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临床心身疾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somatic Diseases 림상심신질병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87X
  • 国内刊号: 10-134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2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吕路线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万拉发新合并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曹玉媛;宋磊;王志铭

    目的探讨万拉发新合并小剂量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研究组以万拉发新合并奎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万拉发新治疗,疗程均为6w.治疗前及治疗第1、2、6w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第1w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有显著差异,减分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治疗1、2w末研究组较对照组见效快,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6w末差异无显著性(P>0.05);6w末研究组有效率62.5%,对照组58.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均表现较轻,大多出现在治疗早期,经对症治疗逐渐缓解.结论万拉发新合并小剂量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万拉发新起效快,且不增加副作用.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王秀丽;杨建章;郭华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每组各30例,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疗程均为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疗效标准: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性进步;≥25%为好转,<25%为无效.结果奎硫平治疗有效率为70.0%,利培酮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奎硫平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其它不良反应因子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 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研究

    作者:刘瑞芬;许靖霞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基本治疗+川芎嗪治疗)23例,对照组(基本治疗)19例,同时选取10例健康儿为健康组.对三组患儿治疗前后一氧化氮、丙二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钙、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评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1~2d研究组与对照组血钙无明显差异(t=0.893,P>0.05),且均低于健康组(t=4.866,4.803,P<0.05);10~11d后,治疗组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t=2.341,P<0.05);血浆一氧化氮、丙二醛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t=3.76,2.13,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无显著差异(t=0.243,P>0.05),两组较健康组高(t=6.09,5077,P<0.01),研究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9.15,P<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显著差异(t=1.839,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阻止钙内流,减少自由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杜鹤宇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万拉法新治疗)和对照组(阿米替林治疗),每组各31例,进行6w的双盲对照研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w末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量表-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万拉法新起效快于阿米替林,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显著、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好的抗抑郁剂,值得临床推广.

  • 奥氮平大剂量冲击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

    作者:潘能荣;杨小男;梅其一

    目的探讨奥氮平大剂量冲击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氮平组42例(研究组),20mg·d-1·Po奥氮平大剂量冲击治疗;氟哌啶醇组42例(对照组),10~20mg·d-1·im氟哌啶醇.疗程均为1w.于治疗前及治疗每1d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提取的激越因子分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评定1次.疗效判定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结果两组激越因子分在治疗第2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3d开始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的前5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6、7d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激越症状均能快速起效,治疗早期疗效相当,治疗后期奥氮平优于氟哌啶醇;奥氮平组显效率为57.1%,有效率为88.1%,氟哌啶醇组显效率为45.2%,有效率为69%.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X2=4.53,P<0.05);两组不良反应中EPS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氮平大剂量口服给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疗效优于肌注氟哌啶醇,且安全性高.

  • 快速循环心境障碍患者的成因分析

    作者:金卫东;邢葆平;马永春;陈炯;童振华;唐贤祥;陈震;徐乐平

    目的探讨双相心境障碍患者快速循环发作的形成原因.方法对10例双相心境障碍快速循环发作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过程、药物种类、剂量、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例心境障碍快速循环发作患者中5例有家族史,4例个性内向,4例外向,以抑郁为首次发作者7例,平均使用药物4~11种,9例确诊时使用抗抑郁药物,5例联合使用过2种抗抑郁药物,5例明确诊断前联合使用心境稳定剂;控制快速循环时均使用心境稳定剂,其中使用2种者3例,单一使用丙戊酸钠2例;平均循环次数0.77±0.41次·mo-1.结论快速循环形成过程中使用抗抑郁药物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未及早使用心境稳定剂也是可能因素之一.

  • 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强迫症临床观察

    作者:刘华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氟西汀+丁螺环酮治疗)和对照组(氟西汀治疗),每组各23例,疗程6w.于治疗前及治疗6w末采用强迫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w末研究组显效率89.9%,对照组显效率60.9%,强迫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两组均较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有效提高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

  • 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巧平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22例,给予内科常规加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w.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逐渐下降,减分率逐渐提高,治疗前与治疗8w末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组第4w末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第8w末差异显著(P<0.05).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减分率治疗后均逐渐增高,治疗前与治疗8w末减分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组第4w末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第8w末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内科药物治疗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明显优于内科常规药物.

  • 慢性疾病患者陪护亲属的生活质量调查

    作者:徐娟;邱大宏;刘永忠;邬德纯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患者陪护亲属的生活质量.方法对49名慢性疾病患者的陪护亲属(研究组)与随机抽取相匹配的55名健康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进行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研究组躯体化、忧郁、焦虑因子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综合生活质量量表评定研究组躯体健康维度中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进食与性生活三个因子,社会功能维度中的娱乐与学习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健康维度中精神紧张度、正负性情感因子,社会功能维度中社会与社会支持、工作因子,物质生活维度中的经济状况、社区服务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因子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病患者陪护亲属显示出较低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是精神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有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

  • 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作者:王秋玲;高美荣;张增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7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治疗)43例和对照组(阿普唑仑治疗)44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6w;两组均于疗前及治疗第1、2、4、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第1w末与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w后,两组内与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w末研究组显效率65.1%,有效率88.4%;对照组显效率68.2%,有效率88.6%.副反应研究组较对照组少且轻.结论两组疗效相当,阿普唑仑较西酞普兰显效快,西酞普兰较阿普唑仑副反应少且轻.

  • 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杨立身;李正才;王卫生;曾昭伟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治疗组(研究组,21例)和氯氮平治疗组(对照组,22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项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知因子和阴性症状减分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奥氮平的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结论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特别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 不同出生月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王刚平;颉瑞;张永录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月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生月份分为实验组(7~12月份出生)165例和对照组(1~6月份出生)195例,采用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实验组14~34a,平均27.16±5.6a,对照组15~36a,平均24.48±6.78a,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u=3.20,P<0.01).城乡:实验组城镇72例,农村93例,对照组城镇115例,农村80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42,P<0.05).胎次:实验组第1胎64例,非第1胎101例,对照组第1胎55例,非第1胎140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52,P<0.05).实验组阴性症状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差.结论不同出生月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城乡分布、胎次、精神症状、疗效等均有显著差异,这对今后精神科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有一定意义.

  • 慢性肝病甲胎蛋白升高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研究

    作者:韦炜;楼正团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甲胎蛋白升高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对144例慢性肝病患者甲胎蛋白进行定量监测,前2m内每15d检查1次,2m后,2~6m进行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胆B超检查,必要时行肝脏CT检查,随访6年.结果108例慢性肝炎患者中2例(1.85%)出现恶变,30例肝硬化患者中4例(13.33%)出现恶变;甲胎蛋白动态观察显示:甲胎蛋白一过性升高和持续性低浓度水平无恶变发生,持续性升高恶变率100%(4/4),反复波动恶变率11.11%(2/18).结论监测慢性肝病甲胎蛋白动态变化,尤其是持续性升高或反复波动者对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有积极帮助.

  • 长期服用氯氮平对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郝增平;乔景云;于君

    有报道显示[1],氯氮平对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30~60%有显著的临床改善.长期维持治疗是预防精神症状复发的有效手段,但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对一组氯氮平维持治疗>5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报告如下.

  • 新生儿肺炎100例胸片分析与诊断

    作者:毛艳蕊;张红慧

    有报道表明[1]新生儿肺炎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作者通过对在我院住院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胸片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情感障碍调查分析

    作者:屈虎;何伟玺;余水虎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和诊断治疗状况.方法对35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病程<5a者和≥5a者分别进行评定;抑郁自评量表抑郁指数>0.50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9分者诊断为抑郁障碍;调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既往抑郁障碍的诊断治疗情况.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障碍的总患病率为28.77%(103/358);病程<5a者和≥5a者抑郁障碍患病率分别为20%(41/205)和40.52%(62/153),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患病率及抑郁指数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程显著相关(P<0.01);10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中既往做出诊断者28例(27.18%),给予心理或药物治疗者17例(16.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较高,但诊断及治疗率很低,应引起高度重视.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作者:李春龙;王文华

    翼状胬肉是一种较常见的眼表疾病,以往传统的手术成功率较低,复发率为30~50%[1].作者自2000年5月~2002年4月对48例(52眼)翼状胬肉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随访5~13mo,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硫酸舒喘灵加速产妇分娩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瑞华

    目的观察硫酸舒喘灵(舒喘灵)在加速产妇分娩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00例住院分娩的待产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进入产程、宫口开大3cm时舌下含化舒喘灵4.8mg,大剂量≤9.6mg·次;对照组不服药;两组出现宫缩乏力时均静脉滴注催产素增强宫缩;记录规律宫缩时、宫口扩张活跃期的时间、活跃期速度,手术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产后出血情况,加用催产素情况,产妇对疼痛的反应情况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活跃期速度明显加快;对照组手术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观察组平均为165.5士71.6ml,对照组平均为158±73.3ml.结论舌下含化舒喘灵能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阴道分娩手术助产率,加速产妇分娩.

  • 精神科女护士受患者性骚扰情况调查

    作者:赵维平;骆丽君;孙竟翔

    目的了解女护士受精神病患者性骚扰的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21名女护士2mo内遭受性骚扰事件采用自编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1名女护士2mo内遭受患者性骚扰平均2.33士3.64次.有性骚扰行为的患者年龄和文化程度较无性骚扰患者低.性骚扰者中精神分裂症(90/33)、躁狂症(10/3)居多;性骚扰方式依次为语言(20%)、动作手势(5%)、身体接触(43%)、复合(27%).结论精神科女护士受精神病患者性骚扰事件较频繁,年轻精神病患者易发生性骚扰行为.

  • 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符毅;郑锦雄

    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被家属关锁,处境悲惨.近年来,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增加趋势,而解锁力度尚不够[1].2003年我院收治了65例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经前期、产褥期、更年期与抑郁障碍

    作者:马平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我国1982年12地区流调结果显示[1]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3~1.5%,有10~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倍以上,特别是妇女在经前期、产褥期、更年期更容易发生抑郁障碍.我国抑郁症占总疾病负担的1/5,在精神疾病负担中始终占首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抑郁障碍在综合医院的识别率较低,导致很多抑郁障碍患者被误诊.作者对妇女经前期、产褥期、更年期发生抑郁障碍的特点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 利培酮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临床观察

    作者:田瑞芳

    目的了解利培酮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伴有失眠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8例,接受利培酮+氯丙嗪治疗,对照组28例,接受利培酮+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两组利培酮起始剂量1mg·d-1,大剂量≤5mg·d-1,研究组睡前加服氯丙嗪,起始剂量50mg·d-1,大剂≤150mg·d-1;对照组睡前加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疗程均为6w.治疗6w末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利培酮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有失眠症状的疗效肯定,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临床用药比较安全.

  • 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康复治疗

    作者:刘伯聪

    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30~70%[1,2],患者一旦伴发抑郁障碍后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心境恶劣、烦躁不安、孤僻、懒散、被动、违拗、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愿配合或甚至拒绝治疗,导致死亡率升高.作者对64例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松之泰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作者:田柱鸿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干扰素对部分患者疗效肯定,但因其价格昂贵,故其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我们自2000年1月开始采用松之泰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酒依赖患者的婚姻状况及分析

    作者:郑艳丽

    酒依赖指饮酒者反复大量饮酒而导致的躯体和精神两方面对酒精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这种渴求导致的行为已极大地优先于其他重要活动,此类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明显损害[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日益频繁,饮酒人群不断扩大,酒依赖的发生率赤愈来愈高.在国外,酒依赖是列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后占第三位的严重的三个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作者对32例临床确诊为酒依赖的住院患者的婚姻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酒依赖患者的婚姻存在严重问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心电图、谷丙转氨酶及白细胞的影响

    作者:陈玉莲

    目的探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心电图、谷丙转氨酶及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对60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心电图、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01例患者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改变213例(35.44%)、谷丙转氨酶升高80例(13.31%)、白细胞下降42例(6.99%),少数患者同时引起多项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不同类型的药物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物均对心电图、谷丙转氨酶、白细胞产生影响.

  • 精神科护士流失的心理因素调查

    作者:刘玉霞

    近年来,精神科护士流失问题较严重.为探讨导致精神科护士流失的原因,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老年人患病后药效不佳的心理因素分析

    作者:岳淑霞;张继琴;史艳华;李素琴

    对120例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进行了全面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老年人患同种疾病,服用同类药物,却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除老年患者机体对药物敏感程度、耐受力及个体差异[1]外,用药时的心理状态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收到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激光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观察

    作者:万昱

    对8例慢性咽喉炎采用CX-3B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29例儿童癔症临床分析

    作者:余琳;喻东山;刘文献;付帅伟;臧家平

    目前有关儿童癔症的特点及临床特征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对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科的癔症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儿童 癔症 临床特征
  • 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许来;张晓莉;席春华;张丽

    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2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期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居多,发病年龄多<80a;器质性精神障碍以脑血管性痴呆和阿尔采默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多见,发病年龄多≥70a;听力下降所致精神障碍多≥70a;功能性精神障碍近期疗效优于器质性精神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脑血管性痴呆与阿尔采默病的被窃妄想、抑郁、徘徊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常伴有各种躯体疾病和脑血管系统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是社会和医学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

  • 医生、患者与家属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评价

    作者:吴莉珍;宋艳萍

    目的探讨医生、患者及家属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评价.方法对20名精神科临床医生、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名患者家属采用自编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医生关心的不良反应依次为: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药源性肝损伤,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焦虑;患者难耐受的不良反应依次为:过度镇静、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受抑制,面具脸、步态呆板,活动减少、体重增加,静坐不能、焦虑;家属担心的不良反应依次为:活动减少、体重增加,过度镇静、瞌睡,静坐不能、焦虑,面具脸、步态呆板.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不仅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要重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抽动秽语综合症患者认知功能与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

    作者:季卫东;杨闯;黄颐;郭兰婷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症患者认知功能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0例抽动秽语综合症患儿为研究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为评定工具进行调查,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全量表智商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1),分量表分中除知识和数字广度因子外亦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研究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各分量表分与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智力和学校情况的评价、幸福满足感与其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全量表智商均呈正相关,焦虑因子分与理解、算术、言语智商、全量表智商均呈负相关.结论抽动秽语综合症的认知功能和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儿童自我意识和认知功能可能有相互影响.

  • 强迫症的人格特征研究

    作者:周云飞;张亚林;雷英;胡纪泽;刘妹;张春玲;杨世昌;李鹤展;李龙飞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对54例强迫症患者和43例正常人进行测评比较.结果男性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除男子气-女子气分外,男女强迫症患者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其它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有无合并症状的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格特征异常可能是强迫症的易感因子,但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性别和合并症状无明显相关.

  • 农村与城市儿童个性行为特征对比研究

    作者:高亚丽

    目的探讨农村与城市儿童的个性行为特征.方法对90名农村儿童和90名城市儿童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评个性,采用儿童行为量表评定行为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农村组儿童与城市组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各项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儿童行为量表评定结果显示,农村组女童退缩、社交因子分与男童违纪、攻击和外向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农村儿童行为问题较突出,女童主要表现为社交困难、孤僻退缩,男童主要为外向、违纪和攻击行为等.这些问题可能与其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教养有关.

  •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作者:龙金亮;王红玉;王永学;宋新勤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冠心病患者和30名正常健康者,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评定分析,比较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有明显的家族史,发病因素与遗传因素有相关性;病前遭遇生活事件总频数及精神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付方式及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家族史、生活事件紧张总值和焦虑抑郁情绪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对疾病有利的保护因素.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李玉凤;冯砚国;姚丰菊

    目的探讨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17名技校学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查,并与中国青年和中学生常模比较.结果技校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5.53%;三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生与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技校学生强迫、焦虑、抑郁、敌对4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1);焦虑、抑郁、强迫、敌对、躯体化、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分低于全国中学生常模(P<0.01).结论技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毕业生,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30例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作者:刘禾香

    笔者对2000年1月~200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临床心理分析,并予以相应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精神科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赵星云;廖历江

    随着健康教育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开展,其对患者的康复作用已逐渐显现,并被患者广泛接受.

  • 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与护理

    作者:王汉婵

    目的探讨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4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接触交谈,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入睡困难86例(35.10%),早醒78例(31.84%),时睡时醒11例(4.48%),彻夜不眠18例(7.35%);失眠与精神症状、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躯体状况、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及时控制精神症状,消除疼痛和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控制失眠的有效措施.结论做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状况监测,可防止意外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精神病 患者 失眠 干预
  • 护理人员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接触技巧

    作者:冯广顺;汤春明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管理方式,护理措施上有其特殊性.精神科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密切,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照顾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完成各种治疗活动,同时还要抓住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巧妙利用各种渠道,给患者以积极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 临床常见心身疾病的调护

    作者:彭碧芳;吴建南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其发生、发展、预后,以及治疗和护理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 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观察与心理护理

    作者:张平云;张素霞

    原发性青光眼是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眼科急症[1].

  • 社区精神药物管理与精神疾病防治

    作者:李丕水;柳花云;刘吉燕

    社区精神药物管理与精神疾病防治对社区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和加强精神药物的管理可明显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自杀率,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所以,针对精神药物的药理特性,加强社区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 《诊断学》在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刘淑珍

    诊断学是利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教学之间的桥梁,是学习临床各科的入门知识和基础,所以它是学习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中西医结合专业(三年制)学生在校时间短,文化课开设多,又需要学习中医课程,学习难度大.所以,诊断学的学习对学生临床其他课程的学习、临床实习,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有较大影响.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改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诊断学知识,是摆在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 抗精神病药的抗多巴胺能不良反应

    作者:汪春运

    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就是阻断多巴胺D2受体,在改善阳性精神病症状的同时,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 远程精神医学的临床与教学回顾

    作者:周小东;丁永涛;黄宣银;陶用富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对远程医学的定义是运用电子通讯技术在远距离为临床医学提供支持与服务[1].远程医学技术是视频会议的一种形式,在精神科运用时可以通过与学院或地区卫生机构的专家链接的方式,从而提高技术水平较低地区的精神卫生服务.也可以和农村、郊区或城市相链接.目前,不断有关于远程精神医学效果的研究出现,原因在于以往有关精神医学的临床预后、费用资料和随机试验等内容的研究结果较少[2].本文是关于远程精神医学在临床和教学上运用现况的一篇综述,针对该技术如何使用,使用它的效果、可靠性,发展情况,对人际间交流和行为方面的影响以及费用情况的回顾.同时也关注患者和提供远程精神医学的工作人员的满意情况、教育、授权、资料总结、计划制定情况和总体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将远程精神医学与其他的一些技术(如电话和英特网)和人员服务的方法进行了比较[3].

  •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调查询问分析

    作者:王继中;秦荣国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要求医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精神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作基础,同时兼备一定的法学知识及科学的思维方法.由于精神医学学科的局限性,精神症状变化的不固定性及鉴定时滞后的精神检查给医学诊断带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法学要求则是客观、公正、科学.虽然法律规定鉴定结论可以不作为定案的依据,对司法机关并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鉴定结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婚姻、家庭、人际关系,临床病历中的过去史、家族史,作案前的动机、案由、时间、地点、对象、方式以及案后行为后果、保护性等因素均有助于诊断.作者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调查、询问及分析体会进行了总结,现报导如下.

  • 《新乡医学院学报》简介

    作者:

    关键词: 新乡
  • 精神科保护带的改制与应用

    作者:阚瑞云

    长期以来,精神科对部分兴奋、躁动、伤人、毁物、自伤及治疗护理不合作的患者常采用保护带对其实施保护措施.因病情的不同保护的时间长短不一,个别甚至需连续保护.但传统保护带在使用过程中,其松紧度难以掌握,易使被保护者的被保护部位过紧或过松,过紧容易使被保护者的肢体末端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导致缺血性坏死;过松易造成保护带脱落而发生意外.我院自2002年1月至今对保护带(上、下肢保护带)进行了改制并投入临床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自由基与衰老及延缓衰老药物干预

    作者:刘芝兰

    衰老是一持续的变化过程,对于人类而言,指人在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高,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进入衰退,各器官功能开始降低而逐渐转入老化状态.人类为什么会衰老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梦想揭开的迷,更是国内外生物学家与医学家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衰老的发生发展有过许多种学说,其中已被广泛接受的是DNA损伤学说、交联学说,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体衰老主要是人体的保养及修复系统有缺陷或功能的减退.目前具有本源性解释的衰老机制是自由基学说.40多年前人们就已注意到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是引起人类老化的"元凶".

  • 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二)撰写步骤

    作者:吕应春

    上一节我们讲了撰写医学论文前如何进行选题,以及医学论文的类型和体裁的问题,下面我们接着再讲一讲医学论文的结构与各结构层次的写作.

临床心身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