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糖酸修饰壳聚糖载体与siRNA结合体外稳定性研究

    作者:刘恒;李郑武;王莹

    基因载体系统是实现基因转导和基因治疗的关键,壳聚糖作为一种安全、无毒、可降解的阳离子基因治疗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实验研究具有靶向作用的乳糖酸修饰壳聚糖体外与siRNA佳结合质量比及稳定结合条件.结果发现修饰后的壳聚糖能结合的siRNA量减少,pH及盐浓度对乳糖酸修饰壳聚糖与siRNA结合的稳定性均有影响.本实验为壳聚糖的靶向提供思路,并为乳糖酸修饰壳聚糖载体基因治疗制剂提供实验指导.

  • 脂质体载药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冀;季字彬;王向涛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及靶向作用的特点,常用制备方法主要有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法等.在制备含药脂质体时,根据药物被装载的机理不同,又可分为被动载药法(Passive Loading)与主动载药法(Active Loading)两大类.

  • 中医益气活血法在治疗分水岭区脑梗死中的优势

    作者:王婧姝;杜美茹;常富业;王洪印

    中医益气活血法能够活血化瘀的同时兼于顾护人体正气,具有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及脑血管灌注和微循环、扩张脑血管、抑制炎症反应、抗自由基,降低血脂水平等多种作用,在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肝细胞靶向肽段CSR2 a-EGFP 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作者:渠利利;王彦云;龚来玲;沈鹏;朱进;司进

    目的: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的全长编码基因中扩增4个CSP基因编码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EGFP 中进行表达纯化,观察环子孢子蛋白肽段与EGFP融合蛋白对肝细胞的靶向结合能力,探讨其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载体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的编码序列设计4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扩增出4段CSP 的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EGFP中,与EGFP融合表达,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采用SDS-PAGE对纯化的融合蛋白检测;并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不同组织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SP基因中成功扩增到4段分别为300、90、120、80 bp的基因片段,且在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EGFP中经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39×103、31×103、33×103和30×103大小的融合蛋白: CSR1a-EGFP、CSR1b-EGFP、CSR2a-EGFP及CSR2b-EGFP;通过Ni2+亲和柱纯化获得重组CSP融合蛋白,能被疟原虫阳性血清特异识别,且CSR2 a-EGFP能够与肝癌和正常肝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与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则未见反应。结论重组环子孢子蛋白CSR2a-EGFP能够与肝组织特异性地结合,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对肝细胞靶向作用的观察

    作者:司进;曹利民;朱荫昌;王晓婷;高琪;梁幼生

    目的 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进行表达纯化,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肝细胞的结合能力,探讨其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3D7株环子孢子蛋白的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出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pGEM-T中,通过基因测序加以证实;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B)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免疫反应性检测;采用免疫组化(IHC)技术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不同组织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 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成功扩增到1263 bp的全长CSP基因,该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经诱导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Mr)约62×103大小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Ni2+亲和柱纯化获得重组CSP融合蛋白;WB表明,重组CSP融合蛋白能被疟原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重组CSP融合蛋白能够与肝癌和正常肝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与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则未见反应.结论 CSP是疟原虫子孢子表面主要的蛋白,重组环子孢子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转铁蛋白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人肝癌细胞系的杀伤活性

    作者:秦历杰;刘占举

    目的:利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以及亲和力的差异,用转铁蛋白修饰脂质体,使脂质体具有导向肝癌细胞的靶向性,分析其对肝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超声法制备阿霉素脂质体,暴露脂质体上的巯基,然后用双功能交联剂N-琥珀酰亚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SPDP)交联HTf(Fe)2和脂质体,制备成HTf(Fe)2-阿霉素脂质体.用MTT法分析HTf(Fe)2-阿霉素脂质体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杀伤力.结果:实验检测HTf(Fe)2与脂质体的交联率为73.5%,电镜观察修饰后的脂质体呈单层状,平均直径56±38 nm,未用HTf(Fe)2修饰的脂质体直径平均为54±30 nm,两者无显著差异.SPDP修饰和脂质体交联不影响HTf(Fe)2的活力.MTT法分析发现,当浓度为0.10 mg/L时HTf(Fe)2阿霉素脂质体、无HTf(Fe)2阿霉素脂质体及游离阿霉素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4.52%,22.12%和37.82%,前一组与后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Tf(Fe)2阿霉素脂质体体外杀伤肝癌细胞系SMMc-7721具有用药量小、高效、特异性强等优点,为体内应用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期治疗新进展

    作者:任冠军;张力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维持期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经典的维持治疗是指个体患者完成初始化疗既定的化疗周期数,并达到大的肿瘤缓解率后,继续采用化疗的一种延续治疗.在无显著毒副作用下,维持治疗直至某个设定的时间点或直至出现疾病进展.维持治疗通常采用诱导化疗方案中的一种化疗药物,或是与诱导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的另一种药物,并且所用的药物剂量相对较小.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崛起,其特异的靶向作用和轻微不良反应,在维持期治疗中更具吸引力.

  • 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闵理;王以朋;吴志宏

    1 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BPs药物是焦磷酸盐类似物,含1个磷酸盐-碳-磷酸盐(P-C-P)核心结构,该结构使其能靶向作用于骨骼并抵抗酶分解作用.将复合物侧链连接到P-C-P核心,特别是将氮原子引入到一个烷基链,从而生成抗吸收能力增强的复合物.

  • 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介导信号通路的放射增敏剂

    作者:薛丹;徐文清

    据统计,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肿瘤发病率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到2020年全球肿瘤发病率将上升50%,达到每年1500万.在大多数实体瘤的治疗中,放射疗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癌细胞本身所固有的或是在放疗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抗性,以及放疗对正常细胞产生的细胞毒作用使放射疗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在肿瘤的治疗中显示了巨大的临床潜力.经研究表明,激活EGFR,启动其介导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可以调节转录因子,激活基因的转录,指导细胞迁移、黏附、增殖、分化、凋亡.射线能够增加EGF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而EGFR抑制剂能够提高放射敏感性亦在临床前期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得以证实[1].因此,通过调节EGF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一条途径.

  • 金纳米粒在药物及生物大分子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李欣;徐风华

    金纳米粒是一种新型纳米载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毒性低、体表面积大、易与生物分子结合的优点,可用于传递小分子药物及生物大分子,其释药作用既能通过生物学方式进行控制,也能通过改变外部环境的方式加以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这种新型纳米载体的特性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 靶向作用的一氧化氮供体及其相关药物

    作者:张奕华;田季德;彭司勋

    一氧化氮(NO)是一种自由基气体分子,早在1972年就由Joseph Priestley发现,但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在体内的生物学特性才得到确认[1].

  • 载药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作者:师少军;李忠芳;曾繁典

    载药纳米微粒是纳米技术与现代医药学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和基因输送载体.它具有缓释药物、透过生物屏障靶向输送药物、将DNA导入细胞浆质内和建立新的给药途径等优势.

  • 低频超声在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中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旭;蔡芸;李娇;白艳;朱亚萍;梁蓓蓓;王瑾;王睿

    目前,对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的治疗十分棘手.低频超声具有安全、无创及靶向作用的特点,且当与抗菌药物联用时可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本文对低频超声在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包括生物材料、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鼻窦炎、牙周炎等)应用做一综述.

  • 积雪草苷修饰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陈静怡;任翔;王晓辉;彭倩;陈莉;张岭;李京洋;张津宁;张莉

    目的 将积雪草苷制成修饰脂质体,考察该制剂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组织分布情况.方法 SD大鼠尾iv积雪草苷溶液及经过D-甘露糖或十八胺修饰和未经修饰的脂质体制剂,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浆及组织,样品处理后采用HPLC法检测血浆与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比较积雪草苷剂型间在体内药动学参数和组织分布的差异.结果 积雪草苷、积雪草苷脂质体、D-甘露糖-积雪草苷脂质体、十八胺-积雪草苷脂质体4种制剂的药-时曲线均符合权重为1/C2的单室模型.积雪草苷溶液及各脂质体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4.52±0.56)、(101.35±12.47)、(149.82±20.00)、(159.58±16.46) 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 929.70±159.00)、(57 004.35±8 710.89)、(93 736.52±12 710.76)、(64 737.48±6 365.28) min·μg/mL.同时制成脂质体后,积雪草苷在各器官中的质量分数显著上升,在肺部的质量分数由(4.94±0.94) μtg/g升至(39.12±12.04) μg/g.结论 将积雪草苷制成修饰脂质体制剂后,缓释明显,并能增强靶向作用.

  • 大内径多壁碳纳米管基靶向缓释载药系统的制备及性能

    作者:孟艾;杨涛;王娉婷;王剑;隋磊

    目的:制备大内径多壁碳纳米管(LID-MWCNT)基靶向抗肿瘤药物缓释系统,分析其功能特性并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纯化、切割LID-MWCNT,制备碳管载体及同源封堵物超短LID-MWCNT (UST)。碳管表面负载靶向分子叶酸(FA)及荧光标记分子;管内负载抗肿瘤药物顺铂(CDDP),并以UST封堵药物通道。观察载药系统显微形态;测定载药率及药物释放曲线;观察载药系统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趋化状况及增殖抑制效应。结果成功制备大内径多壁碳纳米管基靶向抗肿瘤药物缓释系统(CDDP@UST-FA-LID-MWCNT),其载药率为70.97%。体外释放呈双相缓释模式,持续释放时间约18 h。载体系统具备了一定靶向趋化能力;较低载药浓度的CDDP@UST-FA-LID-MWCNT即对肿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结论载药系统CDDP@UST-FA-LID-MWCNT具有较高的载药率及良好的药物缓释效果,能够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 咪达唑仑滴鼻治疗小儿急性惊厥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蔚变霞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发作>5 min可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导致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性脑损伤而致残或死亡,因此及时、有效而安全地控制惊厥十分必要.近年研究表明,咪达唑仑具有很强的抗惊厥作用,鼻腔给药可以绕过血脑屏障而直接靶向作用于脑组织,使惊厥很快得以控制[1].我院对39例急性惊厥患儿采用咪达唑仑鼻腔给药治疗惊厥发作,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白荣

    目的:探讨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由第一作者以"纳米药物,纳米微粒,药物载体,靶向作用,不良反应"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1/2009)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中文.纳入主题内容与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与主题无关的文章及重复性研究.共纳入18篇文章,归纳总结纳米药物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结果:纳米药物与普通制剂的药物相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较强的化学活性、较快的吸收速度,在通过生物体的各种屏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设定药物的靶向性等许多方面,纳米药物都具有一般药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结论:靶向性纳米药物制剂与以往药物剂型比较,突出的优点是具有明显的靶向性,也就是说它能将药按设计途径输送到药物的靶位.不仅可提高疗效,而且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纳米药物作为崭新的一类制剂,为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给医药界带来了观念性变革.但一些纳米材料显示出毒性特征,特别是纳米材料与人体或环境相互作用的后果还不清楚.因此在纳米材料被加工成商业化产品之前,应充分研究其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及其毒性的消除措施,为合理利用纳米材料奠定理论基础.

  • 抗Her-2抗体与人β防御素Ⅱ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作者:袁丰瑞;张敏静;仝雷;苏志坚;项琪;黄亚东

    利用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融合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Origami B(DE3)中表达人β防御素Ⅱ(human β defensin 2,HBD2)与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链抗体(4D5 scFv)的融合蛋白.经20℃,1 mmol/L IPTG诱导24 h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l kD的SUMO-HBD2-4D5融合蛋白,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占菌体上清总蛋白的42.2%.利用组氨酸亲和凝胶色谱(Ni-NTA sepharose)、特异性SUMO蛋白酶(SUMO protease)酶切和分子筛(Sephadex G-25)联用的方法可获得纯度大于95%的目的蛋白HBD2-4D5,其终得率达到15 mg/L.HBD2-4D5 200μ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杆菌K12D31具有较明显的杀伤作用.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HBD2-4D5蛋白能结合于Her-2高表达的人乳腺癌细胞SK-BR-3表面.本实验表达的HBD2-4D5双功能蛋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和特异性结合SK-BR-3表面Her-2的能力,为日后用于靶向治疗Her-2高表达的肿瘤疾病提供研究基础.

  • 叶酸偶联的青霉素G酰化酶对叶酸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

    作者:杨科亚;ZHANG Youjiu;张友九;张奇;许玉杰;朱然;胡明江;王道锦;项光亚;范我

    目的 研究叶酸偶联的青霉素G酰化酶(F-PGA)对叶酸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宫颈癌HeLa、卵巢癌SKOV3和肺癌A549细胞对F-PGA以及游离叶酸(F-A)的摄取,并进一步用同位素示踪法加以验证和定量检测.结果 F-PGA与F-A相似,均能被叶酸受体阳性的HeLa和SKOV3肿瘤细胞选择性摄取,且有饱和性、可逆性、温度依赖性和高亲和性的特点,但不能被叶酸受体阴性的A549细胞摄取.结论 F-PGA与F-A都是通过叶酸受体介导,从而特异性地靶向于叶酸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的.

  • 包裹阿霉素的VEGF-脂质体体外靶向杀伤人胃癌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童强;卢晓明;王国斌

    目的:利用包裹阿霉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质体于体外观察其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体外细胞毒实验(MTT)方法,检测VEGF-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48h细胞毒试验连有VEGF的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优于无VEGF的阿霉素脂质体(P<0.05),而对非靶细胞(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杀伤作用两者相近.0.5 h预处理试验表明:缩短药物与细胞接触时间后,VEGF-阿霉素脂质体仍保持较强的杀伤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论:VEGF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较无VEGF组和非靶细胞组强,可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物质.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