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열대병여기생충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302
  • 国内刊号: 34-1263/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蒋作君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芜申运河(马宣段)航道整治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及预防控制对策

    作者:何家昶;张世清;汪天平;汪伟民;苏继好;朱传民

    目的 观察芜申运河(马宣段)航道整治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提出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对策.方法 根据工程设计报告,现场考察工程涉及区域有关情况,收集血吸虫病防治历史资料,开展螺情和病情现况调查,综合分析工程项目对血吸虫病流行和传播的影响,提出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措施.结果 芜申运河(马宣段)航道整治工程可以在局部地区消灭钉螺,但也存在着钉螺孳生、扩散及加重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应采取防止因工程建设造成钉螺扩散和加重血吸虫病传播措施,提高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结论 芜申运河(马宣段)航道整治工程存在造成钉螺扩散和加重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 1989~2009年广西玉林市血吸虫病监测及控制措施

    作者:陆运龙;卢耀娟;杜传;全信斌;蒋海

    目的 总结和分析玉林市1989~2009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评价监测措施,为传播阻断后期血防成果巩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1989~2009年玉林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后的监测和控制资料.结果 21年间在原有螺区查螺1475.239 hm2.查出螺点2个,钉螺面积0.43 hm2;毗邻螺区共查螺2024.865 hm2,未发现钉螺.灭螺15次,共计3.283hm2;疫区居民血吸虫皮试阳性率为0.81%(72/8 844),血清学阳性率为0.35%(11/3 171);粪检1 614人,未发现阳性;解剖野鼠4 957只、家犬44条,粪检耕牛3 923头,均未发现血吸虫虫卵阳性.结论 玉林市维持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状态,但螺情监测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

  • 1999~2009年安徽宣州区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作者:汪伟明

    目的 分析宣州区血吸虫病疫情,为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宣州区1999-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螺、病情资料.分析全区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疫情分布和流行特征.结果 1999-2009年,人群血检阳性率下降了59.16%:急感病例出现波动:耕牛存栏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耕牛平均感染率下降了 52.87%;钉螺面积出现上升态势,增加约130hm2.结论 10年来,宣州区人畜感染率持续下降,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钉螺总面积增加,形势严峻.提示全区血防工作要结合疫情特点,加强钉螺的监控,做好区域性防治规划,确保防治成果.

  • 2009年重庆长寿区土源性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作者:雷群建;蒋和宏;马周俊

    目的 了解重庆长寿区土源性寄生虫病人群感染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抽取4个乡镇的4个村为调查点;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为对象,每个点调查人数不少于5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常规计数检查土源性寄生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随机抽取一个点,进行感染因素调查和环境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在调查点内随机抽取10户.每户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四类地点的土样1份检查蛔虫卵.结果 本次检查共粪检2 545人.检出虫种有蛔虫、钩虫、和蛲虫3种;感染者219人,感染率为8.61%,其中钩虫感染率高,为7.82%;其次是蛲虫,为4.09%;蛔虫感染率为0.43%.检测土壤40份,菜园、厕所土壤蜊虫卵检出率为40%,庭院、厨房检出率为20%.结论 长寿区人体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率呈下降态势,但是钩虫和蛲虫感染率仍较高,应针对农村人群集体服驱虫药治疗,尽快降低感染率.

  • 云南省现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例分布状况与特点

    作者:张晓云;邵宗体;董毅;张云;冯锡光;沈美芬;董兴齐

    目的 掌握云南省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例分布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晚血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2005年云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普查资料,结合各年报表,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统一按要求进行调查.结果 2009年,全省共有现存晚血病例812例,其中2006年和2007年新发现晚血20例(2.00%);2008年和2009年新上报的晚血35例(4.31%).晚血病例中,巨脾型占52.83%,腹水型占26.23%,结肠增殖型占0.37%,侏儒型占2.71%,肝脾肿大型占17.86%.男性占21.68%,女性占78.32%.年龄小者13岁,大者99岁.6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占65.64%; 30岁~59岁年龄组占33.25%;30岁以下年龄组占1.11%.农民占98.51%,其他职业占1.36%.结论 云南省晚血患病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但报表中存在一些漏报病例:现存晚血病例主要是6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

  • 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现况

    作者:黄勇;张世清;何家昶;操治国;汪天平;高风华;张功华;吕大兵

    目的 了解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现况,为进一步优化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建议.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全省有螺的江洲湖滩环境林业血防工程的分布、工程模式、管理状况等相关内容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全省1044处有螺滩地中457处(43.8%)实施了林业血防工程,江滩、洲滩、湖滩环境造林覆盖率分别为76.0%、77.1%、11.5%.造林树种以意杨为主,占造林面积的94.9%.造林模式以纯林业为主,占造林滩块环境数的57.8%.造林前仅26.5%的滩块进行了规范的土地改造,而目前仅10.3%的环境符合林业血防工程规范要求.全垦间种环境的植被盖度明显小于不垦不种方式.结论 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已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但工程建设及管理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其抑螺防病效果.

  • 2009年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监测数据分析

    作者:金伟;郭见多;朱磊;姚光秀;方国仁;杨卫平;操治国

    目的 了解我省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操作手册>的要求,对全省的3个监测点实施监测和调查.结果 全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4.0%.钩虫是我省主要流行的土源性线虫,其感染人数占总感染人数的95.1%.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除40~50岁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呈现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土源性线虫以轻度感染为主,农民和从事家务活动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土壤蛔虫卵检出率为33.3%,其中受精活蛔虫卵占50%.结论 我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往年有大幅度下降.

  • 荣宝浸提液杀螺效果观察

    作者:丁良;夏蒙;李广平;陈祥麟;魏望远;鲍子平

    目的 探讨不同浸提时间的荣宝浸提液的杀螺效果,研究荣宝有效成分的杀螺效果.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荣宝,配制成四种浓度,分为两组,A组浸提液浸提时间为1 h,B组浸提液浸提时间为24 h,观察其浸提液在48 h、72 h内杀螺效果.结果 24 h浸提液在48h、72h内观察杀螺效果均显著高于1 h的浸提液杀螺效果.结论 荣宝杀螺的有效成分能较好地溶解于水,并凡不受pH值的影响;经荣宝浸提液浸泡处理后的钉螺,48 h钉螺死亡率96.70%;72 h钉螺死亡率100%,表现其具有杀螺作用.

  • 长江特大洪水溃堤洲滩灾后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作者:尹晓梅;王珍丽;汪奇志;张世清;汪天平;周伟;周利;汪峰峰;王玥

    目的 探讨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中、远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收集安徽枞阳县1998~2009年疫情以及水文、气象资料,研究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宿主的分布以及人群血吸虫感染的中.远期影响.结果 钉螺密度在2000~2004年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2001年高3.037 5 R/0.11m2.之后基本呈波动下降趋势;灾后人群IHA和粪检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HA阳性率于1999年达到高水平31.63%(593/1 875).粪检阳性率于2001年达到高水平31.78%(41/129).之后基本呈下降趋势,至2007年粪检阳性率趋于平稳.结论 洪涝灾害短期内可引起钉螺的扩散及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的升高,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流行的远期影响并不大.

  • 安徽省人群弓形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道华;汪天平;郭见多;操治国;尹晓梅;章乐生;汪峰峰;刘晓明

    目的 了解安徽省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探索弓形虫感染的易感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南、北、中三个地区随机选择一个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三个地区7~75岁居民共1795人,对调查者进行弓形虫易感因素的问卷调查,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抗体IgG.将调查和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统计分析易感因素,结果共调查1 795人,阳性201人,总感染率为11.20%.不同地区、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30.27,P<0.05),其中6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高为18.35%;不同文化程度各组问感染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9.60,P<0.05);特殊人群(孕妇、宠物猫犬主、家畜饲养者、肿瘤患者及屠宰场工人)感染率为14.8796,显著高于普通人群(3.72%),其相对危险度(RR)为3.99.结论 安徽省弓形虫感染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其感染可能与接触动物的机会、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及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 用RAPD技术对安徽省三地钉螺遗传差异的初步研究

    作者:田月;汪天平;操治国

    目的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研究安徽省3个代表性地区的钉螺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提取钉螺足部的基因组DNA,用随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0.6%硝酸银染色.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不同地域株钉螺的遗传距离,并聚类分析.结果 三个地区钉螺标本的PCR扩增产物均呈现多态性.经聚类分析,其中广德钉螺与宁国钉螺关系近,可归为一类,而贵池钉螺则单为一类.结论 安徽省三个有代表性区域的钉螺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但种内发生了遗传变异,血吸虫病不易感区和有螺无病区的螺群遗传距离接近,两地钉螺的遗传相似系数与钉螺的易感性相一致.但对于不易感和有螺无病区的钉螺是否与易感区的钉螺在遗传学上产生较特异的变化,还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研究.

  • 2型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特点分析

    作者:袁静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特点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行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同时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所有行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6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组的124例病患中,人均冠脉病变1.98处(246/124),非糖尿病组680例人均冠脉病变0.45(305/680)处.2型糖尿病组冠心病发病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陈旧性心梗均是非糖尿病组的2倍多.糖尿病组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完全或次全闭塞、分叉处病变及弥漫性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非糖尿病组以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为主,而糖尿病组以三支病变为主,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的存在显著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的损害呈现弥漫性损害,发生心肌梗死事件多.有效地控制糖代谢紊乱,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在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 2000~2009年安徽泾县螺情变化趋势

    作者:陈加宾;王金苗;翟海英;刘超

    目的 了解泾县钉螺分布变化趋势,对制订相同类型流行区今后一段时期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收集2000~2009年泾县钉螺分布面积、易感环境钉螺面积及复现和新发现钉螺面积等资料,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0素.结果 2000年以来,受洪涝灾害和青弋江灌区总干渠水位等因素影响,泾县钉螺面积呈上升趋势;新发现钉螺面积出现4个高峰期,分别是2000年、2002年、2004年和2008年,复现钉螺面积出现2000年、2002年和2008年3个高峰期;易感环境面积出现2004年、2009年2个高峰期.结论 泾县钉螺分布状况受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短期内消灭钉螺的目标难以实现,采取传染源控制结合小区域综合治理等措施压缩易感环境钉螺面积,减少人畜感染为现阶段适宜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 钉螺 新发现 复现
  •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螺情反复回升的原因调查

    作者:赵峰;沙建军

    巢湖市居巢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全区总面积2 068km2,人口86万.198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新增钉螺面积190 675m2,钉螺回升面积7 833m2.钉螺新增和反复回升的地理位置,均为山丘地区人畜经常出入地段,部分环境螺情多次反复回升.

  • 2006~2009年安徽巢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作者:陈育翠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辖庐江、无为、含山、和县、居巢区等四县一区,总面积9282km2,耕地面积430万亩,总人口462.38万.境内长江岸线189km,其中沿江的无为县124km,和县65km.全市共有36个乡镇,192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目前仍是血吸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 高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思考和实践

    作者:郑胜生;侯昕;朱勃朗;余新林;朱正杰;朱思强;朱振丹;王维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卫生知识水平提高,曾经广泛流行而又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某些寄生虫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达到基本消除.然而,人体寄生虫病依然存在,有些还相当严重.文献报告,根据发病特点目前以食源性寄生虫病、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病及传媒病为主.

  • 福建福鼎市45年间霍乱主要传播因素与影响流行因素分析

    作者:林时辉

    自1962年埃尔托霍乱传入福建省福鼎市以来,至2007年疫情已延续45年,在此期间曾发生过3次较大流行,共报告患者4 757例,死亡110例,检出带菌者510例.霍乱的流行不仅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8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门静脉系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作者:徐晖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门静脉的压力升高,门静脉内径与流速都会发生变化,笔者对2010年以来在我院住院的85例检查彩超的晚期血吸虫病人(以下简称"晚血")病人和47例非晚期血吸虫病人进行了门静脉血流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2007~2010年江西瑞昌市钉螺消长动态分析

    作者:邬子清;吕尚标;周庆圣;安六荣;黄美娇

    瑞昌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北襟长江"黄金水道",东邻九江,南接德安、武宁,西界湖北阳新,北与湖北武穴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 442km2,总人口43万,其中血防区人口18.2万.全市辖21个乡(镇、场、街道),其中有17个血防区乡,累计有螺面积达6 993.2hm2,是典型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 2010年安徽怀宁县螺情分析

    作者:杨自旺

    怀宁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276km2,辖20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69万人,境内有皖河、珠流河、白洋湖、菜籽湖和石门湖等水域.

  • 2005~2009年苏州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永元;沈玲娥;胡一河

    苏州市曾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有6个县(市、区)、139个乡(镇)、2 327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经过数十年的防治,1995年全市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转入巩同监测阶段.1995年2004年的监测结果已作了报告,现将2005~2009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2005~2009年安徽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作者:李建国;王晓可

    为了解枞阳县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尤其是水灾后疫情的动态变化和趋势,为制订我县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于2005~2009年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_丁作,结果报告如下.

  • 人体血吸虫再感染与伴随免疫研究进展

    作者:杨耀飞

    从1983年Sturrock等对肯尼亚小学生化疗后感染曼氏血吸虫研究结果发表以后,众多外学者对血吸虫再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多项研究显示,再感染的影响因素有:疫水接触、治疗次数、化疗前感染度、遗传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和免疫状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1 01 02
2000 01 02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