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奥氮平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晓军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氟哌啶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氮平,n =25)和对照组(氟哌啶醇,n =25),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神经心理测验,观察两种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01).治疗前后两组的总用时间、正确思考时间及错误思考时间均有缩短,但治疗组差异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患者WCST完成分类数增加非常显著(P <0.01);正确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及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显著增加,错误应答数、选择性错误率及持续性错误数显著减低(P均<0.05).结论 奥氮平总体疗效优于氟哌啶醇,对认知功能损害有改善作用,而氟哌啶醇对认知功能无影响.

  • 群体分析法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作者:赵勇;芮建中;瞿发林;赵汉清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方法在苯妥英、卡马西平、丙戊酸、氟哌啶醇、阿普唑仑、碳酸锂等药物中的研究结果.通过PPK参数结合Bayesian反馈法获得个体PK参数得到个体给药剂量,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 氯氮平致粒细胞严重缺乏

    作者:刘秀平

    患者女,53岁,精神失常25年,经氯丙嗪和氟哌啶醇治疗痊愈.本次病情复发3年,加重2个月.于2000年4月7日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检查:WBC 6.2×109·L-1,其中淋巴细胞(L)0.29(绝对值1.8×109·L-1),中性粒细胞(N)0.58(绝对值3.6×109·L),单核细胞(M)0.12(绝对值0.8×109·L-1);RBC 4.01×1012·L-1,HGB 136g·L-1,HCT 40.41%,PLT 221×109·L-1,血生化、尿常规、胸部下侧位片、心电图均正常.入院后首先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共110d,由于疗效不佳于2000年7月27日改用氯氮平治疗,换药前查血常规正常,氯氮平初始剂量为25mg·d-1,逐渐加至高剂量300mg·d-1,高日量持续24d.换药初期患者有头晕、乏力等轻微症状,8月2日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至9月18日发现牙龈炎即刻给替硝唑1.0 g口服,次日患者诉咽痛,查体T 38.3℃,P 104次·min-1,咽部充血,右扁桃体Ⅰ°肿大,表面并覆有脓性分泌物,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即刻给予APC 2片口服,急查血常规,结果示WBC 0.9×109·L-1,其中L 0.77(绝对值0.8×109·L-1),N 0.23(绝对值0.2×109·L-1);RBC 3.00×1012·L-1,HGB 102g·L-1,HCT 33.01%,PLT 96×109·L-1,考虑为氯氮平所致粒细胞减少症.立即停用氯氮平,将患者隔离,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升白细胞药物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施普瑞.同时输入鲜血,但患者病情并未见好转.9月20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达40℃,合并严重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并出现躁动不安.血象为WBC 0.3×109·L-1,粒细胞少许,RBC 2.70×1012·L-1,HGB 90g·L-1,HCT 29.31%,PLT 31×109·L-1.骨髓象:粒红两系均受抑制,血小板减少.次日开始皮下注射生白能150μg·d-1,连续3d,9月23日开始皮下注射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50μg连续5日.同时给予抗生素、抗霉菌药及适当应用激素.并采用中药及对症治疗如静脉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补钾,补铁,纠正酸中毒等.又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至9月30日白细胞总数开始上升,10月30日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11月17日红细胞数也恢复正常.

  • 氟哌啶醇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原代神经元缺糖/缺氧和N-甲基-D-天冬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严乐勤;魏尔清;沈建中;沈波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原代神经元的缺糖/缺氧(OGD)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损伤的潜在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海马脑片OGD以无葡萄糖的人工脑脊液中通95% N2+5% CO2诱导.通过测定TTC染色后形成的红色产物来分析脑片活性.结果氟哌啶醇(1和10 μmol*L-1)抑制OGD损伤,抑制率分别为17.7%和25%,而D2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无此作用.NMDA也能显著降低海马脑片及原代神经元的活性,而氟哌啶醇可抑制这一损伤作用.结论氟哌啶醇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OGD和原代神经元NMDA损伤有保护作用.

  • 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生长激素的影响

    作者:张明廉;袁国桢;姚建军;张云彪;刘雨生

    目的 比较研究奥氮平和氟哌啶醇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长激素(GH)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1例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前后的GH水平,并与20例健康者作对照.奥氮平组29例,剂量(14±7)mg·d~(-1),氟哌啶醇组22例,剂量(26±8)mg·d~(-1),均疗程8周.结果 治疗前,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含2组)与健康者GH分别为(2.24±1.32),(2.48±1.67)μg·L~(-1)(P>0.05).治疗8周后,奥氮平组于治疗前后的GH分别为(2.62±1.40),(2.30±1.51)μg·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哌啶醇GH分别为(1.42±0.87),(2.49±1.10)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哌啶醇能使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GH水平显著降低;而奥氮平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GH水平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好.

  •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盲对照试验

    作者:周沫;刘平;张鸿燕;舒良;侯也之;郭俊花

    目的:对比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平行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口服利培酮2~6mg.d-1(51例)或氟哌啶醇6~18mg.d-1(50例)治疗,疗程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四级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用Simpson-Angus量表(SAS)和治疗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和氟哌啶醇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68.6%和60.0%(P>0.05).两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均有良好疗效,但两组间各种疗效指标无显著差异.利培酮的锥体外系症状(EPS)严重度显著低于氟哌啶醇.在肌紧张,震颤,静坐不能三种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度,TESS总严重度,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痛苦程度诸方面,利培酮也显著低于氟哌啶醇(P<0.01).结论: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总体疗效相当;临床治疗剂量的利培酮所致的EPS显著低于氟哌啶醇.

  • 基于HPLC法测定血浆中氟哌啶醇浓度

    作者:赵艳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中氟哌啶醇浓度的方法 .方法 以乙腈-甲醇-0.025 mol/L磷酸二氢钾(45∶5∶50,v/v)为流动相,氯氟哌啶醇作内标,紫外波长248 nm处检测.结果 血浆中氟哌啶醇的低检测浓度为0.5 ng/ml,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6.7%±5.0%,线性范围1~50ng/ml(r=0.9998),日内和日间RSD分别小于8%和9%.结论 方法 灵敏、快速、准确,可满足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工作.

  • 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董豹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氟哌啶醇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和喹硫平组(采用喹硫平治疗),每组55例。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治疗前后的痴呆病理行为评定得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定得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实施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痴呆病理行为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氟哌啶醇组患者显著的高于喹硫平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403, P=0.0018<0.05)。结论在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喹硫平与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但是采用喹硫平进行治疗的临床不良反应更少,效果更佳。

  •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Tourette's综合症对照研究

    作者:王红丽;高春华;杨卫边;于守臣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Tourette's综合症的疗效和依从性. 方法对42例Tourette's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21例)和氟哌啶醇组(21例),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分及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及依从性评估.结果 两组疗效相当,利培酮组有效率85.7%,氟哌啶醇组有效率90.5%.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少于氟哌啶醇组,治疗依从性好.结论 利培酮治疗Tourette's综合症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不良反应较轻,依从性好.

  • 氯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行为异常疗效对照研究

    作者:李晶;王兴舰;武岩

    目的 观察氯氮平、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行为异常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30例和氟哌啶醇组30例,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氟哌啶醇组总有效率76.6%,氯氮平组总有效率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氮平、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行为异常均有疗效,但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行为异常明显优于氯氮平.

  •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龙金亮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门诊74例服用氟哌啶醇及72例服用齐拉西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u),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齐拉西酮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氟哌啶醇组.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更有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适应社会.

  •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对QTc间期的影响

    作者:梁英;苏允爱;黄继忠;唐茂芹;栗克清;杨甫德;司天梅

    目的:评价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对QTc间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80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处于急性兴奋激越状态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喹硫平组(n=40)和氟哌啶醇组(n=40),接受4周的喹硫平或氟哌啶醇治疗.基线和治疗第4周末分别检查心电图和血清钾钠氯水平.结果:治疗4周末,氟哌啶醇组的QTc间期增加(22.5±42.7) ms,而喹硫平组则缩短(-5.0±35.6)ms,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低剂量(≤10 mg)和高剂量(> 10 mg)氟哌啶醇治疗对QTc间期影响不同,两者的QTc间期增加分别为(5.6±29.0)和(38.0±48.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2).治疗第4周末,氟哌啶醇组6例(15%)患者QTc间期在原基础上增加超过60 ms,其中1例男性患者QTc间期达到450 ms,喹硫平组患者未见恶性心律异常的QTc间期延长.结论:口服氟哌啶醇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QTc间期明显延长,口服喹硫平治疗未发现对QTc间期存在明显影响,可能更适合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中使用.

  • 喹硫平、氟哌啶醇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明廉;袁国桢;姚建军;张云彪;周德祥;刘雨生

    目的:探讨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基础水平与正常青年人的差异,及喹硫平和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GH水平的影响.方法:41例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喹硫平组19例和氟哌啶醇组22例,另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正常对照.喹硫平组平均口服剂量(580±170)mg·d-1,氟哌啶醇组平均口服剂量(26±8)mg·d-1,疗程均为8周.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的GH水平.结果: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础GH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患者GH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氟哌啶醇组治疗8周后GH值为(1.42±0.87)μg·L-1,较治疗前(2.49±1.10)μg·L-1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氟哌啶醇能使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GH水平显著降低,喹硫平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GH水平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 氟哌啶醇对斑马鱼胚胎的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王镇;刘云;姜国良;曹文芝;随建强;李品

    目的 探讨用斑马鱼制备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每组500枚1 hpf受精卵(培养1h的受精卵)分别加入10 ml氟哌啶醇(Hal)0.27,0.54,1.08,2.16和4.32 μmol· L-1,于3,12,24,48,72,96和120 h显微镜下观察胚胎发育,统计胚胎的孵化率、畸变率和死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96 hpf幼斑马鱼脑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面积.孵育5d后,分别将Hal 0.54和1.08 μmol·L-1组的一半幼鱼转移至左旋多巴20 mmol·L-1中孵育2d,记录5 min幼鱼游泳速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al 0.54,1.08,2.16和4.32 μmol· L-1孵育120 h,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明显降低[(81±4)%,(56±5)%,(31 ±4)%和(8 ±3)% vs (94 ±2)%](P<0.01),胚胎发育迟缓.孵育96 h时斑马鱼胚胎LC50为1.31 μmol·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al 0.54,1.08和2.16 μmol·L-1组幼鱼DA能神经元面积分别从(10 460 ±734)μm2减少至7237±1054,5044±389和(3342±320) μm2(P<0.01);Hal 0.54,1.08和2.16 μmol·L-1组7 dpf幼鱼游泳速度从(1.94±0.21) mm·s-1下降至0.96 ±0.17,0.64 ±0.16和(0.38 ±0.15)mm·s-1(P<0.01),并出现僵直和侧翻等PD症状,转移至左旋多巴20 mmol· L-1中2d后,Hal 0.54和1.08 μmol·L-1组游泳速度恢复至1.56±0.31和(1.23 ±0.29)mm·s-1(P<0.01).结论 Hal使斑马鱼产生类似哺乳动物的PD行为表现,左旋多巴能够改善PD样行为表现,说明斑马鱼有可能用来制备PD实验模型.

  • 氟哌啶醇对人红白血病耐多柔比星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其机制

    作者:周京红;吴德政

    目的从临床常用药物中探寻逆转肿瘤耐药性的活性物质.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Hal处理的瘤细胞对0~20μmol@L-1多柔比星(Dox)的敏感性的影响.RT-PCR法分析12.5μmol@L-1氟哌啶醇(Hal)处理后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mRNA表达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0,6.25,12.5,25μmol@L-1Hal对细胞内药物蓄积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结果Hal对K562/Dox的耐药性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在12.5,6.25及3.125μmol@L-1时的逆转倍数分别为8.35,4.21及2.16.用12.5μmol@L-1Hal处理后,MDR1及MRP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现时间依赖性明显降低,分别较原水平下降76.3%及64.6%.药后d 2 GSTπ mRNA表达下降66.1%,于d 3回升.Hal处理细胞l h后,Dox在细胞内蓄积量明显增加,并呈浓度依赖性;此外,Hal可明显增强Dox对K562/Dox细胞的C2/M阻滞作用,12.5 μmol@L-1浓度可以使5μmol@L-1Dox的C2/M阻断由单独应用时的9.9%±4.3%增加到23.4%±3.0%.结论Hal具有较强的逆转K562/Dox细胞MDR的作用,其逆转机制为多种途径,包括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下调,增加细胞内药物蓄积,增强Dox对K562/Dox在C2/M期的阻滞作用.

  • 利培酮分散片致持续性呃逆1例

    作者:王金亮;戴兢

    患者,男,53岁。系多疑、情绪不稳、孤僻、睡眠差20年,加重半月,于2013年10月9日入院。既往体健,家族史阴性,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胸透、肝功能检查均正常,血液生化检查示总胆红素20.4 mol·L-1和肌酸激酶221.0U·L-1,高于正常值。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入院后即给予口服利培酮分散片,中午、晚上各1mg,2日后调整剂量至中午1mg,晚上2mg,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2.5mg,1日2次辅助治疗。10月14日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停用氟哌啶醇,继续利培酮3mg·d-1维持治疗。10月17日患者渐出现反复呃逆,不能控制。患者院外行胃镜检查,未见异常,排除胃部疾病所致,考虑利培酮分散片所致药物副反应,予以停用,改口服喹硫平继续治疗。呃逆持续约一周后,于10月25日逐渐停止。

  • 氯硝西泮与氟哌啶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兴奋的对照研究

    作者:徐春军;王善信;王洪军;徐亚利

    目的:比较氯硝西泮与氟哌啶醇肌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兴奋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100例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兴奋患者,分别应用氯硝西泮(50例)与氟哌啶醇(50例)肌注治疗7天.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的病情严重程度(S1)、疗效总评(G1)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氯硝西泮与氟哌啶醇肌注疗效相当,而氯硝西泮起效快,副反应较氟哌啶醇轻.结论:氯硝西泮肌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兴奋疗效肯定,副反应轻.

  • 氟哌啶醇致小儿严重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作者:贺汉军

    患儿,女,13岁.因"四肢抖动,斜颈4年,手呈捻药丸伴伸舌1年",于2004年3月入我院就诊.家长代述病史:患儿4年前到九寨沟、黄龙旅游,因高原反应、水土不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1天.其父送成都市某医院就诊,医生处方氟哌啶醇6片,每片剂量及用法用量不详,未给予其他药物.该6片氟哌啶醇患儿约1天半服完.次日,出现坐卧不安、四肢抖动,痉挛性斜颈,双眼不自主向上凝视,当日于成都某医院就诊,只给予"东莨菪碱"口服,未作其它处理,患儿症状有所缓解.四年内该症状反复发作,近1年症状加重,遂入我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四肢肌张力增高,手呈捻药丸、痉挛性右斜颈、双眼不自主向上凝视、伴有伸舌、舐唇不自主动作.双巴氏征(一),克氏征(一),布氏征(一),腱反射无亢进,脑电图正常.既往无基底神经节病变.根据患儿服药史及体征,确认为"氟哌啶醇致严重锥体外系反应伴迟发性运动障碍".给予静滴东莨菪碱、口服苯海索,症状有所缓解,无法痊愈.

  • 抗精神病药与糖代谢

    作者:张威;刘重阳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广泛应用,不断出现了有关抗精神病药所致糖尿病的病例报道,抗精神病药对糖代谢的影响也逐步为人们所关注.在抗精神病药问世以前,有许多研究报道精神病患者糖尿病(血糖升高,尿糖阳性)比例多于一般人群.美国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中Ⅱ型糖尿病占9%~14%,而一般人群占5.6%~7.8%.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比例升高.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患病率在一般人群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而精神病人风险更高,2~4倍于一般人群(2003年国际精神科临床药理10年进展研讨会纪要).因此在某些高风险人群中应慎用有可能导致血糖异常的药物.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会出现明显的糖代谢异常,造成病人原有糖尿病的恶化和出现Ⅱ型糖尿病新发病例.美国新研究显示:10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其血糖水平异常(大于125 mg/d1)比例占13.9%(14例)其中6例为氯氮平,4例为奥氮平,3例为维思通,1例为氟哌啶醇[1].

  • 氟哌啶醇所致锥体外系症状1例报告

    作者:范书欣

    患者:男,24岁,因海洛因依赖来我院脱毒.因顽固性失眠,于凌晨3:30时肌注氟哌啶醇10mg,后入睡,同日18:00时自觉舌头发硬,伸出困难,舌后坠,查体:意识清楚,语言困难,牙关紧闭,进而出现颈后斜,肢体僵硬,两眼上翻,双瞳孔等大,直径2.0mm,对光反射灵敏,立即给予安坦2mg po、安定10mg iv,半小时后不见好转,考虑系氟哌啶醇所致锥体外系症状,立即给予654-2.10mg肌注,5分钟不见好转,又给予654-2.10mg+5%GS250ml ivdrip约10分钟后,以上症状逐渐消失.

828 条记录 7/42 页 « 12...45678910...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