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6-2010年山东省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丁磊;李忠;王显军;丁淑军;张萌;赵仲堂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山东省恙虫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以2006-2010年山东省疾病报告信息系统中收集的恙虫病患者为研究列象,共1291例.描述恙虫病的人口分布特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ArcCIS 9.3)软件、空间聚集分析软件(SaTScan 7.0),运用空间专题制图、距离倒数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聚集分析、时间聚集分析及时间趋势下空间变异分析,探讨该病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1291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为1~92岁,患者多为55岁以上,占49.5% (639/1291);男性占49.6%(640/1291),女性占50.4%(651/1291),男女比为1:1.02;农民、工人、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均有发病,以农民为主,占84.8% (1095/1291).全局Moran's I指数值为0.324(P<0.01).8处地点该病发病率的局部Moran's I指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为“高-高”(H-H)聚集,其中较为重要的地区为钢城、莱城、新泰、东港,发病数分别为38、154、160、105例,局部Moran's I值分别为2.111、1.642、1.277、0 775.各年发病聚集时间分别为:2006年9月23日至11月20日(202例)、2007年10月2日至11月11日(197例)、2008年9月30日至11月7日(302例)、2009年9月25日至11月10日(204例)、2010年10月5日至11月13日(226例),RR值分别为45.55、34.60、50.64、53.09、79.84(P值均<0.01).共发现以泰安新泰为中心的辐射半径为58.28 km,及以日照东港为中心的辐射半径22.68 km的两处恙虫病聚集区,病例数分别为542、134例,RR分别为4.52、3.96(P值均<0.01),地貌分别为内陆低山丘陵和沿海丘陵;以临沂蒙阴县为中心的辐射半径为45.82 km的区域,恙虫病年增长率高,达45.04%,RR =3.68 (P<0.01).结论 山东省恙虫病以中老年农民为主,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流行高峰;该病存在正空间相关,存在内陆低山丘陵和沿海丘陵2个聚集区,其中,以临沂蒙阴为中心的区域该病年增长率高.

  • 2013—2014年泰州市恙虫病流行区疫源地的研究

    作者:何义林;杨海玉;于春霞;张翔;移钱华;马智龙;查杰;徐小兵;张琪

    目的 研究泰州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并判断泰州市是否存在该疾病的疫源地.方法 于2013—2014年,选择泰州市所属的靖江市新桥镇卫生院和东兴镇卫生院作为患者标本的采集场所,采集经临床诊断为恙虫病的急性期患者血液标本5 ml,共采集40份,用于核酸提取和分离培养.采用笼夜法于2013年5、7、9、10、11月在调查地点开展鼠类储存宿主的调查,共捕获鼠类59只,取其脾、肝、肾标本,置入相应编号的无菌冻存管;采用小黑板法和从鼠耳中捕获恙螨,共布放小黑板226板块,捕获螨27只,并将标本经研磨制成悬液.采用PCR法和细胞及组织培养法对恙虫病急性期患者、宿主动物和媒介恙螨进行恙虫病东方体核酸检测和分离培养.结果 40份急性期恙虫病患者全血标本中,29份符合检测要求,其中17份标本恙虫病东方体核酸呈阳性,阳性率59%,1份标本分离出恙虫病东方体.捕获鼠类59只,鼠密度为5.5%,其中小家鼠26只(鼠密度为2.4%)、黄胸鼠18只(鼠密度为1.7%)、臭鼩鼱15只(鼠密度为1.4%).1只臭鼩鼱标本经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核酸呈阳性,其他鼠形动物标本细胞培养结果均为阴性.采用小黑板法共捕获螨27只,螨密度为0.12只/板,其中幼虫3只,若虫24只;从3只臭鼩耳中捕获恙螨33只,螨密度为11只/鼠.经鉴别,所有螨种均为小盾纤恙螨,1组来自于外环境的恙螨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结论 泰州市恙虫病流行区5—11月期间存在较高的鼠密度,恙螨的螨种为小盾纤恙螨,急性期恙虫病患者、鼠形动物和媒介恙螨中均检出恙虫病东方体核酸,结合上述流行病学特征认为泰州市恙虫病流行区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 利福平治疗恙虫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成军;张齐;王燕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近年来发现,该病常可引起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严重感染者表现为心、肺、肝、肾、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1].对于本病的治疗有效的药物不多,据文献报道氯霉素为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之一[2].为探讨目前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对收集的61例患者采用利福平进行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妊娠合并恙虫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张汝玲;李林静;徐先明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 ushi)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见,常流行于夏秋季节。鼠类为传染源,恙螨为媒介,当恙螨的幼虫叮咬有隐性感染的鼠后,其下一代幼虫叮咬人体即将立克次体传给人,立克次体通过淋巴、血液扩散感染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导致细胞破损、出血,造成广泛的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致多脏器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出现各脏器不同程度的损害。

  • 北方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儿童恙虫病临床特点及其流行因素

    作者:刘运喜;赵仲堂;丰佩田;马淑彬;闵静思;秦德太;袁云娥;魏华;索继江;邢玉斌;贾宁;高岩

    目的 探讨北方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儿童秋冬型恙虫病临床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 1993年9月至2004年1月在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山东费县5所乡镇医院共收治儿童恙虫病患儿56例,对所获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同时调查当地疫源地,并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分离与鉴定.结果 男性患儿多见(占82%);均为农村患儿,都有野外暴露史;9~11月为发病季节,高峰在10月中、下旬;有特异性皮肤焦痂或溃疡者占96%(54/56),100%患儿高热,98%的患儿有皮疹(55/56),86%的患儿有淋巴结肿大(48/56);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阳性占94.12%;常伴有脏器损害(75%).小盾纤恙螨是该地恙虫病主要传播媒介,黑线姬鼠是当地野外Ot重要的宿主.结论 儿童秋冬型恙虫病是北方恙虫病新疫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区野外暴露史、皮肤特异性焦痂或溃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阳性是该病重要诊断依据.

  • 162例恙虫病临床分析及治疗探讨

    作者:刘春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1].本病以10~11月份为发病高峰,属秋季型恙虫病[2].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造成临床的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1993~2003年经治的162例恙虫病的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 恙虫病48例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分析

    作者:范兴恳

    恙虫病属于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为恙螨幼螨叮咬人体后将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传播给人体而引起发病。苍南县属于此病高发区,基层医院开展外斐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有一定困难。

  • 妊娠合并恙虫病21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翠萍;曹显刚;夏德全

    回顾性分析21例妊娠合并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发热,淋巴结肿大13例,充血性斑丘疹12例,皮肤焦痂、溃疡11例;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阳性20例;17例给予土霉素治疗,余4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21例孕妇全部治愈;7例于孕37周自然分娩,9例引产终止妊娠,3例自然流产,2例早产.妊娠合并恙虫病对孕妇和胎儿危害极大,建议孕妇一经确诊,早日对症用药,避免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妊娠 丛林斑疹伤寒
  • 恙虫病11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卫国;李晓庆;江明

    回顾分析2014年秋末冬初收治的11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仅1例为青壮年,余10例为中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6.8岁);患者较短时间内集中发病;均有发热、典型焦痂或溃疡,未出现严重的多脏器损害;3例伴有多发的玫瑰色红斑,轻痒;发病前有草丛、家禽、稻草垛接触史.恙虫病在该地区的秋末冬初多发,老年人是易感人群,但病情轻,应详细查体,减少漏诊、误诊.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 恙虫病并血小板减少82例

    作者:张禄;张宏丽;戈国亮;陈琳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它是通过恙虫幼虫叮咬而传播.经典的临床表现是以叮咬部位出现焦痂或溃疡,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及周围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但是近年来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已有不少人在关注这个问题,比如恙虫病并感染中毒性肝损害r1-3]、感染中毒性肺损伤[4-5]等,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恙虫病并血小板减少报道很少.我们对我院各科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恙虫病共12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有92例存在血小板减少.现报告如下.

  •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87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国丽;苏慧勇;杨磊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黏膜溃疡或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常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恙虫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及治愈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来自大理地区的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

  •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恙虫病16例误诊分析

    作者:秦茵茵;周承志;林心情;欧阳铭;吴国锋

    目的 探讨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被误诊的恙虫病的发病时间、接触史、首发表现、主要症状、误诊情况、体征、外斐试验、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16例均有野外活动或草地接触史,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入院时误诊为细菌性肺炎8例(50.0%),支气管炎3例(18.8%),上呼吸道感染4例(25.0%),结核性胸腔积液1例(6.2%);误诊时间为5~21天.所有病例有焦痂或溃疡,血清变形杆菌OXk凝聚效价1∶160~1∶640阳性13例(81.2%).影像学表现:肺部炎性渗出性病变13例(81.2%),肺间质炎性改变8例(50.0%),胸膜病变6例(37.5%).确诊后治疗:首选盐酸多西环素0.2 g/次或阿奇霉素0.5 g/次,每日1次;疗程5~7天.退热时间为1~4天,平均(1.7±0.2)天;住院时间为3~12天,平均(5.3±1.6)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恙虫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寻找特征性焦痂和进行外斐试验有助于诊断.

  • 恙虫病并急性胰腺炎1例

    作者:吴泽生

    患者,女,71岁,农民.因发热7天,腹痛2天于2003年8月入院.一般情况差,热病容,体温39.8℃,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腋窝见一约0.5 cm×0.5 cm的焦痂,腹软,上腹部压痛,尤以剑下偏左明显,轻度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14.3×109/L,中性0.787,血淀粉酶760 U/L(苏氏法),尿淀粉酶1 290 U/L;外斐试验:OXk1;640,CT示胰腺增大,胰腺内不均匀密度减低.确诊为恙虫病合并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及抑制胰酶等治疗,治愈出院.

  • 恙虫病误诊24例分析

    作者:朱宏泉;许庆林;王钇力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本病为恙螨叮咬人体后引起局部皮肤损害,然后病原体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及毒血症,导致全身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并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1],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病在临床工作中易误诊为普通伤寒、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血液病等疾病.我们收集了近4年来24例被误诊的恙虫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 广东省中山地区恙虫病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

    作者:郑伟华;陈海斌;侯六生;区利娟;赵润梅;赵双彪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山地区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例恙虫病从流行病学、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中山地区恙虫病发病例数逐年上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91.4%),发病年龄以40~70岁年龄段多(66.7%),职业构成以农民居多(31.8%),大多数(92.9%)患者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常见表现为发热(100%),焦痂或溃疡(93.9%),实验室检查变形杆菌外斐凝集反应均阴性(100%),多数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升高(95%以上)及白蛋白(ALB)减少(80.3%),显示肾损害尿蛋白和尿红细胞(53.0%),炎症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CT)升高(81.6%)以及嗜酸性粒细胞(EO)计数为0占62.1%,胸部 X 光片提示肺损害的肺部渗出性病变或肺膜炎改变(51.0%),合并两个或以上器官损害达85.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8.6%。首诊确诊率为68.2%,病死率1.5%。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合并多器官损害,并发症多,容易误诊,因此提高认识,早期诊治和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预后和预防控制恙虫病的发生及流行。

  • 恙虫病22例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张乔英

    恙虫病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1,2],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增大、皮疹为特征,但部分患者往往仅诉发热和头痛,极易漏误诊.我院2000年5月~2007年9月诊治22例,现介绍如下.

  • 恙虫病35例误诊分析

    作者:陆秀文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临床表现差异大,轻症者多、并发症多,易误诊.我院2003年8月~2008年12月共诊治恙虫病121例,其中35例曾在外院及我院误诊,误诊率29%.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 恙虫病16例误诊原因探讨

    作者:杨庆红

    目的:探讨恙虫病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恙虫病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34.8%,均有高热,多伴肺、肝、肾等多器官损害。误诊为伤寒8例,肺部感染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药物性皮疹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肠炎并中度脱水及颈部淋巴结炎各1例,予相应治疗均无效。后综合病史,发热、典型皮损等表现及外斐反应阳性确诊恙虫病,予多西环素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恙虫病流行季节,对不明原因发热并多器官损害、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者,要考虑恙虫病,尽早完善相关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 以发热、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恙虫病九例分析

    作者:陈冬妹

    目的 探讨以发热、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恙虫病误诊原因.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以发热、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恙虫病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各2例,急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并不全性肠梗阻各1例;院外误诊时间平均4 d(3 ~7 d),院内误诊时间平均3 d(1 ~7 d).9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恙虫病特异性焦痂确诊,其中8例外斐试验阴性,经及时诊治,预后良好;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未行外斐试验.结论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医生对本病高度重视,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体格检查,合理分析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多科会诊,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恙虫病及减少误诊极其重要.

  • 恙虫病患者夜间急诊误诊36例原因分析

    作者:吕军;吴涛;吴金辉;覃华宏;董专

    目的:了解夜间急诊发热患者中恙虫病误诊概况。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2年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及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夜间急诊恙虫病误诊病例资料。结果该时期两院共确诊恙虫病86例,其中36例误诊,误诊率41.86%。36例均以发热夜间急诊,伴呼吸道症状25例(69.44%),消化道症状8例(22.22%),其他症状3例(8.33%),其中28例(77.78%)出现器官损害。36例误诊疾病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登革热、伤寒、感染性腹泻、淋巴结炎、尿道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心肌炎,误诊时间4~16 d。入院后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经追问病史获知有野外活动史,并结合多器官损害表现及外斐试验阳性,确诊恙虫病。予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口服,除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恙虫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急诊医师对夜间急诊发热患者,按常见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警惕恙虫病,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寻找特征性焦痂有助于诊断,并进一步行外斐试验确诊。

8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