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열대병여기생충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302
  • 国内刊号: 34-1263/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蒋作君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按钉螺密度分级设定系统抽样查螺间距的探讨

    作者:陈美;彭孝武;张华明;刘雄;刘军;李霞;张瑕;崔彩霞

    目的:探讨按钉螺密度高低分级设定现场系统抽样查螺的间距,以提高查螺效率,降低查螺成本。方法选择江陵县廖堤村和熊堤村为试验村,对其有螺环境按500m分段,采用系统抽样法,以50m和10m设框分别对两村进行调查。用GPS定位每一自然环境每段起止点,捡获的钉螺统一进行压碎逸蚴法检测感染性钉螺,计算活螺平均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比较两种方法查螺的效果和效率。结果对两村共39段有螺环境进行调查,系统抽样10m设框调查2584框,活螺平均密度2.0406只/框,用工209h;50m设框调查539框,活螺平均密度2.6067只/框,用工73h。10m抽样调查所用工时是50m抽样调查所用工时的近3倍,相同地点两方法查螺查出的钉螺级别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4.667,P>0.05)。结论在有螺环境中采用分级设定系统抽样查螺距离和模式具有用工少、提高效率,同时也可掌握有螺环境螺情分布现状等优点。

  • 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综合示范区干预措施的空间表达

    作者:夏蒙;任光辉;易平;刘宗传;魏望远;丁良;胡本骄;王慧岚

    目的:利用GPS定位技术表达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综合示范区干预措施及各项疫情指标,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建立相关图库,为疫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谷歌地球为平台,以自带作图功能,点、线、面描绘其空间特征,表达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综合示范区的疫情特征。结果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综合示范区干预措施建设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成果在Google earth电子地图上得到清晰的空间表达。结论该检测管理平台操作方便、构建简单、表达具体,适合血吸虫病长期监测的工作需要。

  • 2013年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前风险评估和干预

    作者:朱红;蔡顺祥;周晓蓉;涂祖武;肖瑛;陈艳艳;李博;刘建兵

    目的:对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前的风险进行评估与干预,确保全省2013年底达到传播控制标准。方法在湖北省19个未达到传播控制地区,选取72个重点流行村的140处有螺环境,开展现场钉螺和野粪调查,进行风险分级评估及快速处置。结果72个流行村中Ⅰ级风险村4个、Ⅱ级13个、Ⅲ级55个,分别占总数的5.55%、18.06%和76.39%;对Ⅰ级、Ⅱ级风险村及时开展了风险干预。结论影响当前湖北省19个县达标的风险较低,耕牛是影响达标的主要风险因素,需加快耕牛淘汰的力度。

  • 2004~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丘陵地区钉螺消长分析

    作者:谢德兵;周云;陶亢;张俊;陈东辉;王志美;张标

    目的:调查与分析江宁丘陵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制订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江宁区2004~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资料,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比较丘陵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指标的10年间变化。结果江宁丘陵地区历史有螺面积760.46hm2,2004~2013年江宁丘陵地区查出有螺面积从2004年的23.38hm2减少到10.30hm2,平均年降幅为5.59%,平均钉螺密度从2004年的0.74只/框下降到2013年的0.03只/框,无阳性钉螺,新发现螺点1处,有2处钉螺复现,总面积0.56hm2。结论江宁山区钉螺面积、钉螺密度呈下降趋势,为达到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控制山区型钉螺面积仍是下阶段血防工作的重点。

  • 2011~2013年安徽灵璧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马超;金伟;尚军;刘云章

    目的:了解灵璧县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感染程度,探索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科学制订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方法每年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送三检)对1000名居民的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中若发现其它寄生虫感染也一并记录。每年采用镜检方法对15份土壤样本中的钩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从2011到2013年共调查3000人,3年的感染率分别为13.3%、7.0%和6.8%。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轻度感染中,且以钩虫感染为主。土壤钩蚴污染以十二指肠钩蚴为主。结论灵璧县属Ⅱ类流行区,感染度以轻度为主。

  • 上海市某街道托幼机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计晓红;叶红;张方英;谢晨杰;郁花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街道托幼机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为社区制订预防儿童肥胖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虹梅街道3所托幼机构共490名3~6岁儿童采用身高体重测量法进行肥胖筛查,以筛查出的48名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研究病例,采用1:1配对,选出4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96名儿童进行连续3d的24h膳食营养、家庭基本情况及生活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并运用软件对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按“儿童健康监测”软件评价,得到肥胖检出率为9.80%(48/490),其中男童10.00%,女童9.62%,肥胖主要分布在5~6岁年龄段的儿童,肥胖儿童以轻度肥胖为主(58.33%)。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膳食营养、特殊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倾向和不好运动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虹梅街道的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高于上海市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营养摄入量多同时缺乏体育活动,以及家族遗传性和平时喜吃肉类食品等饮食习惯。

  • 2009~2014年湖北汉川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作者:张志海;陈艳艳;方荣;喻斌;向瑞灯;刘建兵

    目的:分析汉川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汉川市10个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结果2009~2014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2009年的1.76%下降到2014年的0.47%,下降了73.30%;6年间,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均为0%;感染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均下降了100%。结论汉川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总体得到了控制,今后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巩固监测,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奠定基础。

  • 2009~2013年湖北公安县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评估

    作者:徐肇纲;王友斌;贺正文;蔡顺祥;涂祖武;刘建兵;朱红

    目的:评估湖北省公安县2009~2013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与效果,为湖北省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公安县2009~2013年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开展情况及疫情相关资料,结合随机抽取3个流行村开展的人群病情、耕牛病情和螺情现场调查,综合评价防治效果。结果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实施5年以来,全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2009年的2.75%降至2013年的0.69%,下降率74.91%,连续5年未发生急感病例;全县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从2009年的2.41%,降至2013年的0,下降率100.00%;2012年、2013年连续2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全县5年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但当前疫情仍不稳定,今后需继续加强巩固与监测。

  • 扬中市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作者:吴荣凤;肖敏;徐红梅

    目的:了解扬中市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不等比例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中小学生一般情况、疟疾常识知晓情况等。结果共调查432人,6个及以上问题回答正确率57.18%。调查对象对“疟疾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疟疾的类别及危害、患病后如何处理、治疗药物、预防疟疾方法、灭蚊方法和疟疾宣传日”的知晓率分别是54.17%、58.8%、85.65%、59.03%、54.4%、96.76%、45.83%、25%、62.5%和37.96%。结论扬中市中小学生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水平亟待提高,应该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小学生的疟防常识普及。

  • 血吸虫病疫区农村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系统卫生学效果评价

    作者:徐久泉;周仿成;尹其波;高一敏;李毅;涂家林

    目的:分析比较三格式户厕、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系统杀灭血吸虫卵的效果和处理生活污水的功效。方法将感染家兔后获得的血吸虫卵置于三格式户厕和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系统第一池中,在5、10、15、20、25和30天分别取出虫卵进行孵化,观察计算毛蚴数;采用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分别测定实验A组和实验B组出水口污水水样,分析COD、TP、TN的处理效率和排放值。结果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系统中“标准虫卵”和“粪渣虫卵”的虫卵灭活天数均为15天,在三格式无害化厕所中,“标准虫卵”的虫卵灭活天数为15天,“粪渣虫卵”的虫卵灭活天数为20天;对比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三格式无害化厕所污水中COD、TP、TN指标三次检测均严重超标,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系统污水经无公害化处理系统处理,三个指标三次检测均达标。结论三格式户厕、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系统杀灭血吸虫卵效果均为100%,但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系统经生态污水处理能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COD、TP、TN,使出水口水质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常海燕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方法将2012~2014年在本院就诊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及出院后随访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疾病认知程度、生活方式及焦虑情绪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及心理状态上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在吸烟(>5支/d)、饮酒(乙醇量>30g/d)、高脂、高盐摄入、缺乏运动上分别下降了85.7%、91.6%、87.5%、83.3%、88.6%;而对照组仅下降26.4%、56.7%、64.1%、43.9%、63.8%;实验组患者无焦虑及轻度焦虑共计40例(88.8%);对照组为33例(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缓解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

  • 影响云南高原山区人群血防健康素养部分因素分析

    作者:李萍;陈凤;李文豹;陈绍荣;李炳桂

    目的:了解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防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西甸和磨光2个行政村6~65岁居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掌握血防知识、防治态度、防治行为的水平和程度。对调查对象采用IHA进行检查,了解其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无血吸虫病史居民防治行为正确率高于有血吸虫病史居民,无病史居民做到圈养家畜占调查人数的比例高于有病史居民;知道接触疫水会感染血吸虫病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1500元人群为高,知道牛可以传播血吸虫病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3000元人群为高;能够对家畜进行圈养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3000元人群为高;知道血吸虫病、牛可以传播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对健康有害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均以初中及以上人群为高;今年没有放牧过牛羊和今年接触过河流、水沟或田地里的水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初中及以上人群为高,今年曾经在田地里种过菜或割过草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小学文化人群为高;认为血吸虫病可以预防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初中及以上人群为高;曾有血吸虫病病史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不识字人群为高。结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对鹤庆县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有一定的影响,今后如何做到防治策略和措施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在制定策略和措施时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

  • 麻醉前后导尿患者对尿管耐受程度的对比

    作者:刘莉

    目的:评价麻醉前后导尿患者对尿管的耐受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全麻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在麻醉前导尿,对照组在麻醉后导尿,比较两组患者导尿操作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和对尿管的耐受程度。结果在进行导尿操作之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始进行导尿操作时,对照组血压和心率下降,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则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苏醒期躁动程度0级、1级、2级和3级(低到高)各含12、11、7和0例患者,躁动程度高的病例数较对照组(1、7、12和10例)高,经秩和检验表明,苏醒期研究组躁动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703,P=0.001);研究组耐受程度0级、1级、2级和3级分别含13、10、7和0例,对照组则分别含1、3、16和10例,不适感程度越高的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表明,研究组患者对导管耐受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u=4.68,P=0.000)。结论患者在麻醉前导尿耐受性较好,但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度,插入尿管的时间应因人而异。

    关键词: 麻醉 导尿管 耐受
  • 常见寄生虫病的眼部损害及治疗

    作者:鲁理

    能侵人眼的寄生虫种类较多,分别隶属于原虫、线虫、吸虫、绦虫、医学节肢动物等,已有记载的有25种。侵入眼内的寄生虫均可引起相应的眼寄生虫病。现将临床上较常见的几种由于寄生虫寄生引起的损害及其治疗综述如下。

  • 包虫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孙艳红;杨亚明

    包虫病(hydatid disease)又称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传染病[1~2]。棘球蚴病常见于北美、欧洲、俄罗斯、我国北部和土耳其,我国主要流行在西北五省及内蒙、西藏和四川等地区,新疆为高发区[3]。包虫幼虫进入人体后,可侵犯各个部位,但主要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在我国,以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较为盛行,其中以囊型包虫病较为多见。本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严重阻碍畜牧业的发展,如何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其目前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RNA干扰技术在寄生虫作用机制及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赵正阳;汪伟;梁幼生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以及动物等真核生物中的一种自身防御反应,可以在线虫和植物体内传播[1]。自从1998年Fire和Mello[2]描述了秀丽隐杆线虫的RNAi现象至今,RNAi技术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应用反向遗传学来探索基因功能的方法[3]。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热带病 寄生虫学
  • 开展建设项目血防卫生学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及当前做法与体会

    作者:何家昶;张世清;汪天平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的76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日本血吸虫病,其中长江中下游沿江5省和四川、云南等省目前流行较为严重。安徽省是血吸虫病流行较重的“湖区五省”之一,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皖南山区和高邮湖畔的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宣城市、马鞍山市、黄山市、合肥市和滁州市等9个市的51个县(市、区)。其中沿江地区是目前我省血吸虫病防控的重点地区。

  •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解析

    作者:李华忠

    2014年11月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以下简称“方案”)。笔者参与了“方案”研讨与拟订,现就“方案”背景、思路、内容、特点等试作解析,并就教于同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1 01 02
2000 01 02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