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隐性感染威胁精子

    作者:李宏军

    关键词: 隐性感染 威胁
  • 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DNA和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赵岩;杨紫伟;刁莹莹;郑军;郭晓临

    目的 分析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DNA和血清EBV抗体(VCA-IgG、EBNA-IgG、EBV-IgM和EA-IgG)检测在儿童EBV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 363名儿童的PBMC EBV-DNA和EBV抗体检测结果.采用ROC曲线评价DNA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对EBV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EBV-DNA阳性率和载量在原发感染组、复发感染组、隐性感染组和相关临床疾病组间的差异.分析隐性感染患儿发病后,不同的抗体谱模式与病毒载量增长之间的关联.结果 (1) EBV-DNA诊断EBV现症感染效果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0.682,0.777);VCA-IgG检测EBV隐性感染的效果佳,ROC曲线下面积是0.862(0.839,0.885).(2)现症感染组的PBMC EB-DNA检测阳性率(75.89%)高于隐性感染组(48.14%),有统计学差异(x2=30.75,P<0.001);现症感染组的PBMC EB-DNA病毒载量高于隐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8,P<0.001).临床诊断为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嗜血细胞增多症的患儿的EBV-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3,P=0.035).(3)隐性感染患儿发病后,不同抗体谱模式之间,病毒载量增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6,P=0.106).结论 PBMC EBV-DNA和EBV抗体检测可为儿童EB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诊断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

  • 家鼠型出血热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监测

    作者:李民;刘法友;张新娟;唐宜柱;姜玉亭

    流行性出血热存在隐性感染已有较多报道,但对疫点以病人为中心,分层调查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的报道尚少见,我们于1997~1999年对本地每个新发疫点的健康人群进行了出血热隐性感染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泸州市城区健康人群乙、丙、丁型肝炎隐性感染血清学调查

    作者:张燕;董光;陈惠鲜;李明惠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历年在我市传染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病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其隐性感染和慢性病毒携带状况较为普遍.

  • 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20年监测研究

    作者:田辉;张克俭;杜红中;寇光平;郭晓琨

    目的全面掌握宝鸡市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以来的流行规律及变化,为进一步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84~2004年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率呈现阶梯式下降趋势,死亡率和病死率持续下降;渭河谷地是主要疫源地,疫区类型从姬鼠型逐渐向混合型转化,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室内有从黄胸鼠向褐家鼠转变趋势,动物带病毒指数与发病率呈高度正相关,渭河谷地人群隐性感染率高.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多年来,采取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 防鼠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对预防和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效果显著,系统地开展监测对疫情预测预报有指导意义.

  • 朝阳市流行性出血热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分析

    作者:刘亚杰;白璐;李宏杰

    流行性出血热隐性与显性感染的关系已有许多报道,文献的结果趋于一致.由于我国家鼠型出血热流行时间较短,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朝阳市于1986年开始有本地感染病例,属家鼠型疫区,现将1999-2001年人群监测资料和病例情况分析如下.

  • 湖北省1991~199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作者:方越;周琦;黄显浩;万方华;吴海翔

    通过对本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991~1995年监测和疫情资料的总结,发现该病在本省的宿主动物,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且带病毒率高,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带病毒率高;近几年各小区秋冬季发病高峰前的平均鼠密度、鼠带毒率、鼠感染率都低于春季;全省健康人群HFRS隐性感染率与全国混合型疫区相近,但各地理小区的隐性感染率有显著差别;鄂西南山地小区(Ⅱ)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小区;全省HFRS的季节分布仍为双峰型,疫区类型仍为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各小区的疫区类型有所不同,且在不断演变;与以往相比,秋冬峰病例在全年病例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这是本省疫情相对稳定的一个因素.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肠道排毒时间及传播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赵仕勇;林先耀;滕淑;陈晓玲;徐婷;吴亦栋;韦翊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肠道排毒时间及传播机制,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对实验室确诊的65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追踪和随访,直至患儿大便病毒转阴为止.同时调查与58名EV71核酸阳性患儿有密切接触史家庭成员(每位患儿2名)116人,其中36人采集咽拭子,80人采集粪便标本.采集手足口病病区医务人员粪便标本31人,其中医生10人,护士21人.结果 25例普通型EV71感染患儿第1~6周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88.4%、59.4%、22.3%、22.3%、0,持续长时间为6周.40例EV71重症组患儿第1~10周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97.0%、79.5%、60.6%、35.3%、25.2%、16.8%、16.8%、8.4%、0,持续长时间为10周.31名医务人员粪便未检出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核酸.80名有患儿密切接触史人员中,22份粪便标本EV71核酸阳性,占27.5%;36份咽拭子标本除1例EV71核酸阳性其余均阴性,阳性者均无自觉症状.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恢复期肠道排毒时间长,成为隐性感染者,易造成手足口病流行和传播.建议延长手足口病患者,特别是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管理时限.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成员易成为隐性感染者,可造成手足口病传播.

  • 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概况及预防控制

    作者:李军宏;王晓军;梁晓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人群中隐性感染多.患者主要为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近年来,临床上也屡现成年人发病,且病死率高.流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每年从11~12月开始进入流行季节,在次年2~4月达到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起病急、病情重,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出血点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 一起农村学校诺如病毒Ⅱ型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作者:沈钰钢;应锡钧;竺小春;裘丽;钱邢莹

    目的:查明一起农村学校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因和危险因子,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建立病例定义,主动搜索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该次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本次暴发疫情的危险因子;采集病例、食堂员工、留样食品、直饮水、餐具和砧板物表等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结果:该次暴发疫情的罹患率为8.96%(43/480),75%(9/12)的班级有病例发生;病例对照研究显示,3月9日凉拌黄瓜与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x2值=18.5,P值=0.00,OR值(OR值95%CI)=11.37(2.93,51.57)1],凉拌黄瓜的食用剂量和患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trendx2值=11.51,P=0.00);有10份标本(8份学生、厨师和老师各1份)病毒核酸结果为诺如病毒Ⅱ型阳性.结论:该次暴发疫情的可疑食品为隐性感染的厨师制作的凉拌黄瓜,同时存在学生间密切接触或者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形成气溶胶等传播方式引起疫情的拖尾现象,疫情的病原学因子确认为诺如病毒Ⅱ型,采取厨师调离工作岗位,病例及其呕吐物或排泄物的科学管理和环境消毒等针对性措施后,疫情很快终止.

  • 手足口病的病房管理

    作者:刘英姿;王德树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100:1,患者、隐性感染为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如何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

    作者:李娴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常见于腰胁间,蔓延如带,故有"缠腰龙"之称.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该病毒感染了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就会发生水痘,而感染了曾患过水痘而有部分免疫力的成人,则发生带状疱疹.当感染水痘后(多为隐性感染),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内或三叉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以及受到外伤时,病毒被激活,使已经受影响的神经节发炎,并沿神经传到皮肤,发生水泡,并出现疼痛等症状.故,疼痛是带状疱疹常见、剧烈的临床症状之一,不仅给患者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加了心理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神经阻滞用于带状疱疹疼痛治疗的观察

    作者:石文玲;付晓男

    带状疱疹是由一种嗜皮神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并持久的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下再发,常常疼痛剧烈,发疹前易误诊为其他疾病.高龄患者神经痛更加严重,可遗留顽固的神经痛,持续时间可达数月或更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一般药物治疗效果欠佳,2002年以来采用神经阻滞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部分病例体会同大家分享.

  • 辽源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艳平;许文艳;马晓娥;金美石

    2009年4月中下旬,美国、墨西哥甲流引起ARI暴发,6月开始甲型H1N1流感已在我国广泛传播,由于大量轻症患者和隐性感染的存在,报告的确诊病例数已不能反映疫情实际情况,因此迫切需要了解不同时间节点我市各年龄段人群的感染水平.为完善我市流感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分析如下.

  • 南阳市血清低水平HBSAg携带者在随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调查

    作者:王琦

    乙型肝炎在本地区有较高感染率,有一部分为隐性感染[1],血清水平低,不易检测出来,临床采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当HBsAg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不必稀释可以直接使用中和试验确认.设定吸光度(A)值0.05~2.01,且定量检测<50010u/L为低水平HBsAg.本课题通过对南阳市随机体检人去血清HBsAg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 北京市丰台区1997-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情况分析及普通人群隐性感染调查研究

    作者:任旭锴;张建军

    目的:对9年中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配合掌握丰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本底资料及丰台区HFRS人间隐形感染分布状况,推演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探索发病规律.摸索潜在的流行危险因素,以便更好地综合防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方法:根据调查方案,随机抽取各年龄组人群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集血清样品.每个被调查人员抽血2-3ml,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出血热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1997-2005年,共发生本地病例75例,死亡3例.病死率4.00%.在发放的905份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和血清共805份.经过检测发现IgG抗体阳性153人,占受调查人群(805人)的19.00%;在805人中随即抽取91人进行IgM抗体检测,发现IgM抗体阳性者3人,其中有两人IgG抗体阳性.结论:丰台区正常人群中隐形感染率19.00%,比预期值(5.00%)高,感染率与丰台区居高不下的发病趋势较为吻合.揭示了HFRS隐形感染的部分规律.

  • Pre-S2 抗原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关系新探

    作者:王剑;吴阿阳;林永富;吴德荣;蔡韶滨;盘晓娟;刘平娥;唐冬英;彭丽花;陈友元

    目的 探讨 Pre-S2抗原(前 S2 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类隐性、显性感染中的地位及科研、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为主)及适量显性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同时检测感染者的 Pre-S2 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然后进行各类、群感染者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 在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人群中,乙肝 e 抗原阳性人员、e 抗体阳性人员的 Pre-S2 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93.10%、60.00%;"乙肝大三阳"人员、"小三阳"人员的 Pre-S2 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92.31%、62.50%.在乙肝病毒显性感染者--急、慢性乙肝患者两类对比人群中,Pre-S2 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 90.91%、61.54%.结论 Pre-S2抗原在判断乙肝病毒突变、感染者尤其是隐性感染者血清的传染性强度方面,有较高使用价值和补缺作用;在判断隐性感染者的发展转化和显性感染者的临床转归方面,亦有较大参考意义.

  • 北京市延庆区恙虫病人群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张曙光;田丽丽;张丽琴;万帝

    目的 了解北京市延庆区恙虫病隐性感染现状,为制定延庆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在延庆区选择2个镇开展调查.每个镇各抽取不同年龄常住人口60名开展问卷调查,2个镇共调查120名,同时采集血样本5 ml,采用ELISA法进行恙虫病人群抗体检测,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被调查对象恙虫病抗体阳性率为4.17%,1~9岁、60~69岁、≥70岁组阳性率分别为1.67% (2/120)、1.67% (2/120)、0.83% (1/120).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50%% (3/120)、1.67% (2/120).经单因素回归分析,从事农业劳作、菜市场或农贸市场、接触柴禾(砍柴、整理或烧柴禾等)、林业种植等为恙虫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干预.结论 延庆区社区居民恙虫病感染率4.17%.存在恙虫病感染危险因素,建议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在从事农业劳作中要加强自身个人防护,避免恙螨叮咬.对相关危险作业场所环境及时进行清理及整治,以降低恙虫病感染的风险.

  • 甲型病毒性肝炎预警指标的探讨

    作者:戴孟阳;王萍;孙百军;张红;孙瑛;李宁;郭延哲;蒋东梅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甲肝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传播迅速、传播途径广泛且易实现等特点,部分病例病情较轻且常呈隐性感染不易引起人们的注视,给其防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通过开展对甲肝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长期系统的监测,准确预测甲肝的发病趋势及危险度,对其防制效果进行准确评估,确定甲肝发病的高危人群、高危职业、高危季节及变化消长趋势,确定相应的预警等级和预警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变被动的控制为主动的预防是非常必要,也是可行的.

  • 杭州市手足口病医务人员隐性感染状况研究

    作者:赵仕勇;宋闻;陈海哨;陈东;滕淑;吴亦栋

    目的 分析传染科手足口病医务人员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方法 2016年6~9月杭州市儿童医院儿科医务人员63人(其中传染科医务人员23人),健康成人体检43人,采用荧光PCR法进行粪便EV71和CA16病毒核酸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EV71和CA16的IgG抗体.结果 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粪便肠道病毒核酸均阴性.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7.46%及1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23,P=0.88);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95.24%和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219,P=0.00).传染科与非传染科医务人员比较,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26.09%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7,P=0.31);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91.30%和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7,P=0.62);医生与护士比较,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3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2,P=0.19);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72,P=0.41).结论 儿科医务人员CA16隐性感染要高于健康人群.手足口病医务人员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EV71和CA16隐性感染情况,但粪便均未能检测出EV71和CA16病毒核酸,说明传播风险系数较低.另手足口病病房与其他病房医务人员EV71和CA16隐性感染情况无差异.

272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