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作者:张璞;黄开俊;史志琪;张红燕;靳辉;张亮

    骶尾部褥疮好发于长期卧床的截瘫或脑血管意外导致的瘫痪、昏迷患者.骶尾部褥疮除引起皮肤缺损外,常伴深部组织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创面难以愈合,易并发细菌感染[1].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利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CT、彩超共同诊断臀部脓肿1例

    作者:许明军;周海燕;邵维玺

    病历资料患者,女,32岁.发现右侧臀部7cm×4cm包块,伴疼痛2个月,质韧,无波动,近期增大,无腰痛及右下肢感觉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7.6×1012/L.CT平扫右侧臀大肌外上象限脂肪内见不规则软组织块影,CT值约35.6HU,密度较均,界限清楚,无钙化及气液平面.彩超示右侧臀部皮下见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内部光点密集,且有轻微浮动,无血流信号.见图1、2.

  • 病区里的“小可爱”

    作者:杨晓黎

    2015年7月,以岭医院肌萎缩一科病房里来了一个小患者.他只有5个月大,躺在妈妈的怀抱中,纯真无瑕的小脸上露出率真可爱的笑容,大家都觉得他就是一个“小可爱”.可是这个可爱的小患者,却得了一种疑难性病症,“皮下脂肪萎缩症”.他出生时没有发现异常,后来家长无意中发现孩子左侧臀大肌部位有一长约15厘米刀砍样萎缩,皮色皮温无改变,深约1厘米.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肌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左臀大肌内侧局部变薄,周围T2高信号,后方脂肪层变薄,凹陷.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胡永久

    作者自1993年3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均为闭合性外伤性骨折,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范围23岁至48岁,平均38.5岁;骨折类型:头下型2例,头颈型14例,经颈型8例;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5例(股骨头均无塌陷)。2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患侧髂前部垫砂袋抬高,采用Kocher切口,起自髂后上棘的外下方约3cm处,沿臀大肌纤维方向至大转子后上方,再向下延伸7cm。钝性分离臀大肌后,上下牵开臀大肌,保护坐骨神经及血管,内旋患肢,切断臀中肌在大粗隆顶部的部分肌腱,充分显露股骨颈和大转子后侧,鉴别股方肌边缘,自股方肌上缘用手指钝性分离其深面,游离股方肌肌腹至起点(坐骨结节)。于粗隆间嵴部位,距股方肌止点外1.5cm处切开骨膜,并向外侧剥离少许。然后用骨刀从上、外及下三个边切取骨块呈长方形,长约5cm,宽约2cm,深约1cm,充分游离到起点处备移位。

  • 改良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作者:刘寿坤;王宝英

    我们自1989年6月以来,采用改良的臀大肌肌皮瓣移植术修复骶尾部褥疮3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33例中男24例,女9例;年龄20~65岁.胸腰椎骨折并截瘫20例(全瘫14例,不全瘫6例),骨盆骨折5例,颅脑损伤3例,脑血管出血2例,双侧股骨骨折3例.褥疮溃疡面积大7cm×6.5cm,小3cm×2.5cm,平均5.2cm×4.5cm.周围瘢痕区平均8cm×7.5cm.

  • 臀大肌钙化性肌腱炎伴坐骨神经痛1例

    作者:沙辉;杨晨;宫宇宝;赵承武;李叔强;冯卫;刘建国;齐欣

    患者,女,50岁,文职工作者,10年前左大腿有轻微外伤史,3个月前左臀部出现放射性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影响工作学习,10 d前疼痛放散至小腿后侧.体格检查发现左大腿近端粗隆下略隆起,局部触压痛明显,深压时疼痛放射至小腿后侧,左大腿因疼痛活动受限.骨盆X线片仅见左侧大转子下方外侧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一的高密度影(图1a).MRI示左大腿外侧囊性肿物,左侧大转子后外侧高信号影并累及坐骨神经(图1b-1c).光镜下病理切片示:在正常细胞间有纤维组织形成及钙质沉积,并形成肌腱(图1d).保守治疗不缓解行钙化灶清除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逐渐恢复正常生

  • 臀大肌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1例

    作者:陈龙;吕龙龙;吕浩;黄琦;徐声鸣;牛丰

    患者,男,62岁,因发现左臀部肿物30余年于2017年8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左臀部较对侧明显膨隆,左臀部下方可见一斜行长约10 cm的瘢痕,无红肿及窦道形成,局部皮肤正常,皮温略高,可触及一大小约18 cm×30 cm×13 cm的囊实性肿物,表面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可,髋关节活动正常.辅助检查:术前骨盆X线片(图1a)未报明显骨质异常.臀部彩超:可见囊性包块,其内可见少量分隔,探头挤压可见细弱光电波动,其周边可见1个15 cm×13 cm×14 cm的实性包块,其内未见明显血流,提示左臀部混合型占位.双髋关节MRI(图1b,1c)示左侧臀部软组织内见团块状高低混杂异常信号影,与臀大肌关系密切,大小约13.4 cm×8.7 cm×14.9 cm,T1WI呈低及稍高信号,T2WI呈低、等及稍高信号,病变周围见不规则囊状长T1、T2信号影,其内可见分隔,病变与左侧髋关节骨质及髂骨分界尚清晰.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男性肿瘤标志物及全身骨显像检查,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既往史:患者40年前左臀部利器刺伤史,于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具体不详),自述清创缝合后愈合良好,术后无感染、红肿及窦道形成.

  • 醒胰降糖灵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臀大肌中环化腺苷酸、环化乌苷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荣科;李应东;丁文君;王志旺;骆文郁

    目的:探讨醒胰降糖灵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臀大肌中环化腺苷酸(cAMP)、环化乌苷酸(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65mg·kg-1,并连续7 d皮下注射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至14 d,选取成模大鼠以醒胰降糖灵干预21 d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臀大肌中cAMP、cGM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臀大肌中cAMP、cGMP含量有显著下降(P<0.01),醒胰降糖灵组与造模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醒胰降糖灵可阻抑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臀大肌中cAMP、cGMP含量的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醒胰降糖灵参与胰岛素受体后水平信息转导有关.

  • 儿童臀大肌下部肌瓣转位重建肛门外括约肌的应用解剖

    作者:陈姬;李福玉;刘利君;杨开清;彭明惺

    目的:探讨儿童臀大肌下部肌瓣的神经及血供,为临床外括约肌重建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9具儿童尸体的臀大肌进行解剖,观察肌瓣的神经及血管的来源数目、走行并测量相关的数据.结果:36侧肌瓣蒂的血管神经可得到保证(62.07%);7侧仅见动脉供应支或神经丛;5侧未发现较大的血管及神经进入;10侧臀下神经血管束受损.神经与血管在肌瓣蒂上的分布尚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结论:臀大肌下部肌瓣可以用作转位重建肛门外括约肌.

  • 臀肌挛缩症的解剖及术式探讨

    作者:孙军

    臀肌挛缩症是现代小儿常见疾病,往往由于反复多次臀部注射引起肌肉纤维性挛缩所致.臀大肌是人体中大的一块扁肌,位于臀部浅层,略呈方形,是维持人体直立和后伸髋关节的重要肌肉[1,2].

  • 臀肌悬带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高磊;韩秋霞;张振华;刘念;常成

    目的 测量臀肌悬带的相关解剖学参数,为国人解剖学数据提供资料,同时为临床通过切除臀肌悬带降低坐骨神经麻痹发生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国人成人尸体下肢标本24例,测量其臀肌悬带以及其与坐骨神经、第1穿动脉、股骨大转子尖和坐骨结节的关系.结果 臀肌悬带的长度为(8.68±0.80)cm;悬带的近侧端和股骨大转子尖之间的距离为(6.57±0.92) cm;坐骨结节后尖的臀大肌纤维和悬带近侧端距离为(5.56±0.71)cm;悬带近侧2/3末端与坐骨结节的连线与坐骨神经夹角为(42.2±5.4)°;坐骨神经外侧缘与悬带近、远侧端之间的小横向距离分别为(2.93±0.56) cm和(2.30±0.42) cm;大转子尖和第1穿动脉的距离为(10.84±0.54) cm;大转子尖和第1穿动脉升支的距离为(8.77±0.58)cm;悬带近端到第1穿动脉的距离为(3.84±0.53)cm;悬带近端到第1穿动脉升支的距离更近,为(1.78±0.93)cm.结论 切断悬带近侧端约6cm就足以释放坐骨神经压力而不必完全切除悬带.第1穿动脉特别是其升支与臀肌悬带极为接近,极易受损,解剖分离后者与周围结构时,应极为谨慎.

  • 臀大肌肌内神经及肌梭分布

    作者:许家洲;薛黔;李季蓉;金寰;杨晓梅

    目的 通过对人臀大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肌梭密度的研究,提供臀大肌比较详尽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成人尸体12具,大体解剖后,6具用于改良Sihler肌内神经染色,另6具行HE染色. 结果 臀大肌受臀下神经支配,有上、中、下3个分支.肌内次级分支多达11 ~ 14支,沿肌束排列方向走行.臀大肌的肌梭密度平均为(14.91±3.05)个/cm3,肌梭指数为(14.12±4.34)个/g,臀大肌下部肌梭密度高(25.38±6.25)个/cm3、(24.03±5.92)个/g. 结论 支配臀大肌的神经肌内次级分支多,沿肌束排列方向走行;人臀大肌下部的肌梭密度明显高于肌上部和肌中部.

  • 原发性硬膜外恶性淋巴瘤1例

    作者:王炜;杨东慧;徐世英

    患者男性,21岁.腰痛伴双下肢交替疼痛4个月,侧卧时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疼痛加重,夜间睡眠时明显,曾行骶管封闭治疗2次,效果不佳,近2周症状加重,右下肢行走困难,并出现尿失禁.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查体:跛行,L5周围有压痛和叩击痛,右侧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萎缩,右膝关节以下痛觉迟钝,肌力下降,屈趾肌力0级.遂行椎管/骶管探查术,15椎管内硬膜左侧有一占位性病变,呈哑铃形,大小为8cm×6cm×3cm,与硬膜有明确界限,但向下方的骶管内、椎间孔及周围肌肉浸润.

  • 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的治疗及护理

    作者:郝玉梅;郝玉芝

    对1996年2月~2002年1月收治的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的患儿12例施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13岁,术前、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认为手术彻底松解切除挛缩及纤维变性组织是有效治疗方法,正确的护理是巩固手术效果,引导患儿施实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

  • 膝关节内侧移位者髋部肌肉力量及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作者:黎发根;瓮长水;王娜;刘立明;焦伟国;蒋天裕

    目的:通过研究单腿下蹲时膝关节内侧移位者髋部肌肉力量及表面肌电特征,探讨膝关节内侧移位的发生机制及膝关节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从男性青年志愿者中选取膝关节内侧移位(medial knee displacement,MKD)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手持数字测力计测试臀大肌、臀中肌和内收肌的大等长收缩(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MVIC)肌力,并以自身体重为基准进行标准化;应用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检测单腿下蹲过程中臀大肌、臀中肌和髋关节内收肌的表面肌电图,计算均方根振幅(RMS),并以MVIC表面肌电值为基准进行标准化,比较两组间标准化肌力和标准化肌电图RMS的差异.结果:MKD组和正常组比较,臀大肌、臀中肌和内收肌的标准化MVIC肌力均无明显差异.单腿下蹲时MKD组臀大肌和臀中肌标准化肌电RMS(14.9±5.6和30.8±13.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9.2±6.8和39.4±17.1),内收肌标准化肌电RMS(21.2±1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3±8.6),MKD者臀大肌/内收肌和臀中肌/内收肌比值(1.4±0.53和2.7±1.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3±1.6和4.6±3.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膝关节内侧移位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臀大肌、臀中肌的激活不足和内收肌的过度激活有关,对膝关节损伤的防治应更加注重髋部肌肉运动控制和协调性的改善.

  • 臀大肌代括约肌行肛门原位再造术的护理

    作者:叶洋鹰

    肛管癌及低位直肠癌传统的治疗方法是miles手术即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且要在腹壁建立一个永久性人工肛门.其腹部造口带来身体形象的改变,使病人心理产生自卑、甚至厌世,拒绝做腹部人工肛门,从而延误治疗,失去根治机会.

  • 介绍一种教学用注射枕

    作者:姚彩云;朴敬兰

    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教具十分重要.特别是注射法一章,操作难度大,需反复多次实践.多年来学生都是在模型人身上进行练习,其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定位,但是却有很多弊端:一是4~5人一组,使用一具模型人,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操作练习的需要,且学生练习必须在实习室进行;二是模型人质量较差,一届学生实习下来,使模型人很多部件(臀大肌、静脉注射区等)就已破损或松动、脱落,模型人造价又较高,不能每年更换,这就给下届学生的实习带来更大的不便;三是目前我们使用的模型人,从整个皮肤到臀大肌、三角肌及静脉注射区均为一种硬橡胶,质地较致密,弹性差,并易折针,学生操作起来真实感差.经反复实践,特研制了适合于学生注射基本功训练的实用型注射枕.

  • 臀部肌内注射部位选择和安全性的探讨

    作者:周葵

    臀部肌内注射是重要的给药途径,近年来有关臀部肌内注射引起坐骨神经损伤的报道时有发生.日本于70年代开始臀部肌内注射时采用臀中肌注射,其目的就是避免因注射造成的坐骨神经和其他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我国目前临床上臀部肌内注射以臀大肌为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和上臂三角肌[1].笔者曾在日本宫崎县立看护大学及宫崎县立医院研修,对臀大肌肌内注射安全性进行了思考,现借鉴日本国的经验,对我国臀部肌内注射的安全性和部位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

  •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技术

    作者:宋畅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粗大的神经结构,自梨状股下孔出骨盆后,行于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行至大腿后方,在腘窝处潜行,并分支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适用于足手术和膝以下的下肢手术。单独应用坐骨神经阻滞可为除小腿和足内侧面以外的所有膝部以下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1]。小腿和足内侧面为隐神经的感觉分布区,而隐神经是股神经的分支。当将坐骨神经阻滞与腹股沟血管旁“3合1”阻滞联合应用时,则适用于所有下肢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手术后疼痛治疗。

  •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

    作者:卫长荣;韩红岩;关净

    目的:探讨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的修复坐骨结节褥疮手术方式。方法本组所选的15例病例均为坐骨结节区深度压疮,长期不愈合,深度窦道形成深到坐骨结节。应用臀大肌下部肌瓣填塞清创后形成的腔穴,皮肤缺损应用臀下动脉穿支皮瓣无张力覆盖创面。结果15例病人26个坐骨结节创面均痊愈出院,后期随访未出现再次破溃。结论所有创面全部治愈,后期回访效果满意。结论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压疮疗效确切,手术简单值得推广。

15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