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중국감염공제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2.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9638
  • 国内刊号: 43-13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2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吴安华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应用recA-RFLP调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血流感染暴发

    作者:吕琳;宋诗铎;王玉宝;孙二琳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调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暴发的价值.方法 对分离自某医院心脏手术后发生医院血流感染患者的经API 20NE条鉴定系统鉴定的2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recA基因PCR扩增,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对recA基因PCR扩增片段进行PCR-RFLP分析.同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全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血流感染临床株recA基因的PCR扩增阳性,PCR产物经Hae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出现一致的谱型,符合RFLP-J型,即B.stabilis(基因型Ⅳ).28株菌对四环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对氟喹诺酮、碳青霉烯类、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氨噻肟的敏感性存在微小差异.结论 此次医院血流感染暴发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stabilis(基因型Ⅳ)所致.recA基因的PCR-RFLP分型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及追踪溯源有重大价值.

  • 自身淬灭荧光技术定量检测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DNA

    作者:王箭;罗进勇;王虹;尹一兵

    目的 探讨自身淬灭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建立的淋病奈瑟菌自身淬灭FQ-PCR方法为基础,对59例疑为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分离培养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自身淬灭FQ-PCR标准品浓度为102~107 拷贝/μL时,方法能够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Y=-0.273 X+10.781, 相关系数为0.9895.自身淬灭FQ-PCR阳性检出率为64.41%,高于培养法52.54%(χ2=5.14,P<0.05);两者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自身淬灭FQ-PCR用于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DNA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均高,对淋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实现了 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及检测一体化,简便省时.

  • 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黄娟;谢志春;郭世辉;覃金爱;梁宏洁;覃锦耀

    目的 分析某医院不同科室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同源性,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重复片段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基因分型方法,对53株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53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8个基因型, 其中C型15株,分别分离自重症中心、心胸外科的重症监护病房(ICU)、烧伤整形外科、干部病房心内科、创伤手外科、呼吸内科、泌尿内科、儿科ICU、放疗科和血液科;E型和N型各4株,J型3株,O型、Q型和S型各2株,其余均为1株.从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不同时期分离出了不同基因型菌株.结论 该院鲍曼不动杆菌以C型菌株为主要的流行株;同一患者存在不同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磐;范学工;Haichao Wang;刘洪波;章保新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与肝损害程度、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设立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组和慢性重型肝炎组,慢性重型肝炎组中设恢复组和未恢复组,检测各组血清AHSG、肿瘤坏死因子(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清蛋白和总胆红素,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AHSG水平(114.02±89.11)μ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17.75±107.84)μg/mL和慢性肝炎组(253.14±206.45)μg/mL(P<0.01);慢性重型肝炎未恢复组血清AHSG水平(82.53±47.90)μg/mL较其恢复组(203.05±112.94)μg/mL明显降低(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AHSG水平与PTA、清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3与0.420,均P<0.01),与TNF-α和总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78与-0.463,均P<0.01).结论 血清AHSG水平是反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脏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低AHSG水平提示预后不佳.

  • 临床标本真菌分离率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林湛;戴湘春;柯水源;陈育华

    为了解某医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对2005年6-12月分离自该医院临床标本并经Vitek-AMS C32细菌鉴定仪鉴定的真菌分布及其药敏(纸片扩散法)情况进行分析.共分离真菌325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2.62%,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9.54%及光滑假丝酵母菌9.23%;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占90.77%,不同标本真菌分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以痰标本分离率高,为20.00%;对各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白假丝酵母菌均>90%,略高于其他真菌.

  • 黔南地区执业医生、护士清洁洗手状况问卷调查

    作者:徐光琴;胡春泉;廖蓉;程小琴

    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某地区76所医院、其他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的执业医生、护士清洁洗手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 948份,回收问卷2 479份(84.09%),有效问卷2 150份(72.93%).2 150名被调查者中,医生占50.84%,护士占49.16%.调查结果显示,接触患者前和无菌操作前洗手率分别为40.37%与69.36%,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后洗手率分别为87.49%与85.81%,进食前和工作结束后洗手率分别为85.77%和84.70%;56.28%的人洗手时间>10 s,43.72%的人洗手时间<10 s,14.28%的人洗手时间<5 s;洗手后擦手,使用专用毛巾者占60.42%,使用纸巾或自然晾干者占23.72%,使用公用毛巾者占11.40%,在工作服上擦手者占7.35%.提示应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加强洗手指征、洗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做好手卫生的监督、监测、反馈工作.

    关键词: 洗手 手卫生 医生 护士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琼;孙树梅;张亚莉;李海兰;王茵茵;汪能平

    以某院2005年1-10月各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的83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共有37例( 375个呼吸机使用日)患者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4.58%,病死率24.32%,呼吸机日发生率为98.67例/1 000呼吸机日.气管切开、昏迷、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住院时间长等是发生VAP的高危因素.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缺陷的多发环节及防范措施

    作者:曹永革;王丽君;孙月兰

    对某地区17所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质量缺陷进行收集,依据其发生的环节进行归纳和分析.共发现146次工作质量缺陷,其中回收发放环节15次(10.27%),洗涤环节23次(15.75%),包装环节70次(47.95%),灭菌环节2次(1.37%),下送环节36次(24.66%).发生工作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工作量大,人员相对短缺,设备与附件配置不全.

  • 7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作者:蒋铁建;廖岚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病原菌分布与药敏状况.方法 对某院2002 年6月-2006 年12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足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Wagner分级3级及以上糖尿病足47例;足部蜂窝织炎34例,足坏疽30例,发热24例;治愈20例,好转44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病死3例.其中60例患者培养出病原微生物94 株: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各46株(普通培养81株,厌氧培养11株),真菌2株.单一菌感染31例;混合菌感染29例(主要是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及肠杆菌科细菌的混合感染),其中Wagner分级3级及以上糖尿病足者25例(86.21%),截肢及死亡病例均在此组,其多重耐药株分离率高达57.58%.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 94%, G-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糖尿病足细菌混合感染者多为Wagner分级较高者,且多重耐药株分离率较高,预后较差;早期联合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关键.

  • 胸腺素α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仕芳;傅蕾

    目的 观察胸腺素α1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综合治疗+胸腺素α1)20例和对照组(综合治疗)24例,观察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病毒学标志物(HBsAg与HBeAg)以及HBV DNA等指标,比较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治愈率以及患者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BIL明显下降(P<0.01),PTA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SBP治愈率为81.25%,对照组为42.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存活率为75.00%, 对照组为45.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胸腺素α1能显著提高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SBP治愈率,改善肝功能,并提高其存活率.

  • 减少透析液污染易疏忽的环节

    作者:潘丽;乔丽;张薇;赵怡鸿

    目的 分析配制透析液过程中的污染因素,寻找控制污染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两阶段即装透析液的容器消毒和不消毒,收集各采样点的水标本和透析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根据结果分析污染原因.结果 透析用水、透析器入口液细菌培养结果均达到相关标准,即透析用水菌落数≤200 CFU/mL,透析液菌落数≤2 000 CFU/mL.未消毒容器内透析B液细菌污染严重,分装前检出菌落数为(474.00±292.22)CFU/mL,分装后为(492.22±311.11)CFU/mL;消毒容器内透析B液细菌控制在理想范围,分装前为(9.38±6.19)CFU/mL,分装后为(5.04±4.38)CFU/mL;容器消毒与否,透析B液细菌检出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保证高质量的透析液,除了应加强水处理系统、送水管道、配液容器、透析机和血路管、透析器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消毒外,还需严格监控自配透析液的过程.

  •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作者:张群;席淑华;谢少飞;薛静洁;彭洁洁

    目的 通过某院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索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普通外科2003年10月出院的Ⅰ、Ⅱ类切口手术病例208例为非干预组,2004年10月出院的Ⅰ、Ⅱ类切口手术病例184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药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感染率.结果 干预组平均药费为2 834.5元,平均抗菌药费为782.8元,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平均药费4 086.6元和平均抗菌药费1 793.4元 (分别P<0.05;P<0.01);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平均天数,干预组为(3.1±1.4)d,非干预组为(5.9±2.6)d,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采取术前30 min预防用药比率由干预前8.17%上升至干预后99.4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4.1 d、13.6 d,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与0.48%,两两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该院实施的合理用药方案降低了患者的药费,特别是抗菌药费,提高了术前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黄瑞娟;叶临湘;冯启明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5年7月-2006年8月某院微生物实验室分离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病例111例为病例组,同期分离出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病例102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感染、住院时间≥7 d、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的使用是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其中住院时间≥7 d、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独立危险因素.除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05~0.025).结论 产ESBLs菌株耐药率高;遏制细菌产ESBLs及其传播,须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并采取综合措施监控医院感染.

  • 某院2004-2005年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研究

    作者:赵辉;杨健

    目的 调查某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细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在2 22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 310株(59.01%),革兰阳性菌910株(40.99%).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9.03%和38.33%.对于肠杆菌科细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强.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86%和29.6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45.15%与17.74%.60.4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44.2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甲氧西林耐药株,但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该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医生应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情况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社区及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唐朝贵;郑绍同;孙海平;韩其香;傅启云

    目的 探讨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测定AmpC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筛选并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 143株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及AmpC酶+ESBLs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90%、28.67%、2.10%.非产酶株总耐药率,医院感染株为35.36%,社区感染株为21.8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酶株总耐药率两者分别为73.40%、75.60%,差异无显著性(P>0.05).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非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等常用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7.58%、39.39%、42.42%、39.39%及77.97%、71.19%、66.10.%、54.24%;产酶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上述平均水平.所有被测药物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高,未出现耐药株.结论 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非产酶株耐药率明显低于医院感染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ESBLs和AmpC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目前大肠埃希菌产酶株感染的临床经验首选用药.

  • 83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结果与临床分析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吴惠玲

    目的 探讨某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6年来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6年该院血流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3例住院的新生儿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G+)球菌为主,占78.31%(65/83);革兰阴性(G-)杆菌占19.28%(16/83);未检出真菌.在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的83例阳性新生儿中,需氧和厌氧培养均生长细菌者34例(40.96%);仅需氧培养长菌者21例(25.30%),仅厌氧培养长菌者28例(33.73%).非正常分娩是新生儿血流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结论 应加强妇婴围产期保健工作及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以减少新生儿血流感染的发生.同时做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可减少漏检.

  •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

    作者:张正银;徐伟红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G-)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1月-2006年10月ICU送检的血、尿及痰等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和金属酶.结果 共获得G-杆菌117株,常见分离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1.63%)、大肠埃希菌(22.22%)、铜绿假单胞菌(18.81%)和肺炎克雷伯菌(8.55%).在观察的15种抗菌药物中,ICU分离的G-杆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耐药率15.38%),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6.75%)、阿米卡星(42.74%)和头孢他啶(45.3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且ICU分离菌的耐药率均高于同期非ICU分离菌.产ESBLs率,大肠埃希菌为23.08%、肺炎克雷伯菌为20.00%;肠杆菌属产AmpC酶株占20.00%(2/10);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株占9.09%(2/22).结论 该院ICU分离的G-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耐药性相当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并采取措施防止耐药菌扩散.

  • 树突状细胞在抗HBV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贾红宇;陈智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起源于骨髓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功能,因其表面具有众多树突状突起而得名.DC由美国学者Steinman及Cohn于1973年发现[1].

  •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及其无菌处理方法

    作者:章小缓;凌均棨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lines,DUWLs)污染包括口腔医疗用水水源的污染、手机等使用过程中回吸造成的水污染和水路管道内壁形成生物膜引起的污染.这些污染可能引起患者间及医患间的交叉感染,不仅威胁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引起社会环境的污染.

  • 肾移植术后难治性腹泻1例

    作者:隆泽泓;吴安华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31岁,农民.因双下肢浮肿,伴乏力6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入院后经降压及血液透析,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规律透析,每周2次.

  • 烧伤感染的控制

    作者:肖光夏

    我国开展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历史约50年,从开始至今大的威胁仍然是感染.在控制烧伤感染方面,曾走过相当曲折的过程,愿简述其教训和经验,供同道参考.

  • 医疗废物管理法规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杨文洪;张曙云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之后,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相继颁发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关于印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通知、关于发布<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通知以及<医疗废物行政处罚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标志着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进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1-8].

  • 凡士林与石蜡油(10:1)油纱敷料用于创面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秀玲;孙凤美

    用凡士林与石蜡油(10:1)配制的油纱敷料对50例患者进行清创后覆盖和各种感染伤口换药,同时用经干热灭菌的凡士林油纱敷料处理50例患者伤口作为对照.结果 显示,凡士林油纱敷料加石蜡油稀释后,保留了凡士林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换药时不会因粘连揭开纱布条引起创面出血、肉芽组织损伤、加重疼痛,且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治疗费用,减轻工作量.

中国感染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