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열대병여기생충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302
  • 国内刊号: 34-1263/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蒋作君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河北邢台市成年城市居民饮酒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李成成;付珺;任卫红;张保国;刘宏升;商蕾;孙伟明;吕俊庆

    目的 了解和掌握邢台市成年城市居民饮酒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邢台市区5 800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居民的饮酒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邢台市成年城市居民饮酒率为51.48%,其中男、女性饮酒率分别为78.45%和19.7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的饮酒率方面,35~和45~年龄组高,分别为59.45%和54.50%.不同行业饮酒率方面,以生产企业高(71.58%).交往需要是饮酒的主要原因.结论 邢台市城市居民饮酒行为较为普遍,由此造成的健康及社会危害不容忽视,需结合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

  • 2014年成都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分布特征

    作者:速丽媛;戴映雪;周蓉;韩德琳;马林

    目的 探索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管理情况,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发生疫情托幼机构的区域、性质、教师配置、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2014年成都市托幼机构聚集性发病,城区高于农村,一、二、三圈层发生率分别为56.78%、50.40%和32.40%,59.75%属于城区发病,75.13%为民办机构发病.各起疫情平均病例数4.62例,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6.9天.城乡结合部、农村托幼机构的防控措施落实差于城区,民办机构差于公立机构.托幼机构专职保健老师配置比例和工作年限分别与防控措施、疫情持续时间、疫情规模相关.配置比例越低,防控措施落实越差(r=-0.202,P<0.01),疫情持续时间越长(r=-0.08,P<0.05),累计病例数越多(r=-0.06,P<0.05);工作年限越短,防控措施落实越差(r=0.187,P<0.01).结论 建议加大对托幼机构建设的政策支持,落实保健人员配置及稳定性,加大城乡结合部民办机构的监管,强化各项防控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以切实提高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减少手足口病聚集疫情的发生.

  • 基于可溶性童虫抗原(SSA)的IHA法早期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成松;章乐生;汪峰峰;王玥;尹晓梅;周莉;汪奇志;张世清;汪天平

    目的 建立基于可溶性童虫抗原(SSA)早期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IHA法.方法 收集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第13d童虫,制备SSA;探索SSA致敏红细胞的佳体积比例以及灭活补体阴性兔血清的佳封闭浓度,制备基于SSA的IHA法诊断试剂(以下简称"SSA-IHA法"),并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前及感染后第1、2、3、4、5、6周兔血清.结果 SSA致敏红细胞的佳体积比例为1:1,灭活补体阴性兔血清的佳封闭浓度(V/V)为3%.SSA-IH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前及感染后第1、2、3、4、5、6周兔血清的阳性率依次为0%、0%、0%、90.91%、100%、100%和100%.结论 基于可溶性童虫抗原(SSA)的IHA法在早期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 2013年成都市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姜晓曼;周蓉;韩德琳

    目的 了解成都市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特征,为制订成都市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对2013年成都市法定传染病患者居住、户籍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比分析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 共调查成都市法定传染病病例2 705例,其中流动人口666例.年龄分布上,流动人口传染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居民,与常住人口相一致.相比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传染病患者较多地分布在15~29岁(x2=73.98,P <0.001),较少地分布在45岁以上(P <0.001).不同地区流动人口法定传染病患者分布不同(x2=144.15,P<0.001),较多地分布在主城区、周边城区.在肠道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途径和性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发病构成方面,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的发病数顺位(前五位)与常住人口和总调查人口相一致.结论 针对成都市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应加强主城区、周边城区重点区域传染病管理,高度关注肺结核、梅毒、淋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及性传播传染病.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安徽宿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结果分析

    作者:胡雪影;张玲

    目的 了解宿州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谱及感染情况,为制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2012~2014年宿州市各县区哨点医院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析.结果 在962份样品中,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384例,阳性率为39.92%;其中EV71、CoxA16分别为154例(占40.10%)、144例(占37.50%),其他型肠道病毒共86例(占22.40%).384例阳性病例中,男247例,女137例,阳性检出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3,P>0.05);1岁组和2岁组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占全部阳性者的73.18%.在3~4月和6~7月的发病高峰期间,病毒主要以CoxA16型和EV71型毒株为主,10~12月以EV71型病毒株为主.在人口密集的萧县和埇桥区,其手足口核酸阳性检出率高,分别为50.21%和42.18%. 结论 宿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EV71和CoxA16,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发病时间以每年3~4月和6~7月为主,应加强在流行季节的防控工作及3岁以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监测与治疗.

  • 2005~2014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分析

    作者:陈喆;辜小南;吕尚标;李宜锋;姜唯声;杭春琴;葛军;林丹丹

    目的 通过国家疫情监测点监测数据,了解江西省近10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14年全省设立了12个国家监测点,并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开展了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收集上述监测数据,对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监测期间,湖沼型疫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均较山丘型疫区明显高,其中感染高峰主要为20岁以上人群,职业以渔民感染率高;人、畜感染率及螺情显著下降,居民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2005年的32.50%、15.47%和5.03%下降至2014年的7.75%、0.57%和0.04%;耕牛感染率由2005年7.36%下降到2014年的0;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和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分别由731.27hm2、1.441 1只/0.1m2和0.003 6只/0.1m2下降到316.88hm2、0.471 3只/0.1m2、0.结论 截至2014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人群、家畜和钉螺疫情均降至历史较低水平,渔民、农民等重点传染源监测是今后防控的重点.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耐药状况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玲;赵弘卿;王昕华;许坤;王洵

    目的 调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探索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RICU接受治疗的74例痰培养阳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74例研究对象中分离出161株病原菌,占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60%)、肺炎克雷伯杆菌(20.50%)、鲍曼不动杆菌(16.15%)和铜绿假单胞菌(9.94%).其中多重耐药菌106株(65.84%),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35.85%)、肺炎克雷伯杆菌(22.64%)、鲍曼不动杆菌(14.15%)等;泛耐药菌12株(7.45%),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11株)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株).74例病例中有49例(66.22%)感染2种以上病原菌,其中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31例(41.89%).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ICU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高,APACHEⅡ评分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江苏省苏南地区家犬感染棘球绦虫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徐祥珍;金小林;沈明学;戴洋;刘剑峰

    目的 掌握江苏省苏南地区包虫病流行情况,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方法 选择本省近几年来有包虫病病例的宜兴溧阳2市的病例所在镇或村,收集这些镇村所有犬的粪便标本进行粪抗原检测,并对抗原阳性粪样进行镜检或犬进行药物导泻查找病原体;同时调查和走访当地猪、羊屠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查犬粪791份,阳性12份,阳性率1.52%;未发现棘球绦虫虫卵或成虫.结论 尚不能进一步证明疑似本地发生的包虫病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需继续做好包虫病的调查和监测工作.

  • 芜湖市高校食堂孳生螨类的调查

    作者:祁国庆;刘志勇;赵金红;李朝品

    目的 调查芜湖市高校食堂中孳生螨类的物种组成及其生态指数.方法 采集芜湖市高校食堂(就餐大厅、物品储存间和面粉制作间)的地面灰尘和面粉样本,用直接镜检法和水膜镜检法分离样品中螨类,然后镜下制片、鉴定和计数.结果 共采集样本161份,其中检查出螨类54份,阳性率为33.54%(54/161);鉴定出螨类8种,隶属于5科7属.平均孳生密度高为36.38只/g(384/468.60).结论 高校食堂场所有螨类孳生,应重视高校食堂螨类的检测及防治工作.

  • 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赵庆龙;史玉婷;邓立权

    目的 通过分析吉林省近10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疾病发展态势,为该病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2005年发病率高,之后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率达到低.发病时间呈现两个高峰,高发月份为4~6月和11~1月.各市(州)均有病例报告,2005年发病率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吉林市.2014年为白城市、通化市、辽源市.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报告,其中男性发病人数均多于女性,主要集中在30~59岁年龄组,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 吉林省近几年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发病年龄后移,发病地区有从农村向城市、从东向西发展的趋势.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发地区和发病率上升地区的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并在高发季节来临前做好宣传和环境整治等工作.

  • 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萍;尤璐;华海涌;汪伟

    目的 评价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确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60 mg/kg吡喹酮,每月1次.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门静脉内径、脾厚度、脾静脉宽度,测定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Ⅳ)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评价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效果.观察患者口服吡喹酮后24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ST和ALT酶活性均下降,但是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对照组治疗前后HA、LN、C-Ⅳ和PⅢ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口服吡喹酮后,3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且症状均在2d内消失.结论 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扩大应用.

  • 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分析

    作者:张娟;单晓伟;苏正明;陈艳艳;周晓蓉;刘建兵;蔡顺祥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14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变化,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修订版)》的要求,16个监测点开展了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0.18%,耕牛感染率为0,活螺平均密度为0.230只/0.11m2,活螺框出现率为7.987%,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湖北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人畜感染率呈现持续下降,但钉螺面积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在,应加强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 2014年云南永胜县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现状调查

    作者:金之彪

    目的 了解永胜县14岁及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验抽样儿童粪便标本.结果 共检测1 500份样本,其中阳性27人次,感染率为1.80%.不同性别组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x2=0.763,P>0.05);不同地区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04,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4,P<0.05).结论 目前永胜县14岁及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总体处于低水平,今后的防治工作应以健康教育预防为主.

    关键词: 儿童 蛔虫 感染
  • 2012~2014年某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作者:斯琴塔娜

    目的 调查2012~2014年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2~2014年该医院3 000张门诊处方,统计分析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临床科室来源、不合理用药种类.结果 2012~2014年随机抽取的3 000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44.23%;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31%,占全部处方的3.23%.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来自内科、儿科、ICU和泌尿外科等10个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种类包括过度用药、使用药物不合理、用药途径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等.结论 该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存在过度用药、用药种类,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等不合理用药行为.应进一步加强院内抗菌药物应用监督管理,减少或避免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的发生.

  • 2012~2014年金华市婺城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邵丰尧;章兰金;朱匡纪;方品尧;叶锦明;黄清湘

    目的 分析金华市婺城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为评价防治效果和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版)》的要求,收集2012~2014年监测点内螺情和病情以及防治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间分别查出有螺面积1 180m2、1 570m2和250m2,共捕获钉螺968只,未检出阳性钉螺.有螺环境主要为苗木地、排灌渠和田沟,苗木地部分环境钉螺密度甚至高达175只/0.11m2.三年间累计查病2 333人次,检出血清学阳性者6人,其中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未检出急性、晚期血吸虫病人.未检出阳性耕牛.结论 婺城区传播阻断达标成果得到巩固,但螺情反弹因素未得到根本消除.苗木环境是婺城区残存钉螺的主要孳生地,建议结合林业检疫工作对苗木环境进行灭螺.进一步加强对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工作.

  • "5+3"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医学寄生虫学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

    作者:赵金红;唐小牛;湛孝东;孙恩涛;谷生丽;刘婷;朱涛;李朝品

    目的 为适应医学"5+3"为主的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医师考试要求,探讨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改革方法.方法 从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强化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结果 在课程授课中充分体现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医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密切结合、临床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密切结合.结论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寄生虫病基础.

  • 合肥市包河区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齐静;刘小丽;陆涛

    目的 了解合肥市包河区大中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评价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区范围内抽取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艾滋病认知状况;专题讲座、同伴教育、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之后对研究对象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学生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的变化.结果 合肥市包河区学生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艾滋病患者血液会传播、共用注射器会传播、艾滋病母亲生下的孩子可能会得艾滋病病毒、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公用学习用品和工具不会传播艾滋病等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在70.00%以上,但关于无偿献血和美沙酮治疗的问题正确回答率相对较低;健康教育后2个月,除"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吗?"问题外,其他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合肥市包河区高中生和大学生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仍有提升空间,专题讲座、同伴教育、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等的健康教育方式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应在日常文化教育中定期开展.

  • 阜阳市12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庆伟;张勇;薛彬

    目的 通过对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阜阳市疟疾流行现状及特点,为预防控制输入性疟疾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年来报告的阜阳市输入性疟疾病例首先核实诊断,逐一进行职业、旅行居留史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阜阳市2010~2013年间共发现12例输入性疟疾患者,均为国内人员在国外感染,全部为男性,血液涂片均查到恶性、间日或三日疟原虫,全部病例均PCR检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例患者均为非洲地区返回人员,在国外期间均有蚊虫叮咬史;5例为初发病例,7例为复发病;12例患者就诊时体温均超过38℃,并出现畏寒、发热、大汗等典型的疟疾临床症状,3例患者出现脾肿大和贫血症状,2例出现昏迷抽搐.结论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类输入性传染病疫情日益严重.应广泛开展对出入境人员的防病知识宣传,开展咨询服务,提高前往高危地区人群的疟防意识,减少输入性疟疾疫情.

  • 湖南岳阳市城乡小学生蛔虫感染现状的调查

    作者:刘长秀

    目的 旨在了解湖南省岳阳市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状况,为制订科学、实用和可操作的蛔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随机整群抽样的本市10所城乡中的小学3000名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岳阳市城乡小学生蛔虫总感染率为3.4%;城区1500名小学生中检出46人感染,感染率为3.1%;乡村1500名小学生中检出56人感染,感染率为3.7%,城区和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该市城乡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仍较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防治工作的力度.

  • 当涂县湖阳乡居民姜片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尹晓梅;汪峰峰;朱海;孙成松;周莉;王玥;刘道华;汪奇志;朱传明

    目的 了解姜片虫历史流行区目前人群感染情况,为提出和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种植菱角较多的当涂县西峰自然村进行整群调查,对居民采取Kato-Katz法(一粪三检)进行粪便检查,发现姜片虫卵者,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度,同时对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进行感染和携带囊蚴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424人,检出姜片虫卵阳性46人,阳性率10.84%.种植菱角环境发现中间宿主扁卷螺,并在菱角和茭白体表检出可疑囊蚴.结论 当涂县西峰村姜片虫传染源和传播环节依然存在,仍是姜片虫重流行村,应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消除姜片虫的危害.

  • 江苏扬中市晚期血吸虫病人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朱新云;吴荣凤;肖敏

    目的 掌握扬中市晚期血吸虫病人(晚血)现状,为实施科学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江苏省晚血现况调查方法,逐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结果 2015年扬中市现有晚血病人44例,其中巨脾型25例,腹水型18例,侏儒型1例,分别占56.82%、40.91%、2.27%,临床治愈42例,病情稳定2例,分别占95.45%、4.56%.结论 扬中市晚血患者呈现高龄化、病程长,应长期随访和救治,提高生存质量.

  • 光棒联合直接喉镜在急诊抢救紧急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芸;曹赋韬

    目的 评价光棒联合直接喉镜在急诊抢救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应用光棒联合直接喉镜(联合组)、直接喉镜(喉镜组)和光棒(光棒组)进行气管插管,比较3组间插管所需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插管时间低于光棒组和喉镜组(P<0.05).3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llampati分级1、2级患者首次插管全部成功,联合组改良Mallampati分级3、4级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喉镜组(P<0.05).联合组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直接喉镜组(P<0.05).结论 光棒联合直接喉镜插管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插管后并发症少,在急诊抢救紧急气管插管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某三级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戴丽;李宏璐;时新月

    目的 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本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评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6月本院门诊处方3 29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给药途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抽取的3 290份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1325份,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0.27%.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门诊处方量居前5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克肟胶囊、头孢地尼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红霉素肠溶胶囊、注射用头孢西丁,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结论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菌药物滥用.应加强对临床抗菌药物的监督,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 2007~2011年镇江丹徒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报告

    作者:陈祥平;神学慧;李叶芳

    目的 掌握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安丰村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订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3~12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五年来监测点内共监测5 304人,发现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7人,总感染率为0.32%.逐年的感染率分别为0.97%、0.29%、0.18%、0.09%和0.10%.虫种为蛔虫、钩虫、鞭虫,均为轻度感染.未发现蛲虫感染者.结论 监测点内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感染率水平处于低位,但监测区内的健康教育、改水改厕工作仍然需进一步加强.

  • 细胞自噬与胞内感染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正印;汪学龙

    近年来,一种新的程序性死亡——自噬,引起广泛关注.自噬属于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他是指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器和其他大分子的过程,是机体一种正常生理机制.同时也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和防御机制.特别是在免疫和炎症以及抵抗微生物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当细胞在缺乏营养或发生应激反应时,也可发生细胞自噬(autophagy)现象.现仅就细胞自噬与胞内感染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研究的进展

    作者:陆敏;孙薇;谭健

    医学媒介生物即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主要包括医学啮齿动物(如:鼠)以及医学节肢动物(如:蚊、蝇、蜚蠊、蜱、螨、蚤、虱、蠓等),是传染病的储存宿主,也是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医学媒介生物因其在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上的作用,一直是全球疫情防控的重点,现结合国境口岸的防控对虫媒传染病的检测、外来医学媒介生物入侵风险的分析和利用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速度、反应和力量——中国流感监测网络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对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陈涛;王大燕;白天;杨静;汪立杰;祝菲;李越;严文婧;舒跃龙

    2013年3月,新型甲型流感病毒(H7N9)人类感染首次被发现在我国华东地区.覆盖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地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流感监测网络,从迅速确定病原,明确流行规律,到建立检测技术,及时下发各地检测试剂;从实时开展监测,到疾病防控和科研部门及时对该病毒特性进行了科学研究,评估了传播风险,为政府部门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中国流感监测网络在这次疫情应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1 01 02
2000 01 02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