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调微RNA-3178表达对肝癌血管内皮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作者:李蔚;陶京;熊成龙;朱忠超;荣愈平;刘垒;熊星铖

    目的 通过合成及转染微RNA(miRNA)-3178模拟物(mimics),研究上调miR-3178表达对肝癌血管内皮细胞(HCC TECs)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肝窦内皮细胞(HSECs)和HCC TECs中miR-3178的差异表达.实验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ON组)、miR-3178上调组(Mimics组,miRNA-3178 mimic转染HCC TECs)、阴性对照组(NC组,miR-3178 mimic阴性对照序列转染HCC TECs).RT-PCR验证转染前后HCC TECs中miR-3178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Transewell法检测HCC TECs侵袭及迁移.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178靶基因,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及RT-PCR验证靶基因.结果 RT-PCR结果显示HCCTECs中miR-3178表达明显低于HSECs(P<0.05).转染后HCC TECs中miR-3178表达明显高于转染前(P<0.05),细胞转染效率达到90%以上.细胞侵袭及迁移试验结果显示,Mimic组侵袭及迁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EGR3可能是miR-3178的靶基因之一.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上调miR-3178表达,可明显抑制HCC TECs中EGR3 mRNA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 HCC TECs中miR-3178明显低表达,上调miR-3178表达可通过抑制EGR3表达而抑制HCC TECs侵袭及迁移,靶向抑制HCC TECs中miR-3178表达可能为肝癌重要的治疗方法.

  • 血管靶向及抗血管生成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平;王国庆

    肿瘤的生长必须依赖足够的血供,切断肿瘤的血供则可抑制肿瘤生长,甚至造成肿瘤细胞坏死.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从而影响肿瘤血供的治疗方法是近几十年来肿瘤学研究中一个相当热门的领域.其治疗作用具有:①高效性,一根血管可供应较多的肿瘤细胞,药物易于到达作用部位;②广谱性,肿瘤都需要血供;③不易耐药,内皮细胞不易发生突变等优点.具体又分为血管靶向和抗血管生成两种策略,前者针对已有的肿瘤血管,后者着眼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有时难于完全区分.

  • 肿瘤血管与肿瘤干细胞

    作者:孙志刚;黄盛东;张宝仁;徐志云

    实体肿瘤的生长浸润依赖于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内血管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以前的研究认为,构成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可能源自宿主骨髓的内皮前体细胞、成血管细胞或已形成的血管壁内皮细胞.马赛克血管和拟血管生成丰富了肿瘤新生血管理论,但其理论认为血管可以在内皮缺如的情况下形成.这样就对传统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拟应用肿瘤干细胞理论来解释肿瘤血管的生成.

  • 扶正解毒方选择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调控VEGF/VEGFR-2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浩;方素萍;赵志正;王家伟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选择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及Lewis肺癌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贝伐单抗组、扶正解毒组及其拆方扶正、解毒药物组,采用MTT法观察扶正解毒方药、贝伐单抗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药物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瘤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R-2(KDR)表达的影响.结果:扶正解毒方能够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P<0.05),而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P>0.05),贝伐单抗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及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1),扶正解毒组与贝伐单抗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扶正解毒方能降低瘤组织VEGF表达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VEGFR-2表达(P>0.05),扶正解毒方组VEGFR-2表达水平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相近.结论:扶正解毒方能够选择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与调控VEGF/VEGFR-2信号传导有关.

  • 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罗奇;王晓稼

    ??前期对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肿瘤细胞上。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间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为肿瘤细胞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即肿瘤微环境。此微环境中,有以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为主的间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有新生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也有处于肿瘤局部系统性免疫抑制状态的免疫细胞。而近来的研究显示,肿瘤间质中出现大量间充质干细胞(MSCs),这类细胞的出现类似于创伤愈合过程中的充质干细胞趋化浸润。而MSCs对肿瘤的生长与演化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有的研究却提示出一种矛盾的结果。因此探讨MSCs对实体恶性肿瘤的效应作用,有利于认识肿瘤发生发展和肿瘤相关现象的机制,本文对此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 铁对人肺癌细胞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增殖活性的影响

    作者:况炜;陈慧玲

    目的 研究铁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SPC-A-1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人肺腺癌细胞SPC-A-1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铁对SPC-A-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效应.结果 10、30、100及300 μmol/L浓度组铁可明显促进SPC-A-1细胞的增殖活性;10、30及100 μmol/L浓度组铁使SPC-A-1的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增多;30及100 μmol/L浓度组铁使SPC-A-1的凋亡率显著降低;30及100 μmol/L的铁可明显促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 铁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向S期转化、降低凋亡率从而促进SPC-A-1细胞增殖,还可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的增长.

  • 原发性肝细胞癌对索拉非尼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云;程旸;李爱民

    索拉非尼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分子靶向药物,但原发性肝细胞癌对其耐药性的出现,影响了药物对肝癌的疗效.原发性肝细胞癌对索拉非尼耐药存在多种机制.肝癌细胞本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上调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过表达,肝癌细胞的自噬能力增强及间充质转变均可能导致其对索拉非尼耐药.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耐药,肿瘤微环境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上调等也可能影响肿瘤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该文就原发性肝细胞癌对索拉非尼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管腔形成中量效和时效局限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文静;钱红燕;李靖;张素青;邵冰锋;张一心;陈建国;杨俐萍

    目的:利用体外管腔形成模型,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ECs)调控的精准性,探讨以 VEGF 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缺陷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 CD31免疫磁珠分选人肝癌标本中的 TECs,在含 Matrigel 基质胶的96孔板中,分别与不同浓度 VEGF 共培养,观察不同时间的 TECs 体外管腔形成能力,以正常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为对照。结果1)体外分离培养的 TECs 拟血管内皮细胞梭状形态,其96%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 CD31;2)TECs 在微小量(基础培养条件,2 ng·mL -1)VEGF165时,体外管腔形成较少或不成腔,而对照组 HUVECs 却能形成明显的管腔并分支成网;当附加10 ng·mL -1 VEGF165时,在4 h 观察到 TECs 如同 HUVECs 形成了管腔,在6 h 出现明显的分支网;然而,当附加20 ng·mL -1 VEGF165时,在6 h 观察到 TECs 形成的管腔明显减少;统计分析显示,10 ng·mL -1 VEGF165组 TECs 成管能力比2 ng·mL -1 VEGF165组高出6倍( P ﹤0.001),而20 ng·mL -1 VEGF165组 TECs 成管能力显著下降至10 ng·mL -1 VEGF165组的4.5倍(P ﹤0.001);3)10 ng·mL -1 VEGF165组在培养4、6、8 h 均可见 TECs 管腔形成,但以6 h 为显著;在20 h 时,TECs 的管腔消失,而对照组 HUVECs 却还有明显的管腔分支网。结论肝癌 TECs 体外管腔形成对 VEGF165既有依赖性但又有量-效局限性,过高 VEGF 浓度能抑制性影响 TECs(而不是 HUVECs)管腔形成能力。在 VEGF 的刺激下,TECs 体外管腔形成的时效性短于 HUVECs。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临床应用抗 VEGF 的抗肿瘤药物疗效不一可能与 VEGF 在 TECs 体外管腔形成的量效和时效的局限性有关。

  • 包裹阿霉素的VEGF-脂质体体外靶向杀伤人胃癌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童强;卢晓明;王国斌

    目的:利用包裹阿霉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质体于体外观察其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体外细胞毒实验(MTT)方法,检测VEGF-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48h细胞毒试验连有VEGF的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优于无VEGF的阿霉素脂质体(P<0.05),而对非靶细胞(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杀伤作用两者相近.0.5 h预处理试验表明:缩短药物与细胞接触时间后,VEGF-阿霉素脂质体仍保持较强的杀伤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论:VEGF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较无VEGF组和非靶细胞组强,可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物质.

  •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

    作者:黄秀英

    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从而在体内继续生长和增殖.在肿瘤形成早期,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肿瘤细胞表达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从而清除肿瘤细胞;但一些弱免疫原性的肿瘤细胞未被免疫系统完全破坏而潜伏在体内;终这些肿瘤细胞能克服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形成免疫耐受的微环境,从而进行性生长.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肿瘤血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间的第一道物理屏障,而且组成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表型和功能特性改变也与免疫逃逸有着密切关系.内皮细胞也是免疫反应中早被T细胞识别的靶细胞,同时对肿瘤免疫反应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本研究就肿瘤内皮细胞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进行重点介绍.

  •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的研究

    作者:李文;彭芝兰

    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angio-genesis),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已经成为不同于常规肿瘤治疗的方法和热点.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化学药物治疗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有以下优点:(1)血管生成抑制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抗癌药物经组织扩散时受到组织坏死、纤维化、组织内高压的影响,常常在组织内达不到有效浓度;(2)血管内皮细胞属正常细胞,其基因型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而肿瘤细胞基因型不稳定,易产生耐药性;(3)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相同,而原发灶与继发灶中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化疗反应各异;(4)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速度较正常组织快许多倍,血管生成抑制剂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轻微;(5)不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本文就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调控、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作一综述.

  • STIM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金眉;周艳;李小安;刘卫华

    钙离子作为细胞生命活动中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钙信号通路调控多种细胞功能,例如细胞分泌、神经激活、细胞凋亡、基因转录等[1].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要靠调节胞内Ca2+浓度来维持正常细胞活动.大量研究证实,肿瘤细胞中的Ca2+浓度远远高于正常细胞,且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表达量增高,钙离子依赖的蛋白激酶如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等在肿瘤细胞中活性也增高.

  •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模拟培养

    作者:卢松;陈婷婷;别明江;吴家玉;熊中华

    目的 探讨一种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ECs)体外模拟培养模型,为后续实验做准备.方法 利用半透膜孔径为1.0 μm的间接共培养双层培养皿建立肿瘤细胞株A549、内皮细胞(HUVECs)体外共培养模型,模拟TECs体内生长环境,对共培养细胞的形态、生长特性、增殖力及染色体核型、端粒酶活性等遗传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在共培养条件下,共培养A549-HUVECs细胞呈游走迁徙状态,细胞能量代谢旺盛,细胞通透性增加,细胞增殖能力持续增加,处于自稳态调节紊乱所导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失调的状态,细胞染色体核型表现为亚三倍体,端粒酶活性增高,发生表型转化,从而表现为类似癌前病变的病理特征.结论 处于体外模拟共培养模型中的A549-HUVECs细胞所发生的特征性变化,类似于体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状态,为我们所需要的TECs,说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模拟培养方法是可行的.

  • 靛玉红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卓虹;祝朝富;安佰平;蓝兰;李世杰

    目的 探讨靛玉红(Indirubin)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影响.方法 采用肝癌HepG2细胞上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成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umor-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Td-EC),通过MTT法、细胞迁徙试验、血管形成实验检测靛王红对HUVEC与Td-EC增殖、迁移、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靛玉红在体外对Td-EC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一定浓度的靛玉红能显著降低Td-EC细胞迁徙活性和抑制血管的形成,而同样条件下,靛玉红对HUVEC的抑制作用弱于Td-EC.结论 靛玉红在体外可特异地抑制Td-EC增殖、迁移、血管形成.

  • 三氧化二砷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作者:傅文达;王雪雯;张建华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抗血管形成机制.方法:采用肝癌HepG2细胞上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成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umor-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Td-EC),通过细胞迁徙实验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血管形成实验检测As2O3对Td-EC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结果:As2O3在体外对Td-EC有显著促进凋亡的作用,并能抑制其迁移和血管的形成,较在同样条件下对HUVEC的凋亡、迁移和血管形成作用显著.结论:As2O3在体外可特异地抑制Td-EC生长及功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