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尿卵泡刺激素β亚单位的连续测定(附4例报道)

    作者:崔毓桂;杨小芳;冯婷;狄福松

    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身高增长和骨骼成熟加速的生殖内分泌疾病,缘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的提前发动,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升高,发育呈进行性直至发育成熟为具有生育能力的个体.当不能证实有中枢器质性疾病时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1,2].作者以连续测定ICPP儿童的尿卵泡刺激素β亚单位(β-FSH)排泄及其波动情况,探讨其在ICPP临床分类诊断和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中的实用价值.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德永;张浩;刘欣;向阳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分子量约为46 000.一旦妊娠即可由血循环与尿中检出.hCG的相关分子组成了hCG分子家族.血中hCG多数以完全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游离的α和β亚单位,而在尿液中起免疫反应的是hCG的代谢产物.目前的检测方法有尿与血两种,尿hCG为定性试验,快速、简单;血hCG可进行定量观察其变化规律,但需取血与一定的设备.一、尿hCG定性试验目前国内多数采用试纸条,只能观察阳性或阴性,阳性敏感度为30 mIU/ml.尿中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如喝水、尿量的多少等的影响.协和医院曾比较了近千例血与尿含量的关系,结果差异很大,未能找到相关规律,因而不能用尿中hCG为定量试验反映临床病情.

  • 基因释放剂对痰中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安东善;崔文玉;宋梅

    结核分支杆菌DNA依赖性RNA聚合酶β亚单位编码基因(rpoB)是单拷贝基因,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对直接检出痰中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中(PCR-SSCP)采用基因释放剂和套式PCR,提高痰标本中结核杆菌rpoB基因突变检出率,以快速确定是否为耐药菌感染.

  • 对利福平敏感的多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一例

    作者:闫丽萍;唐神结;秦莲花;韩敏;肖和平

    2011年10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全球结核病(TB)控制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结核病新发患者880万例,死亡145万例.虽较前有所下降,但下降过于缓慢[1],提醒我们结核病防治的工作仍任重道远.利福平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杀菌作用强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其通过结合依赖DNA的RNA多聚酶β亚单位抑制细菌RNA转录[2].但利福平自1966年开始应用于结核相关疾病的治疗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利福平耐药现象,情况已不容忽视.

  • 健脾固肾方联合维生素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妊娠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研究

    作者:李淑丽;李爱平;肖凤鑫;张敦欣

    目的 评价健脾固肾方联合维生素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54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7例.对照组肌肉注射HCG联合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健脾固肾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HCG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孕酮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70/77)、对照组为77.9%(6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6,P=0.026).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HCG[(22383.41±4387.67)mIU/ml比(15728.66±3375.93)mIU/ml,t=5.614]、孕酮[(58.53±18.77)nmol/L比(43.45±17.46)nmol/L,t=2.67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脾固肾方联合维生素E和HCG可升高血清β-HCG及孕酮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补肾益胎汤联合黄体酮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及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董玉霞;闫宝环;王艳;王建玲;王翠霞

    目的:探讨补肾益胎汤联合黄体酮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及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肌肉注射黄体酮,20 mg,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补肾益胎汤,1剂/d。2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检测2组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45/48)和79.2%(35/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37)。治疗组治疗后血清β-HCG[(38.37±5.66)ng/ml比(30.63±3.86)ng/ml,t=7.827]、孕酮[(17645.40±2483.11)U/L比(15442.24±1633.16)U/L,t=5.136]水平升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出血时间[(1.52±0.31)分比(2.01±0.35)分,t=7.261]、出血量[(1.41±0.33)分比(1.89±0.26)分,t=7.916]、腰酸胀痛[(1.33±0.30)分比(1.98±0.25)分,t=6.464]、小腹疼痛或坠胀[(1.43±0.33)分比(1.79±0.20)分, t=11.532]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补肾益胎汤辅助黄体酮可提高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 CLIA与RIA测定血清β-HCG的对比分析

    作者:黄建荣

    HCG是一种分子量为39000的糖蛋白,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其分子结构包括α、β两个亚单位.由于其α亚单位与LH、FSH和TSH的α亚单位相似,存在免疫交叉反应,而其β亚单位与LH等不同,故测定β亚单位意义更大.β-HCG的测定,在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流产不全、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的诊断、监测及疗效观察方面有重要意义.目前实验室测定血清β-HCG的方法有RIA、E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本文应用CLIA和RIA同时对β-HCG不同浓度混合血清及50份标本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中枢甘氨酸受体分子特性的研究

    作者:徐天乐

    甘氨酸受体(GlyR)介导的抑制性神经传递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反射活动、随意运动调节和感觉信号的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1].GlyR五聚体由三个独立的多肽组成:两个糖蛋白(48 kD和58 kD),分别称为α和β亚单位,另一个为93 kD的细胞质蛋白,叫"gephyrin".GlyR与尼古丁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GABAA受体(GABAAR)、5-HT3受体(5-HT3R)等具有很大的同源性.它们一起形成一个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GICs)超家族.LGICs的五个跨膜亚单位形成离子通道孔区.就GlyR而言,该离子通道选择性地通透Cl-.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血清β-HCG的监测

    作者:谢秋娟

    本文通过异位妊娠治疗前后血清β-HCG监测,以评价其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作者:陈汉章;方运珍

    目的分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其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PSTT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β-hCG水平分析,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PSTT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出血等.肿瘤由形态多样的上皮样细胞构成,胞质嗜酸性或透亮,来源于中间型滋养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表达CK、MBP、HCG、HPL等.结论PSTT是一极少见的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血清β-hCG水平,可与其他肿瘤鉴别.

  • 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意义

    作者:魏璇;陈燕;张国英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7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与β-HCG进行检测,并与追踪到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检测β-HCG值及P值预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的敏感性(82.81%)高于孕酮单独检测(56.25%),二者水平都升高(P≥30 nmol/L且β-HCG≥50 mIU/ml)则妊娠继续,二者水平有任何1个偏低则继续妊娠的可能性小,联合检测优于孕酮单独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可以更好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清β-HCG对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惠;苏敏君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β-HCG对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为间质部妊娠(13例)或宫角妊娠(15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与血清β-HCG值,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宫角妊娠15例,间质部妊娠12例,浆膜下小肌瘤1例.28例血清β-HCG平均值为(8766±5931)U/L,其中17例血清β-HCG>5000 U/L.首次超声6例宫腔未见孕囊,宫腔外未显示异常包块.3 d后复查血β-HCG 4例明显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121%、223%、88%、171%,后经病理学证实2例为宫角妊娠,2例为间质部妊娠,另外2例β-HCG值下降,降幅分别为19%和13%,经病理学证实均为宫角妊娠.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β-HCG对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信息.

  • 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二醇检测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

    作者:张映辉;钟梅

    目的 探讨外周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和雌二醇单指标和多元指标联合应用在预测早期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53 例临床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及同期就诊的早孕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所有患者于就诊当天通过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外周血β-HCG、孕酮和雌二醇水平,48 h 后再次检测血β-HCG.通过ROC 曲线,确定各指标诊断异位妊娠的佳阈值,并评价三种指标各种组合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异位妊娠组,48 h β-HCG 比值、孕酮及雌二醇水平分别为(1.22 ±0.47)ng/ml,(4.87 ±1.25)ng/ml 和(528.59 ±80.15)pg/ml,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 <0.05):(2.18 ±0.39)ng/ml,(15.37 ±8.42)ng/ml 和(1431.63 ±328.47)pg/ml;(2)ROC 曲线确定的佳阈值显示:血48 h β-HCG 比值1.91,孕酮8.46 ng/ml,雌二醇768.73 pg/ml;(3)单指标检测显示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依次为:血β-HCG 比值84.91%,孕酮80.12%,雌二醇75.35%;(4) 多元指标联合应用以β-HCG 比值+孕酮+雌二醇的并联试验灵敏度高(92.46%).结论 异位妊娠的血清β-HCG 比值、孕酮及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宫内妊娠;各指标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但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灵敏度.

  • 正常孕妇中期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数据库的建立

    作者:唐少华;毛义建;潘胜勇;谢丙乐;杨雪梅;沈旭娜;许向阳;叶雪平

    目的 评价我国常用的3种国外产前筛查风险计算软件内嵌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指标中位数数据库的差异,选择合适的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计算模莲型,建立温州地区正常孕妇群产前筛查AFP、free-β-HCG指标中位数数据库.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检测20 054名正常孕妇群AFP、free-β-HCG含量,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本组数据与目前常用2T-risk(2T)、Lifecycle-2.2(LC2.2)和Lifecycle-3.0(LC3.0)3种风险软件中数据的差异,分析本组数据与国内沈阳、宁波区域数据是否存在莘异,应用模型校正拟合度、模型拟合对数分布均数和标准差等指标,评价3个软件中配给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稳定性,选择适合本组数据的回归模型,建立温州地区孕妇群筛查指标中位数数据库.结果 本组数据AFP、free-β-HCG测定值比2T软件内嵌中位浓度分别高10%和16%;比LC-2.2分别高15%和20%;比LC-3.0分别高6%和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FP=161.757,P<0.01;Ffree-β-HCG=58.261,P<0.01).本组温州地区数据AFP、free-β-HCG浓度比我国沈阳地区高2%和低3%、比宁波高1%和2%,温州、沈阳、宁波3个区域数据之间AF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FP=0.174,P=0.840),free-β-HCG指标3个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ree-β-HCG=13.303,P<0.01).2T、LC-2.2、LC-3.0风险软件中用于中位值计算的二次方程回归模型、指数二次函数回归模型、指数四次函数叫门模型差别不大,以指数四次函数回门模型为佳.结论 我国温州、沈阳、宁波3个区域筛查指标的数据与国外2TC、LC-2.2、LC-3.0 3个版本软件内嵌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人种的不同和回归模型参数小同是造成差异的原因,我国需建立自己的模型参数和中位数数据库.我国温州、沈阳、宁波3个区域之间大样本的数据AFP指标差异无显著性,free-β-HCG指标稳定性较差,3个区域之间有些差异,温州、宁波数据较接近.提示我国小样本的实验室在相同实验条件情况下,可参考国内大样本数据建立自己实验室参数.3个软件内公认的回归计算模型稳定性差别不大,本组数据以指数四次函数回归模型为佳,可适用于同本组数据分布相似的我国其他筛查中心筛查指标中位数数据库的建立.

  • 双胎妊娠出现 sIUFD 的孕妇血清学产前筛查

    作者:庄丹燕;陈志央;余颀;颜卫华

    目的:通过比较双胎妊娠时出现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孕妇的资料和血清学产前筛查结果与单胎妊娠时有无差异,指导产前筛查风险临床咨询。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收集2011至2014年宁波市产前诊断中心双胎妊娠一胎停育56例,均为自然妊娠,发现停育时孕周均小于14周以及4993例自然单胎妊娠孕妇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停育组和单胎组之间孕妇资料和血清学产前筛查结果的差异;分别根据双胎及单胎计算该56例产前筛查风险值,两者风险值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合随访情况,比较其差异。结果孕妇资料两组比较,双胎妊娠一胎停育孕妇与单胎妊娠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育组与单胎组年龄分别为(28±3)和(27±3)岁,t=2.56,P>0.05;体重分别为(55.2±10.23)和(56±10.34) kg,t=4.268,P>0.05。停育组与单胎组的分娩孕周分别为(39.21±0.78)周和(39.1±0.91)周,t=1.3,P>0.05;停育组与单胎组的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38±0.41)和(3.31±0.43) kg,t=1.9,P>0.05。停育组与单胎组的甲胎蛋白中位数倍数( AFPMOM)分别为1.41(0.99,1.83)和1.02(0.84,1.24),Z=5.337,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中位数倍数分别为1.04(0.62,1.64)和0.99(0.67,1.51),Z=0.275,P>0.05;未结合雌三醇中位数倍数分别为1(0.79,1.16)和1.01(0.85,1.21),Z=1.334,P>0.05。停育组与单胎组的21三体风险分别为7750(2200,28000)和5300(2000,12000),Z=2.09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例双胎妊娠一胎停育孕妇按单胎计算和按双胎计算风险结论一致的结果为42例,风险结论不一致的结果为14例。其中按单胎计算高风险为3例,按双胎计算高风险为17例,χ2=12.1,P<0.05;经随访出生后新生儿均正常。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然妊娠,双胎妊娠一胎停育的孕妇,如停育孕周小于14周,其血清学产前筛查结果应按单胎计算其风险报告较合理,双胎妊娠产前筛查方法需进一步探索。(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705-708)

  •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与甲胎蛋白对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阳颺;吴传勇;娄加陶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甲胎蛋白( AFP)在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133例初诊并经病理确诊为各类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第八版《外科学》进行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类型分组。病例研究组是42例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患者,对照组是91例其他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包括胸腺瘤3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0例、胸内甲状腺肿2例、纵隔囊肿25例、纵隔脂肪瘤2例、纵隔淋巴瘤11例及胸腺癌10例)。采用化学发光发检测AFP,采用电化学发光发检测β-HCG。对数据进行K-S正态性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并确定临界值( cut-off )。结果病例组的血清AFP和β-HCG的检测水平分别为13.26(2.39~48.09) ng/ml和1.99(0.10~15.7) IU/L,显著高于对照组[AFP:2.47(1.78~3.16) ng/ml,β-HCG:0.10(0.10~0.55) IU/L]和对照组中的各疾病。病例组和对照组整体比较AFP和β-HCG的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为0.000)。分别比较时,除β-HCG在病例组和胸内甲状腺肿间无显著差异外,病例组的两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各疾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独检测AFP和β-HCG从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鉴别诊断出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cut-off值分别为5.07 ng/ml 和2.32 IU/L;敏感度分别为57.1%和50.0%,特异度分别为97.8%和96.7%,准确性分别为54.9%和46.7%,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0.773和0.755,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6.00和15.17。 AFP与β-HCG并联将鉴别诊断出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敏感度提高到71.4%;由Logistic 回归模型进一步获得预测概率 P =1/[1+exp (-0.319AFP-0.253HCG +2.850)],在其cut-off值取0.30时,特异度、AUC、阳性似然比分别提高到98.9%、0.835及65.00,阴性似然比降低到0.29,阳性预测值(96.8%)和阴性预测值(88.2%)也有所提高。结论血清β-HCG、AFP联合诊断的预测概率P对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诊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677-681)

  • G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明华

    G蛋白是一组具有GTP结合、水解活性的蛋白质,在细胞膜受体和效应蛋白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起中介作用.G蛋白由三个亚单位组成:Gα、Gβ、Gγ.目前已知G蛋白α亚单位有21种,由17个基因编码,按照氨基酸序列分为4个亚组:Gs、Gi、Gq、G12;β亚单位有5种;γ亚单位有6种.在非活性状态下Gα与GDP联接,Gβ、Gγ构成Gβγ复合体.一旦G蛋白被激活,GDP被GTP取代,Gα则具有GTP酶的活性,并与Gβγ复合体分离.G蛋白各种α亚单位、βγ亚单位复合体可以各自独立或同时、协同或拮抗地影响效应分子的活性,调节细胞内不同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开放与闭合,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 调肝理脾方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HSC增殖相关因子PDGF、PDGFR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劲晖;李丰衣;许文飞

    目前的研究认为,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时肝脏细胞中胶原的主要来源细胞[1~5].病毒、乙醇等病因可使肝脏组织中静止的肝星状细胞激活增殖转化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分泌多种因子、表达多种受体,例如TGF-β1及其Ⅰ型受体和血小板衍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β亚单位[6,7].这四种因子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和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心脏Nav1.5相互作用蛋白与心律失常

    作者:胡金柱;洪葵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负责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和持续时间.钠离子通道由核心α亚单位Nav1.5和1~4个辅助β亚单位构成.Nav1.5是钠离子通道孔形成的亚基单位,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编码Nav1.5基因的突变可以改变钠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导致"钠离子通道病",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BrS)、新生儿猝死综合征(SIDS)、心脏传导系统障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房颤)及扩张性心肌病等.

  • 葡萄胎清宫前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凤芝;向阳;单莹;万希润;杨秀玉

    目的 探讨葡萄胎清宫前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葡萄胎患者及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首先将葡萄胎清宫前无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葡萄胎清宫前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的患者进行比较;然后,将葡萄胎清宫前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葡萄胎清宫后进展为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葡萄胎清宫前有胸部CT检查的37例初治葡萄胎患者中,发现存在肺部转移灶的患者有11例,占30%.葡萄胎清宫前有肺转移患者的停经时间[(15.0±4.0)周]、完全性葡萄胎所占的比例(91%),均显著高于葡萄胎清官前无肺转移的患者[(10.0±2.5)周和50%],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0.027);而年龄、子宫体积较相应停经时间大4周、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葡萄胎清宫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胎清宫前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的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水平距第1次清宫术的时间间隔,明显短于葡萄胎清宫后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的患者,分别为(83±18)、(126±31)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水平的化疗疗程数、肺部转移灶完全消失或明显吸收后不再改变所需的化疗疗程数、治疗所需总化疗疗程数以及完全缓解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胎一经诊断应尽早行清宫术,清宫术实施的时间越晚,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和需要进行化疗的概率就越大.若葡萄胎清宫前发生了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其治疗效果与葡萄胎清宫后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的相同,均可治愈.

11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