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眼相关性疾病

    作者:金康业

    我国鼻科学近年来发展很快,逐渐成为一门专科.鼻是头部重要器官,其毗邻的器官很多,如颅底、眼及颞下窝,特别与眼眶部极为密切.

  • 经颞-颧-颌进路颅底巨大神经鞘瘤切除术(附1例报告)

    作者:廖建春;胡国汉;卢亦成;王海青;范静平;孙爱华;郎军添

    手术显微镜及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虽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在手术中精细的进行定位,但是,掌握颞下窝区的解剖学知识,了解其结构的变异情况,对于经颞-颧-颌进路进入颅底开展外科手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 颞下窝的CT影像与断层标本对照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培;毛光兰;付升旗;范锡印;孙春莉;王庆志

    目的:为颞下窝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志愿者40名,在螺旋CT机上以眦耳线(CML)为基线对颞下窝结构进行层厚1mm连续扫描.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20例,以CML为基线制成层厚5mm连续断层标本.在经冠突和茎突末端层面的CT影像及断层标本上,观察颞下窝及其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测量其长径、宽径和面积.结果:颞下窝的形态呈不规则状,在CT影像和断层标本上经冠突、茎突末端层面的面积分别为(1055.6 +2.05)mm2和(1034.5±3.32) mm2、(356.6±1.78) rm2和(345.8±1.89) mm2.两侧颞下窝及其结构呈对称性,长径、横径和面积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茎突至翼突外侧板前缘或翼突内侧板后缘的连线可区分颞下窝与咽旁间隙,茎突、冠突、翼外肌、翼突外侧板和翼突内侧板是CT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结论:颞下窝的CT影像与断层标本的解剖对照研究,对颞下窝肿瘤等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指导手术入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颞下窝侵袭性脑膜瘤1例

    作者:毕蕊;郑闪;吕宁

    患者女性,57岁.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余,右侧颧弓处隆起5 cm×5cm肿块.查体:颅神经征(-).CT示颞下窝肿物,鼻咽CT示肿瘤位于颞下窝,向周围广泛侵犯颅内间隙及周围骨组织,并显示双侧颈上深、颈中深多处淋巴结.术中见肿瘤位于右颞下窝,实性、无完整包膜,累及翼突、颞骨底、颞窝、眶外侧壁、蝶窦、圆孔、卵圆孔、颞叶底及侧面大块硬脑膜,无明显边界.

  • 1例缓解顽固性呼吸暂停的护理

    作者:荆素卿;李爱华;程春琴

    本病例为1例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并大面积侵犯颅底再次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人,术后32小时无任何诱因突然出现频繁、顽固性的呼吸暂停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经有关专家多次会诊,并采取各种治疗方案,但呼吸暂停现象持续3天无改善,终经恰当护理手段得以解决.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1.1 患者男,27岁,因腮腺混合瘤术后半年复发而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体质虚弱、头发稀疏,右额纹及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左侧歪斜,右眼不能闭合,右上唇不能上抬,右面肌、颈肌、肩胛肌明显萎缩,下颌及右颈下可触及大小不等六个包块,直径2×1 cm至4×3 em,CT显示肿瘤侵犯颞下窝、咽旁、下颌骨及颈椎,并向后上侵入后颅窝、中颅窝和斜坡区,脑干被压向左侧.诊断.右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颞下、后颅底及后颅窝广泛受侵.

  • 颞肌海绵状血管瘤1例

    作者:段书宏;刘禄明;孙百胜

    患者女,80岁,头晕半年就诊。查体无异常。颅脑CT示脑皮层萎缩,并见右侧颞肌弥漫性增厚,大横断面为6.5cm×1.8cm,矢状径5cm,向下达颞下窝,与翼内、外肌分界不清(图1),邻近右颞骨皮质呈锯齿状破坏(图2),相应皮肤及皮下脂肪显示清楚。复查右颞部稍隆起,质软。局部活检病理诊断:肌肉海绵状血管瘤。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胃癌一例

    作者:杨晓净;龚玉萍

    患者男,65岁,因“右侧面部麻木疼痛1个月”于2010年10月到成都市第七医院就诊,MRI检查发现右侧颞下窝、上颌窦占位。转入华西医院耳鼻喉科,于鼻内镜下行右鼻侧切开颞下窝、上颌窦新生物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颞下窝)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 B 细胞性),免疫组化:CD20(+)、mum-1(+)、BCL6(+)、CD10(-)、CD3p(-)、Ki6780%~90%。转入我院血液科治疗,化疗前常规PET/CT检查提示:右侧颌面部肿块、双侧颈部淋巴结及胃窦部病灶糖代谢增高,符合淋巴瘤侵犯表现。骨髓涂片、活检、流式细胞分析未见异常。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性(非生发中心细胞)Ⅲa期,分别于2010年11月、2010年12月、2011年1月、2011年2月、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28日、2011年4月、2011年5月共8次R-CHOP方案化疗(美罗华600 mg d0,环磷酰胺1000 mg d1,长春新碱2 mg d1,表柔比星100 mg d1,泼尼松40 mg bid第1~5天),化疗过程顺利。8个疗程化疗结束后复查头部PET/CT,结果显示右侧颌面部病灶明显好转,但有残留病灶,给予200 cGY局部放疗。放疗结束后于2011年10月开始给予美罗华维持治疗(美罗华600 mg静脉滴注,每3个月1次)。2011年12月行常规PET/CT复查时发现:(1)胃窦部病灶体积明显增大,糖代谢程度明显增高,肝胃韧带淋巴结多系胃癌转移;(2)右侧上颌窦外侧壁邻近软组织淋巴瘤残留,较前次检查病灶范围及糖代谢程度进一步减小。进一步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底可见一直径约1 cm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胃体下段小弯、胃角及胃窦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结节样新生物,表面糜烂,活检质脆。病理活检报告:胃角、胃窦管状-绒毛状腺瘤,腺上皮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灶性癌变,腺癌形成。于2011年12月在全麻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 D2+8 p+19+20淋巴结清扫,食管-单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中见:肠系膜根部散在肿大淋巴结,胃窦大弯侧包块,骑跨于胃大弯,大小约6 cm ×5 cm ×4 cm,占据管腔约1/2周,肿瘤侵出浆膜,第6组、4组有肉眼肿大淋巴结及癌结节,胃底前壁近大弯侧可扪及一大小约2 cm ×2 cm ×2 cm色白质韧浆膜下结节,与周围分界清楚。剖视标本见:肿瘤系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无溃疡、糜烂,结节与周围黏膜分界清楚,结节剖面呈实性白色结构,包膜完整,未见确切囊变、出血、钙化等。胃窦包块剖视见一大小约10 cm ×8 cm ×2 cm的菜花样新生物,累及胃前后壁,占据胃腔约3/4周,边界尚清,前壁肿瘤组织沿小弯往上浸润达胃体中上份,距胃小弯切缘距离约1 cm左右。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窦中分化腺癌,结合患者之前病史,考虑该患者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胃癌合并存在。给予SOX方案(艾恒150 mg d1+替吉奥50 mg bid d1~14,每三周一次)治疗胃癌4次,同时每3个月行美罗华维持治疗,共3次。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目前仍在随访中。

  • 原发于鼻咽部的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例

    作者:张元元;张永红

    思儿,女,6岁,因"鼻塞3个月,间断鼻衄2个月"入院.当地医院依"鼻炎"治疗无效,3月来又先后于多家医院就诊,头颅CT、MRI示"右侧鼻咽部、颞下窝、蝶窝占位病变,左侧上颌窦、

  • 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的显微手术切除

    作者:倪石磊;鲍圣德;张家涌;李良;郭传瑸;张建国;俞光岩;尤玉才

    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位置深在且邻近解剖结构复杂,病理类型多样,手术风险大,手术需多学科合作完成.本文总结8年间我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合作治疗的21例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报道如下.

  • 内淋巴囊肿瘤二例

    作者:张明山;张宏伟;夏雷;曲彦明;王浩然;宋咏梅;于春江

    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s,ELSTs)是发生于内耳的肿瘤[1],患者多就诊于耳鼻喉科.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手术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26岁.2002年开始出现左耳鸣、听力下降,2004年开始出现左面部抽搐,2008年3月出现左侧外耳道流脓血性液体,2009年6月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左侧岩骨及小脑脑桥角区(CPA)占位,在外院行左侧颞下窝人路肿瘤切除术,术后外耳道流脓减少,出现左侧面瘫.2009年9月复查MRI发现肿瘤复发后入我院.查体:左侧面神经功能Ⅱ级,左耳听力丧失.

  • 小儿颅内外沟通巨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作者:杨帅;王玉宝;王伟民

    患儿男,3岁.因发现右颧部隆起、右眼斜视、口角向右歪斜半月余于2005年7月8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侧眼睑下垂,眼裂闭合不张,眼球外展及上视受限,右颧部隆起,口角向右歪斜,左侧鼻唇沟变浅.头颅MRI提示:右颞下窝、中颅窝、桥小脑角不规则肿瘤信号,呈长T1W1,等或稍长T2W1信号,强化不均匀,大小约3.9cm×3.8cm×6.0cm,口咽部、下直肌、眼眶、上颌窦、颞叶、右桥脑受压.入院诊断:颅内外沟通巨大占位病变.

  • 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高树梓;石祥恩;柳成荫;韩光魁

    目的 探讨颌内动脉(MA)第二段与大脑中动脉第二段(M2)之间移植搭桥的可行性.方法 取5具成人尸头行双侧解剖,分离颞浅动脉(STA)主干及其分支,测量STA主干近分叉部的血管外径;游离MA第二段,断其远端并测量MA第二段长度和血管外径,以此断端作为吻合口近端;行额颞开颅,打开侧裂池,分离出M2段起始端并测量其血管外径,以M2起始端作为吻合口远端;观察和测量MA第二段与M2起始端之间的行程和距离.结果 MA第二段断端的血管外径(2.42±0.20) mm,大于STA主干近分叉处的血管外径(1.70 ±0.24)mm;颞下窝内MA第二段长度(断端到MA近下颌颈前缘处)为(17.94±1.31) mm;M2下干起始端血管外径为(2.13±0.11)mm;跨过骨窗缘测得MA第二段断端到M2起始端距离是(57.92±1.24) mm,二者之间距离较短且移植路径较直.结论 行MA第二段与M2起始端之间搭桥在解剖上是可行的,具有移植血管取材短、移植路径直的优点.

  • 颞下窝显微解剖

    作者:刘庆良;王忠诚;Albert L Rhoton

    目的研究颞下窝显微手术解剖.方法用5个骨性头颅观察骨性构成和孔道关系,10个尸体头颅进行显微镜下解剖获取图像资料.结果颞下窝与咽旁间隙之间由颈筋膜分隔相对分开.颞下窝主要与咀嚼肌相关,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以及上颌动脉和下颌神经分支;咽旁间隙由于茎突及其隔膜的分隔分为茎突前间隙和茎突后间隙,茎突前间隙内有腮腺深叶和茎突前脂肪,茎突后间隙内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颈静脉孔神经.结论颞下窝及其周围区域解剖结构重要,关系复杂,间隙间以筋膜相互分隔.

    关键词: 颞下窝 咽旁间隙
  • 经鼻内镜翼腭窝和颞下窝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王志远;蔡伟伟;叶进;杨钦泰;刘贤;张革化;李源

    目的 探索经鼻内镜翼腭窝、颞下窝恒定的解剖标志,为手术处理该区域病变奠定基础.方法 对11例尸头行鼻内镜侧颅底解剖学研究.经鼻内镜经中鼻道、蝶腭孔、上颌窦后壁入路,暴露翼腭窝及颞下窝的重要血管、神经及骨性解剖标志,并测量各解剖标志间的距离.结果 经鼻内镜可恒定暴露蝶腭孔、翼管、圆孔、蝶腭神经节、眶下神经、卵圆孔、棘孔等重要侧颅底标志.鼻小柱基底到蝶腭孔、翼管、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的距离分别为(69±3)、(73±3)、(75±3)、(90±5)、(96±4)、(88±3)mm.结论 经鼻内镜可显露翼腭窝及颞下窝重要解剖结构,且各解剖结构可通过相互之间的距离及位置在鼻内镜二维平面上互相定位,以更直观、安全的处理该区域的病变.

  • 头皮半冠状联合下颌下切口治疗颞下窝肿瘤

    作者:李家锋;张晓斌;万延俊;贺文鹏;管海虹;张扬

    目的 探讨颞下窝肿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和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大小,对1998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的9例患者,全部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联合下颌下切口进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9例患者,3例良性肿瘤手术后3年随访无1例复发;6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均进行50 Gy~70 Gy的放射治疗,经过长3年随访,1例因肿瘤再次复发大出血而死亡,1例带瘤生存,1例1年后失访,3例未见有明显复发.结论 颞下窝肿瘤位置较深,发现较晚,瘤体较大,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联合下颌下切口进路进行手术,肿瘤相对较易切除彻底,风险小,安全,并能有效修复遗留死腔.

  • 上颌窦颞下窝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

    作者:许辉杰;王晓云;黄魏宁

    患者男,32岁.因右面部隆起2年伴张口困难4个月,于1998年5月2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发现右面部隆起且缓慢增大,伴胀痛,入院前4个月出现张口困难并逐渐加重,右鼻腔有时涕中带血.

  • 上颌骨掀翻钛板支撑复位治疗晚期上颌窦肿瘤

    作者:张道行;刘永祥;杨和钧;何桂丽

    晚期上颌窦肿瘤,以往采用上颌骨全切术或扩大上颌骨截除术.肿瘤已破坏上颌窦外侧壁侵入翼腭窝或颞下窝者,较难处理[1].我们于2001年1月至2月,对2例晚期上颌窦肿瘤选上颌骨掀翻术式,使用钛板作支架复位,术后恢复了面部的外观,保留了吞咽与说话的功能,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

  • 颞下窝的内窥镜评价

    作者:郭光良;叶星

    关键词: 颞下窝 内窥镜
  • 鼻内镜下经左上颌窦行颞下窝神经鞘瘤切除一例

    作者:赖丹;黎万荣;吴跃军;殷泽登

    患者女,26岁,因鼻部及额部胀痛6个月余于2004年6月2日入院.入院前6个月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鼻部及前额部胀痛,症状反复,并偶有涕中带血丝.在院外行CT扫描,示颞下窝占位病变.入院后行MRI检查,示左侧颞下窝区源于左翼外肌的占位病变,直径约2.4 cm,病灶边界清楚光滑(图1).鼻部冠状位CT扫描,示左侧颞下窝内软组织影,较右侧增厚.数字影像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左侧颞下窝肿瘤系由左侧颌内动脉细小分枝供血,肿瘤染色淡,邻近血管无明显受侵、受压推挤现象,符合良性肿瘤DSA表现.

  • 颅底血管纤维瘤手术治疗一例

    作者:邓湖山;邹祖圣;张志茂;黄子斌;顾纪容

    患者男,14岁,因反复鼻出血、吐血和打鼾,左面部肿胀1年,于2001年9月25日以鼻咽血管纤维瘤收入院.2000年7月曾在外院经腭进路试摘除肿瘤,因出血汹涌和瘤体过大而中止手术.入院后专科检查:左面部膨隆,颞下区可触及肿块,直径约3.5 cm,质硬,稍活动;腭部正中有纵形瘢痕,鼻咽部见巨大肿块,不活动,表面黏膜糜烂,触之易出血;左鼻腔嵌塞巨大肿块,突出部分呈椭圆形,部分糜烂;鼻中隔极度右向偏曲.螺旋CT三维成像(图1~3)清楚显示肿瘤"品"字形生长,占位整个鼻咽部和翼腭窝,向上侵袭蝶鞍底部,累及海绵窦,向左外突入颞下窝,双侧上颌窦后壁极度向前挤压.

11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