprM表达增强提示MexA-MexB-OprM外排泵耐药机制参与多重耐药形成.多重耐药菌株的mexR基因均存在点突变,提示mexR基因突变引起MexA-MexB-OprM外排泵表达增强.

  • 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病病原菌形态研究

    作者:黄云平;黄妙儿;刘紫荆;陈华;洪流;陈娟;梁少坚

    目的 探讨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菌形态和特性差异,以提高BV的确诊率.方法 选取细菌性评分≥6分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染色计分,并做唾液酸酶试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染色法≥7分及唾液酸酶法阳性,病原菌镜检以小菌大量增长为主,占86.61%;染色法≥7分而唾液酸酶法阴性,病原菌镜检则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占13.39%.经统计检验,上述两种方法对BV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x2=2.23,P=0.1356).病原菌以在高倍镜下呈小菌样大量增长及混合弯曲菌时,唾液酸酶法阳性率达100%;病原菌镜检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时,其唾液酸酶活性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唾液酸酶法有助于染色计分法区分阴道菌群临界过渡态和BV态,可用以校正涂片染色法的评分,提高计分的准确性、客观性.

  •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CMV pp65基因表达状态研究

    作者:LIN Wei-liang;林伟良;刘文虎;徐冉行;凌志强

    目的 建立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RT-PCR)方法,并探讨糖尿病与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在HCMV 65 kD低基质磷蛋白基因(pp65)内设计一对引物,建立PCR/RT-PCR法检测727例糖尿病患者及230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DNA及其mRNA转录水平,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外周血白细胞HCMV PP65抗原.结果 糖尿病患者HCMVpp65 DNA,mRNA及PP65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6.04%,16.64%和10.04%,与对照组4.78%,2.17%及1.3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发病年龄<30岁患者组中HCMV pp65 mRNA和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病程<1年的糖尿病患者HCMV pp65 mRNA和PP65抗原阳性检出率高,分别为27.54%与15.94%;而HCMV pp65 DNA则相反,其高检出率分别是年龄≥60岁(42.19%)或病程≥15年患者(44.68%).结论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活动性HCMV感染,外周血白细胞pp65 DNA,mRNA及PP65抗原检测是临床快速诊断HCMV感染的有效手段,联合使用能更有效地提高诊断水平.

  • 口腔综合治疗台交叉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作者:方秀娟;钱敏;石胜陵

    口腔综合治疗台与连接其上的手机一起是口腔诊治工作的基础设施,是一种机、电、水、气合一的设备.口腔疾病的诊治操作多数是在口腔内进行,操作中常会触及唾液和血液.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约有1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数居亚洲第2[1].

  • 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现状研究

    作者:孙荣华;张善荣

    近年来,由于各种先进诊疗技术的开展,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使一些条件致病菌和真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也在逐渐上升.因此,我们研究本地域内细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现况,为控制感染性疾病,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 人工与清洗消毒器清洗常用医用管道效果比较

    作者:钟木香;徐润琳;杨劳荣;王文娟;汪捷峰

    临床重复使用的医用管道主要有氧气管、吸痰管、雾化管及呼吸机管道.这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密切接触,其分泌物易附着在管腔内壁,清洗难度较大,而清洗消毒不彻底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目前,国内医院主要采取人工方法清洗消毒上述管道,我院于2005年8月购进一台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效果可靠,现将两种方法清洗消毒效果作一比较.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全面质量管理

    作者:何东平;陈国华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由美国的菲根堡姆博士于1957年首先提出的,即"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途经"[1]."全员"指该组织结构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而高层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该组织内部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这种管理途径取得成功所必需[2].我国于1978年引进了该管理方法,目前TQM已成为我国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之一.

  • 医务人员手机染菌量监测分析

    作者:游锦玲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也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院的特殊环境可使医务人员有因工作而发生医院感染的职业危害[1].手机是医务人员重要的通讯工具,其在临床检查治疗中由于工作限制和条件限制,常未洗手就接听电话.为了解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情况,我们对此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软包装盐水瓶替代洗眼壶的探讨

    作者:田虹;潘玉波;郑国贤;袁士仿;姜海霞;牛红玉;刘英豪

    洗眼是清除眼结膜囊内的异物、酸碱化学物质和脓性分泌物,以及手术前清洁结膜囊,是眼科常见的护理操作.传统方法是将适量生理盐水倒入洗眼壶内进行眼部冲洗.操作结束后将洗眼壶重新消毒备用.

  • 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刘学菊;刘少平;陈芳;全博

    肾病患者医院感染不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及经济损失,还会导致肾病病情加重,反复难以缓解.为了探讨肾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预防对策,笔者对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间住院的各种肾病患者所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 浅谈麻醉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偏差

    作者:韩群霞;满莉;韩小怀

    麻醉科医疗操作为有创操作,无菌技术要求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本文就某中等综合性教学医院麻醉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偏差分析如下.

  • 试述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问题

    作者:姜亦虹;张贤平

    如何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我们与社区管理中心多次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各站点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从无组织状态成为基本符合国家规范的良好势态,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笔者就此提出一些医院感染管理难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 广泛胸部X线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智屏;文飞球;张丽香

    目的 分析广泛胸部X线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某院2005年1-12月收治的15例广泛胸部X线改变的MPP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MP IgM抗体检测,15例患儿确诊为MPP,其中胸部X线示大片阴影8例,肺不张4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临床表现以发热伴咳嗽为主(93.33%),肺部体征少,以双肺呼吸音粗糙(53.33%)及单肺呼吸音减低(46.67%)为主.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儿童MPP胸片表现较临床症状重,应尽早完善其抗体检测,以免耽误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杨爱平;唐剑武;邰立慧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拉米夫定组.联合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疗程12个月;于开始用拉米夫定治疗时联合苦参素,600 mg/次,静脉注射,1次/d,连续2个月.拉米夫定组仅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疗程12个月.于治疗开始后第1,3,6,9,12个月及随访期第3,6,12个月进行临床评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联合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明显,治疗开始后6,12个月和随访6,12个月时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8.28%,51.72%,51.72%,48.28%;拉米夫定组分别为6.45%,9.68%,9.68%,9.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具有协同抗HBV效应,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生化指标.

  •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变化特点

    作者:苏尊玮;徐静;叶世金;肖克君

    目的 探讨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前后脑脊液变化特点.方法 分析8例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 d及15~28 d进行监测.结果 8例患者潜伏期为3~7 d,其临床特征除具其他脑膜炎特征外,易合并突发性耳聋、重听、口唇疱疹等症状;脑脊液治疗前白细胞分类均以多核细胞为主(0.82~0.98),治疗后7~14 d 4例、15~28 d 2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未达正常,其分类均以单核细胞为主(0.55~0.98).结论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重,经抗菌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分类由多核细胞为主较快转为以单核细胞为主,此变化特点与常见化脓性脑膜炎不同.

  •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瑞娟;张征军;魏明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4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33例,感染率为7.47%.非脑膜瘤手术颅内感染率为10.04%,高于脑膜瘤术后颅内感染率3.83%(P<0.05);手术时间≥4 h者颅内感染率为9.87%,高于手术时间<4 h者颅内感染率4.78%(P<0.05);有脑脊液漏者颅内感染率为15.00%,高于无脑脊液漏者颅内感染率6.28%(P<0.05);引流管留置≥24 h者颅内感染率为11.58%,高于未留置或留置<24 h者颅内感染率5.03%(P<0.05).结论 手术时间≥4 h、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存在脑脊液漏是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 浅议控制泰能使用的管理体会

    作者:李国钦;林梅溪;卢堃

    目的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不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方法 医院成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须经该组专家批准,临床科室方可使用泰能.结果 2004年10月-2005年12月使用泰能的量比2004年1-9月减少64瓶.批准使用泰能的20例患者均为严重感染,其中11例为经验性用药,9例有细菌学证据.医院分离的部分铜绿假单胞菌、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敏感.已发现耐亚胺培南菌株.结论 严格控制泰能使用可提高其治疗的针对性,提高疗效,延长其使用时间.

  •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管理对策

    作者:张群;蔡剑飞;唐晓峰;薛静洁;彭洁洁

    目的 调查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进一步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化.方法 对931例Ⅰ类与Ⅱ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术前30 min、术前2~4 h及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者分别占7.52%,11.82%,80.67%.Ⅰ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5.60 d,≤3 d者199例(31.34%);Ⅱ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7.40 d,≤3 d者71例(23.99%).围手术期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者268例,占28.79%.Ⅰ类与Ⅱ类切口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各1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o.21%.感染发生与预防用药开始时间、用药疗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 围手术期用药方案能达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应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规范化.

  • 老年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及漏诊分析

    作者:陈华

    目的 分析老年痰菌阳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漏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近3年收治的70例老年痰菌阳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者病历资料.结果 70例患者均为Ⅲ型肺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肺部啰音,其中64.29%的患者有结核史,PPD阴性者占60%;胸片示病变主要分布在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者65例,5例位于肺下叶基底段.肺部感染57例为细菌性,13例为真菌性.初诊为肺部感染者58例,结核漏诊率为82.86%.结论 老年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且结核漏诊率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结核病筛查.

  • 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微生物来源相关性研究

    作者:任玲;周宏;茅一平;康海全;郑雯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感染途径,为制定VAP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探寻使用呼吸机患者口咽部、胃液及呼吸机的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的微生物污染或携带与VAP患者痰液中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VAP发病率为61.02%(36/59);60.71%(34/56)的VAP病原微生物是革兰阴性(G-)杆菌,23.22%(13/56)是革兰阳性(G-)球菌,16.07%(9/56)是真菌.51.79%的VAP患者痰液阳性结果与咽拭子阳性结果一致;26.79%的VAP患者痰液阳性结果与胃液阳性结果一致;分别有7.14%,19.64%,12.50%VAP患者痰液培养出病原微生物与呼吸机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标本的阳性培养结果一致.结论 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口咽部微生物定植、气道内病原微生物易位是VAP发生的重要原因.胃液微生物携带以及呼吸机管路微生物污染在VA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 抗菌药物应用调查的量化评估与分析

    作者:孟黎辉;郑佳;李婷

    目的 用量化的手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评分系统,回顾性调查某院2004年1-5月出院病历1 356份,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从适应证、用药剂量、疗程、配伍、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83%,预防用药率为80.65%;以单一用药为主,占88.64%;标本送检率为35.22%,合理用药率为52.28%.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尚存在许多问题,需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状况分析

    作者:黄春基;吴亿;解晓珍

    目的 了解某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4软件统计分析2001-2003年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年龄>60岁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日益增多(P<0.05).葡萄球菌属对苯唑西林,链球菌属对青霉素类,肠杆菌科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假单胞菌属对哌拉西林等经验治疗中常用药物的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P)及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等特殊耐药菌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应菌种中已分别占26.61%.18.52%,23.03%.结论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不断变迁,耐药性增强;监测细菌耐药性并定期报告,对选择正确的治疗策略,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六步洗手法洗手效果观察

    作者:王珂

    目的 观察临床医务人员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护理人员120名,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两组,每组60人,一组采用普通洗手法洗手,另一组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比较两组洗手前后手采样合格率.结果 普通洗手法洗手后手合格率由洗手前的41.67%上升到55.00%,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手合格率由洗手前的43.33%上升到93.33%,两种洗手法洗手后手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x2=23.1,P <0.001).结论 六步洗手法能.有效提高洗手后手合格率,医务人员应重视手消毒方法,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蔡志军;邓玉丽;黄爱伟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对2所医院2002年5月-2005年7月就诊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标本分离培养所得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879株病原体,革兰阴性(G-)菌467株(53.13%),其中淋病奈瑟菌31株,G-杆菌436株,以大肠埃希菌多见(17.86%);革兰阳性(G+)球菌305株(34.70%),以葡萄球菌属为主(242株);真菌48株(5.46%);支原体46株(5.23%);衣原体13株(1.48%).G-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高,>75.1%;对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类药耐药率>31.9%;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6.9%.G+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耐药率高,>63.2%;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真菌、淋病奈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要重视泌尿系统标本培养结果,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 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作者:邓健康;郭晓兰;苏忠龙

    目的 分析泌尿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特征,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K-32系统、GNI+卡、GNS-120卡对分离菌进行菌种鉴定、ES-BLs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124株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为29.03%;产ESBLs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100%耐药,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耐药性高,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6.67%,19.44%,22.22%和27.78%;所有受试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 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要重视ESBLs的检测,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 金昌市5所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毛菊秀;张俭;夏晓黎;潘万俊;杲丽芬

    目的 调查金昌市5所二级以上医院临床标本分离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上述医院2005年临床标本分离的细菌,采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5版标准判定结果;采用WHONET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546株菌,其中革兰阴性(G-)菌365株(66.85%),革兰阳性(G+)球菌181株(33.15%).G-杆菌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16.67%,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分别占18.68%和15.38%;分离率高的G+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20%)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89%),未分离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接近或>50%;阴沟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接近或达到8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19.7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11.87%.结论 临床标本分离菌耐药现象十分普遍,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加强细菌学检验,及时了解其耐药性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医院使用中消毒液污染状况分析与对策

    作者:黄丽红;彭文湃;陈书恩;蔡妙玲;覃桂枝;方秀春

    目的 规范使用中消毒液的管理,以保障使用消毒液安全.方法 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定期对各科室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样并检测细菌总数和真菌生长情况.结果 共采样704份,平均合格率为99%.使用中消毒液更换前1 d有8份样本细菌总数超标;使用24 h的消毒液合格率为100.00%,48 h为95.00%,72 h为85.00%.结论 使用中消毒液的污染来自许多方面,使用时间越长合格率越低.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应针对监测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 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减毒突变体——新型抗结核分枝杆菌候选疫苗

    作者:汪海鹏;张雪莲;曹健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已经发现的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之一.其影响到了世界人口的1/3,导致每年300万人死亡;尽管有效的化疗和适度保护性疫苗的使用,但由于艾滋病的流行和MTB耐多药菌株的出现,结核仍然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第1位的传染性疾病[1].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暴发流行的动向与监控

    作者:谢景超

    铜绿假单胞菌是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特别是免疫缺陷、机械通气或以前有使用抗菌药物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导致治疗失败[1].近几年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正在增加,有时甚至对所有常用的抗假单胞菌药物都耐药[2],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故监控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暴发流行显得格外重要与迫切.

  • 复数菌肝脓肿1例报告

    作者:崔新凤;刘真;孙丹;刘德云

    1 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 患者代某,女,66岁,农民,已婚.因右上腹肿块伴疼痛、发热1月余,于1998年12月30日12时入院.初起疼痛为持续性隐痛,无阵发性加剧,偶伴右肩部牵涉痛.无反酸嗳气及黑便,肿块增长迅速伴发热,不伴畏寒及黄疸,无腹泻,既往无手术及外伤史,无疫水接触史.

  • 消毒灭菌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薛广波

    近年来,国内外在新消毒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新近展[1-3],笔者拟作一简要评述,并选择几种较有前途的新方法作一介绍.

  • 机械热力清洗消毒技术与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张洁

    医疗器械使用后,不仅污染了大量的细菌,带血的器械还可能污染大量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输血性肝炎病毒(TT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经血传播的病毒.医务人员血源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感染性血液及体液进入其血液,进入方式包括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等.

  • 口腔科感染管理

    作者:黄少宏

    牙科治疗是一个特殊的过程,许多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医疗中传播,患者和医务人员是感染疾病的高危人群.加强口腔科感染管理是防止患者和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过程感染的重要措施.

  • 长期住院病区和急诊病区预防与控制流行性感冒传播的措施(美国CDC指南,2006)

    作者:李洁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呼吸道疾病,患者需在门诊就医或住院治疗.流感暴发时,会危及急诊病区和长期住院病区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并可导致其并发症发生.流感疫苗虽然有助于防止流感的暴发,但是,由于流感疫苗的局限性以及老年患者对流感疫苗的低反应性,流感仍然可以在医院造成大的暴发.

中国感染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