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西比灵所致的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3例报告

    作者:李青;孙斌;董伟伟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rug-induced Parkinsonism)常见于多巴胺拮抗剂和耗竭剂(depletors),如酚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丁酰苯类(氟哌啶醇等)、噻吨类、胃复安等.而西比灵或氟桂利嗪所致者尚未见报道.为引起同道重视,现报道我们遇到的3例如下.

  •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扩血管活性

    作者:郑锦鸿;王锦芝;石刚刚

    目的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及其还原物并研究它们的扩血管活性.方法以氟哌啶醇、氟哌啶醇经四氢硼钠还原后得到的氢化氟哌啶醇为反应物,分别与取代氯苄回流下反应得到相应的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和氢化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所有目的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测定其对KCl诱导鼠、兔胸主动脉条收缩的抑制作用.结果合成了2个系列11个新化合物(Ⅰ F8~13,ⅡFB8~11和FB13).初步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多数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血管作用,其中化合物F11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强.结论F11扩张血管活性明显强于先导化合物,初步构效关系表明,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中苄基苯环上取代基的电性效应和取代位置可能为影响扩血管活性的重要因素.氟哌啶醇母体上羰基被还原为羟基一般对其扩血管活性影响不大.

  • 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作者:马文斌

    目的:对比观察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功能障碍患者1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喹硫平组和氟哌啶醇组各82例,前者给予喹硫平(145±50) mg/d治疗,后者给予氟哌啶醇(4.5±1.5)mg/d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痴呆病理性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痴呆病理性评分均明显降低,2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喹硫平组患者的痴呆病理性评分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啶醇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35/82),喹硫平组为31.3% (26/82),喹硫平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氟哌啶醇相比,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有效促进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功能快速恢复.

  • 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对照研究

    作者:郭敬华;郭素芹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02例儿童抽动障碍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治疗,其中利培酮口服液组51例,氟哌啶醇组51例.疗效评定采用耶鲁抽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YGTSS),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8周.结果:利培酮口服液组显好率、好转率分别为58.82%、76.47%,氟哌啶醇组显好率、好转率分别为56.86%、72.55%,2组总有效率接近,氟哌啶醇组流涎、震颤、EKG异常多见.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和氟哌啶醇同样能有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利培酮口服液依从性较好.

  • 神经-精神科疾病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作者:李鸿培;张石革

    1 精神病药及其合理应用原则1.1 抗精神病药的发展历史回顾回顾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Drugs)取得重大的发展,其研制和上市的品种层出不穷.表现在50年代的氯丙嗪;60年代的氟哌啶醇、氟奋乃静、硫利达嗪、奋乃静;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氯氮平;90年代的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21世纪初,阿立哌唑抗精神病药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模式.抗精神病药按作用靶位、化学结构分为经典(1代)和非经典(2代)药.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文斌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7月5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片,观察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均治疗6周。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生活质量指数(quality of life index,QL-Index)及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等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NSS、QL-Index及TE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氟哌啶醇片。

  •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

    作者:赵晓萍;汤丽雅;陈飞;魏亚洲;尹维民;张微微

    患者男,45岁,因"不自主运动3年,加重1周"于2011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及身体不自主运动,初期仅为双手不自主抖动,偶有口内舌动及溃疡.约半年后出现四肢不自主屈伸动作,不能开车;撅嘴、咬牙及舌体不自主伸出口外,经常有舌缘溃疡、疼痛,影响发音及进食.此后,异常运动幅度逐渐增大,不能正常工作;情绪紧张时加重,需口含纱布或牙咬矿泉水瓶口控制口舌不自主运动,腿不能行走,手不能持物.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按舞蹈症及焦虑抑郁状态予氟哌啶醇及舍曲林等治疗,后因肢体僵硬、反应迟钝自行中止用药,改服中药治疗,症状控制较好,日常生活可以自理.1周前嗑瓜子后突发舌体肿大,舌不自主运动加重,伴舌咬伤,四肢不自主运动明显.就诊于我科门诊,以"肌张力障碍"收入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及睡眠差.

  • 氟哌利多抑制依托咪酯脂肪乳剂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张硕;李晓光;徐铭军

    氟哌利多是氟哌啶醇的衍生物,其效力更强、起效更快,椎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较氟哌啶醇低,麻醉中主要用作止吐、镇静和抗瘙痒.依托咪酯是咪唑的衍生物,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抑制小,有脑保护作用,苏醒迅速,安全范围广,但其不良反应如注射痛、肌阵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 氟哌啶醇治疗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志健;林涛;文学;罗德宏

    目的 探讨氟哌啶醇治疗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00年5月~2011年9月收治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水合氯醛及氟哌啶醇治疗,详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惊厥控制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27例患者中,治疗后1h控制惊厥14例,治疗后6h控制惊厥11例,治疗后12h控制惊厥1例,治疗后24h控制惊厥0例,治疗后48h控制惊厥0例,死亡1例;对照组29例患者中,治疗后1h控制惊厥5例,治疗后6h控制惊厥11例,治疗后12h控制惊厥9例,治疗后24h控制惊厥2例,治疗后48h控制惊厥1例,死亡1例.结论 氟哌啶醇治疗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疗效显著.

  •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的临床分析

    作者:栗新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采取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分别采取利培酮(利培酮组)治疗与氟哌啶醇(氟哌啶醇组)治疗。观察记录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2.50% vs 67.50%)、治疗后PANSS评分[(59.41±11.39)分 vs (59.72±12.12)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利培酮组治疗稍好;利培酮组静坐不能(5.00% vs 32.50%)、肌张力升高(5.00% vs 32.50%)及震颤(0% vs 25.00%)发生率要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采取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均有不错效果,但相比之下利培酮效果稍好,临床可灵活应用。

  • 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

    作者:陈尚坤;陈美英

    目的 对比研究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A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氟哌啶醇治疗.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精神分裂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糖、血脂变化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0%)vs(85.00%)];A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5.56±1.20)vs(4.65±0.85)](P<0.05),且治疗后A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TG水平明显高于B组[(4.30±1.05)vs(2.25±1.0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哌啶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奥氮平能引起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升高,而氟哌啶醇则无这种现象.

  • 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傅勇辉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n=38),2组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和小剂量氟哌啶醇进行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从治疗第4周、第6周、第8周,对照组PANSS评分总分为(65.8±15.1)分、(63.6±14.2)分及(57.8±14.1);研究组PANSS评分总分为(63.1±14.2)分、(64.7±14.5)分及(57.1±14.3)分。2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运用。

  • 安定与氟哌啶醇治疗酒依赖戒断谵妄20例分析

    作者:张天奇;刘达

    目的 探讨安定片与氟哌啶醇治疗酒依赖戒断谵妄20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酒依赖戒断谵妄患者2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安定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在患者治疗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前瞻性观察治疗14 d.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BPRS评分减分率比较,对照组使用安定片给患者治疗,有3例显著进步或者痊愈,显效率为30%;治疗组使用氟哌啶醇给患者治疗,有7例显著进步或者痊愈,显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GI-SI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GI-SI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的CGI-SI评分比对照组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啶醇具有较好疗效,可以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治疗谵妄的一线药物使用,应广泛的推广及使用.

  • 急性脑梗死致偏侧舞蹈症12例临床分析

    作者:董凤林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致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其发病特点、机制及预后.方法:对12例急性脑梗死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偏侧舞蹈症患者中,梗死病灶8例在基底节区(单侧7例,双侧1例),2例在丘脑,1例在小脑,1例在颞叶;偏侧舞蹈症出现时间集中在发病后1 h~7 d;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控制良好,预后较乐观.结论:急性脑梗死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部位以基底节区多见;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 偏侧舞蹈症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岩峰

    目的:探讨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已确诊的由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系中老年人,病变部位主要在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少数在丘脑.脑梗死16例,脑出血2例.病变范围小,很少累及锥体束.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少部分患者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按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并加用氟哌啶醇,疗效显著,部分1周内症状无明显好转者加用硝基安定,预后较好.

  • 小剂量联合使用奥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术后谵妄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景龙;张战辉;段飞龙;徐智;殷红

    目的 探讨小剂量联合使用奥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术后谵妄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6例,分为奥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和实验组(小剂量联合使用奥氮平和氟哌啶醇),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76例患者在使用药物后,谵妄症状均得到较好控制,实验组小剂量联合使用奥氮平和氟哌啶醇的起效剂量较单一用药要小,且起效时间短,副反应少,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联合使用奥氮平和氟哌啶醇能够较好的控制老年患者的术后谵妄症状.

  • 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刘献标;张瑜良;何兰英;吴春香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氟哌啶醇组各50例,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氟哌啶醇组有效率为74%,显效率为38%;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84%,显效率为72%.两组药物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两组治疗第4周末起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该两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相对较高.齐拉西酮对症状的改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轻微.

  • 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作者:张保利;兰志敏;冯锋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疗程12周,疗效评定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阿立哌唑组有效率69.76%,显效率88.37%,氟哌啶醇组有效率65.12%,显效率86.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均有肯定疗效,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 电痉挛改良式疗法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病抑郁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杨建华;薛世琦;王秀菊

    目的观察和分析电痉挛改良式疗法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病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用组和对照组,联用组用电痉挛改良式疗法联合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氟哌啶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于治疗后第2、4、6、8周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针对治疗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联用组自治疗从第2周到第8周焦虑、阻滞、认知障碍、绝望感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对照组在6周后评分有显著降低,8周后两组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电痉挛改良式疗法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血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血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显效率66.66%,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率61.11%,有效率77.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4周、8周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

828 条记录 8/42 页 « 12...567891011...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