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缓控针植入穴位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作者:卢爱军;庞爱军;修文福;王志刚;马小顺

    目的:探求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方法,研制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中药制剂.方法:将238例患者随机分为缓控针组(118例)、西药组(120例).缓控针组采用补益宗气、滋阴安神中药验方制成缓控针新型制剂,利用套管针注射到肌肉(特定穴位)里,取穴为膻中、内关、心俞、脾俞、肺俞,缓释、控释药物并保持持久刺激;西药组采用口服心律平,每次150 mg,每天3次.结果:缓控针组早搏的治愈率为51.7%,愈显率为71.2%,明显高于西药组的28.3%、50.8%(P<0.001).结论:中药缓控针新制剂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疗效好,且安全性高,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改良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配制方法的介绍

    作者:李娣

    目的:探讨注射用缓释微球的两种不同配制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817例接受缓释微球注射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或对照组。对照组407例用5 ml注射器的7号针头抽取溶媒2 ml,注射到亮丙瑞林干粉中,轻轻振荡,抽取全部药液排气后行腹部皮下注射。观察组410例首先将亮丙瑞林干粉瓶放于垫有3层毛巾的治疗台面上轻轻振荡,使干粉松散,然后用5 ml注射器的7号针头抽取溶媒2 ml,注射到亮丙瑞林干粉中,再进行腹部皮下注射。比较两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针头堵塞及针头脱落以及药液喷射情况。结果对照组407例患者,发生堵管者106例,堵管率为26.0%;观察组410例患者,发生堵管者21例,堵管率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解药物前先将药物干粉振荡使之松散后再将溶媒注入,可明显降低缓释微球注射时的堵管率,提高缓释微球皮下注射的成功率。

  • 吗啡控释片致严重尿潴留1例分析

    作者:蒲兵;谢法东

    对吗啡控释片致严重尿潴留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7岁.于2006-03-01因咳嗽、发热、胸闷来我院就诊,行CT检查示:符合左肺下叶周围型肺癌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表现,肿瘤标志物高,随行艾素+DDP方案两周期化疗.2006-05-04因胸闷、咳嗽、后背疼痛再次入院,行全身骨扫描示:发现多处肿瘤骨转移病灶.由于肿瘤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随行局部放疗3 600 CGY/18F,自觉胸闷咳嗽减轻.

  • 吗啡控释片所致不良反应

    作者:秦文英;秦丕效;尤美玲

    硫酸吗啡控释片为强效中枢性镇痛药物,主要用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第三阶梯止痛治疗,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呼吸抑制例1:男,65岁.因原发性肝癌疼痛给予吗啡控释片30 mg口服,服药1 h后出现恶心,2 h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深慢4~5次/min.口唇轻度紫绀,瞳孔缩小2 mm,即予对症治疗,2 h后呼吸逐渐恢复为10~16次/min,4 h后紫绀好转,瞳孔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稳定.

  • 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章龙;唐健

    目的 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各种类型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用单药和添加治疗各类癫痫患者88例,添加组39例,在原有抗癫痫药基础上,按成人每日0.5~1.5 g,儿童15~30 mg·kg-1·d-1,于早、晚两次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单药组49例,成人起始剂量为每日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0.5 g,每周增加剂量不超过0.5 g,大剂量不超过每日2.0 g;儿童按15~30 mg·kg-1·d-1,大不超过40 mg·kg-1·d-1.服药24周根据发作频率减少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治疗总控制率为43.2%,总显效率为23.9%,总有效率为81.8%,无一例出现发作次数增多.单药治疗组控制率为51.0%,显效率为22.4%,总有效率为83.7%;添加治疗组控制率为33.3%,显效率为25.6%,总有效率为79.5%.两组相比,单药组治疗效果略高于添加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药治疗疗效较为明显者为失神发作、强直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等,而局灶性发作仅占50.0%;添加治疗组其疗效较为明显者是继发强直阵挛性发作(90.0%).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昏、体重增加、嗜睡、脱发、血小板减少、一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等,多数患者反应较轻,只要从小剂量开始,加药速度慢,注意肝功能等检查,就能够坚持服药.虽然此药比较安全,但在发育期女性及孕妇中应用仍然要慎重.随访一年以上患者依从性较好.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依从性,是较理想的抗癫痫药物.

  •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联合5-氟尿嘧啶缓释剂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

    作者:孙尧;王刚;丛林;侯庆峰;武乐斌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及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 方法 患者术前空腹,彩超引导选择合适进针路径,避开周围血管及胆管,采用单点多向、多点多向的方法力求125I粒子均匀分布,并在125I粒子间间隔植入5-FU缓释剂.术后1、2、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及CT检查,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对疗效进行分级.将疗效分为4 级,Ⅰ级: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肿瘤缩小25%~50%;Ⅲ级:肿瘤缩小25%以下;Ⅳ级:肿瘤大小无变化或增大. 结果 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1、2、6个月复查.1个月: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3例;2个月: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6个月: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0例;术后5个月死亡1例.生存期5~1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 结论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及5-FU缓释剂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且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心肌内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对大鼠心肌梗死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伟强;陈玉成;熊素彬;曾智;金鑫;王斌;王浩宇

    目的 探讨心肌内局部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生成、梗死面积、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以聚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为载体制备17β-雌二醇纳米粒,评价其理化性质及体内、体外药物释放参数.将75只SD雌鼠制备去卵巢心肌梗死模型,制模成功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梗死边缘区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4 mg/100 g)、实验对照组(梗死边缘区注射空白纳米粒4 mg/100 g)和空白对照组(仅制备去卵巢心肌梗死模型),每组20只.1个月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区毛细血管密度(MVD)及内皮型一氧化氟合酶(eNOS)累积吸光度(A)值,并测量梗死面积.结果 17β-雌二醇从PLGA纳米粒栽体中缓慢释放1个月,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肌梗死1个月后梗死边缘区MVD增加(P<0.05),eNOSA值增多(P<0.05),梗死面积减小(P<0.05),死亡率无升高(P=1.000).结论 心肌内局部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可以促使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毛细血管生成,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不增加死亡率.

  • 化疗药缓释制剂局部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剑寅;王效民;张其清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抗癌药缓释剂对肝癌局部化疗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进展;并借鉴了其他实体肿瘤的研究成果,提出植入式缓释剂置入肝癌局部行间质化疗的新型给药途径.

  • 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的研制与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林斌;李春艳;朱勇;黄惠丽

    目的 ①研制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骨科内植物.②对本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进行体外药物释放规律及持续时间测定,以了解其体外缓释规律及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对其抗菌效能的影响.方法 在长约5 cm,直径4 mm的圆柱形不锈钢短棒上均匀涂布0.4 g头孢唑啉钠,其外涂布丙烯酸树脂等多种高分子可降解有机物的混合物,即制成试验用带抗菌效能内植物.将带有涂层的8根不锈钢短棒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经环氧乙烷灭菌,将其分别置入10 ml pH=7.40的PBS磷酸盐缓冲液中,并保持其处于37℃的环境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溶液中头孢唑啉钠的浓度变化及其有效抑菌时问.结果 第1~2天本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所释放出的头孢唑啉钠保持一个较高的浓度,自第3天开始平缓的下降,第17天时8根试管低浓度仍高达7.1 μg/ml(头孢唑啉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为0.1~6.3 μg/ml),且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对其抗菌效能无任何影响.结论 用本涂层方法制备的自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具有较强且持久的抗菌能力,可接受环氧乙烷灭菌,对防治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bFGF缓释微胶囊对移植静脉桥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洪生;连锋;郑家豪;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目的通过移植静脉桥旁植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微胶囊,观察其对移植静脉桥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空白胶囊组(II组),1μg bFGF缓释微胶囊组(III组),每组8只,建立颈部动脉旁路移植术模型.II,III组分别于移植静脉桥旁埋藏空白微胶囊,bFGF缓释微胶囊各5只.术后5周,测定移植静脉桥新内膜面积/(新内膜面积+中膜面积)(I/M),内皮依赖性大舒张反应(Emax),免疫组化PCNA阳性细胞计数,移植静脉桥内皮面积.结果与I、II组相比,III组I/M(I组0.53±0.03,II组0.48±0.05,III组0.28±0.03,P<0.001)明显减小;Emax明显改善(I组0.13±0.03,II组0.12±0.02,III组0.36±0.04,P<0.001);PCNA阳性细胞计数减少(I组20.75±3.37,II组20.50±3.85,III组8.38±1.69,P<0.001);内皮面积明显增多[I组(4.08±1.61)mm2,II组(3.93±1.54)mm2,III组(12.93±2.03)mm2,P<0.001].结论 bFGF缓释微胶囊对移植静脉桥有明显的促进内皮修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恢复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

  • 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织工程血管缓释模型构建

    作者:马小龙;李温斌;辛志飞;李殿坤;周子凡;万局易;孟旭

    目的 构建能缓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模型,观察其缓释微球性能及血管支架性能,为后期动物实验提供材料和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脱细胞试剂对绵羊颈动脉进行处理,观察其脱细胞情况及支架性能.制备载有VEGF的缓释微球,检测微球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测出缓释曲线.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缓释微球与血管支架有效结合.将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组织工程血管缓释模型管腔内,观察内皮生长情况.结果 羊颈动脉经处理后能保持血管支架原有性能.缓释微球平均粒径(9.8±6.0) μm,在20天内能缓慢释放,释放率达70%.缓释微球能与组织工程血管有效紧密结合.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在血管支架内表面生长.结论 采用Triton X-100、DNA/RNA核酶作脱细胞试剂,血管支架性能良好;用PLGA制成的缓释微球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冷冻干燥技术能使缓释微球与血管支架紧密结合,构建合适的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缓释模型.

  • 苯扎氯铵避孕凝胶剂避孕有效性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作者:徐晋勋;黄紫蓉;吴愉;王海云;周晓波;肖志琴

    目的 观察苯扎氯铵(BZK)避孕凝胶剂的避孕效果.方法 将240例健康育龄期女性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0例使用BZK避孕凝胶剂(BZK组),120例使用壬苯醇醚(NP-9)避孕胶冻剂(NP-9组),随访6个月,以寿命表法、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因症停用率和非医学原因停用率.结果两组妇女6个月时的随访率,BZK组和NP-9组分别为100.0%(120/120)和99.2%(119/120);粗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72/100妇女和0.91/100妇女;粗累积因症停用率为0和2.68/100妇女;粗累积非医学原因停用率为3.39/100妇女和6.05/100妇女;两组的3种粗累积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ZK避孕凝胶剂的避孕作用与NP-9避孕胶冻剂同样有效.

  • 生物黏附缓释避孕凝胶杀精剂的临床有效性试验

    作者:徐晋勋;石林特;周晓波;肖志琴

    目的观察外用生物黏附缓释避孕凝胶杀精剂(凝胶剂)的临床避孕效果.方法将240例育龄妇女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0例使用凝胶剂(凝胶剂组),120例使用避孕栓剂(栓剂组).随访6个月,以生命表法统计、Log rank 检验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因症停用率和非医学原因停用率等.结果两组使用药剂前后,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均无异常.6个月的随访率,凝胶剂组和栓剂组分别为100.0%和97.5%;粗累积妊娠率分别为6.39/100妇女和2.95/100妇女;因症停用率为3.45/100妇女和4.57/100妇女;非医学原因停用率为6.89/100妇女和14.17/100妇女.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凝胶剂的临床效果与避孕栓剂一样,是安全、有效的.

  • 控释前列腺素E2 栓剂--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研究

    作者:盖铭英;张建平;李扬;韩红敬;杨剑秋;王山米;苏琦枫;吴连方

    目的探讨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00例孕周超过37周、无严重合并症的初产妇,以阴道放置含普贝生的可复性装置引产作为研究组;另选49例同样条件,阴道内放置不含普贝生的可复性装置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Bishop评分、临产情况及分娩的发生时间、剖宫产率、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产妇给药后Bishop评分,93例提高≥2分,而对照组仅2例提高≥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从给药到分娩的时间为(1 452±1 190)min,对照组为(4 502±2 90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为32%,而对照组则为61%.两组产妇产程中的胎心变化、羊水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状况无明显差异.宫缩过度刺激是普贝生的主要副作用,但研究组的发生率仅3%,取药后即可好转,并有2%的病例有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足月引产.

  • 宫颈扩张球囊与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金晖;滕奔琦;伍玲;范建辉

    目的 比较宫颈扩张球囊与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引产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1 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住院待产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01例,均有引产指征且排除引产禁忌证,阴道清洁度≤Ⅱ度,无念珠菌及滴虫感染,人院后体温正常,无发热,血常规检查无感染征象,宫颈Bishop评分<6分.依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宫颈扩张球囊组(球囊组)50例,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组(欣普贝生组)51例,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记录每例研究对象应用球囊或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后宫颈成熟情况、放置时间、放置后自然临产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子宫过度刺激、急产、羊水粪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后24 h后血常规情况.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球囊组与欣普贝生组产妇的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4.2±1.3)分与(4.1±1.2)分,t=0.09]和新生儿出生体重[(3265.0±426.1)g与(3345.1±391.7)g,t=0.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比较球囊组与欣普贝生组的引产后宫颈Bishop评分[(6.8±1.4)分与(6.6±1.6)分,t=0.84]、平均放置时间[(10.9±2.5)h与(11.0±6.9)h,t=0.10]、促宫颈成熟有效率[80.0% (40/50)与84.3%(43/51),x2=0.32]和剖宫产率[20.0%(10/50)与19.6%(10/51),x2=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球囊组自然临产率低于欣普贝生组[24.0%(12/50)与76.5%(39/51),x2=27.81,P<0.05].(3)球囊组与欣普贝生组比较,球囊组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0.0%(0/50)与9.8%(5/51),x 2=5.16]、急产率[2.0%(1/50)与13.7%(7/51),x2=4.76]和羊水粪染发生率[0.0%(0/50)与7.8%(4/51),x2=4.08]均较低(P均<0.05).比较球囊组与欣普贝生组的产后出血率[8.0%(4/50)与9.8%(5/51),x2=0.1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0%(3/50)与0.0%(0/51),x2=3.15]、分娩结束后24 h的白细胞计数[(13.0±4.3)×109/L与(13.0±3.4)×109/L,t-0.05]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9±6.6)%与(77.0±6.5)%,t=0.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与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效果相似.控释地诺前列酮栓放置后自然临产率高,而宫颈扩张球囊导致子宫过度刺激、急产及羊水粪染等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低.

  • 每六周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缓释剂干预女孩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作者:梁雁;魏虹;张建玲;侯凌;罗小平

    目的观察延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缓释剂注射间期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抑制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的效果. 方法 46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年龄(8.3±1.4)岁(6.1~11.2)岁,乳房开始发育年龄(6.6±1.4)岁(2 ~8)岁,骨龄(8.9±1.5)岁(6.8 ~11.5)岁;每6周腹部皮下注射曲普瑞林3.75 mg,平均剂量为 2.8±0.6(1.8~4.1)μg/(kg*d);B组:20例,年龄(8.1±1.3)岁(5.1~10.3)岁,乳房开始发育年龄(7.0±1.2)岁(4 ~8)岁,骨龄(8.9±1.4)岁(6 ~11.5)岁;每4周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 mg,平均剂量为4.8±1.1(3.2~7.4)μg /(kg*d).两组均连续用药1年以上.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以下指标:性发育情况、身高、体重、生长速率、血性激素的水平、骨龄等. 结果每6周皮下注射曲普瑞林3.75 mg的治疗方案与每4周肌肉注射普瑞林3.75 mg的治疗方案均能使患儿的第二性征减退、停止发育,乳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乳腺回缩或乳腺组织变松软;卵巢体积缩小,直径大于0.4 cm的卵泡消失;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性激素下降至青春前期水平;A、B两组的年生长速率(cm/年)分别由治疗前的6.3±1.4、6.7±1.3降低为5.8±1.2、5.4±1.0,B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t=5.7,P<0.01),提示肌肉注射组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两组的骨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ΔBA / ΔCA分别由治疗前的1.2±0.2、1.3±0.3降低为0.7±0.2、0.9±0.1,A组ΔBA / ΔCA值较治疗前降低更为明显(t=4.1,P<0.01),提示皮下注射组骨龄的增长速度更缓慢;两组的预测成人期身高(PAH)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A组12例治疗2年的PAH较治疗1年的PAH增加更明显.A组2例患儿首次应用GnRHa 3~7 d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持续3~5 d消失.此外所有患儿腹部注射部位均可扪及直径1 cm左右的硬结,持续6~12周后消失.两组均未见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每6周皮下注射曲普瑞林3.75 mg,可与4周肌肉注射疗法同样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和抑制性激素的水平,且6周皮下注射方案在延缓骨龄增长,提高预测成人期身高方面优于4周肌肉注射.

  • 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与注射液腹腔给药治疗H22小鼠腹水瘤对照的研究

    作者:梅魁敏;秦叔逵;殷晓进;陈亚利;魏红梅;张改琴

    目的:比较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中人氟安)和普通氟尿嘧啶注射液(5-FU)两种剂型对H22小鼠腹水瘤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8只H22腹水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赋形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中人氟安组(4 mg/只)和5-FU组(4 mg/只).严密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变化和生存期,计算腹水体积和镜下腹水中每毫升中的肿瘤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腹水肿瘤细胞凋亡率和S期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腹水肿瘤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两对照组相比,中人氟安纽和5-FU组小鼠的一般状态良好,体质量增长缓慢,全身症状出现较晚,生存期延长(14和13 d vs 21和19d,P值均<0.01),其中,中人氟安组中位生存期较5-FU组延长,P=0.047.中人氟安组的腹水体积少于5-FU组[(5.1±0.7) mL vs (7.8±0.9) mL],P<0.05;但2组每毫升腹水中的肿瘤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2±0.98)×108 mL-1 vs (7.86±1.05)×108 mL-1];P>0.05.中人氟安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和S期比例[(24.9±5.0)%和(52.19±4.60)%]均高于5-FU组[(20.1±4.5)%和(39.25±5.84)%],P值均<0.05;同时,前者Bck2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较后者减少(△Ct值为9.57±0.67vs7.11±0.35,灰度值为0.22±0.029 vs 0.46±0.480),P值均<0.05;而bax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较后者增多(△Ct值为2.05±0.21 vs3.72±0.53,灰度值为0.55±0.026 vs 0.34±0.018),P值均<0.05.结论:同等剂量的中人氟安对于小鼠H22腹水瘤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普通5-FU注射液,其机制可能与前者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明显增加H22腹水瘤细胞凋亡率和S期细胞比例有关.

  •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罗炯;马辛;母生梅;聂长杰;房萌;谭云龙;曹毅;祁富生;何卫宁;陈红辉;王晓萍;薛志敏;张敬悬;高安民;袁国桢;晏云兴;张少平;杨汉清;况利;唐伟;林崇光;钱惠忠;冯斌;王刚

    目的 评估注射用利培酮微球(LAIR)对中国人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多中心研究方法,对25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LAIR治疗,每2周注射1次,观察期为12周.分别在基线和治疗第4,6,8,12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等,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4周后,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持续下降(P<0.01);而病程≤2年患者的PANSS总分[(28.01±24.74)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病程>2年者[(22.34±20.46)分];P<0.01.治疗第4周末,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CGI-S)评分较基线显著降低(P<0.01).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4%,多为轻、中度不良事件.结论 LAIR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对病程较短者疗效更好.

  •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

    作者:钱秋谨;王玉凤;杜亚松;郑毅;王民洁;姚晨;杨莉;程嘉;巫雪莹

    目的比较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与安慰剂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将12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的患儿依照1∶ 1的比例,随机分为A(先服哌甲酯控释片再服安慰剂)或B(先服安慰剂再服哌甲酯控释片)两个治疗顺序组,分别接受哌甲酯控释片和安慰剂治疗各7 d;并于双盲治疗期末评定主要疗效评定指标[由教师评定的Conners注意缺陷/多动伴攻击行为评定量表(IOWA Conners量表)注意缺陷/多动(I/O)分项]、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教师评定的对立/违抗(O/D)分项、同伴交往和总体评价量表;家长评定的IOWA Conners量表I/O和O/D分项、家庭活动状况和总体评价量表;研究者评定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结果 (1)疗效:哌甲酯控释片治疗7 d后,意向性分析人群和符合方案评估人群的主要疗效指标分析的评分分别为(4.92±3.11)分和(4.80±3.07)分,低于安慰剂组[分别为(6.70±3.67)分和(6.58±3.70)分;均P<0.01];其他次要疗效指标,哌甲酯控释片治疗组的评定结果均明显优于安慰剂治疗组(P<0.01).(2)不良事件发生率:哌甲酯控释片组为14.9%,安慰剂组为7.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哌甲酯控释片用于ADHD的临床疗效优于安慰剂,且治疗安全.

  •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开放性研究

    作者:季建林;王祖承;舒良;周东丰;蔡焯基;马崔;肖计划;贾艳滨;王向群;李惠春;张心保;梅其一;丁宝坤

    目的评价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急性期门诊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所医院的217例抑郁症急性期门诊患者予以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75 mg/d,疗程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观察疗效,以及观察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急性期门诊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4%和89.4%,HAMD和HAMA治疗前后的减分率分别为76.7%和77.1%;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7.2%,其中89.6%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在疗程结束时消失.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能有效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对大多数门诊抑郁症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能达到临床治愈,并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250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