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중국위생정책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1.4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2982
  • 国内刊号: 11-56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journal.healthpolicy.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代涛
  • 类 别: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期刊荣誉:
  • 美国 Medicare 和 Medicaid 对长期护理服务的付费方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赵斌;陈曼莉

    我国早期长期护理保险的自发探索中,各地普遍对长期护理服务采取按床日付费方式.这一相对简易的方式,无法有效体现各个病例服务消耗的资源,也导致部分地区和机构由于患者少难以开展相应业务或"患者挑选"的收治行为异化的情况.而从美国经验看,付费方式可进一步精细和科学化.因此,本研究借鉴美国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制度相关付费方式经验,结合我国实践,提出应尽力实现护理服务个案的资源消耗与付费标准之间的匹配,建立费用结算额与护理服务效果之间的关联.

  • 长期照护保险资金筹措:现状、困境与对策思考

    作者:杨菊华;杜声红

    本文以资金筹集为切入点,从筹资方式、渠道和水平三个层面,对青岛等试点城市和北京市海淀区的相关文件进行梳理.结果发现,目前各地以不同的划拨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医保参与人员自动纳入长期照护保险范畴;虽然不少地方的老年人已开始受益,但存在代际不公平、民众参与感低、对医疗保险依赖过度等问题,尚未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经验.为此,必须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确保稳定的资金来源;明确政府、单位与个人角色,合理分担照护责任;采取定额筹资和按比例筹资相结合的形式,科学厘定筹资水平,以保障长期照护保险基金的持续运营.

  •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经验及借鉴

    作者:荆涛;杨舒

    美国是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早的国家,其经验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框架,分别从公共保障计划和商业保险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层次性、照护资源体系的完善性及给付方式的灵活性为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了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在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优化护理服务资源、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

  • 关于完善老年服务和长期护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李珍

    我国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元福利体系已经建成.本文认为与医疗有关的长期护理应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与生活有关的长期照料属私人事务,当私人在经济上和服务上不能提供有效供给时,政府需要"兜底线",瞄准对象,建立长期照护津贴制度,为弱势家庭提供长期生活照料的帮助;财政支出政策应由"补供方"为主转向"补需方"为主.文章认为现阶段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不适合中国国情,建议完善健康养老、积极养老政策降低失能概率;构建"支持和维护家庭"的养老和长期照护政策体系.

  • 深化医改以来社会办医政策的内容、特点与趋势

    作者:钱稳吉;黄葭燕;谢宇

    目的:分析深化医改以来的社会办医相关政策的内容、特点和趋势,为社会办医政策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将2009—2017年间国家层面出台的39份社会办医相关的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Rothwell和Zegveld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归类,分析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社会办医相关政策出台主要集中在2015 年以前.深化医改以来,在政策工具利用方面,环境型政策工具(77. 29%)使用多,其次为供给型政策工具(13. 56%)和需求型政策工具(9. 15%).2009 年,社会办医政策仅使用了环境型政策工具(83. 33%)和需求型政策工具(16. 67%).2010—2015 年,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016—2017年,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高达92%.结论:我国现有社会办医的政策工具以环境型为主,未来对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政策中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仍有待加强.

  • 临床路径对医疗资源使用的效益——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例

    作者:郭昱君;关翎;邱亨嘉;杨燕绥

    目的:应用医院病例数据评价临床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医疗资源使用的管理效果.方法:采集深圳市7家公立医院2015 年12月—2016年9 月的病案首页,研究对象为第一诊断是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ICD10:K80. 1)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ICD-9-CM:51. 23).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独立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有932例符合研究对象的定义,其中路径组696 例,平均住院天日7. 15 天,住院费用15 181. 5 元;非路径组236例,平均住院天日9. 42 天,住院费用19 774. 8 元.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路径组的住院天日比非路径组少1. 51 天(P<0. 001),住院费用少3 818 元(P<0. 001).结论:患者的疾病状况虽然是影响住院天日与住院费用的重要因素,但本研究发现临床路径实施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医疗资源管理具有影响,建议未来有更多实证研究检验临床路径效果,以供相关政策参考.

  • 我国城镇商业健康保险区域发展非均衡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明清;张继文

    选取2007—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商业健康保险收入和支出数据,利用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和Theil指数分析我国城镇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速度和非均衡程度,结果表明:三个地区城镇商业健康保险都处于增长状态,且发展速度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城镇商业健康保险非均衡程度大,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小.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风险认知程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收入和社会保险支出等方面分别对东中西部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三地区的影响程度都很大,社会保险支出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比风险认知度大,而风险认知程度则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较东部地区明显.后,针对分析结果对城镇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 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办新农合的效果分析

    作者:于保荣;张小娟

    目的:为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新农合对经办成本、基金和患者的管理等产生的影响提供证据.方法:收集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办新农合(商保模式)广泛的两省所有区县2009—2012年新农合报表数据;现场收集了部分县新农合运行的全部费用及全部经办人员信息.商保模式与政府经办的县按照1 :2 进行匹配,逐年对比经办数据.结果:商保模式的经办费用更高、经办人员更多.商保模式的筹资比例更高、补偿比例更低、住院率更高、基金结余更多.患者和医保基金流向城市医院的情况,两省表现出相反的结果.讨论:(1 )商保模式下,政府依然会设置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也就需要一定的人员和经费,因而该模式的经办成本更高.从侧面反映了新农合经办人力和经费的不足.(2)商保模式下,筹资水平高、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低、基金结余高,可能反映了商业保险公司的管理工作更细致到位,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的解释.(3)两省患者县外就医比例和资金流向呈现不同结果,可能反映了不同保险公司经办能力的差异.(4)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经办的程度有限,无法有效激励其行为.

  • 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疾控机构服务开展和运行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102市县的调查数据

    作者:朱立国;陆耀良;程宗明;周明浩

    目的:了解在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实施后,江苏省疾控机构相关技术服务开展情况.方法:开展市县两级机构普查,实际调查 102 家机构(设区市 1 3 家、县(市、区)89 家),调查总应答率为90. 2%.结果:政策实施后,分别有61. 8%和88. 4%的机构认为卫生检测和从业人员体检工作量相对去年持平/增长.目前仅16%的机构有政府补偿,部分机构出现人员收入下降、人员流出部门或单位、仪器更新和维护受到影响.相对于未得到财政相应补偿的机构,那些有财政补偿的机构上述影响得到一定的缓解.疾控机构为了良性运转,积极争取增加政府投入,加大科研合作等.结论:各机构严格按政策执行,相关服务工作量上升明显,对聚焦防病卫生主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疾控机构可采取科研合作、人员兼职兼薪、大型仪器共享等方式,培育和规范第三方市场,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 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作者:顾鹏程;林闽钢

    随着国家卫生城市数量的增多,这些城市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如何建成国家卫生城市,而是如何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的长效管理.本文以国家卫生城市数量多的江苏省为例,从阐述江苏省不同经济基础地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国家卫生城市的运行机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发现江苏省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存在参与机制相对单一、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高位协调机制不够通畅、网格化数字化的管理机制不够成熟、行政执法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建议在确立多元化参与机制、完善高位综合协调机制、健全长效管理的市场化机制、完善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机制、改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制五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 健康预期寿命指标中的健康概念及其测量研究

    作者:黄匡时

    健康预期寿命作为健康测量的综合性指标,是在平均预期寿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健康部分和病态(非健康)部分.因此,健康的概念和测量是测量健康预期寿命的核心和关键.现有健康预期寿命领域的研究大致从六个方面对健康进行定义和操作化,包括沙利文的活动限制定义、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残疾、损失定义、华盛顿残疾统计团队的残疾定义、Euro-Reves的全球活动限制指数(GALI)定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数(ADLs和IADLs)定义和自评健康定义.这些健康的概念和操作化各有优势,也都有弊端.在众多指标中,尽管自评健康受自评者对其健康信息了解程度的影响,但是自评健康简单易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为广泛的健康测量指标,能有效反映人群健康,进行健康预测和比较.

  •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郭玉玲

    运用变异系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81—2015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经历了慢—快—慢—快的四个阶段,预期寿命增长指数上升到113,其中男性上升到111,女性上升到115,男女预期寿命差距逐步增大.(2)1990—2010年,全国3 1 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变异系数从0. 05 1 降低到0. 036,预期寿命水平较低省份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较高的省份.(3)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地域分布大体上分为东南部高预期寿命水平区、中北部中预期寿命水平区、西南部低预期寿命水平区.201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水平绝大多数省份处于第二级(76 ~80 岁)和第三级(71 ~75 岁),相对于1990年提高了两级.到2020 年,我国将有北京、天津和上海3 市处于第一级寿命水平(81 ~85 岁),其余为第二和第三级预期寿命水平.影响我国省际人均预期寿命时空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

  • 中国预期寿命变动的地区差异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1981—2010

    作者:齐亚强;李琳

    利用近四期人口普查数据估算的分省预期寿命及相应年份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省份人口预期寿命之间的地区差异及其历时变动情况,并通过拟合针对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考察影响人口预期寿命地区差异的社会经济因素.结果研究发现,中国不同地区人口预期寿命差距明显,这一差距在1990—2010年总体上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动过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教育和卫生基础资源状况是导致不同地区人口预期寿命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