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열대병여기생충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302
  • 国内刊号: 34-1263/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蒋作君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小柴胡汤剂作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血清多肽变化

    作者:黄玉政;张英;杨静;许永良;顾振华;陶永辉;曹鹏

    目的 分析小柴胡汤剂作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的血清多肽变化,评价其治疗效应.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及小柴胡汤剂治疗组,利用弱阳离子磁珠纯化血清多肽,应用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检测并结合ClinProTool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Mr 800~17 000区段,与感染组小鼠血清多肽指纹图谱比较,对照组小鼠与小柴胡治疗组血清中均检测到3 个差异表达的多肽峰,即Mr 2 924、8 210 的表达呈极显著上调(P<0.01);Mr 11 690 呈显著下调(P<0.05).结论 小柴胡汤对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为从蛋白水平上筛选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2009~2012年安徽怀宁县血吸虫病疫情

    作者:许宁;杨年宝;洪毅坚;操治国

    目的 了解安徽省怀宁县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2 年怀宁县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 2009~2012 年,该县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感染率显著下降,2012 年全县三类村和四、五类村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较2009 年分别下降了45.54%和51.41%,2012 年现存晚期血吸虫病人为313 例,4 年间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2009~2012 年全县耕牛感染率分别为1.5%、1.48%、0.88%和0.71%,呈逐年下降趋势;4 年中全县有螺面积降幅不明显,但感染性钉螺面积和密度明显下降;2012 年未查获感染性钉螺.结论 大力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治本之策.

  • 干扰素-γ、重组TGF-β1RⅡ 蛋白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汪玉玲;叶芳;汪学龙

    目的 探讨IFN-γ、重组TGF-β1 RⅡ 蛋白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6~8 周龄,体重18~25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 组(6 只/组),正常对照组除外,其余30 只通过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8依2 条/鼠,六周后成功建立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具体治疗分组:淤正常对照组;于模型对照组;盂吡喹酮(PQT)治疗组;榆PQZ +IFN-γ治疗组;虞PQT+rTGF-β1RⅡ 蛋白治疗组;愚PQT+IFN-γ+ rTGF-β1 RⅡ 蛋白治疗组.第九周末处死小鼠,HE 染色法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TBA 法测肝匀浆MDA 含量.结果 IFN-γ、rTGF-β1RⅡ 蛋白治疗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指数,抑制日本血吸虫诱导的肝MDA 水平的升高.结论 日本血吸虫病化学药物治疗中,以PQT 为基础配合rTGF-β1R域蛋白、IFN-γ的联合疗法策略优于PQT 单独用药策略;rTGF-β1R域蛋白、IFN-γ的抗纤维化效应可能与其抗氧化功能有关.

  • 2010~2012年河北廊坊市手足口病疫情

    作者:王静;孙丽娜;顾焕颖

    目的 为了解廊坊市2010~2012 年手足口病疫情特点,分析流行因素及流行病学规律,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廊坊市2010~-2012 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 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6 306 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5 445 例,实验室诊断病例861 例,重症445 例,死亡8 例.年均发病率为129.22/10 万,2010~2012 年发病率分别为188.74/10 万、81.79/10万、117.14/10 万.发病数性别比为1.56 颐1,发病年龄以5 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8.90%.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内儿童分别占75.07%和20.22%.发病时间以4~8 月为高峰,占病例总数的85.73%.实验室诊断病例中,病原为EV71 型占48.66%,Cox A16 型占32.29%.结论 2010~2012 年廊坊市手足口病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季节、人群集中特征,同时存在EV71 和Cox A16 感染,在监测和防控工作中应根据其流行特点,制订科学规范的防控预案.

  • 江苏金湖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后疫情

    作者:张桂荣;孙道宽;李倩

    目的 了解江苏金湖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后疫情态势,为调整防治策略和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每年3~4 月份,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开展钉螺调查;每年6~9 月份,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钉螺扩散监测.每年8~10 月份,采用环卵沉淀试验或胶体染料试纸条法,对人群开展血吸虫病筛查,阳性者采用Kato-Katz 法进行检查.开展晚期血吸虫病人调查和保虫宿主监测.结果 1998~2012 年,累计查螺面积23 991.48hm2,发现钉螺面积44.68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18hm2.解剖钉螺3 885 只,未发现感染螺.打捞漂浮物、稻草帘诱螺及调查渔民船只、渔具均未发现钉螺.血清学查病60 164 人,阳性率0.83%,其中门诊者阳性率、渔船民阳性率均高于流行村居民.粪检查病3 155 人,发现血吸虫病患者1 例.查畜4 915 头,未发现病畜.共环境改造灭螺27.53hm2,累计药物灭螺面积35.11hm2,药物巩固性灭螺165.197km2,有螺面积下降了99.96%.结论 金湖县血吸虫病疫情态势较为稳定,应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的监测.

  • 美蓝还原酶法应用于突发水污染微生物指标快速检测的研究

    作者:邱颖;王敏娣;邱贺民

    目的 探讨美蓝还原酶法快速检测突发水污染微生物指标即菌落总数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美蓝的褪色时间与GB/T5750.12-2006 平板计数法的比较,对菌落总数进行检测.结果 美蓝的还原褪色时间与菌量的多少呈反比,即菌量越大美蓝褪色时间越短.结论 美蓝还原酶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突发水污染的菌落总数的快速检测.

  • 芜湖地区储藏中药材孳生粉螨种类

    作者:陈琪;孙恩涛;刘志明;赵蓓蓓;刁吉东;李娜;姜玉新;李朝品

    目的 了解芜湖地区储藏中药材中的粉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芜湖地区不同中药材店铺和仓库,采用电热集螨法将所得标本进行分离、计数、制片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结果 76 种储藏中药材中,共分离出粉螨31 种,隶属于6 科18 属.其中腐食酪螨(T.putrescentiae)的检出率高,占检出样本的17.11%(13/76).其次为扎氏脂螨(L.zacheri)和河野脂螨(L.konoi),分别为15.79%(12/76)和14.47%(11/76).结论 芜湖地区储藏中药材中孳生粉螨多且杂,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

  • 结肠癌合并血吸虫感染患者癌细胞p53基因的表达

    作者:吴平平

    目的 研究原发性结肠癌细胞p53 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合并血吸虫感染后的差异,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38 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A 组(合并血吸虫感染)20例和B 组(未合并血吸虫感染)18 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53 mRNA.结果 p53 mRNA 在两组中均可检出,A 组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 组(P约0.05).p53 基因mRNA 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相关无显著性,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具有显著性.结论 p53 基因mRNA 的高水平表达与结肠癌的侵袭和发展具有显著性差异,血吸虫感染可能对结肠癌患者p53基因的突变有一定影响.

  • 日本血吸虫四跨膜蛋白6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鉴定

    作者:叶芳;汪玉玲;王宏志;汪学龙

    目的 为了寻找血吸虫病新的免疫学诊断候选分子,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日本血吸虫Sj-Tsp6 样融合蛋白.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PCR 法扩增出日本血吸虫Sj-Tsp6 样蛋白基因编码基因序列,T 载体连接,再将其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中,并用IPTG 对该重组菌诱导表达,用SDS-PAGE 和Western blot 方法观察表达结果.结果 PCR 法扩增出一条大小约为702bp 大小的Sj-Tsp6 样蛋白的DNA 片断,将目的 基因转入表达质粒pET28a(+),经SDS-PAGE 可见一条约28kDa 大小的带有HIS 标签的融合蛋白条带,此蛋白可被血吸虫病兔血清所识别.结论 本实验成功克隆日本血吸虫Sj-Tsp6 样抗原的编码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为进一步验证其免疫诊断价值奠定了基础.

  • 四聚杀螺胺现场灭螺效果与成本分析

    作者:洪敏;郭俊江;洪文

    目的 进一步了解四聚杀螺胺的现场灭螺效果和应用成本,评价其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湖北省洪湖市黄家口镇大岭村中洲东荆河河滩和滨湖办事处洪湖湖滩为试验现场,进行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喷洒法灭螺,观察15d 杀螺效果和计算用药成本和使用成本.结果 东荆河滩喷洒MNSC 灭螺15d,钉螺密度由5.23 只/0.11m2降为0.40只/0.11m2,下降率为92.35%,钉螺死亡率为89.40%;喷洒WPN 灭螺,钉螺密度由5.40 只/0.11m2 降为0.45 只/0.11m2,下降率为91.67%,钉螺死亡率为88.08%;洪湖湖滩喷洒MNSC 灭螺,钉螺密度由5.53只/0.11m2 降为0.55 只/0.11m2,下降率为90.05%,钉螺死亡率为86.59%;喷洒WPN 灭螺,钉螺密度由5.38 只/0.11m2降为0.50 只/0.11m2,下降率为91.71%,钉螺死亡率为87.01%.2 个试验现场2 种药物剂型相互间比较,字2=6.63,P<0.01,2 个现场和2 种氯硝柳胺剂型杀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统计意义.MNSC 用2.0g/m2,每100m2用药成本为6.40 元,而用工、运输等灭螺成本为8.63 元,合计成本为15.03 元;WPN 用2.0g/m2,每100m2用药成本为7.60 元,而用工、运输等灭螺成本为8.69 元,合计成本为16.29 元.结论 MNSC 杀螺效果较好,使用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是一值得推荐使用的杀螺药物.

  • 安徽省农村人口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作者:李卫东;虞晨;王建军;张建勤;许娴;张滔;赵立胜;王岩;姜静静;宋律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一、二类县的学生和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在安徽省内随机选择一个一类县和一个二类县作为研究地点.定量调查中使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每县抽取100 名初中生,100 名小学生和200 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定性调查中每县选择村民、乡镇基层卫生人员、中小学教师和乡村干部四类人群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2010 年12 月,对凤阳县和绩溪县的488 名学生和409名农村居民进行了疟疾知识知晓率调查,其中凤阳县小学生、初中生、居民总知晓率分别为55.76%,51.17%和69.85%,绩溪县小学生、初中生、居民总知晓率分别为31.76%,48.75%和50.70%.凤阳县小学生、居民总知晓率高于绩溪县,2 县初中生总知晓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安徽省农村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略低于周边省份,有待于进一步将加强健康教育.

  • 日本血吸虫重组跨膜蛋白4免疫保护性的研究

    作者:余宏;刘晓静;汪学龙

    目的 寻找新的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观察日本血吸虫重组跨膜蛋白4(rSj-Ts4)在小鼠抗血吸虫感染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以rSj-Ts4 每鼠50μg/100μl、100μg/100μl 和200μg/100μl 分别免疫BALB/c 小鼠,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模型小鼠,计算减虫率、减卵率,观察它们的抗血吸虫感染作用;病例切片观察肝脏组织中肉芽肿的变化.结果 用重组Sj-Ts4 免疫BALB/c小鼠,第1、第2 和第3 组诱导的减虫率分别为22.6%、27.1%和30.8%,经t 检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1、第2 和第3 组诱导的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31.2%、34.29%和35.2%,经t检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可见重组Sj-Ts4 组小鼠肝脏表面较光滑,质地较软,色泽略带暗红色,隐约可见少量灰白色小点,虫卵结节较少;生理盐水组小鼠肝组织中可见大量的虫卵肉芽肿形成,肉芽肿体积较大,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较多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重组跨膜蛋白4(rSj-Ts4)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 海口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张德健;陈萍;林绍雄;陈冬燕

    目的 了解海口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制订儿童蛲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连续3d 早晨三次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进行蛲虫感染调查;对被调查儿童做问卷调查收集蛲虫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对调查资料进行字2检验分析.结果 共检查842 名儿童,3 次连续检查累计总感染率为38.24豫.其中,社区、幼儿园、私立幼儿园等的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高于城区、学校、公立幼儿园的儿童;5岁年龄组感染率较高达47.30豫,男女儿童感染率无差异.问卷调查显示校园卫生条件、个人卫生习惯及家庭状况均较好的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反之感染率较高.结论 海口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蛲虫感染与地区、托幼机构的卫生环境及其个人卫生习惯、家庭状况均有密切相关.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达到有效降低儿童蛲虫感染率的目的.

  • 阶段性目标管理在新定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曹教育;高萍;朱翠红;方储馨;姚勋霞

    目的 探讨阶段性目标管理在新定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新定科的92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阶段性目标管理模式进行培训1 年,并以沿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培训的92 名护士作为对照组.比较采用阶段性目标管理模式和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培训后,新定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差异.结果 实施阶段性目标管理培训后,新定科护士在护理教学计划落实、理论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自我评价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约0.01).结论 新定科护士培训运用阶段性目标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同时临床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 36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

    作者:陈多玲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指腹腔内或邻近组织未发现感染灶而出现的腹水细菌感染.肝硬化是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常见的基础病,急性肝衰竭及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患者也可发生[1].本病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生SBP 与腹水总蛋白降低有关.本病临床变化复杂、病死率高,应对不当常会出现严重后果.现将我:2010 年1 月~2013 年1 月共收治的肝硬化并发SBP 的36 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刘继鑫;孙艳;姚淑娟;刘伯阳;孙艳宏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科研的精神,更有利于互助学习方式的形成,更有利于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现将我们对该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实践总结如下.

  • 30例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护理体会

    作者:洪丽萍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患,随着人们生活、社会环境的转变及人口的老龄化,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目前临床对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本病的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存活者中有86.5%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给个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有资料显示,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脑梗塞偏瘫患者的预后[2~4].为此,我们选择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30 人,在早期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受损人群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志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与空腹血糖升高(IFG)是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位于正常糖耐量(NGT)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阶段,属糖尿病前期范畴,并且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了解此阶段的相关临床特征对于防治糖尿病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 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夏麦英;张若丽;杭娟;许萍

    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是由于患者在短期内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而未及时作病原治疗所致,临床上分为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和结肠增殖型,其中腹水型患者较为常见,也是内科救治的主要对象[1].2009~2012年,我站实施血防项目定点救治晚血病人134 例,其中腹水型78 例.通过护肝、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等医疗措施,患者一般情况得到改善,未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及死亡病例,均好转出:.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对延缓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站对腹水型晚血病人救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脐周按摩法在82例精神病便秘者中的应用

    作者:孙淑芳;汪霞萍

    便秘是精神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造成便秘的原因多,如精神病所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因封闭管理、住:时间长,活动空间范围狭小,部分患者拒食、进食差,或不喜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使肠道功能紊乱,造成便秘[1].因病情需要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大多对自主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药物抗胆碱能作用可致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及麻痹性肠梗阻[2].

  • 黄石市11例霍乱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新造;柯文炳;程丹;纪丹

    霍乱是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曾引起七次世界大流行.病原分古典型和爱尔托两个生物型,以O1群霍乱弧菌致病为主.临床以剧烈腹泻、呕吐大量水样物并出现急性循环障碍和肾衰竭为特点,传染性和病死率均较高.新中国成立后该病病死率已有效控制在1%以内[1].2012 年10 月6日~2012 年10 月21 日我:共收治的36 例霍乱疑似病患,其中6 例为确诊患者[2],5 例为霍乱的健康带菌者.现对本次霍乱疫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临床经验.

  • 胃血吸虫病1例

    作者:吴礼权;章龙武

    患者杨某,男,76 岁,农民,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姜范圩村村民.2011年3 月2 日因野上腹部不适伴黑便10 余天冶就诊于桐城市人民医:.实验室检查:大便OB(++),血常规示野中度贫血,嗜酸性细胞百分比1.8%冶;肝功能、肾功能、K+、Na+、Cl-正常;心电图正常;胃镜下见野胃窦后壁可见片状出血充血水肿,前壁可见浅表糜烂冶,胃镜下钳取4 块胃窦部粘膜送病理,HE 染色病理报告为:(胃窦)黏膜慢性炎伴炎性坏死,并见血吸卵沉积(病理号20111127).予奥美拉唑等抑酸、立止血等止血治疗8d,大便外观正常,血常规改善,转入我院.

  • 以科学发展观看青蒿素(黄蒿素)的由来与发展

    作者:管惟滨

    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中国人发现的新抗疟药青蒿素引起国内外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因青蒿素具有速效的抗疟新型结构,而先后得到了国内外的许多奖项.关于这项成果是如何得来的有诸多说法,有的说是靠群众远动大协作的结果;有的说古书上多少年前就有记载,是从古书上查来的;也有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如此成绩不容易是靠组织者的勇气和努力等等.我们的化学家们做了大量工作,很容易认为他们应该是头功.于是在谁做的多,谁先做的问题上有了争论,很难说出该以谁为主,需要一个公正合理的共识.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1 01 02
2000 01 02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