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1-3个月
来稿应是未发表过的文章,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真实、层次清楚,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以药物的临床研究、应用与监测为主题。全文一般不超过 5000字。
1 文题 要求简明、确切,能够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宜超过 20字,尽量不用代号。
2 作者及其单位 作者应主要限于参加论文写作、实验数据采集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解答有关问题者。若署名有变动,应有单位证明信。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全大写)在前,名(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在后,如:李若彤(LIRuo-tong),韩华(HAN Hua)。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习惯。两人以上合写的文章应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作者为多单位者,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用“1,2. . . . . .”标注,作者单位在作者后用圆括号括上,不同单位间用“;”隔开;作者单位应写全名并具体到科室,并附省、市名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加 China,不用附省名)。
3 摘要 文稿的摘要应按“目的(研究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 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 结果(主要的研究数据)”、 结论(论文的创新之处,结果的应用情况)”的格式书写,重点是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之下,其间空一行,也应明确列出 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Conclusion(结论)等。“药学进展”、“临床药师园地”、 案例分析”栏目的文章可不按四要素结构式书写。中、英文摘要内容应保持一致。
4 关键词 应为能够反映文稿特征内容、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一般为 3 ~ 8 个。中英文关键词内容及排列顺序应保持一致。
5 正文
5.1 引言 应简明阐述相关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论依据、研究思路等,一般不超过 300 字。未经认真检索切忌用“国内外未曾报道”,也不可自我评价“奠定……基础”等。
5.2 研究用品 药品、试剂、动植物等应注明来源及规格,主要仪器应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家。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用批准的药名。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但首次出现时应标出全名。药品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要注明药品生产厂家和批号。
5.3 方法 文献已有成熟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献。对有新改进的方法请注明改进处,并请详述。
5.4 标题 文内标题层次划分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左顶格书写,不同层次的数字加小圆点相隔,最多不超过三层,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空一字距书写标题文字,各级标题后不加标点。
5.5 药学名词 文中所用药学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 化学名词》为准,缩写语在首次出现时应注明英文全称及中文。
5.6 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具体参阅《量和单位》 中国标准出版社)。如: M硫酸为 1 mol · L-1硫酸, · min-1不用 rpm,(吸光度)不用 OD(光密度)。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质量),(时间),(体积)。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以加一斜线的
方式表示,如:t/min。 文中涉及单位尽量不用斜线表示,如“mg/d”建议用“mg· d-1”, mg/kg/d”建议用“mg·kg-1 ·d-1”。表示变动范围时,范围号(~)前后两数值中的 %,‰或 10n,10-n均应同时写出,如 1.2% ~ 2.5%(不能写成 1.2 ~ 2.5%), 3.0 ~ 4.0)×109 · L-1不能写成 3.0 ~ 4.0×109 ·L-1;2×2×2 cm应为 2 cm×2 cm×2 cm。
5.7 数字 量词、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夏历和中国清代前历史纪年、不定量词均用汉字,如星期一,丙寅年十月五日等。数字增加可用倍数表示,减少只用分数或 % 表示,如增加 1 倍,减少四分之一或减少 25%。年应写全如“1998年”不能写成“98年”, 1991 – 1998年”不能写成“1991 ~ 98年”。小数点前或后若超过 4位数,应从小数点
起向左或右每 3位空 1/4格,如 2345.3216应为 2 345.321 6。
5.8 有效数字 数的修约采用以下口诀:4 舍 6 入 5 看右,5 右有数便进 1(如 3.7502 → 3.8),5 右为 0 看左方,左为奇数要进 1(3.7500→ 3.8),左为偶数(包括 0)全舍去(3.6500→ 3.6,3.0500→ 3.0)。
5.9 表和图 凡用文字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图表。如用图表,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图表力求精简,设计合理,每一个图(表)均应有中英文图(表)题、图(表)注等。图表都应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只有 1 个时,仍用“图 1”或“表 1”表示。表的结构应简明,尽量采用三线表,两端开口。表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上、下行数字最好对齐。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 –”代表未发现, 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表内数据应认真核对,确保无误。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 3 ~ 5 年主要的公开文献为宜,并逐条核对,确保无误。按其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并在其出现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参考文献作者 3人以下请列全,3人以上作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 中文)或“et al” 英文)。外文题名仅首词第一字母或专有名词大写,其余均小写。
参考文献格式以下列为准:
[期刊 ] 作者 .题名 [J].刊名,年,卷(期):起页 -止页 .
例:郭代红,陈超,马亮,等 .2009 – 2013 年军队医院 67 82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4,11(5):300-304.
[专著 ] 作者 .书名 [M].卷 .版次 .出版地:出版社,年:起页 -止页 . 或作者(主编或章节作者). 题名 [M]//主编者 .书名 . 卷 . 版次 . 出版地:出版社,年:起页 -止页 .
例:奚念朱,顾学裘 . 药剂学 [M]. 2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64-165.
[国际、国家标准 ]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例: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发文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版面费按照字符决定,具体价格请咨询我们的老师回答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
影响因子: 1.98
官网网址http://3478.qikan.qwfbw.com/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建立利咽含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XD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绿原酸检测浓度在9.9896~199.7916μg·mL-1范围内,峰面积(Y)与浓度(X)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的RSD均<1.0%,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02%,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利咽含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根据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严重肝损害患者(Child-Pugh C级)伏立康唑的用药情况及用药方案调整经验.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感染过程中在体质量、年龄、给药方式、维持剂量及合并用药等方面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应用维持剂量为200 mg,q 12 h的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高于推荐浓度上限的占比50%,且药物蓄积严重;维持剂量100 mg,q 12 h的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推荐浓度范围内的占比62.20%,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方式无明显相关性,但患者体质量会影响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结果,随体质量增加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呈降低趋势.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也会对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结果产生影响,应密切监测及时调整给药方案.结论:Child-Pugh C级患者按常规剂量应用伏立康唑很容易导致其在体内蓄积,应使用更低的维持剂量.同时伏立康唑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关系十分不稳定,应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给药方案,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例82岁女性患者,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1个月余,加重3 d"收入心脏科,既往有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高血压,入院后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给予头孢米诺钠联合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后,痰培养为黄曲霉,给予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伏立康唑注射液,血肌酐逐渐升高,临床药师评估其治疗方案,并持续关注其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在发生万古霉素致肾功能不全、停用万古霉素后血肌酐继续升高时进行了及时的用药分析,与医生充分沟通并提出导致患者肾功能恢复延迟的原因及用药建议,在停用万古霉素第9天后患者血肌酐逐渐下降;停用万古霉素15 d后及24 d后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1.44μg·mL-1和3.55μg·mL-1,计算其T1/2分别为284 h和131 h.
1例77岁男性患者,因"咳嗽、咳痰3 d,发热1 d"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房颤".入院检查心电图示QTc 528 ms,血钾浓度3.1 mmol·L-1,给予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补钾、华法林抗凝治疗.之后CT提示感染加重,心电图示QTc 662 ms,考虑喹诺酮类可能致QTc延长,药师不建议继续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升级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多西环素,使用甲泼尼龙抗炎,同时补钾补镁.之后患者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但CRP下降、症状好转,考虑感染减轻,抗菌药物降阶梯为多西环素,停用激素.之后出现INR升高,将华法林减量,未见出血.患者输注多西环素后局部疼痛,考虑为静脉炎,更换为头孢美唑后逐渐缓解.后复查CT示感染好转,心电图示QTc 483 ms.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应用替诺福韦酯(TDF)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3月28日,收集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应用TDF阻断HBV母婴传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CT 2篇,队列研究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TDF使新生儿HBsAg阳性发生风险降低59%[RR=0.41,95%CI(0.18,0.90)],HBV DNA阳性发生风险降低84%[RR=0.16,95%CI(0.08,0.32)].TDF使出生后6~12月婴儿HBsAg阳性发生风险降低69%[RR=0.31,95%CI(0.14,0.67)],HBV DNA阳性发生风险降低88%[RR=0.12,95%CI(0.02,0.60)].TDF组HBV DNA抑制率高于对照组[RR=38.31,95%CI(14.47,101.44)].孕妇及婴儿安全性指标TDF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HBV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应用TDF可降低孕妇HBV载量,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且未增加母婴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目的:研究CYP2C19和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11月于我院行PCI术的患者245例,同时进行CYP2C19和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患者,终共计纳入245例患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在其出院6个月和12个月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分别研究CYP2C19*2、*3、PON1 Q192R基因突变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结果:CYP2C19*2和/或*3突变组服用氯吡格雷5 d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未突变组[(36.99±15.40)%vs(48.66±15.15)%,P=0.000)],且突变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突变组(16.83%vs 34.03%,P=0.003,OR=2.022),而未突变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突变组(18.81%vs 7.64%,P=0.009,OR=0.406).但PON1 Q192R基因突变组和未突变组,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P2C19*2、*3基因突变会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进而增加术后MACE的发生,降低服药期间出血的发生风险.未发现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相关.
1例44岁女性患者,因多关节痛2年,多饮、多尿20 d入院,肺结核病史25年(已愈)、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10年,持续服用低剂量阿德福韦酯(10 mg·d-1).生化检查示其碱性磷酸酶升高,血钙、磷、钾水平低下,血氯化物升高,血尿酸、二氧化碳偏低,尿蛋白阳性,X线检查提示骨质疏松.入院诊断为"代谢性骨病".入院后,给予患者停用阿德福韦酯;碳酸钙D3片(600 mg,qd)、骨化三醇软胶囊(0.25μg,qd)、注射用骨肽(100 mg,qd,ivgtt)和伊班膦酸钠注射液(2.0 mg,ivgtt)补充钙质、调节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10%氯化钾注射液(15 mL,ivgtt)和枸橼酸钾口服液(20 mL,tid)补钾;甘油磷酸钠注射液(2.16 g,qd,ivgtt)补充血磷水平.2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大多数生化指标回归正常水平,病情稳定后出院.
1例18岁男性患者,全身红斑丘疹瘙痒伴发热5 d,发病前有明确用药史,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30.84×109·L-1,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1.79×109·L-1,异型淋巴细胞4%,ALT 300 U·L-1,AST 150 U·L-1,ALP 320 U·L-1,γ-GGT 330 U·L-1,初步诊断为药疹,给予甲泼尼龙(80 mg,qd,ivgtt),5 d后患者病情缓解,故给予减少甲泼尼龙用量(40 mg,qd,ivgtt).减药后2 d患者复查白细胞31.46×109·L-1,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4.44×109·L-1,异型淋巴细胞7%,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临床诊断为药物超敏综合征,加用人免疫球蛋白(30 g,qd,ivgtt)和注射用膦甲酸钠注射液(2.4 g,tid,ivgtt)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后随访24个月,患者皮疹无复发.
1例68岁男性患者,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治疗.静脉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qd)治疗17 d,为减少耐药风险,将莫西沙星换用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q 8 h).3 d后,患者出现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停药并先后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qd)、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qd)、丙种人免疫球蛋白(10 g,qd)等抗过敏治疗.15 d后,患者全身未见新发皮疹,四肢皮疹逐渐隐退,面部及颈部皮肤脱屑后露出新生表皮,背部、臀部大面积表皮破损及表面渗出减少,疼痛与瘙痒消失,口唇黏膜糜烂愈合.
1例44岁男性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骨后疼痛2 h"入院,既往"反复晕厥"病史3年,无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入院后查体、查心肌酶及冠状动脉造影均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3次·min-1,V1、V2导联呈鞍型抬高0.2~0.3 mV,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给予美托洛尔(12.5 mg,q 12 h)及厄贝沙坦(150 mg,qd)口服后症状缓解.出院后继续服药,随访38个月,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
目的:分析我院糖尿病患者伴发感染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旨为糖尿病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17年6月–2018年6月糖尿病伴发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品种、频次、调整频次、消耗金额、使用天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期间,共收集病例245例,有明确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者241例(98.36%),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要求;抗菌药物单药治疗143例,使用两种抗菌药物的有65例,以单一治疗为主,喹诺酮类使用频次高(35.49%);抗菌药物二联用药中,使用频次高的组合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喹诺酮类,使用频次高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部分病例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调整治疗方案1~2次,平均住院天数8.91 d;抗菌药物平均使用金额1462.44元.结论:我院对于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以喹诺酮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为主,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使用情况,需加强教育与监管.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华法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期间应用华法林患者的病历资料共计602份,并对华法林应用的适应证、用药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及出血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华法林主要用于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和心脏瓣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住院患者用药剂量范围为0.625~10 mg·d-1.INR波动在0.37~13.10,其中INR达标(2.0~3.0)仅占29.9%.应用华法林发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8%,主要为尿潜血.结论:我院华法林应用仍不够规范,INR达标率偏低,需积极开展对华法林的用药干预和药学监护,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引起药源性横纹肌溶解症(RL)的临床症状、发病人群分布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年 –2018年有关药源性RL的报道,对符合标准的101篇文献中321例有关药源性RL的患病人群分布、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1例药源性RL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10:1;根据年龄段细分,60~70岁发病率高(83例,25.86%);用药后出现RL时间短为10 h,长在用药2年出现RL;275例(85.67%)为用药1个月内出现RL;药物种类分布方面以他汀类药物高,其次是苯氧酸衍生物类;并发症和转归情况,共计出现114例并发症,1例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建议临床应重点观注使用他汀类和苯氧酸衍生物类药物的中老年患者的肌酸激酶(CK)含量,一旦CK含量异常应立即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防止肝肾功能的损害.
目的: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特点等,为临床用药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管理系统对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328例儿童住院患者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ADR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转归、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药品分类以及发生例数排名前10位的药品等.结果:328例ADR报告中痊愈和好转率约为9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248例).ADR累及肝胆系统损害的例数多,随后是皮肤和附件损害、胃肠损害等.抗菌药物导致ADR和严重ADR的例数多,其次是抗病毒药.结论:在儿童患者中,ADR较常累及肝胆系统损害、皮肤和附件损害以及胃肠损害,抗菌药和抗病毒药导致ADR及严重ADR的例数多.医师和药师应对发生ADR或者严重ADR例数较多的药品给予重点关注,共同促进儿科安全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目的:对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其超说明书用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年上报的所有18岁以下的ADR报告,利用Excel表格分别对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药品种类、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4例ADR中,男性192例(57.49%),女性142例(42.51%),超说明书使用人数189人,涉及药品77种.其中超说明书使用药品达32种(41.56%);引发ADR的药物中以抗感染药物多,共涉及23个品种(29.87%);引发ADR的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中,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涉及药品26种(53.06%);ADR累及系统以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比例高,共计181例(54.19%);ADR涉及的药品排在前10位的以抗感染药物为主.结论:超说明书用药导致儿童ADR发生率远高于成人,应加强对儿童ADR的监测和用药监护工作.
超说明书用药在国内外比较常见,对其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美、法两国超说明书用药监管策略进行分析,旨为我国超说明书用药监管对策提供参考.法国对超说明书用药采用"临时使用建议"策略,旨在通过对超说明书用药患者建立患者监测框架和数据收集,确保超说明书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美国采取对制药企业严禁促销手段进行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设立多渠道参考超说明书用药信息来源,监测医师处方行为,以避免不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参考美、法两国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对策,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首先应出台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法律,设立国家级超说明书用药评审委员会,规范医院内部超说明书用药操作流程,对超说明书用药患者进行密切追踪并监测数据,将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降至低.
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部分药物在老年患者中需谨慎使用.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住院率以及医疗费用增长等不良结局的原因之一.国外已研发出多种老年患者处方审查工具以判断PIM,如:美国Beers标准、欧洲STOPP(Screening Tool of Older Persons,Prescriptions,STOPP)标准,PIM标准可为老年患者的用药提供筛查工具.本文将对Beers标准、STOPP标准、《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的内容进行介绍,并分析三个标准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发现,三种标准的内容既有重叠,又存在各自特殊的条目,研究中依据的标准不同,PIM的发生率不同.合理的联合使用三种标准,能为临床提供更好的依据.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05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9月份投稿的,送外审速度很快,外审大概20天左右,给了小修,审稿人的意见很专业,修回不就就被录用了,前后不到一个月,第一次投稿,但是整体感觉很不错,如果很着急的话可以催稿。
18年12月份投了一篇文章,1月份回复直接接收,在编辑手里的时候,对文章不够细致的地方会提出修改意见,让我一步步修改,非常感谢,前后历时一个月左右。
投稿一个月就给出意见了,速度很快,审稿专家给的意见很专业,对文章创新点很看重,我没体现出文章创新部分所以被拒稿了。
杂志是我遇过最负责的期刊,编辑很认真,对自己帮助很大,以后有好文章还会投稿的,审稿专家很细心,几乎是逐字逐句的修改,稿件校对时很严谨,似乎校对两遍,这么严谨的杂志,非常感谢
杂志审稿速度很快,从投稿到录用前后一个月左右,审稿人的意见很中肯,也非常到位,都是小修,比较容易解决,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很高兴。
编辑很负责,一周就会给出审稿意见了,按照编辑意见修改两次后终于录用了,总耗时一个月左右,工作效率很高,而且意见都很有指导价值,对以后写文章很有帮助。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我是上午11点投稿的,下午两点就有回复了,速度很快,回复内容是:请你在我梳理过的基础上修改,增加篇幅两页左右,论述得深刻丰富一些,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