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열대병여기생충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302
  • 国内刊号: 34-1263/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蒋作君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深圳市2008~2009年上半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发病特征及预防控制策略分析

    作者:牟瑾;谢旭;李媛;王敬忠;马汉武;程锦泉

    目的 对2008年~2009年6月深圳市手足口病病例的基本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研究该病重点人群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采用SPSS 16.0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深圳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核实和分析.结果 发病曲线显示深圳市手足口病报告从2008年3月下旬至4月份开始增加,高峰持续到7月中旬.2008年10、11月份出现发病次高峰.在全部12 112例病例中,5岁及以下年龄组占92.5%.其中1岁组男性2 019例,占全部病例的16.7%.2008年~2009年6月,发病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2008年发病至诊断的时间平均为 1.86d(s=2.44),2009年为1.58d(s=2.03).结论 手足口病已成为深圳市公共卫生的挑战之一,预防控制策略应考虑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和季节性发病高峰.

  •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血凝法)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王恩木;章乐生;张世清;郝晓君;呼明闯

    目的 评价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血凝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盲法,分别检测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旋毛虫、结核、不明原因发热等病人血清和健康人群血清.结果 检测100份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敏感性为97.0%;检测50份健康人血清的特异性为96.0%;检测20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10.0%;检测10份肺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50.0%;检测10份旋毛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30.0%;检测乙肝、鞭虫、蛔虫、钩虫病人血清均为阴性;检测18份结核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16.67%;检测88份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交叉反应率为11.36%;检测473份非疫区人群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3.38%;检测1136份传播阻断地区人群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2.29%.结论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血凝法)在血吸虫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血吸虫病现场筛查.

  • 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长海

    目的 探讨胶体金快速检测阴道毛滴虫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1份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用胶体金法和培养方法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培养方法比较,胶体金法的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 91.5 %,阳性预测值70.4%,阴性预测值为95.5%.结论 胶体金法检查滴虫性阴道炎具有快速简便及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特点,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 常用消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朱长太;梅申聪;王地英;吴婷婷;詹峰

    目的 明确临床常用消毒剂对我院ICU病房流行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低抑制浓度(MIC)值,帮助临床选取正确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消毒剂.方法 收集本院ICU流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8株,制备菌液,以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消毒剂对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结果 碘伏、过氧乙酸,氯己定、2%戊二醛和乙醇对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001 6%、0.01 1%、62.5mg/L、1%和75%;肥皂对鲍曼不动杆菌无作用.5种消毒剂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有效稀释比,从高到低依次是过氧乙酸、氯己定、碘伏、戊二醛和乙醇.结论 过氧乙酸、氯己定为本院抑杀环境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消毒剂,而2%戊二醛不主张应用.碘伏能够作为体表中的有效消毒剂,而乙醇应用消毒时一定要保证浓度在75%.我们认为消毒剂对于不同细菌的MIC值检测正如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一样对于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有着重要价值.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状况分析

    作者:刁蔚欣;叶晓光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临床样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分离出的1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低的是美罗培南(33%).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显著性变化,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动态监测其耐药谱变化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攀升的重要措施.

  • 2005~2008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监测螺情分析

    作者:罗俊平;杨卫平;高风华;汪天平;张世清;张诚

    目的 分析2005~2008年安徽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对各监测点钉螺孳生环境与可疑环境进行调查,并运用GPS定位仪对查螺航迹、螺点和钉螺面积进行测定,比较4年各项螺情指标.结果 近4年有10个监测点,25个环境查出116 hm2阳性螺面积,占实有钉螺面积的11.2%;各监测点活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升降幅度不一.结论 应用GPS提高了螺情统计指标的精确性,各监测点螺情依然严重,应加强控制钉螺措施,提高药物灭螺质量.

  • 鄱阳湖区居民化疗后血吸虫再感染和新感染规律的研究

    作者:陶波;刘跃民;胡飞;姜秋林;林丹丹

    目的 探讨鄱阳湖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吸虫再感染和新感染的规律.方法 1995~2004年(1995~1999年/新华村、2000~2004年/渚溪村)采用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方法(Kato-Katz法)对疫区5~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连续5年纵向观察.结果 疫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华村和渚溪村的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从16.29%和12.0%,下降到4.86%和7.42%;新华村和渚溪村的人群感染度分别从0.92±3.72和0.41±1.83下降到0.17±1.08和0.28±1.46; 居民再感染年间波动较大,新华村11.29%~23.21%,渚溪村7.14%~27.78%,新感染总体稳定,两村均在4%至9%左右徘徊.结论 化疗仍是控制病情的主要手段,再感染率高低与化疗前病人感染度无相关关系.

  • 山丘地区突发性洪灾对钉螺扩散的影响

    作者:韩世民;陈更新;何宗贵;余友胜

    目的 了解山丘地区突发性洪灾对钉螺扩散的影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发生突发性洪灾的3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村,收集、整理洪灾前后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资料,现场开展洪灾后抽样村螺情调查.结果 洪灾发生前,抽样村螺情指标呈上升趋势;洪灾发生后,三个抽样村的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了80.54%、46.78%、91.39%;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下降了54.40%、27.74%和66.20%.结论 突发性洪灾过后,在短期内未造成当地螺情扩散.由于突发性洪灾对当地控螺设施造成较大破坏,对防治成果的巩固势必造成一定影响.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菁;葛风琴;耿建洪;黄桂芹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联合拉米夫定(LAM)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LAM治疗;单用组给予LAM治疗,疗程均为1年.结果 治疗1年后,联合组血清HBV-DNA转阴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均高于单用组(P均<0.05),单用组YMDD变异率高于联合组(P均<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的1年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 延安地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抽样调查

    作者:张晓文;张欠欠;惠清法

    目的 了解延安地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TOX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对180例不明原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13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TAb检测.结果 病例组ATAb的阳性率为28.89%(52/180),对照组为9.63%(13/135).不同类型疾病患者ATAb阳性率分别为:脑型28.05%(23/82)、癫痫型44.44%(4/9)、精神病型32.14%(9/28)、神经衰弱型26.23%(16/61) .有宠物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为47.62%(30/63),无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为18.80%(22/117).结论 病例组AT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不同类型疾病患者ATAb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宠物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接触史者,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说明TOX感染与接触宠物有关.

  • 2008年安庆市血吸虫病流行乡镇疫情现状评价

    作者:王开霞;查明;丁平

    目的 评价2008年安庆市83个血吸虫病流行乡镇的疫情状况,为今后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查螺及年报资料,确定相应的疫情指标,用秩和比(RSR)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RSR关于概率单位(Y)的方程式为RSR=0.140 4Y-0.194 4,终确定疫情程度为重度、中度、轻度的乡镇数分别为16、34和33个.结论 当前安庆市血防工作形势仍较严峻,应根据各乡镇疫情程度的不同,制定"一乡一策"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评价
  • 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实施效果与费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戎;鲍建国;崔春;王建荣

    目的 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的效果及其费用-效果.方法 在安徽省芜湖市选择1个较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村实施传染源控制、综合治理和卫生血防项目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2年措施的实施,观察其防治血吸虫病效果及费用-效果情况.结果 试点村人群感染率下降了100.0%,有螺环境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0.8%和80.8%;每百人感染率下降1%的费用为658元,每千平方米有螺环境感染螺密度下降1%的费用为475元,每千平方米有螺环境钉螺感染率下降1%的费用为534元.结论 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具有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效果;降低有螺环境活螺密度所需的费用明显高于控制感染螺密度的费用,提示在目前经济状况下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具有较好的费用-效果.

  • 2008年云南永胜县胜利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作者:张光梅

    为了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动态,了解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为全省制定防治对策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云南省地病所血防科在永胜县永北镇胜利村建立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

  • 2008年江西星子县渚溪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作者:左巧玲;姜秋林;陶波;翟敏玲

    为了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疫情流行现状,分析和评价防治效果,为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的要求,2008年对渚溪村进行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一、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 山丘型自流灌区感染性钉螺佳监测时机的初步研究

    作者:强广翔

    南陵县柏山渠灌区为中型自流灌溉水系,年平均灌溉时间为7个月,且流水不断、杂草丛生,渠系自然连接,形成一网状排灌系统;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场所,也是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病的重要地带,再感染现象十分突出[1].

  • 云南鹤庆县西甸村传染源控制措施防治血吸虫病效果

    作者:李炳桂;李文豹

    为探索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在高原山区的防治效果,对云南鹤庆县金墩乡西甸行政村2002~2008年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以期为今后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报告如下.方法一、人群查治病

  • 2001~2005年安徽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

    作者:吴活书;王晓可

    枞阳县位于长江下游安徽段北岸,属湖沼型洲滩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有16个乡镇(县直)的111个村为血吸虫病流行村,江、湖、洲滩,内陆均有钉螺分布.

  • 2008年上海市金山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报告

    作者:俞瑞芳;王怀娴;邹佩佩

    金山区地处上海市的西南部,西与浙江省平湖、嘉善两市(县)毗邻,北与青浦区、松江区接壤.区内河道纵横、水渠成网,河道螺情历来较重,至1982年底,全县累计有螺面积107 642 hm2,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135 824人,占流行区人口的41.38%;历史晚血病人4 211人(1984年前).

  • 囊虫病动物模型的完善与应用

    作者:谷俊朝;刘建

    囊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它是由链状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人的皮下、肌肉、脑、眼、心脏、舌、喉、口、肺、上唇、乳房、脊髓、神经鞘、骨、椎管等处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链状带绦虫因与猪关系密切,也称猪带绦虫.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诊断进展

    作者:周治中;王丽梅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为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胃窦炎、胃溃疡、胃腺癌及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均有密切的关系.及早进行Hp诊断,明确是否伴有Hp感染,对防治上消化道疾病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检测Hp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各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现对上述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浅解(续)

    作者:汪天平;张世清;何家昶;张功华;陶承国

    (接上期) 血吸虫病的流行包括5个环节:一是人、畜等哺乳动物传染源排出虫卵;二是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三是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四是毛蚴在螺内发育逸出尾蚴;五是尾蚴感染终宿主人、畜等哺乳动物.

  • 本刊重要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1 01 02
2000 01 02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