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临床心身疾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somatic Diseases 림상심신질병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87X
  • 国内刊号: 10-134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2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吕路线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李琪勇;李家磊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37例,口服西酞普兰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末起,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第1周、2周末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其他治疗时段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为(6.2±1.8) d,对照组为(11.5±5.6) d,研究组显著早于对照组(t=5.34,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8.6%、总有效率88.6%,对照组分别为70.3%、91.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2、0.23,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多出现在用药初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西酞普兰总体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治疗初期效果更显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 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对照研究

    作者:余万庆;但孝宏;李继勤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口服氟伏沙明治疗,研究组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末起两组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治疗4周、6周、8周末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7.8%,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时段评分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研究组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主,对照组以植物神经系统反应为主.结论 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能增强抗强迫效应,治疗难治性强迫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显著优于单用氟伏沙明治疗.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王建刚;冯玉霞;常耀军;丁红运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3.3%、有效率84.4%,对照组分别为71.1%和8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6、0.11,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研究组主要表现为失眠、头痛、焦虑;对照组主要表现为体质量增加、月经紊乱或泌乳、静坐不能、震颤;研究组体质量增加、月经紊乱或泌乳以及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与利培酮相当,但阿立哌唑对内分泌和代谢影响较小,几乎不引起体质量增加及月经紊乱或泌乳,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 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史灵芝;刘秉成

    目的 探讨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76例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首次组,同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设为维持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焦虑情绪状况;将首次组存在焦虑情绪者设为焦虑组,无焦虑情绪者设为非焦虑组,分析焦虑情绪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家庭关怀度的关系.结果 首次组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9.7%,维持组为54.2%,首次组焦虑情绪检出率显著高于维持组(χ2=4.27,P<0.05).首次组患者中焦虑组文化程度、有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及家庭关怀度水平均显著低于非焦虑组(P<0.05或0.01),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与非焦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其焦虑情绪受患者的文化程度、各种医疗保障、家庭支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的焦虑情绪,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心理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对患者支持度,以减少其焦虑情绪的发生.

  • 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田少利;王丽芳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氯氮平组口服氯氮平治疗,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4周末起,两组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氯氮平组显效率87.50%,利培酮组为8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嗜睡、体质量增加、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或0.01),而震颤、颈项强直、静坐不能、闭经、催乳素升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 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氯氮平锥体外系反应较少,对催乳素影响更小,价格较低,但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象.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作者:周东林;魏长礼;马秀珍;马素杰;侯宁;马元业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第1周末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其他时段评分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周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3,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治疗各时段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且与氟西汀相当,安全性高,能改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等症状,但艾司西酞普兰较氟西汀起效更快,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哈伯因与茴拉西坦治疗壮族老年期痴呆患者对照研究

    作者:韦盛中

    目的 评价哈伯因与茴拉西坦治疗壮族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壮族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哈伯因壮族组和茴拉西坦壮族组,每组50例,分别口服哈伯因和茴拉西坦治疗;将100例汉族老年期痴呆患者分为哈伯因汉族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50例,哈伯因汉族组口服哈伯因治疗,综合治疗组口服哈伯因或茴拉西坦治疗,同时联合肠溶阿斯匹林及其他康复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末,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生活能力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各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12周末,综合治疗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较其他各组升高更显著,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其他各组下降更显著(P<0.05).所有对象中血管性痴呆患者有效率为91.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63.3%;轻度痴呆患者为82.2%,中度痴呆为53.6%.血管性痴呆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轻度痴呆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度痴呆患者(χ2=19.69、18.16,P<0.01).各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哈伯因与茴拉西坦能有效改善壮族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智力和记忆功能,对血管性痴呆及轻度痴呆患者效果更显著,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治疗安全性高,依从性高;但药物联合康复治疗远期疗效更显著.

  • 住院精神病患者不同年度疾病诊断构成研究

    作者:李春阳;苗国栋;杨光;朱意平;陈超;汪晓萍

    目的 探讨不同年度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构成的变化及临床医生对双相障碍的识别状况.方法 对2005年度与2010年度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自拟双相障碍诊断识别调查问卷对两个年度均在精神科病房工作的临床医生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10年度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疾病分布中,精神分裂症的构成比仍高,但较2005年度有明显下降;情感性精神障碍所占比例为35.2%,其中双相障碍的比例较2005年度明显升高,重性抑郁障碍比例较2005年度有所下降.5年间住院患者的疾病诊断构成差异有极显著性(χ2=55.09,P<0.01).无论男性或女性患者,2005年度及2010年度疾病诊断构成差异均有极显著性(χ2=34.34、29.66,P<0.01).本组临床医生双相障碍诊断识别问卷2010年度评分显著高于2005年度,差异有极显著性(t=6.97,P<0.01).结论 2010年度与2005年度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发生了显著变化,精神分裂症的构成比虽然仍高,但较2005年度有明显下降,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构成比则明显上升,可能与近年精神科临床医生对双相障碍的识别水平提高有关.

  • 度洛西汀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作者:王永萍;尤加永;黄振英

    目的 评价度洛西汀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研究组口服度洛西汀治疗,对照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0.0%、有效率84.4%,对照组分别为55.6%、82.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对照组为4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出现在治疗初期,患者均能耐受,随着治疗的延续均可逐渐减轻或缓解.结论 度洛西汀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显著,总体疗效与阿普唑仑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一线用药.

  • 沟通技巧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黄美莲;梁军林;李小琼;吴世莲;邱浩英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沟通技巧训练,观察8周.于训练前及训练8周末,采用沟通技巧自评量表评定沟通技巧,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定社会功能改善状况,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训练8周末,研究组沟通技巧自评量表评分较训练前显著下降(t=2.63,P<0.05),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均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训练后沟通技巧自评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沟通技巧训练,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提高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的能力,改善人际交往和社会功能状况,对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阿立哌唑与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刘杰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洛沙平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0.0%、有效率90.0%,对照组分别为76.7%、91.7%,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研究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锥体外系反应、肌强直、体质量增加、内分泌改变、月经改变和泌乳、性欲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与洛沙平相当,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的一线药物在临床推广应用.

  • 奥拉西坦与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对照研究

    作者:黄永宏;杨改云

    目的 评价奥拉西坦与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期间两组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改变,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奥拉西坦与多奈哌齐治疗均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力状态和记忆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喹硫平对帕金森病患者伴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艳红;吴光现;吴强;李睿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伴精神症状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9例帕金森病伴精神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7例,口服喹硫平治疗;对照组22例,口服安慰剂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改善状况;同时测定P300电位内源性成分N2、P3波潜伏期及P3波幅.结果 研究组治疗2周末起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8周末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各时段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治疗2周、8周末,P300中N2、P3波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1),P3波幅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P>0.05).研究组治疗2周、8周末,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而P3波幅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喹硫平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

  • 石杉碱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记忆障碍的影响

    作者:介勇;刘人申;汪作为;史波海;肖春兰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石杉碱甲治疗,治疗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采用韦氏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定认知记忆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抽取同期正常体检者30名设为对照组,于入组时进行P300及认知记忆功能测定.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治疗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成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脑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提高,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除背数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脑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波幅及韦氏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总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石杉碱甲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记忆功能,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76例脑电图分析

    作者:章镭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症状与脑电图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76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分析.结果 76例患儿中,6.58%脑电图正常(均为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11.84%边缘状态,26.32%轻度异常,31.58%中度异常,23.68%重度异常,异常率为93.42%;31例伴精神障碍症状患儿中,6.45%脑电图正常,19.35%轻度异常,51.61%中度异常,22.58%重度异常,异常率为93.55%.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脑电图异常与智力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病情越严重脑电图异常阳性率越高.

  • 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与饮食管理

    作者:薛焕英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精神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精神病患者普遍存在其他疾病,而院内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危险因素大大增加.饮食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我院加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后,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铅中毒中小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调查

    作者:张智明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铅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铅中毒已经演变成为较为严重的儿童公共健康性疾病之一.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其危害程度与体内血铅水平呈正相关.当血铅浓度>100 μg·L-1,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血铅的积蓄增高,逐渐出现小儿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厌食、学习困难、情绪易激怒、攻击性行为等病症;当>450 μg·L-1,铅中毒对儿童产生多器官、多系统、全身性和终生不可逆损伤,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损伤,从而导致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 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就诊心理分析

    作者:孙志国;孙博凡;周伽芮;温雯

    近年来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精神病的认识日趋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就诊率明显增加.但精神病临床表现特殊,病程迁延,复发率高,急性发病期患者对患者、家庭、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大,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为了解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在诊治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

    作者:赵际光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有无陪护情况分为两组.研究组90例(有陪护),对照组100例(无陪护).两组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联合家庭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全程.于治疗1个月末统计有效率,出院1个月末评定服药依从性(服药态度、服药情况),随访1 a统计复发率.结果 治疗1个月末,研究组有效率70.0%,对照组为6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04,P>0.05);出院1个月末,研究组服药态度及服药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10、5.68,P<0.01);随访1 a末,研究组复发率为32.2%,对照组为68.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4.26,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老年焦虑症综合心理干预临床分析

    作者:竹道平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患者在心理、社会调节上存在调适不良的行为问题,工作和社会能力损害严重,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低.老年焦虑症患者病程长短不一,部分患者病程持续时间长,治疗较为困难,常反复就诊.为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婴儿急性化脓性骨骺骨髓炎21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孙克明;姚满叶;季泽娟;时胜利

    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由于皮肤娇嫩,容易破损感染,加之骨的血管解剖特异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急性化脓性关节头骨骺骨髓炎.尤其是近期有败血症病史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且常合并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同时有干骺端骨髓炎.其早期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红细胞沉降率呈低反应型特点,不易被重视和发现易延误就诊和误诊.为避免误诊误治,作者对我院收治的婴儿急性化脓性骨骺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康复新治疗Ⅵ期压疮疗效观察

    作者:何桂花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或局部长期磨擦,使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局部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住院老年人压疮的发生率为10%-25%,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6倍.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是近年来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1].为了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应用康复新治疗Ⅵ期压疮患者,并予以规范化护理,取得了较满意度效果,现报告如下.

  • 桂林市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调查

    作者:叶庆红;唐锴;陈志斌;陶领钢;阳春;蒋大海;戚武;李长青

    目的 探讨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3865名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其抑郁状况,对Zung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重复测评,并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抑郁症诊断标准予以明确诊断.结果 3 865名大学生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8.95±9.88)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22.16,P<0.01),男生评分显著低于女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3.08%,患病率为7.40%;抑郁情绪的发生主要与民族文化、经济条件、性别、年级、专业、归因方式、父母、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人格等因素有关.结论 桂林市高校大学生抑郁症情绪发生率较高,如何正确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与普通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照观察

    作者:郭春玲

    目的 比较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与普通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10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0周末,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早餐前、晚餐前及全天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能够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迅速改善高血糖症状.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周泽慧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于患者入院3 d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患者出院前再次对家属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家属入组时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0.01),仅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总分及其他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家庭支持度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家庭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何如东;周欢;钟天用;陈祖朋;杨小凤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研究组联合家庭心理教育.出院后随访1 a.于入组时和随访1 a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随访1 a末评定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及复住院率.结果随访1 a末,研究组脱落10例(16.1%),对照组脱落12例(20.0%),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97,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率75.0%、复发率11.5%、复住院率9.6%,对照组分别为45.8%、31.3%、27.1%,研究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7,P<0.05),复发率、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85、5.16,P<0.05).入组时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 a末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心理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和复住院率,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边防某部新兵入伍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朱清

    目的 探讨新兵训练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525名参加入伍训练的新兵于入伍训练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针对评定结果在训练期间由军医对新兵开展心理卫生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高的新兵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训练结束后再次对入组新兵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并将两次测评结果与中国新兵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兵训练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04%,症状自评量表除抑郁因子分与中国新兵常模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P<0.05或0.01);训练后新兵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71%,较训练前显著下降(χ2=43.02,P<0.01),其中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但躯体化、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P<0.05或0.01),而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新兵常模(P<0.01).结论 入伍新兵训练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部队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 维族与汉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作者:程燕;谭塔林;姚永红;陈英;梁天正

    目的 探讨新疆阿克苏地区维族与汉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30例维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维族组,30例汉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汉族组.自拟一般资料统计表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定生活质量,并对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维族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活质量维度分均显著低于汉族组(P<0.01).结论 维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汉族,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医疗服务、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系统是影响维族妇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 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及疲倦感现状调查

    作者:梁位流;刘丽

    目的 探讨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及疲惫感现状,为维护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40名急诊科医护人员设为急诊组,49名门诊部医务人员设为门诊组,37名普通外科医护人员设为普外组,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疲倦感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急诊组总分和专业及工作、时间及工作量、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维度评分显著高于门诊组(P<0.01),门诊组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普外组(P<0.01),急诊组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普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工作疲倦感量表评分急诊组情绪疲倦感、工作冷漠感维度评分显著高于门诊组(P<0.01),工作成就感维度评分显著低于门诊组(P<0.01);门诊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普外组(P<0.01);急诊组工作成就感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普外组(P<0.01),情绪疲倦感、工作冷漠感维度评分与普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及疲倦感现状较为严重,工作成就感明显不足,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 海军飞行人员疲劳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

    作者:熊波;柳甜甜;孙国栋;张舜

    目的 探讨海军飞行人员疲劳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548名海军飞行人员采用疲劳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海军飞行人员疲劳评定量表因子1、因子2、因子3评分显著低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因子4评分显著高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P<0.01);与健康者相比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海军飞行人员疲劳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战机类型海军飞行人员因子1、因子2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轰炸机飞行人员因子1评分显著高于歼击机飞行人员,因子2评分显著高于运输机飞行人员;不同专业类型海军飞行人员因子2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机械师显著低于驾驶员和领航员;不同气质类型海军飞行人员疲劳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海军飞行人员疲劳评定量表因子1评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各维度评分呈显著相关(P<0.01),因子2评分与神经质、掩饰性维度评分呈显著相关(P<0.01),因子3评分与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维度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因子4评分与精神质、神经质维度评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 海军飞行人员疲劳状况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归因相关性研究

    作者:韦玉敏;宋凤宁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特征及其与人际关系归因的相关性,为高校管理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对4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人际和谐性与人际亲融性评分较高;男生人际冲突性、人际扰他性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人际亲融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冲突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人际冲突性、人际扰他性因子分与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人际关系归因的能力、运气、情境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际和谐性、人际亲融性因子分与努力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际关系归因的能力和运气维度评分对人际冲突性、人际扰他性因子分有显著预测作用,努力维度对人际冲突性、人际和谐性、人际亲融性因子分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良好,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归因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 驻疆某部新兵入伍军事训练考核前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作者:丁魁;林成宏;郑琪;孟新珍

    目的 探讨驻疆某部新兵入伍军事训练考核前的焦虑抑郁状况,为做好新兵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驻疆某部241名新兵于军事训练考核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驻疆新兵入伍军事训练考核前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0.01);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新兵文化程度和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户籍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驻疆某部新兵入伍军事训练考核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部队对新兵入伍军事训练考核全面准备的同时,应重视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调适能力训练,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心理干预对交通事故致脑外伤患者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朱宏志;黄裂红;毛晓丽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交通事故致脑外伤患者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交通事故致脑外伤患者的配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入组时及心理干预6个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两组入组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其他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0.01);研究组心理干预6个月末,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或0.01),对照组仅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或0.01),研究组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脑外伤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 电抽搐治疗在双相障碍混合发作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冯飞;徐国建;许崇涛;荣晗

    双相障碍混合发作在临床上不常见,且治疗起来非常困难,锂盐、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以及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都曾被报道至少部分可以控制双相障碍的临床症状,但是仍有许多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好.Ciapparelli等[1]在对双相障碍的综述中曾提到双相障碍混合发作的治疗非常困难,与双相抑郁和双相躁狂相比,其病程更长,发作更频繁,自杀的风险更高,同时预后较差.

  • 论常见老年神经疾病的防治

    作者:薛红

    近年来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继发性癫痫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成为大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1 老年神经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全国老龄办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 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特点

    作者:丁志立

    流浪街头的精神病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他们在街头流浪时,随时可能会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等现象,同时也会出现被他人殴打的情况,这对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和市容市貌带来巨大的威胁.随着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理办法>的出台,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 舍曲林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陈哲

    盐酸舍曲林是1992年推出的新型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5-HT的选择性高,是氟西汀的8倍,氯米帕明的19倍,丙米嗪、阿米替林等的100倍以上[1],且不增强儿茶酚类神经介质的活性,对胆碱能、多巴胺(DA)、肾上腺素、组胺受体均无亲和性.

  • 抑郁症的神经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长虹;李晏;谢春朋;李昌琪

    抑郁症的病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早期神经发育异常和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涉及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几个重要系统,因此抑郁症常伴随多个器官的功能紊乱.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与抑郁症有关的因素,对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抑郁症的神经生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护理干预对家庭病床精神病患者服药状况的影响

    作者:毛肖丽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庭病床精神病患者服药状况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60例家庭病床精神病患者存在的服药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干预6个月末对上述内容再次调查,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患者主要存在的服药问题依次为:藏药(36.67%)、药物保管不当(33.33%)、拒绝服药(30.00%)、漏服(25.00%)、吐药(1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护理干预后患者藏药、拒绝服药、吐药、漏服、药物管理不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解决家庭病床患者的服药问题,提高遵医行为,确保用药安全.

  •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术中护理

    作者:李秀芹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以2型糖尿病多见,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胃转流手术(GBP)是国际上逐渐认可并推广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疗法.其方法独具优势,可有效控制血糖,甚至可治愈糖尿病,有效防治并发症.其机制可能是术前糖尿病易感者上消化道经食物刺激产生的"胰岛素拮抗因子",转流术后该因子不再产生或较少产生,导致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拮抗现象减少或消失[1].我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了GBP治疗,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 银屑病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作者:林莉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以银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为主的慢性复发性非传染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其鳞屑、皮损等症状及其顽固易复发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身健康.在治疗银屑病的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予以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摆脱银屑病的困扰.为此,我们分析了银屑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予以针对性地护心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乳管内视镜检查综合护理

    作者:王帅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乳管内视镜检查是一种诊断乳头溢液病因的新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等优点,尤其对乳管内微小病变诊断率高,可重复性高[1].乳管内视镜使我们能在电视屏幕上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管腔内的情况,追踪捕捉和记录病变,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2].我科运用纤维乳管镜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检查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精神科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汤士林

    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因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导致的分歧或争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从精神病患者住进医院起,就意味着医院与患者或其监护人之间就患者的精神疾病诊察、治疗和护理等一系列医疗活动达成一致,即医疗服务合同成立[1].

  • 论监狱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医疗护理

    作者:任文彪

    监狱是刑罚执行机关.由于长期的监管,个别罪犯不能面对服刑的残酷现实,精神压力大,易出现精神失常,罹患各种精神疾病,也有个别罪犯本来就患有精神病.监狱不同于社会专业医院,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医治、护理非常棘手,监狱系统没有先例和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必须根据监狱的实际情况和病犯的鉴定类别,对其进行不同的管理.

  • 论计算机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娜;张?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快、应用广泛的科技领域.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它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已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所以我们在进行人事制度机构改革和岗位设置时,必须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以便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 癫痫患者违法行为司法鉴定资料分析

    作者:田建华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违法案例特征,为司法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45例癫痫患者违法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痫患者违法者以男性(95.56%),未婚(60.0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1.11%),农民及无业者(88.89%),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88.89%)者居多.80.00%作案对象为家人和熟人,53.33%无刑事责任能力,77.78%无作案预谋,88.89%无犯罪记录,案件类型以凶杀(48.48%)、伤害(20.00%)为主.不同刑事责任能力者违法案件类型、作案动机、作案预谋、促发因素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癫痫患者违法以男性、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无业者居多;多无刑事责任能力、无作案预谋、无犯罪记录;作案对象多为家人和熟人;案件类型以凶杀、伤害为主;刑事责任能力与促发因素、预谋、作案动机、案件类型显著相关.

  • 在押精神疾病犯人服刑能力鉴定资料分析

    作者:柴萌

    目的 了解在押精神疾病犯人的服刑能力,为监狱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77例在押精神疾病犯人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7例在押精神疾病犯人中男性占80.52%,以青壮年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9.61%,农民及无业者占74.03%;无服刑能力者占33.77%,均为罹患重性精神障碍,其中精神分裂症73.08%,心境障碍疾病期26.92%.临床诊断低依次为拘禁性精神障碍(33.77%)、精神分裂症(24.68%)、心境障碍(20.78%)、人格障碍(11.69%)、神经症(6.49%)、癔病(2.59%).结论 在被羁押环境下,犯人易出现精神问题,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给予药物或心理治疗,以提高服刑人员的服刑能力.

  • 绝经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华廷;李涛

    目的 探讨绝经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30例绝经后抑郁症患者设为研究组,30名绝经后正常女性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检测性激素水平,同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对照组于入组时检测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前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促卵泡刺激素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者治疗前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无效者(P<0.01).研究组治疗前雌二醇水平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7,P<0.01),治疗后与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1).结论 绝经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的改变可能影响抑郁症状;其中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 氯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胡祖林;舒人九

    目的 探讨氯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2例,分别口服氯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8周末3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氯氮平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或0.01).结论 氯氮平、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氯氮平对血脂影响显著,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影响较小,因此,对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

  • 口服舒必利致心跳骤停1例

    作者:徐领先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汉族,文盲,无业.2009年6月2日因猜疑、孤僻,生活懒散2 a入院.患者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猜疑行为,怀疑有人跟踪她,要杀害她,不与周围人交往,少语,生活懒散,个人卫生需家人督促.家族史阴性.躯体检查无异常,心电图(ECG)正常.精神检查:意识清,衣着不整,接触被动,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有被害妄想,定向力完整,无自知力.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口服舒必利治疗,起始剂量200 mg·d-1,2周内根据病情逐渐增加至800 mg·d-1.

  • 道家认知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王兴;王国强;张亚林;曹玉萍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是中国第一个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自1995年杨德森、张亚林等教授开创该疗法至今已有十余年,在实践中解决了一些临床问题,也积累了许多经验.那么,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沿用国外的心理治疗方法,而自己开创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在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临床心身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