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聚集疫情分析

    作者:刘园;田丽丽;关增智;王小梅;孙玉兰;吕燕宁;张秀春;黎新宇;王全意

    目的 描述分析北京市一起肾综合征出血热聚集性疫情,探讨低发病率地区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7-201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北京市的病例.疫情数据来源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防控记录.病例血清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啮齿类动物使用夹夜法捕捉,其血清汉坦病毒抗原抗体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结果 2007-2014年北京市平均每年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8例,年发病率在0.09/105-0.16/105.聚集疫情共涉及2名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病例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居住地灭鼠前鼠密度为10.0%,灭鼠后密度为1.3%.家鼠肺标本汉坦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2.5%(1/8),宠物鼠中未检出汉坦病毒.结论 北京市仍存在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聚集疫情的可能,这起涉及3名感染者的疫情为“城中村”家鼠传播.

  • 深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汉坦病毒基因特征研究

    作者:阳帆;张仁利;黄达娜;吴春利;李玥;唐屹君

    目的 研究深圳市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坦病毒主要型别及分子特征,为该市汉坦病毒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各医院送检HFRS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提取血清中病毒RNA作为模板,采用逆转录-套式PCR扩增汉坦病毒基因组M片段G2区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汉坦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HFRS病例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岁,其中20-49岁病例数多,共发病242例,占发病总数的85.82%.从282例标本中用HTN型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4例,占1.42%;用SEO型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50例,占17.73%;总阳性率为19.15%.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深圳地区流行的SEO型汉坦病毒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相对较小,其基因的离散度为0%-4.9%.从种系发生树看这些病毒分布在一个分支上,均为S2亚型.HTN型汉坦病毒的变异率较高,其基因的离散度为6.7%-21.0%,二例为H7亚型,二例为H9亚型,均为深圳市首次报道.结论 不同年份引起深圳地区HFRS的汉坦病毒仍以SEO型为主,且病毒变异较小,稳定性较高.首次发现HTN型病例存在.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HTN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脏超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肝肾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叶莺;李斌义;孙志坚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肝肾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6例HFRS患者按病情分为轻、重两组,每组各8例,按病期进行肾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同时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vWF,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另取30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HFRS急性期左肾体积、段动脉(SRA)阻力指数(RI)及血浆vWF均显著升高,ALT、BUN也显著上升,在发热期轻、重二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左肾体积:325.12 ±28.53v368.82 ±24.83,P<0.05;左肾段动脉RI:0.59±0.02 v 0.66±0.03,P<0.05;vWF:311.55 ±99.98μg/L v 356.36±54.21μg/L,P<0.05)与BUN、ALT的变化基本一致,但血小板的变化则正相反.结论 HFRS患者肾损害各期的声像图与其临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超声能动态观察病情各期肾损害的轻重,并能估计HFRS病情轻重,判断HFR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肾脏超声检查具有准确、迅速、方便及无痛苦的优点.

  • 北京市2007-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时空扫描分析

    作者:窦相峰;张秀春;田丽丽;关增智;王小莉;钱海坤;孙玉兰;吕燕宁;何战英

    目的 探讨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时空分布特征和时空聚集情况.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使用SaTSan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利用ArcGIS 9.3软件展示病例时空聚集区域.结果 2007-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07例,单纯时间分析显示发病高峰在每年4~6月,单纯空间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北京市远郊、近郊和中心城区均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集中发病区域.结论 尽管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总体发病较为分散,但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存在高发地区和高发时段.本研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 Real time RT-PCR与直接免疫荧光法对鼠肺中汉坦病毒检测效果比较

    作者:南晓伟;宋壮志;韩松;张玉峰;郭卫东

    目的 比较Real Time RT-PCR与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带毒率的差异,为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秋季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区捕获啮齿类动物,对捕获的啮齿类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取122只鉴定后的鼠进行无菌解剖取肺组织,提取RNA,用Real Time RT-PCR扩增汉坦病毒目的基因,同时将122份肺组织冷冻切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irect immunofluorescenee,DIF).结果 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HFRS疫区是以黑线姬鼠为主的混合疫区,捕获鼠类8种共422只,鼠类平均密度为14.81%.在检测的122份鼠肺中,Real Time RT-PCR结果显示:27份鼠肺样品检测到HV核酸阳性,且均为HTNV型,鼠带毒率为22.13%,其中黑线姬鼠16份,占阳性鼠的59.26%.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为:3份鼠肺样本为阳性,鼠带毒率为2.459%,3份阳性鼠肺均为黑线姬鼠.利用统计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x2=21.892,P<0.01).结论 与DIF法相比,Real Time RT-PCR检测HV阳性率更高,采用DIF方法可能会低估内蒙古自治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的疫情情况.

  • 利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法探讨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时间分布特征

    作者:黎新宇;陈艳伟;张秀春;窦相峰;关增智;孙玉兰;吕燕宁;田丽丽;贺娟

    目的 探讨北京市2004-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时间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分析方法对北京市2004-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情况进行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共报告450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季节性分布M值为0.40,具有一定的季节分布特征;圆形分布分析显示:发病高峰在4月9日,流行期为1月23日至6月27日.结论 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可以较好地分析北京肾综合征出血热时间分布特征.

  • 青岛市1979~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动态分析

    作者:邱波;苏航

    目的掌握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1979~2004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79~2004年,青岛市出血热疫区由小到大,由南向北不断扩散蔓延,年发病率波动在0.20/10万~33.34/10万之间,平均为7.39/10万,病死率为5.16%.1983~1987年、1998~2000年出现流行高峰,高峰年份分别为1986和1999年.1986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3.34/10万和4.74%,1999年分别为14.28/10万和1.80%.郊区五市和黄岛区发病、死亡分别占发病和死亡总数的98.57%和95.67%.黄岛、胶南、胶州、平度和即墨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5.24/10万、18.90/10万、13.58/10万、9.87/10万和6.62/10万.冬季高峰一般从10月份开始,11或12月份达高,次年1月下降;春季高峰不明显.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小2岁,大85岁,20~60岁年龄组占78.41%,农民占83.06%,男性为女性的2.53倍.黑线姬鼠、褐家鼠分别是野外和居民区的优势种,荧光抗体检测发现黑线姬鼠、大仓鼠、黑线仓鼠、褐家鼠和小家鼠带毒,居民区和野外均以褐家鼠带毒率高.结论青岛市部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仍然较高,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治.

  • 1984-2003年太原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作者:李兴隆;闫玉萍;赵淑梅;李元红

    目的 研究太原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因素、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监测点监测方案进行监测,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FRS抗原、抗体,开展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监测和控制效果评价.结果 人间监测结果表明,太原市共发生HFRS病例1040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1.44%.发病季节高峰呈春季单峰(3~5月),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发病性别男多于女(4.62:1),发病职业以工人多.发病地区分布于所辖10县(区、市),城区发病大于郊县.鼠间监测结果表明,20年共捕获小兽4科6目13种.室内捕获褐家鼠和小家鼠2种,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带病毒率为5.88%;野外捕获鼠13种,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大仓鼠,未检出带病毒野鼠.结论 太原市为单纯家鼠型疫区,褐家鼠是本病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和疫区分型研究(Ⅰ)高安、广州等地HFRS病人血清分型实验

    作者:唐浏英;余陶;刘文雪;陈化新

    为了解不同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和疫区性质,应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方法对收集自山东、江西、河北、北京昌平等地的131份临床诊断的HFRS病人血清进行了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中对荧光抗体滴度较高的62例病人血清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昌平、江西高安等为家鼠型疫区,广州为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

  • 2006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报告

    作者:傅桂明;姚苹苹;徐芳;王臻;凌锋;朱函坪;谢荣辉;朱智勇

    目的 探索2006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人血清中HFRS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 全省748例病例,主要分布在宁波、台州、绍兴、丽水、金华、衢州等市,占全省发病总数的89.84%(672/748).夏季和冬春季有二个发病高峰,青壮年农民发病居多.结论 浙江省出血热疫情近年呈下降趋势,但一些县市发病率居高不下,仍需关注疫情的动态,进行重点控制.

  • 山东省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评价

    作者:王志强;曹杰;王雨露;王显军;王玫

    目的通过分析HFRS监测结果,掌握流行规律,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监测鼠肺HV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和酶标捕捉IgM法(MacELISA IgM)检测病人和健康人血清中HV抗体.结果2004年山东省共发生HFRS病人3720例,死亡34例,发病率4.11/10万,死亡率0.04/10万,与2003年同期相比,发病人数上升3.25%,死亡人数上升112.50%.全省有17个市地,138个县(市,区)有HFRS病例报道.室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大仓鼠为优势鼠种.鼠种带毒率分布:褐家鼠占6.59%,小家鼠占2.46%,黑线姬鼠占4.08%.结论应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尤其在高发县实施以预防接种为主的措施以控制疫情.

  • 一起作业场所肾综合征出血热聚集性发病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红;易波;李青;郭银华;王俊;刘生元;汪金生;李荣民

    目的 探讨此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集性发病的流行凶素.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对病例、感染人群、宿主动物及传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通过病例搜索发现病例9例,死亡1例.所有病例均集中居住在同一工棚,发生在同一潜伏期内,罹患率达64.28%(9/14),感染率达92.86%(13/14),相距近的工棚人群隐性感染率仅为5.88%.疫点鼠密度为12.73%.黑线姬鼠携带病毒率达17.65%(3/17);带病毒指数为0.15.结论 此次暴发疫情主要是由于患者吸人工棚内含病毒的气溶胶感染引起,不排除个别感染者通过破损的皮肤、鼠体螨叮咬造成感染.其传染源为黑线姬鼠.此次疫情甚为罕见,为聚集性发病,为HFRS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

  • 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20年监测研究

    作者:田辉;张克俭;杜红中;寇光平;郭晓琨

    目的全面掌握宝鸡市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以来的流行规律及变化,为进一步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84~2004年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率呈现阶梯式下降趋势,死亡率和病死率持续下降;渭河谷地是主要疫源地,疫区类型从姬鼠型逐渐向混合型转化,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室内有从黄胸鼠向褐家鼠转变趋势,动物带病毒指数与发病率呈高度正相关,渭河谷地人群隐性感染率高.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多年来,采取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 防鼠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对预防和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效果显著,系统地开展监测对疫情预测预报有指导意义.

  • 2000-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作者:张宗祥;陈忠妙;崔清荣;庞卫龙

    目的 探索浙江省台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实验室病原学、血清学方法.结果 2000-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HFRS年均发病率为3.63/10万(4.50/10万~2.6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2/10万,病死率为0.42%;发病主要分布在天台、临海、椒江等三个县市区,占病例总数的73.43%,12.62%个次乡(镇)报告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46.33%.各年均出现冬春季和夏秋季两个高峰,属姬鼠型为主的混合疫区;以壮年、老年农民发病居多,占86.54%,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98%.5年监测野外总鼠密度为4.61%;黑线姬鼠捕获率3.59%,居民区总密度为2.67%,褐家鼠捕鼠率为1.99%,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分别为野外和居民区的优势鼠种.带毒率17.00%(0.90%~36.40%),带毒鼠指数0.02~0.14,平均为0.08.结论 2000-2005年台州市HFRS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仍需加强重点疫区重点人群的HFRS防治,姬鼠型为主的混合疫区宜选用双价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 广州市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罗雷;陈芳;邱季春

    目的掌握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以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对广州市HFRS确诊患者个案调查资料,患者或疑似患者血清标本实验室检测和宿主动物的鼠种、密度和带毒率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广州市HFRS流行特征为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待业个体、工人、退休和民工等低收入人群为主;发病高峰季节集中在1-4月冬春季节;血清学监测阳性检出率9.8%;带毒鼠种主要为褐家鼠,臭鼩鼱,小家鼠和黄胸鼠.结论2003年广州市HFRS发病率比2002年有较低幅度的升高;引起传播流行的危险是一直存在,有必要加强HFRS有关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防止HFRS在广州市暴发流行.

  • 1996-2005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谢淑云;王臻;张垒;凌锋;龚震宇;翁景清

    目的 探索浙江省近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出血热疫情,开展宿主动物监测,检测鼠密度和带病毒率.结果 1996-2005年浙江省累计报告出血热17 640例,年均发病率为3.85/10万,死亡81例,病死率为0.46%.病例主要分布在沿钱塘江两岸的浙东和浙西丘陵区,其中杭州、宁波、绍兴、衢州、台州发病较多,占全省发病总数的76.57%.每年5~7月和11月至翌年1月为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年发病总数的31.88%和30.66%.年龄以20~59岁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9.4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8.95%,男女性别比为2.61:1.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2.98%,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85%;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4.08%,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61%.结论 浙江省出血热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一些县(市、区)发病率居高不下,仍需进行重点防控.

  • 2002~2004年衢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作者:方春福;余樟友;王炜

    目的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与疫源地情况,为控制HFRS流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和疫源地调查方法,对人间疫情和主要宿主动物进行分析,采集标本送实验室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结果3年共发生294例HFRS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01/10万;死亡1例,病死率0.33%.散发于78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54.55%,发病季节呈双峰型,冬春峰发病数相比1.29:1,农民发病占83.67%,男女性别比为2.54:1,20~59岁组发病占81.29%.室外鼠密度为3.64%,室内鼠密度为3.68%.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是室内和野外优势鼠种,带毒指数分别为0.026、0.034.3年中鼠带毒指数分别是0.048、0.036、0.032,与发病率变化存在相关性.结论衢州市3年中的HFRS发病率低、人群隐性感染率低、主要宿主的鼠带毒指数低,与全国、全省的监测情况基本一致,说明肾综合征出血热存在年代波动的自然规律性.衢州市进一步向混合型疫区转变.证实:鼠带毒指数与发病率之间存在相关性.

  • 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宿主动物与带病毒情况分析

    作者:邱波;薄涛;苏航

    目的 掌握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鼠类宿主动物的种类、分布、构成与带病毒情况.方法 用夹夜法在居民区和野外布夹,对捕获动物鉴定后取肺脏,用荧光抗体方法检测病毒抗原.结果 1990-2006年间共检测到鼠类动物7种,平均密度为1.56%,阳性率为2.45%.居民区密度和阳性率均高于野外.褐家鼠和小家鼠是居民区的主要动物和带病毒鼠种.野外除平度、莱西分别以背纹仓鼠和大仓鼠为优势种外,其它地区均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主要带病毒鼠为黑线姬鼠、大仓鼠、褐家鼠、背纹仓鼠.20世纪90年代宿主动物密度和阳性率分别为1.72%和1.54%,2000年之后的密度和阳性率分别为1.27%和 4.63%.密度较高的地区为平度、即墨和胶南,阳性率较高的地区为胶州、胶南和即墨.结论 青岛市HFRS疫区宿主动物种类多,分布广.其中,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宿主动物,近年来带病毒率明显增高.

  • 湖北省1991~199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作者:方越;周琦;黄显浩;万方华;吴海翔

    通过对本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991~1995年监测和疫情资料的总结,发现该病在本省的宿主动物,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且带病毒率高,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带病毒率高;近几年各小区秋冬季发病高峰前的平均鼠密度、鼠带毒率、鼠感染率都低于春季;全省健康人群HFRS隐性感染率与全国混合型疫区相近,但各地理小区的隐性感染率有显著差别;鄂西南山地小区(Ⅱ)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小区;全省HFRS的季节分布仍为双峰型,疫区类型仍为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各小区的疫区类型有所不同,且在不断演变;与以往相比,秋冬峰病例在全年病例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这是本省疫情相对稳定的一个因素.

  • 广州市1996-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作者:邱季春;梁彩云;熊远;林向阳;高文浩;丘国雄;杨智聪

    本文报告1996-2000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共发病127例,死亡4例,1996-2000年发病率分别为0.57/10万、0.50/10万、0.29/10万、0.22/10万、0.34/10万,病死率3.1%;另外,外来人员在广州感染105例,死亡6例,病死率5.7%;病例以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多见,呈散发性,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临床轻、中型多见,1997年实验大白鼠型再次发生1例;正常人群血清学监测未检出出血热病毒抗体.鼠间监测两个监测点及1998年黄埔区长洲岛、荔湾区南站、清平市场居民区,1998-2000年白云山和黄埔区野外进行监测,海珠区监测点3年平均鼠密度1.5%,褐家鼠密度1.5%,带病毒率5.2%,带病毒鼠指数2.8;天河区5年鼠密度1.0%,褐家鼠密度0.9%,带病毒率3.0%,带病毒鼠指数1.6;白云山密度14.9%,褐家鼠密度12.5%,带病毒率9.8%,带病毒鼠指数11.1;黄埔区鼠密度12.6%,褐家鼠密度9.9%,带病毒率4.0%,带病毒鼠指数6.3,其中长洲岛鼠密度6.8%,褐家鼠密度5.2%,带病毒率7.1%,带病毒鼠指数6.1;荔湾区南站、清平市场鼠密度2.3%,褐家鼠密度1.8%,带病毒率0.0%,带病毒鼠指数0.5年对实验大白鼠监测,检查9个单位,检出一个单位大白鼠感染率48.9%,其余大、小白鼠全部阴性.广州市5年来监测传染源仍以褐家鼠为主,无黑线姬鼠,未发现新的疫源地和新的带病毒鼠种.

1649 条记录 1/83 页 « 12345678...828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