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囊虫病和棘球蚴病免疫接种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克霞;刘黎黎;张志华

    虽然世界各地采取服用抗蠕虫药和改变人们行为的方法来防治囊虫病和球蚴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疫苗的研究仍是必要的,它有可能在防治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本文主要介绍在绵羊中抗棘球蚴病和在绵羊牛和猪体中预防囊虫病的一些有实用值的疫苗.有资料表明,重组疫苗对动物实验感染的保护率可高达80%以上,这些有潜力的疫苗在动物身上的成功,对于人体用疫苗预防囊虫病和棘蚴病的研究工作受到很大鼓舞.

  • 棘球绦虫的主要生理学特点与包虫病控制方法的确立

    作者:李军;郭刚;张壮志;张文宝

    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棘球蚴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了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棘球绦虫生理学特点和生理指标是设计控制方案,解决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问题的基础.棘球绦虫有其复杂的生活史,需要寄生于两个哺乳类动物,经历不同发育的阶段(成虫、虫卵、包囊和原头蚴),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学特点.本文系统总结和归纳了棘球绦虫主要生理学特点并强调了与控制方案有关的生理学参数.从生活史可以看出,棘球绦虫有两个感染阶段,一是虫卵,它是引起人和中间宿主原发性感染的唯一阶段;二是原头蚴,唯一感染犬等终末宿主的发育阶段.虫卵产生于寄生在终末宿主小肠里的成虫,虫卵在成虫体内的成熟时限是确定对犬驱虫间隔期的生理参数.细粒棘球绦虫在犬体内发育45 d产生发育成熟的虫卵.该期限是国外每年8次驱虫的基础.多房棘球绦虫在犬和狐狸体内感染28~30 d产生成熟的虫卵,控制泡球蚴的流行和传播,驱虫间隔期应该少于30 d.鉴于泡型包虫病和囊型包虫病在我国西部共流行,目前对犬每年12次驱虫,即成虫期前驱虫措施已经列入包虫病控制规划,广泛应用西部流行区.绵羊肝肺脏器内的包囊发育至成熟原头蚴需要12~15个月,采取羔羊上市的牧业生产方式因其羊体内的包囊不能产生原头蚴而成为囊型包虫病控制的有效方法.另外,棘球绦虫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点,比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包囊的单细胞层结构,胆盐调控原头蚴双向发育,包虫蚴在中间宿主体内长期感染的无症状反应等等,使其成为研究生物学和医学生物学问题的工具.囊蚴分泌的包囊液是研究诊断试剂的抗原来源,特异的六钩蚴表达基因是研制疫苗的重要发育阶段.随着高通量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可以利用棘球绦虫的生理学特性寻找诊断试剂,研发预防疫苗和确定新型药靶.

  • 西藏自治区人群棘球蚴病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贡桑曲珍;王立英;牛彦麟;白玛央金;次仁拉姆;肖丹;王栋民;李斌

    目的 探索我国西藏自治区人群棘球蚴病空间分布特征.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西藏自治区74县进行人群B超筛查,分析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与海拔的相关性,对各县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 对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70个县(区)364个调查村的77 049人开展B超检查.结合2012年调查数据,累计对西藏全区74个县(区)80 384人开展B超筛查,检出棘球蚴病患者1 371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1.71%.每个调查县(区)均有病例分布,检出率居前5位的县分别为昌都市左贡县(7.82%)、山南市措美县(7.13%)、那曲地区安多县(6.00%)、那曲地区巴青县(5.47%)、日喀则市仲巴县(4.03%),检出率低的为山南市洛扎县(0.11%).经正态性检验,以县为单位的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与平均海拔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0.05).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r为0.43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即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可随平均海拔的增高而逐渐升高.全局Moran's Ⅰ指数为0.069(Z=2.096,P<0.05),西藏自治区各县(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在空间上呈聚集性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安多县、聂荣县、巴青县呈现H-H关联模式,而措美县、左贡县呈现H-L关联模式. 结论 西藏自治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在空间上具有聚集性,可对聚集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

  • 阿苯达唑治疗中小学生棘球蚴病的观察

    作者:王立英;伍卫平;蔡辉霞;韩秀敏;马霄;王虎;曾祥嫚;牛彦麟

    目的 观察阿苯达唑乳剂给药方案治疗儿童棘球蚴病的依从性、副反应及疗效,为进一步完善棘球蚴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在校儿童进行B超结合血清学检查,对病灶大径≥1 cm的棘球蚴病病例给予阿苯达唑乳剂治疗.每人每天口服阿苯达唑乳剂12.5 mg/kg,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期1年多完成4个疗程.随访服药和副反应发生情况.开始治疗的1年后B超复查考核疗效,采用x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综合评价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治疗儿童棘球蚴病临床诊断患者160例,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160例中,连服2~4个疗程者占66.2%(106/160):连续服药不足2个疗程者占33.8%(54/160).完成2~4个疗程的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0、27.9%和0、58.7%.细粒棘球蚴病不同疗程组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x2=6.09,P<0.05);多房棘球蚴病不同疗程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x2 =0.0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疗程和病灶大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结论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儿童棘球蚴病疗效较低,提示阿苯达唑乳剂治疗儿童棘球蚴病的合理剂量、疗程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在治疗方案实施中密切观察与处理不良反应、定期随访、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对棘球蚴病长疗程治疗的依从性很有必要.

  • 川藏高原地区以牧业组为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效果评价

    作者:王立英;伍卫平;王旭;王谦;张福斌

    目的 探索以牧业组为基础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在疾控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价该模式的防治效果. 方法 在四川省壤塘县随机选择康隆村和壤塘村分别作为包虫病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结束后,通过KAP问卷调查、犬粪抗原检测、人群B超筛查等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两村共查出51例包虫,其中50例为泡型包虫病,1例为囊型包虫病.实施干预后干预村人群包虫病知晓情况比对照组有了更为明显的积极转变;干预村犬驱虫覆盖率为83.73%,约为干预前的7倍;对照村覆盖率为37.42%,较之前增加1倍.干预后干预村犬驱虫覆盖率与对照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14,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犬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4.93%和11.64,与干预前26.8%和29.4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6.81和P<0.05);干预后干预村与对照村比较犬粪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P<0.05).干预村完成全村犬驱虫需422人·h,对照组要l 393人·h. 结论 壤塘县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混合流行的包虫病重流行区.以牧业组为基础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能够促进疫区包虫病防控工作的落实,显著降低环境的传播风险,有利于遏制包虫病的流行.

  • T-bet和GATA-3基因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张恒;吐尔洪江·吐逊;马海长;沙地克·阿帕尔;林仁勇;温浩

    目的 探讨T-bet和GATA-3基因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 选取14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病灶组织(L组)、病灶旁组织(P组)及正常肝组织(N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肝脏组织中T-bet和GATA 3 mRNA的表达,采用两两比较的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 结果 T-bet mRNA在L组、P组和N组的表达量分别为3.98、0.89和0.27,其中L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7,P>0.05),L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5,P<0.01),P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P>0.05).GATA-3 mRNA在L组、P组和N组的表达量分别为119.23、6.30和0.53,其中L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0,P<0.01),P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9,P<0.01),L组与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1,P>0.05).肝脏不同组织中,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0~0.932). 结论 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基因和Th2细胞转录因子GATA-3基因在肝脏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这些变化或与泡型包虫病发病过程中寄生虫肉芽肿的形成有关.

  • 青海省果洛州儿童感染棘球蚴血清学调查

    作者:李俊;伍卫平;王虎;韩秀敏;马霄;蔡辉霞;张静宵;刘玉芳;苏国明;赵延梅;王永顺;刘海青;周晓农;曹建平

    目的 了解和分析青海省果洛州5个县儿童棘球蚴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青海省果洛州玛沁、甘德、达日、班玛、久治5个县37个乡(镇)的43所学校全部6~12岁学生7 445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检测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结果 果洛州儿童抗棘球蚴血清总阳性率为21.24%(1581/7445),其中阳性高的乡(镇)是玛沁县下大武乡,为45.04%(59/131),低的是斑玛县江日堂乡,为4.82%(8/166);阳性率高的县是玛沁县,为24.25%(381/1571),斑玛县低,为15.13%(149/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163,P<0.01);男生和女生的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95%(779/3719)和21.52%(802/37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2,P=0.542);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91,P=0.046).人均羊饲养数与儿童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351,P<0.05),户均养犬数与儿童儿童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432,P<0.05).结论 青海省果洛州儿童棘球蚴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并存在地区差异;羊饲养量及养犬数与儿童棘球蚴抗体阳性率相关.

  • 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特异IgG4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黄炳成;贾凤菊;傅婷霞;刘玉冰;刘波;寇景轩;程义亮

    目的探讨检测患者血清特异IgG4诊断包虫病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抗原(棘球蚴囊液粗抗原及其抗原B)通过ELISA法检测棘球蚴病病人、非棘球蚴病病人和健康对照血清特异IgG4.结果粗抗原和抗原B检测棘球蚴患者血清特异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94.4%和89.8%;与部分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出现交叉反应外,与肺吸虫病、旋毛虫病、血吸虫病、肝囊肿等患者的血清以及健康对照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结论检测棘球蚴患者血清特异IgG4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新疆家犬体内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羊)株和G6(骆驼)株的分子证据

    作者:张亚楼;Jean-Mathieu BART;温浩;马旭东;苗玉清;林仁勇;王星;卢晓梅

    目的收集家犬体内的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以建立新疆棘球蚴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 方法对家犬体内成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以确定其亚株型. 结果所有感染犬体内成虫的基因型为G1型.特别是1条家犬体内发现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羊)株和G6(骆驼)株混合感染的情况. 结论在新疆阻断羊犬和羊骆驼循环圈是预防棘球蚴病的重要措施.作为终末宿主的家犬与人类的感染密切相关,对感染犬的管理应该加强.

  • 阿苯达唑新剂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金辉;温浩;王建华;冯晓辉

    目的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为选择高效杀棘球蚴药物阿苯达唑(Albendazole, ABZ)新剂型提供参考. 方法选用2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大分子物(Macrosol)-ABZ(Mac-ABZ)组、脂质体(Liposome)-ABZ(L-ABZ)组、前体脂质体(Pre-liposome)-ABZ(Pre-L-ABZ)组及片剂ABZ组.按ABZ 50 mg/kg经口灌药,分别于灌药后1、2、3、4、5、6、7、8、12、24、36、48 h采尾静脉血,用HPLC法测定血中ABZ及其代谢产物砜(ABZSN)和亚砜(ABZSX)浓度.血药浓度数据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包分别进行模型嵌合.以Akaie's 信息判断AIC值、回归系数、拟合优度等.用PEMS Ver 2.1统计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确定药物在体内的配置状态,观察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结果 1)Pre-L-ABZ:相对于片剂ABZ,Pre-L-ABZ剂型中ABZ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6.54%(P>0.05),ABZSX为267.76%(P<0.01),ABZSN为155.29%(P<0.01);Pre-L-ABZ的消除速度常数(β)为(0.05±0.02) l/h,半衰期(t1/2β)为(17.16±6.48) h,清除率(CL)为(0.06±0.01) ng/ml.片剂ABZ的β为(0.10±0.04) l/h,t1/2β为(6.60±2.03) h,CL为(0.11±0.04) 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Pre-L-ABZ和片剂ABZ由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转运速效常数(K12)分别为(0.15±0.07 ) l/h和(0.03±0.02) l/h,差异有显著性(P<0.01).给药后48 h小鼠肝脏ABZSX浓度:L-ABZ组为 95.87 ng/ml,Pre-L-ABZ组为101.3 ng/ml,片剂ABZ组为23.596 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Pre-L-ABZ组小鼠各时间点血药浓度(ABZ、ABZSX、ABZSN)均显著高于片剂ABZ组(P<0.05).2)Mac-ABZ: Mac-ABZ和片剂ABZ的吸收速度常数(Ka)分别为(0.81±0.24 ) l/h和(0.38±0.18 ) l/h(P<0.05);相对于片剂ABZ,Mac-ABZ剂型中ABZ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76.53%,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BZSN和ABZSX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分别为283.45%(P<0.01)和192.27%(P<0.01),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也显著高于片剂ABZ(P<0.01). 结论 1)Liposome、Pre-liposone作为载体可显著提高血中ABZSX和ABZSN浓度及其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加快体内分布速度,并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与Liposome比较,Pre-liposone具有稳定性好,储存时间长,不易氧化分解等特点;2)Macrosol作为载体可显著提高ABZ的吸收率、ABZSX和ABZSN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可尝试以Liposome、Pre-liposone、Macrosol为载体制备ABZ新剂型,提高ABZ的抗棘球蚴效果.

  • 维拉帕米和阿苯哒唑联合治疗继发性棘球蚴病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

    作者:赵海龙;曹得萍;耿排力

    目的 观察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即异搏定)和阿苯哒唑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继发性棘球蚴病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两药协同治疗棘球蚴病的机理. 方法 建立棘球蚴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组:3个异搏定组(剂量分别为30、60和120 mg/kg),阿苯达唑组(剂量30 mg/kg),异搏定+阿苯达唑组及未治疗对照组.药物经口灌胃.治疗90 d后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2、IL-10和IgE的含量. 结果 治疗90 d后,各实验组小鼠血清IL-2、Ig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维拉帕米对小鼠继发性棘球蚴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阿苯哒唑联用对棘球蚴病有协同治疗作用.

  • 自然铜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曹得萍;赵海龙

    目的 应用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的成分之一-自然铜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观察金属铜对棘球蚴的杀伤作用及对实验小鼠脏器的损伤作用,为临床上合理应用藏药治疗棘球蚴病提供依据.方法 小鼠给予自然铜(200 mg/kg)治疗,1次/d,30 d后剖杀小鼠并获取棘球蚴及小鼠肝、脾、肾,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自然铜灌胃治疗30 d后,光镜下观察棘球蚴的角皮层层状结构模糊不清或消失,呈坏死状态,原头节呈凝固性坏死.小鼠肝、脾、肾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结论 自然铜对继发性棘球蚴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宜单独使用.

  • 1 230例胸部包虫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吴明拜;张力为;朱辉;安勇;钱中希

    棘球蚴病(Hydatidosis),又称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寄生人体组织器官所致的疾病.胸部包虫病包括肺、胸膜腔、纵隔、胸壁、肝顶部、心肌、心包等组织的包虫囊肿.目前该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化学药物治疗还处于临床验证阶段.为了提高胸部包虫病的治疗水平,现将我院1957年6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的1 230例胸部包虫病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 溧阳市居民棘球蚴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黄立中

    在溧阳市按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随机抽取5个镇,采集15~75岁居民血清标本2017份,以棘球蚴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居民血清中的棘球蚴IgG抗体.结果 棘球蚴血清学阳性15人,阳性率0.74%.血清阳性率城镇居民为0.49%,农村居民为0.92%;男性为0.79%,女性为0.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75岁者(1.22%)、农民(1.16%)、家中养犬(1.48%)以及有不良卫生习惯者(1.41%)的血清阳性率显著高于15~44岁者(0.21%)、非农职业者(0.31%)、家中不养犬(0.31%)和有良好卫生习惯者(0.18%)(P均<0.05).加强棘球蚴病防治宣传力度和犬、畜牧产品的管理,重视以棘球蚴病防治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是控制棘球蚴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 棘球蚴病流行预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房琦;伍卫平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棘球蚴病的流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自然环境、生物宿主和社会三个方面概述了应用于棘球蚴病流行预测中的影响因素.

  • 棘球蚴病重组BCG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艳菊;李文桂

    卡介苗(BCG)因其应用的安全性及免疫佐剂作用,以其为载体的重组疫苗研究日益被科学家们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棘球蚴病重组BCG疫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疫苗 综述
  • 中西药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棘球蚴病研究进展

    作者:张宏伟;彭心宇

    本文概述了西药如吡喹酮、西咪替丁、维拉帕米等,中药如青蒿琥酯、槐耳浸膏、汉防己甲素等,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棘球蚴病的研究进展,简要阐述了其协同作用机制.中西药物联合阿苯达唑能够很好的治疗或辅助手术治疗棘球蚴病.

  • 宿主感染细粒棘球蚴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宏;徐志新;汪师贞;温浩

    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人体和动物,可导致棘球蚴病(也称为包虫病).由细粒棘球蚴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所致的包虫病称为囊型包虫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在宿主体内发育缓慢,人往往在感染数月甚至数年后因出现临床症状而被发现.细粒棘球蚴感染激发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机制较为复杂.细粒棘球蚴抗原成分多且可在特定的生活史阶段(期)表达特定的抗原,产生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机体感染E.g.后的初期,尤其是以前曾有过接触的患者对免疫杀伤作用较为明显,而一旦包囊在宿主体内完全形成,其免疫应答则明显减弱.针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和其它带科寄生虫感染后其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各国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认为在包囊形成前期和后期会诱发宿主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2].

  • 棘球蚴病重组双歧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张宁;李文桂

    双歧杆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疫苗候选载体之一,双歧杆菌疫苗由于安全有效、价廉、操作简单,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棘球蚴病重组双歧杆菌疫苗的构建、保护力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流行现状调查

    作者:王永顺;马霄;韩秀敏;张静宵;刘玉芳;蔡辉霞;雷雯;王威;刘佳;张静妮;刘培运;张雪飞

    目的 调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现状. 方法 对海北州4县≥3岁当地居民和在校学生采用B超和ELISA法检查棘球蚴感染及患病情况;收集家犬粪便,采用ELISA法检测棘球绦虫抗原;采用病原学方法调查当地家畜和野生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 结果 调查13241人,B超查出棘球蚴病患者33例(占0.25%),均为囊型棘球蚴病;儿童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0/5369),细粒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8.03%(431/5369).调查家犬1259只,粪抗原阳性率为17.8%(231/1295);调查家畜(牛、羊)和野生啮齿类动物3043头和4048只,感染率分别为3.52%(107/3043)和0.86%(35/4048). 结论 海北州为细粒棘球绦虫Ⅱ类流行区,犬是其主要传染源.

541 条记录 1/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