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열대병여기생충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302
  • 国内刊号: 34-1263/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蒋作君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弓形虫Prugniaud株诱导的对小鼠黑色素瘤抑制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作者:程启媛;徐军;杨小迪;陈兴智;孙新

    目的 探讨弓形虫Prugniaud实验感染增强宿主的非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检测Prugniaud株单独感染或联合卡介苗(BCG)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内实验用绿色荧光标记的转基因小鼠每组9只,荷瘤后单独感染弓形虫Prugniaud株或联合BCG.比较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B16组、BCG/B16组、TG/B16组、TG/BCG/B16组小鼠瘤重分别为3.237±0.552g、2.461±0.320g、1.521±0.263g、1.069±0.444g.各组肿瘤凋亡率分别为7.42±2.09%、9.27±2.10%、23.32±4.37%、43.88±6.33%;光镜下TG/B16组和TG/BCG/B16组小鼠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且VEGF120/β-actin和VEGF120/β-actin低于其他组(TG/B16:0.167±0.011,0.190±0.015);TG/BCG/B16:0.1 40±0.015,0.171±0.011).结论 弓形虫感染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抑制作用,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并且在BCG联合作用下效果得到增强.

  • 登革热并发心功能损害分析

    作者:杨晴;夏瑾瑜;洪仲思;李春娜;陈惠丽;丁立;游风云

    目的 分析登革热并发心功能损害的表现特征.方法 对2007年本院收治的126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检测心肌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肌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和心电图检查,分析登革热时心功能受损害情况.结果 126例登革热出现心功能损害者共107例(84.9%).其中心肌酶谱异常者共98例(占77.8%,AST升高85例,LDH升高96例,CK升高64例.HBD升高86例).98例中有合并心电图异常者48例与无心电图异常者50例,两组各酶升高幅度比较有明显差异.126例登革热共有心电图异常57例(45.2%),主要为心肌损害(T波低平或/和S-T段改变)和心律欠常(窦缓、窦速、宴性心律不齐、室性早博)表现.结论 心肌受损在登革热发病过程中是一个多发和较常见表现.是本病发展中多系统损害的局部表现之一;心肌酶升高幅度与心电图改变结合分析.可综合判断心脏损伤程度.

  • 安徽省钉螺和阳性钉螺分布现状

    作者:高风华;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杨卫平;张功华

    目的 了解安徽省钉螺和阳性钉螺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全省近年来钉螺调查的数据,绘制阳性钉螺分布的电子地图,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安徽省现有钉螺面积27890 hm2,阳性钉螺面积544 hm2.湖沼型流行区钉螺呈片状分布在长江的江、洲滩及其支流水系、湖泊,有螺面积和阳性螺面积分别占全省的89%和81%.钉螺孳生和感染严重;江滩是该类流行区中阳性钉螺分布多的环境;山丘型流行区钉螺呈点状分布在较大的河流、灌区或多种特殊环境,钉螺和阳性螺环境数多,分布广.距居民点较近,对居民威胁较大;沟渠是该类流行区中阳性钉螺分布多的环境,钉螺复现与新发现主要分布局部湖滩地区与少数山丘内陆地区.结论 总体上全省阳性钉螺分布呈下降趋势,钉螺分布呈徘徊之势.形势不容乐观.为压缩钉螺与阳性钉螺分布.有必要提高查灭螺质量与加大螺情监测,加大对阳性螺点和重点易感环境打击力度,并采取环境改造和控制传染源等综合治理措施.

  • 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日本血吸虫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操治国;汪天平;张世清;王恩木;姚光秀;方国仁;章乐生;朱磊;杨卫平;郭见多

    目的 研究安徽省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日本血吸虫的相容性,探索有螺无病地区形成的原因.方法 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6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0只.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本省日本血吸虫毛蚴进行钉螺群体感染,两组钉螺与毛蚴比例分别为1:20和1:40.以相同方法感染铜陵县的肋壳钉螺和泾县的光壳钉螺作为对照.感染后将钉螺置于室内22~24℃温度下饲养90d.观察各组钉螺感染率和死亡情况.结果 在1:20组和1:40组中,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均未能被日本血吸虫成功感染,而铜陵县的肋壳钉螺和泾县的光壳钉螺均感染成功.至观察期结束时,无论是自然死亡率还是感染后死亡率,铜陵县的肋壳钉螺均显著低于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和泾县的光壳钉螺(均P<0.05),而后两地钉螺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当地钉螺与日本血吸虫不相容可能是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 粪便PCR检测法用于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王珍丽;汪天平;汪奇志;尹晓梅;周利;汪峰峰;王玥;章乐生

    目的 探讨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与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的交叉反应情况.方法 采用PCR法对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阳性粪样、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正常人粪样以及钩虫、蛔虫、鞭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粪样分别进行检测,评价PCR法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 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与钩虫、鞭虫、蛔虫等肠道常见寄生虫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粪便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交叉反应少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现场查病和临床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

  • 芜湖地区储藏物粉螨名录初报

    作者:牛卫中;唐秀云;李朝品

    目的 了解芜湖地区储藏物粉螨孳生情况,为防制粉螨对储藏物及人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于芜湖地区(三县四区)对储藏物、副食、干果蜜饯进行取样调查.不同种类样本共计300份,每份10g,过筛,进行粉螨的采集、分离、鉴定与计数.结果 300份样本中孳生粉螨共计20种,隶属于7科16属.其中以腐食酪螨分布为广泛,其次为粗脚粉螨.结论 芜湖地区(三县四区)的粉螨危害广泛且较为严重.应加强对粉螨的防制,以保护储藏物、预防人体螨病.

    关键词: 粉螨 储藏物 芜湖
  • 日本血吸虫终宿主粪便中虫卵存活力的实验观察

    作者:尹晓梅;汪峰峰;张世清;张功华;吕大兵;方国仁;汪天平

    目的 观察不同宿主粪便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存活时间.方法 采集日本血吸虫虫卵阳性居民、水牛、猪、兔子和鼠等不同宿主粪便,观察不同宿主粪便中虫卵的孵化率,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内虫卵的存活情况.结果 来自猪、鼠、人、兔和水牛新鲜粪便中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分别为78.9%、53.7%、41.7%、28.9%和22.1%.在37℃、30℃、20℃和4℃温度下不同时段粪便中虫卵存活率差异很大,其中干燥和样本粪便的大小是影响虫卵存活的重要因素.水牛和猪粪便中虫卵存活率高,随着温度的降低存活率逐渐增加.结论 不同宿主粪便中虫卵的孵化率,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内虫卵的存活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

  • 乙型肝炎病毒胎盘垂直传播的机制

    作者:孙成福;兰孟东;成军;李朝品;郎振为;李国力;王琦

    目的 研究胎盘组织中HBV感染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携带HBshg的孕妇,血清HBV DNA阴性12例:血清HBV DNA阳性19例;血清HBV DNA阳性,孕晚期拉米夫定治疗16例;血清HBV DNA阳性,孕晚期免疫球蛋白(HBIG)治疗19例.使用免疫组化与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 situ polvmerase chain reaction,IS PCR),检测胎盘组织中的HBcAg与乙型肝炎共价环状DNA(HBV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HBV cccDNA).结果 胎盘绒毛炎发生率与婴儿发生宫内感染率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胎盘HBcAg的感染率与婴儿发生宫内感染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治疗后,胎盘HBVccc DNA感染与婴儿发生宫内感染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胎盘组织发生炎症,使部分绒毛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胎盘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HBV易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HBcAg在胎盘中的表达,表明HBV感染与复制,是导致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阻断治疗可能抑制了感染胎盘组织cccDNA复制,使宫内感染的危险性降低.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期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志娟;周玉文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期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HPZE/4HR;试验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方养阴润肺汤加减.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1~3个月后,试验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痰菌转阴率90%,对照组痰菌转阴率7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期肺结核病临床症状改善快,痰菌转阴率高,安全有效,疗效肯定.

  • 上海闵行区外来育龄妇女艾滋病知信行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铁军;田秀红;刘莉君;陈丽青;何纳

    目的 研究上海市闵行区外来流动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前来闵行区莘庄社区体检门诊进行体检的外来流动育龄妇女631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外来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较差,仅有58.0%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三种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是:输血(84.3%)、性行为(81.6%)、母婴传播(74.5%).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仅为40.7%.已婚和未婚的育龄妇女近一次安全套使用有明显差别,未婚育龄妇女明显高于已婚育龄妇女.多因素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与文化程度和流入地居住年限有关.文化程度越高知识得分越高,流入地居住的年限长则艾滋病得分也高.结论 需要进一步提高外来流动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宣传,以增强她们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意识,促进安全套的使用率,从而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 山区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程扶雪;汪海

    目的 分析山区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绩溪县2004~2007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绩溪县2004~2007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分别为:192.78/10万,187.47/10万,390.63/10万,251.46/10万,是当年法定网络报告传染病的第一位,并呈增长趋势.发病数以5岁以下婴幼儿,农民和散居儿童发病多,在不同的乡镇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差距,5~8和10月是发病高峰期.结论 做好农村健康教育,提高农民保健意识,婴幼儿卫生护理水平,是今后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的重点.

  • 我国旋毛虫地理株的同工酶分析

    作者:李婷婷;崔晶;王中全

    目的 为旋毛虫属的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河南、云南、哈尔滨、黑龙江同江、湖北及天津)肌幼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苹果酸酶(ME)、酯酶(EST)、谷氨酸脱氢酶(GLDH)进行分析,并以旋毛虫(17tichinella spiralis,T1)、乡土旋毛虫(T. nativa,T2)、布氏旋毛虫(T. britovi,T3)、伪旋毛虫(T. pseudlospiralis,T4)及纳氏旋毛虫(T. nelsoi,T7)的国际参考株作为对照.结果 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的4种同工酶(SOD、ME、EST、GLDH)酶谱均与T1的相同.结论 经4种同T酶分析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均为T1.

  • 安徽望江县晚期血吸虫病内科治疗救助503例病案调查

    作者:徐善来;叶必华

    2006~2007年,望江县按照<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内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对503例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实行了内科治疗.为全面了解这些晚血病人的救治情况,总结经验,我们对所有治疗病例的病案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0例狂犬病临床分析

    作者:周硕

    狂犬病是因感染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病死率达100%,所以重在预防.在我国,1990年以前狂犬病死亡人数一直位居25种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之首,1991年开始下降,近5年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1],为探讨其发病原因、防范对策及临床治疗,现将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20例临床诊断的狂犬病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 黄山市环境改造消灭残存钉螺效果观察

    作者:方益民;凌志利;肖汉民;王荣宝;程羽风;汤以农

    黄山市自1994年血吸虫病防治进人监测巩固阶段以来,每年都查出残存钉螺.为及时控制和消灭残存钉螺,1997年后,在加强药物灭螺的同时,针对不同环境,实施了环境改造方法消灭残存钉螺.为了解和评价环境改造(简称环改,下同)消灭钉螺的效果,我们对全市环改灭螺工程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潜蚤病12例报告

    作者:王君平;李东;孙殿兴

    2007年1月,我们在中国派驻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驻地买尼塔村诊治了12例潜蚤病患者,疗效满意,由于此病在我国尚未见报道,现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安徽宣州区晚期血吸虫病人现状调查

    作者:汪伟明;王跃明

    宣州区地处皖东南,面积2533km2,辖26个乡镇办事处、183个行政村,总人口86.2万,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人768例.1996年全区曾开展对历史累计晚血病人进行调查,剔除死亡、迁移或其他因素外,当年现存晚血病例270例.2006年根据<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救助项目管理办法与技术方案>的要求,对全区流行地区现症晚血病人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恙虫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庆;花高荣;史新玲;胡福建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在我国主要以东南、西南地区及沿海岛屿发病率较高[1].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恙虫病疫区迅速扩展至东北、华北等地.恙虫病疫区在我国北方的界限已从北纬30°扩展为北纬40°[2].2008年10月21日,安徽怀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疑似恙虫病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证实为一起恙虫病流行,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侧三房心合并风湿性瓣膜病变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昕

    三房心通常被认为是临床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约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0.1%~o.4%,典型的三房心一般指左型,右型少见[1,2].随着临床无创检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超声技术的推广应用,报告的三房心病例逐渐增多[3~5],安徽省也累计文献报告病患数例[6~9].笔者2007年11月通过超声多普勒诊断,发现左侧三房心合并风湿性瓣膜病变1例.现报告并结合复习文献讨论如下.

  • 某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余俊萍;王光西;荣华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和皮脂腺蠕形螨(demodex brevis)[1].D.f寄生于皮肤较为表浅的毛囊部位,常颚体朝毛囊底部,且有群居现象;D.b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寄生于皮肤深部的皮脂腺内[2].蠕形螨昼夜均可逸出皮肤表面,且以雌螨为主.但D.f与D.b的逸出高峰不同,前者的逸出高峰为10:00~18:00,后者的逸出高峰为22:00~2:00.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现存问题和改革对策

    作者:储德勇;唐媛媛;汪学龙;沈继龙

    寄生虫病仍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年来,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寄生虫病学课时数有所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同时由于教学经费明显不足,实验课效果难尽如意.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以满足对寄生虫病防治的人才需要,我们对人体寄生虫病学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了探索,提出目前人体寄生虫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相应的对策,以供同道参考.

  • 热带无爪螨与相关变应原

    作者:吴桂华;杨峰巍;孙新;刘志刚

    热带无爪螨Blomia tropicalis (Van Bronswijk,Cock, Oshima,1973)又称热带剥爪螨或热尘螨,以下简称B.t螨,主要存在于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排泄物、分泌物、蜕皮物、尸体分解物、虫卵等均能引起严重的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荨麻疹等疾病[1,2].而且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可在空气中随处飘散,是主要的吸人性室内变应原之一.近年来有文献报道B.t螨的变应原与屋尘螨和粉尘螨变应原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86%对尘螨过敏的患者对B.t螨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反应[3].目前关于B.t螨外部形态结构,变应原的分离纯化,以及分子克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现综述如下.

  • 粉螨过敏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秀云;李朝品

    过敏性哮喘是气道的慢性过敏性炎症反应,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慢性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估计全球有约3亿哮喘患者,其中我国超过1千万,且发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趋势[1].我国哮喘的儿童发病率可达3%,是严重威胁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过敏性哮喘的诱发是多因素的,其中的粉螨变应原是引起过敏性哮喘的主要诱因之一.粉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粉螨亚目[2],因此以粉螨为诱因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所致的哮喘称为粉螨性哮喘.

  • 恶性肿瘤与弓形虫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欠欠;惠清发

    弓形虫(Toxoplass ma Gondii,TOX)是呈世界性分布的寄生在宿主有核细胞内的机会性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所致的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多途径感染多组织损伤,引起临床多症状表现的全球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上世纪50年代就已发现,但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人们才开始对它的危害程度有了清楚的认识.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感染此病.

  • 内科治疗棘球蚴病1例

    作者:杨锦亮;赵育珍

    棘球蚴病(肝包囊虫病,下同)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妨碍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危害极为严重.该病广泛流行于亚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已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 桂皮挥发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抑杀作用

    作者:孙艳宏;刘继鑫;张浩

    人体蠕形螨(human demodex)是一类小型永久性寄生螨,包括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D.f)和皮质蠕形螨(Demodex brevis,D.b)两种,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颜面部.会引起螨性的痤疮、酒渣鼻、睑缘炎等疾病.目前杀螨药物报道较多,但疗效尚不理想,为此作者选用桂皮挥发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进行体外抑杀作用的实验研究,为今后开发低毒、高效的杀螨药物提供参考.

  • 安徽南陵县某小学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作者:杨国启;强广翔;邓玉军;任金根

    肠道寄生虫病是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可导致人体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腹痛、腹泻及肠梗阻等,对正常学习可造成一定影响.为考核和评估本地近7年来肠道寄生虫病规范防治效果.我们于2008年3月再次对安徽南陵县某小学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1 01 02
2000 01 02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