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程吉华

    机体中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异常细胞并进行清除,但肿瘤仍能在人体内发生、发展、转移,表明肿瘤具有免疫逃逸能力.明确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是免疫治疗的突破口.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肿瘤免疫逃逸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肿瘤细胞自身的修饰、代谢异常,以及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缺氧环境等方面进行阐述,拟为肿瘤治疗提供思路.

  • 清胰化积方对移植胰腺癌小鼠免疫抑制因子及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剑军;陈震;石卫东;朱晓燕;刘鲁明

    目的:观察清胰化积方对移植Panc 02胰腺癌小鼠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及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白细胞介素-2(IL-2)组、清胰化积方小、中、大剂量组;观察给药后肿瘤变化,检测小鼠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可溶性IL-2受体(slL-2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清胰化积方各剂量组胰腺癌移植瘤瘤重均小于Ns组(P<0.05),血清sIL-2R、TGF-β1、VEGF水平均低于NS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NS组(P<0.05).结论:清胰化积方对胰腺癌体内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增强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改善宿主的免疫抑制状态.

  • 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肝癌细胞株对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田菊霞;史丽云;周卸来;楼忠明

    目的 研究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肝癌细胞株对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两株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腹水型肝癌模型中,取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其在干扰素γ(IFN-γ)和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一氧化碳(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检测其活化后的杀伤能力.进一步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研究不同荷瘤小鼠腹水中IFN-γ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并用相应抗体封闭TGF-β1后,检测活化巨噬细胞产生NO能力及杀伤活性.结果 经IFN-γ和LPS活化后,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巨噬细胞,杀伤能力下降.高转移性肝癌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水平和杀伤能力均低于低转移性小鼠,但其分泌TNF-α量较高.此外,荷瘤小鼠腹水含较高水平IFN-γ与TGF-β1,不同转移程度荷瘤小鼠IFN-γ水平接近,但高转移性肝癌小鼠腹水含更多TGF-β1,而且TGF-β1的封闭可导致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的巨噬细胞分泌NO的能力部分恢复.结论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TGF-β1等抑制性因子下调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功能.肿瘤的转移程度可能与其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的能力相关.

  • TRAF6,TAK1和TGF-β基因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陈珍珠;尹青松;魏旭东;陈琳;李玉富

    本研究检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F6、TAK1及TGF-β基因在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化疗对TRAF6/TAK1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采用Ct值比较法,通过SYBR Green Ⅱ实时定量PCR检测38例DLBCL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TRAF6、TAK1及TGF-β在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12例健康人PBMNC作为对照.结果表明:DLBCL患者治疗前后PBMNC中TRAF6、TAK1和TGF-β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治疗前患者TRAF6及TAK1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这两基因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同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这两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这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而TGF-β基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LBCL患者化疗后TRAF6/TAK1信号通路的活性明显增高,而TGF-β基因治疗后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 妊娠期母体血清IL-3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岳朝艳;应春妹

    目的 探讨抑制性细胞因子IL-35、IL-10和TGF-β在女性妊娠期和非妊娠期的表达水平,以及IL-35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120例正常妊娠、40例复发性自然流产史孕妇、40例产后健康妇女和40例非妊娠妇女的IL-35、IL-10、TGF-β的血清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健康妊娠女性血清IL-35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女性[333.6(59.32, 1 391) pg/ml vs 123.9(8.763, 471.7) pg/ml;P<0.001].与非妊娠女性相比,TGF-β在妊娠早期显著升高[473.4(398.0,580.5) pg/ml vs 379.7(311.0, 441.3) pg/ml,P<0.01].血清IL-10水平在妊娠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02(5.854, 12.89) pg/ml vs 9.339(5.691, 12.07) pg/ml;P>0.05].与健康妊娠早期的孕妇相比,复发性自然流产史孕妇的血清IL-35水平显著降低[220.4(4.951, 702.0) pg/ml vs 386.5(64.37,1 355) pg/ml;P<0.05].IL-35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回归系数=-0.003,OR=0.997).结论 IL-35的血清水平在正常妊娠孕妇中增加,在复发性自然流产史孕妇中降低.IL-35是维持母胎免疫耐受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IL-10或TGF-β.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乳腺癌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

    作者:周强;伍烽;朱学强;张军;李莉;王智彪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腺癌后原发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中癌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变化.方法 HIFU组23例患者改良根治术前1~2周接受HIFU治疗,对照组25例仅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原发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中VEGF、TGF-β1及TGF-β2的表达.结果原发灶局部,HIFU组三者的阳性率(VEGF,P<0.05)及阳性肿瘤细胞数(三者均P<0.05)较对照组低;腋窝阳性淋巴结中,HIFU组三者的阳性率(TGF-β2,P<0.05)及阳性肿瘤细胞数(VEGF、TGF-β1,P<0.05)也较对照组低.结论 HIFU治疗可以减少乳腺癌患者局部的免疫抑制因素,有助于改善局部免疫功能抑制状态.

  • 自体干细胞结合高剂量动脉化疗晚期胃癌作用研究

    作者:朱金水;朱励;王龙;庄奇新;胡兵;达炜;陈维雄;陈国强;马积庆

    目的:本文采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联合高剂量超选择胃左动脉化疗晚期胃癌患者,探讨其近期疗效及对机体免疫调节因子影响.方法:所有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数字化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超选择高剂量动脉EAP方案化疗后,均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结果: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结合高剂量EAP动脉化疗治疗组对晚期胃癌有效率为85.0%,治;疗前肿瘤体积为40.5±3.4cm3,1疗程后16.7+1.4 cm3;而全身静脉EAP化疗晚期胃癌有效率为35.0%,治疗前肿瘤体积为39.4+3.2 cm3,1疗程后30.2+2.6 cm3;动脉化疗后再输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胃癌患者,其机体白介素-2,γ-干扰素,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则显著下降.结论: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联合高剂量EAP动脉化疗方案是治疗不能手术晚期胃癌新方法,同时还可提高机体中央免疫调节因子IL-2,γ-干扰素水平,降低免疫抑制因子sIL-2R功能.

  • PD-1/PD-L1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林林;何玲玲;赵亚林;张珂;江宇泳;杨志云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癌症所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递增[1]。目前,已知癌症的发生发展被归因为多种免疫逃避,包括细胞表面MHC-I分子的下调,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如转化生长因子-β)以及T细胞共刺激的缺乏[2],从而导致宿主免疫抑制。在肿瘤免疫应答中,肿瘤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诱导凋亡是肿瘤免疫逃避的主要机制。已知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提供的第一信号和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PD-1/PD-L1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协同刺激分子的重要成员,近年来被证实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相关,是导致肿瘤免疫逃避的重要机制。本文就PD-1/PD-L1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合并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6的表达变化

    作者:彭晔;张旭刚;杨秀芳;韩轶超;周慧敏;胡洁

    目的:探讨化疗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40例,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个周期化疗,并采集每周期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第2天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IL-6含量,并选取2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第1周期化疗前合并/非合并T2 DM组IL-6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T2DM组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第1周期化疗后血清IL-6含量降低,而第2周期化疗后含量却较第2周期化疗前升高( P<0.05);非合并T2DM组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第1、2周期化疗后血清IL-6含量呈持续降低趋势(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1周期化疗可促进合并/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下降;第2周期化疗可继续促进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下降,但却同时促进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回升。

  •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作者:金玲;吴文忠

    目的 对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和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78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VAD)进行治疗,治疗组(PA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6(76.2±6.8)pg/mL、IL-17(92.2±5.8)pg/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4、4.86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4,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3+CD8+、CD3+CD4+/CD3+CD8+的水平分别为(42.87±2.52)%、(22.7±3.27)%、(1.84±0.1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5.83、4.88,P<0.05).结论 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细胞株IL-10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维;钱元淑;谢幸;吕卫国;陈怀增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而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则依赖于两类细胞因子即Th1与Th2型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白细胞介素10(IL-10)主要由Th2细胞分泌,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因子.目前关于卵巢癌细胞能否表达IL-10尚存在争论.本实验通过对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细胞株IL-10表达情况的研究,来探讨其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

  •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在肿瘤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飞萍;付晓野;王畅;郭慧

    实验与临床分析证明,肿瘤患者血清含有免疫抑制因子,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的生成,使机体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成为免疫无应答.是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免疫监管系统的重要原因之一[1].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在临床进一步应用中发现,除肿瘤患者外, 感染性患者IAP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同时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有所降低.目前国外特别在日本除了作为肿瘤标志物外,已扩大到用作检测多种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一项指标.我们采用一元放射免疫琼脂扩散法对200例多种肿瘤患者血清,100例非肿瘤患者及100例健康者血清中的IAP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龙珍;张临泉;唐天友;姚元虎;刘忠华;王绪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ive acidic protein,IAP)是1981年由Tamura等从胃癌患者腹水中分离纯化的一种酸性蛋白.在生理情况下,由肝细胞、巨细胞、粒细胞产生低水平的IAP,其在机体平衡免疫系统中起着负平衡作用.肿瘤患者因机体受肿瘤细胞或其它免疫抑制因子的侵害,免疫细胞功能低下或不全,血清IAP水平普遍高于健康人,因此人们认为IAP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相关标志物.目前已有文献报道IAP与肿瘤的恶性度、TNM分期、预后等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于IAP在肺癌患者放疗中的变化报道甚少.本实验检测了40例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IAP水平,以探讨IAP在肺癌患者放疗前后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 中医药阻抑肺癌增殖和转移的机理研究概况

    作者:卢君仁;赵珍品;刘伟胜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总的五年生存率为13%,而肺癌的死亡率则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这其中的原因既是因为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复杂,恶性程度高[1,2],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大多数肺癌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已发生了局部或广泛的转移,尤其是微小转移[3,4]。因此,控制肺癌的增殖和转移是治疗肺癌的关键。近年来许多研究对中医药阻抑肺癌增殖和转移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有关的研究作一综述。1 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宿主通过细胞免疫,特别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体液免疫影响肿瘤细胞的形成和成生长;而在肺癌进行性生长时,肿瘤细胞不断释放免疫抑制因子,以及激活抑制性巨噬细胞或T淋巴细胞,而使患者免疫功能发生较为广泛的改变,这种改变大多是免疫功能的调节方向呈负性的,并伴有多种免疫活性的抑制[5~7]。如果增加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使瘤细胞可以诱发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或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及时杀伤肿瘤细胞可以抑制肺癌生长,防止肺癌转移。

  • Fas/FasL在角膜的表达与角膜移植

    作者:宋秀君;张洁

    角膜移植是机体内成功率高的器官移植之一,据统计角膜移植1年的失败率为10%~15%,5年失败率20%~30%[1,2].目前认为同种角膜移植的高成功率归功于:前房为免疫豁免区;角膜无血管、淋巴循环,相对缺乏抗原递呈细胞;存在复杂的免疫抑制因子;低MHC抗原表达和角膜抗原的免疫偏离等[3].近年研究显示,与细胞凋亡相关的Fas和Fas配体(Fas ligand,FasL)相互作用在机体免疫豁免和免疫耐受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 坐盆汤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晔;赖海标;钟亮;黄智峰;赖伟业;吴松

    目的:探讨坐盆汤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坐盆汤加温水坐浴,B组温水坐浴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A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免疫抑制因子(IAP)量明显上升,与B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坐盆汤坐浴不失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 小肝癌经皮肝穿刺注射乙醇治疗前后sIL-2R的检测

    作者:刘霞;臧东钰;包翠芬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是一种免疫抑制因子,当免疫抑制功能低下时,sIL-2R水平显著提高,且与病情进展呈正相关.我们于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64例小肝癌患者,并对其治疗前后的sIL-2R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免疫功能的变化.

  • 输卵管癌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女性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和免疫抑制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作者:赵淑云

    目的 比较输卵管癌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女性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和免疫抑制因子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7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14例输卵管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4例同期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与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采用体外增殖抑制实验计算抑制率来评价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浆TGF-β1与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2,P<0.05;t=3.07,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浆TGF-β1与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3,P<0.05;t=4.12,P<0.05).结论 输卵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较多,功能较强,且与TGF-β1及IL-10水平相关.治疗可降低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使其功能减弱,并降低血浆TGF-β1与IL-10水平.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TGF-β1与IL-10发挥抑制作用,在调控肿瘤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对输卵管癌的免疫学防治十分重要.

  • 中医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张朋;刘苓霜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正气亏虚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根本,提高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功能是治疗的根本。中医药在其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体现在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等方面,但仍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和疗效机制探讨,今后从免疫抑制因子角度探索中医药发挥疗效的机制可能成为研究方向。

  • 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TGF-β1的研究

    作者:尹国才;郑毅;任建;施海燕;刘玉荣;马骢;关淑珍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为多效能生长因子,在人体已发现有三种异构体形式(TGF-β1,2,3),有刺激[1]和抑制[2,3]双重生物功能.可刺激细胞外基质(ECM)的分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趋化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在创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TGF-β1异常增高可促进ECM的异常增多和沉积,这与多种纤维化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TGF-β1又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因子.进行性硬皮病(P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特征是皮肤纤维化而变硬.我们用ELISA试剂盒检测了临床上处于活动期的PSS和SLE患者以及正常人的血清TGF-β1含量,目的是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6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