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중국열대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727
  • 国内刊号: 46-106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4-2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热带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海南
  • 主编: 杜建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孕期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唐梅

    目的 了解孕期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2006~2008年216名正常孕妇(对照组)、75名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组)以及49名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的孕妇(慢性乙肝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慢性乙肝组的发生率高,AsC组次之,对照组低.各组新生儿的胎龄、体重和1Min Apg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新生儿胎龄慢性乙肝组和AsC组、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体重对照组和AsC组、慢性乙肝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的1Min Apger评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易发生妊娠并发症,同时也影响新生儿的胎龄、体重和1min Apger评分,应加强对该组孕妇的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 河北邯郸市蚊类种群调查

    作者:靳增军;王志强;王建蕊;王向文;李现亮

    目的 掌握邯郸市蚊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诱蚊灯法.2007年5~10月,2008年5~10月,每月调查2次,从日落20min后开始,连续诱捕6h,对诱捕成蚊分类鉴定.结果 共发现1科4属5种蚊种,淡色库蚊现为全市的主要优势种,2007、2008年蚊虫全年密度消长均呈单峰型变化,在7~8月为活动的高峰期.不同的生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居民区、公园和医院是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农户和牛棚则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在5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中,牛棚和居民区蚊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场所.结论 通过两年的调查,基本摸清邯郸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等情况.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的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控制蚊密度.

  • 海南汉族人群HLA-DM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的相关性

    作者:王永霞

    目的 探讨HLA-DM基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人群结核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m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分析90例结核病人和96例汉族健康人群的HLA-DM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结果 结核病人组与健康对照组间HLA-DM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LA-DM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 红树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皮肤病菌拮抗菌株的筛选

    作者:刘月廉;陈光;陈晓春;于莉

    目的 从红树健康植株体分离内生细菌对热带常见致皮肤病真菌进行拮抗菌株筛选.方法 通过表面消毒组织分离法从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t)、白骨壤(Auicennia,marina)、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540块组织中分离到内生细菌菌株90株.以致皮肤病真菌须癣毛癣茵(Trichophy menlagrophytes)、白色念珠茵(Candida albicans)、犬小孢子(Microsporum canis)和石膏样小孢子茵(Microsporum gypseum)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结果 大多数的内生细菌菌株表现一定的拮抗性,对4种病原茵都有拮抗作用的茵株有12株,占总测试菌株的13.33%.其中AC2、SR10、SR17菌株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而AC2菌株的作用强,抑制率达72.38%,与其他菌株有极显著性差异.AC2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结论 从3种红树中共分离获得90株内生细菌.大多数的内细菌菌株表现对致皮肤病真菌一定的拮抗性,以AC2菌株的作用好,具有应用前景.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黏附分子水平的探讨

    作者:李萍;李新建;桑海洋;韩伟;王丽霞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黏附分子P-选择素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A)法检测了30例糖尿病并发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同时对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了测定,20例无肾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和17例正常体检者做为对照. 结果[1]糖尿病并发肾脏微血管病变忠者纽及无肾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组血浆黏附分子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氏0.01,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组黏附分子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无肾病并发糖尿病对照组(P<0.01);[2]黏附分子P-选择素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81;P<0.001).结论 血浆黏附分子P-选择素与糖尿病肾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糖尿病肾病的诊疗及病情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 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HBV病毒载量相关性

    作者:王玉辉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并探讨其在乙型肝炎病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Tregs的水平及应用PCR技术测定其HBV DNA栽量.结果 1.CSHB组Tregs的百分率较CHB组有明显差异(P<0.05),比无症状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有显著差异(P均<0.01);2.AHB组较健康对照组的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CHB组(P<0.01);3.CHB组与无症状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症状携带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CSHB组外周血HBV DNA栽量较其他三组明显偏低(P均<0.01);CHB组与无症状携带者组、AHB组相比,差异性不大(P均>0.05);无症状携带者组与AHB组相比,差异性不大(P均>0.05).5.不同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Tregs的百分率与HBV DNA载量正相关.结论 1.Tregs的水平与己肝患者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它在HBV的持续感染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2.不同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s的百分率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Tregs 乙型肝炎
  • 北京市MSM HIV和梅毒感染与性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周振海;李书明;刘英杰;李清春;李东亮;张政;姜树林;罗凤基;师伟;阮玉华;邵一鸣

    目的 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与固定和临时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8年3月~6月,在北京市招募MSM进行问卷访谈,了解其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状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HBsAg和HCV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550名MSM,近1个月分别有86人(15.6%)和62人(11.3%)与固定和临时男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肛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OR=1.70,95%CI:1.06~2.72)和近3个月与男性性伴同居(OR=2.41,95%CI:1.45~4.02)是MSM与固定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近3个月男性性伴数≥10人(OR=4.11;95%CI:2.04~8.30)和近1个月感到悲伤(OR=1.82:95%CI:1.04~3.18)是MSM与临时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MSM无保护性肛交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采取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等措施以控制HIV等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 秦皇岛市首次军团菌横向分布调查

    作者:张红梅;杨希存;霍长友;贾红;刘波

    目的 了解秦皇岛市水体环境中军团菌的污染现状,为控制军团茵病的爆发流行建立预防预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秦皇岛市部分水源地以及高层建筑物的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二次供水及管网水采取随机方式抽取500ml,根据ISO11731:1998(E)等标准,采用3种方法处理样品,利用生长培养基BCYE和选择性培养基GVPC进行军团菌的分离培养,采用胶乳凝集试验进行军团菌的鉴定分析.结果 共采集水样117份,检出军团茵26份,检出率为22.22%,其中冷却水的检出率高,为55.56%.结论 秦皇岛市中央空调冷却循环水系统军团茵污染严重,要密切监测其动态变化,建立预防预警机制.

  • 98例早期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志瑜

    目的 了解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比例为1.39:1,以20~49岁为主,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潜伏梅毒15例(15.31%),无临床症状;一期梅毒18例(18.37%),皮疹以单发硬下疳为主;二期梅毒59例(60.20%),皮疹以躯干四肢鳞屑性红斑、掌跖部鳞屑性梅毒疹、扁平湿疣等为主;一期、二期梅毒共存的6例(6.12%).25例(25.51%)曾被误诊;11例伴发其他性传播疾病.91例使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其中4例同时使用水剂青霉素静脉滴注,7例使用美满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一期梅毒RPR阴转率为83.33%,潜伏梅毒阴转率为53.33%,二期梅毒阴转率为49.15%. 结论早期梅毒皮疹形态多样,易误诊;梅毒常与其他性病同时存在,应注意行相关筛查;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一期梅毒血清阴转率高,梅毒患者应及早诊治.

    关键词: 梅毒 早期 临床分析
  •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杨波;向华国;招强光

    目的 了解本地区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并对TRUST、TP-ELISA和TPPA三种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为预防和控制梅毒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前来本院就诊的5 000份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RUST、TP-ELISA或TPPA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并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进行梅毒流行病学调查.随机抽取上述梅毒阳性患者血清样本120份与健康体检者血清样品130份,对每份标本同时进行TRUST、TP-ELISA和TPPA检测,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006~2008年度梅毒阳性率分别为2.9%,4.3%和7.7%;一期梅毒分别为57.9%、71.9%和62.3%,二期梅毒分别为32.6%、23A%和30.3%,三期梅毒分别为1.8%、1.5%和2.0%,隐性梅毒分别为7.7%、3.2%和5.4%;梅毒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0.68:1,年龄分布主要在青壮年,文化程度主要以低素质为主,职业分布以服务业和打工者为主.TRUST、TP-ELISA和TPPA的敏感性分别为73.6%、89.5%和63.5%,特异性分别为89.4%、96.0%和100%.结论 梅毒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措施亟待进一步加强.3种方法中TP-ELISA法敏感性高,TPPA特异性高.ELISA方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对于ELISA阳性的标本和在灰区的标本应做TPPA进行确认.而TRUST主要在判断患者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

  •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可军;夏华;娄宪芝

    目的 评价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老年戊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老年戊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的总胆红素(Tbil)、ALT、总胆汁酸(TBA)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30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720,P<0.01),Tbil和TB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AL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1,P>0.05).所有观察病例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老年戊型肝炎是有效的、安全的.

  • 山东省丝虫性乳糜尿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傅斌;李文备;盛奇;陈锡欣;邓绪礼

    目的 了解山东省班氏丝虫病流行现状,对晚期病人发病机理和治疗情况作出估计,为开展晚期病人照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4个前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和对照区人群的的丝虫病患病情况.结果 调查原丝虫流行区四个县区(镇)共190 038人,查出现症乳糜尿111例(0.06%),非现症乳糜尿246例(0.13%),合计357(0.19%);以荣城县桥头镇为对照区,调查32 146名居民,未发现乳糜尿患者,而且走访胶东半岛(非丝虫流行)15个县(区)内约有1 800万人口地区的医院、门诊,未发现乳糜尿患者,医务人员也未接诊过乳糜尿患者,山东省寄防所门诊三十多年诊治的数以万计的乳糜尿患者中无一来自非丝虫病流行区者,充分证明了山东省非丝虫性乳糜尿极为罕见,在调查中发现的乳糜尿患者均为丝虫性乳糜尿.结论 各县患病率与丝虫病流行程度(微丝蚴阳性率)成正相关(r=0.968,P<0.01),平均117例微丝蚴阳性者中有1例发展为乳糜尿患者,患者多为不规律间歇发作,劳累、情绪变化和受凉为常见诱因.约90%病例集中在21~59岁之间,是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疾病.防治期间及后期出现发病例数增加是防治有效的标志,可持续到有效控制后5~10年.

  •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抗Fc εRI抗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珍;陈明春;林伯盛

    目的 了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50例CIU患者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并与20名正常人对照;分析抗FcεRI抗体水平与CIU临床表现的关系. 结果CIU患者血清抗FeεRI抗体水平为2.73(0.60~14.45)U/L,正常对照为1.42(0.60~2.30)U/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FeεRI抗体水平与CIU病程、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和风团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增高可作为CIU的辅助诊断指标,但不能用来评价CIU的病情严重程度.

  • 双氢青蒿素联用强的松治疗尼日利亚疟疾效果观察

    作者:张春亭;彭淑芳

    疟疾是危害非洲人民生命健康为严重的虫媒传染病,也是对进入非洲的外来人群生命健康威胁主要的疾病.作者于2005年11月~2007年1月在非洲尼日利亚工作期间,在当地有限条件下,对我国员工感染的165例疟疾患者,分别采用双氢青蒿素加强的松或安乃近进行治疗观察,均取得较好疗效,且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243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张洋;丁彦青;李建明

    目的 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2005年1月-2008年9月期间结直肠癌患者情况,进行随访.选择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肠壁浸润深度、Dukes分期、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8项临床病理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243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ukes'分期、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年龄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从麟;聂海燕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4例215眼翼状胬肉患者做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5例5眼复发,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为2.33%.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喜炎平联合思连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观察

    作者:陈瑞

    目的 观察喜炎平联合思连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 方法将14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应用思密达及利巴韦林,口服ORS,并卧床休息,合理饮食,有严重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治疗组加用喜炎平联合思连康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止泻时间上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 结论喜炎平联合思连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在外科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何志捷;邹子俊;李祖勇;周明根;张云

    目的 观察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在外科脓毒性休克患者补液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ICU中60例外科脓毒性休克需补液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治疗组30例,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30例,观察生命体征、血电解质、肌酐、尿素、血糖等多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电解质、肌酐、尿素、肝功能及其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血糖水平的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外科脓毒性休克患者救治中,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能较好地为脓毒性休克患者提供所需的能量,同时减少血糖水平波动,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343例窒息新生儿肾功能动态分析

    作者:吴起武

    目的 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43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动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43例窒息新生儿中发生肾功能损害68例,发生率为19.83%.窒息组生后24~48h血BUN和Scr浓度均高于24h内,P<0.01.窒息组24h内及2A-48h血BUN和Scr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轻、重度窒息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剐为19.87%、19.57%,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阀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的平均时间(轻度组4.6d,重度组6d)比较,各时间段Scr浓度比较,24h内血BUN浓度比较,肾功能损害患儿中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结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发生率与窒息程度无关.对窒息新生儿应常规动态监测血BUN和Scr,可以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窒息 肾功能
  • 高原地区95例AMI病人脂蛋白(a)、血小板、血清锌含量变化

    作者:刘建强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脂蛋白(a)[Lp(a)]、血小板(platelet,PLT)及血锌的含量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在海拔2 260m的青海西宁地区选择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5例和健康对照组88例,分别检测血清Lp(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裁脂蛋白AI(apoAI)、栽脂蛋白B(apoB)、血小板计数(PLT)及其参数、血清锌含量,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Lp,(a)、TG、apoB均明显增高,HDL-C则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或显著性意义(P<0.05);PLT计数增高,平均体积增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MI组呈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或显著性意义(P<0.05),AMI组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 在高原地区除TG和apoB增高,HDL-C减低外,Lp(a)、PLT增高,血清锌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对心肌梗死的发病起促进作用.

  • APN和hs-CRP水平变化在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涛;符俏

    目的 分析脂联素(AP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2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1例,正常健康对照组(N组)33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的hs-CRP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AMI组低,低于SAP纽、UAP组及N纽,差异有显著性(P<0.01),UAP组ANP水平较SAP组与N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SAP组和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hs-CRP水平AMI组高于SAP组、UAP组及N组(P<0.01);UAP组又高于SAP组及N组(P<0.01);SAP组和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痛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血清hs-CRP是一项预测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物理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陈桂玲;叶筱燕

    目的 比较物理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紫外线组及对照组,各38例.在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病毒、B族维生素)及常规物理治疗(超短波、脉冲磁、红外线)的基础上,紫外线组加用紫外线治疗,隔日1次,3次1疗程. 结果紫外线痊愈32例,对照组23例,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物理治疗
  • 硝酸咪康唑治疗VVC再发患者不同疗程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陈翎;王淑媛

    目的 观察硝酸咪康唑优化治疗方案治疗VVC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VVC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普通(A组)、强化(B组)、巩固(C组)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及复发率. 结果A、B、C组有效例数(治愈+显效)分别为32例(90%)、33例(95%)和35例(100%);复发率分别为45%、21%和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硝酸咪康唑优化治疗方案具有疗效好、作用快、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分析与影像学表现

    作者:胡雪芹;高冬梅;周琳

    目的 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21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临床特点主要为亚急性起病,小脑性共济失调和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脑弥漫性损害.CT或MR主要表现累及双侧颢、枕叶白质区及小脑半球齿状核和脑干,具有散在、多发、对称性和无占位效应为特点.2例死亡原因主要是肺水肿、呼吸衰竭.结论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明确海洛因吸毒史及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

  • 海南万宁市吸毒人群HIV、HCV及TP感染调查

    作者:黄业亚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肝(HCV)、梅毒(TP)共感染情况及其影响感染因素.方法 对海南省万宁地区498名吸毒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其HIV和HCV、TP抗体.结果 498名吸毒人员中HCV抗体阳性305例,占61.2%;HIV抗体阳性2例,占0.4%;梅毒抗体阳性20例,占4.0%;其中同时感染HIV和HCV者2例,占0.4%;同时感染HCV和TP12例,占3.9%;HCV感染率:静脉吸毒明显高于口服吸毒(P<0.05),受教育程度低者高于其他人群(P<0.01),25~35岁年龄组分别高于>35岁和<25岁的年龄组(P<0.005)已婚者高于未婚者(P<0.01).TP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5),25~35岁年龄组分别高于>35岁和<25岁年龄组(P<0.005).结论 通过提高其文化水平减少吸毒人员,或通过改变吸毒方式减少HIV和HCV的传播和扩散.

    关键词: 吸毒人群 HIV HCV TP 感染
  • 海南定安县2004~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调查

    作者:莫周武;王公盛

    目的 调查金县居民以恶性肿瘤为主死因,了解癌症死亡率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4~2005年全县居民以恶性肿瘤为主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死亡构成.结果 定安县恶性肿瘤的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23.39/10万和113.48/10万,占总死因比例19.6%.恶性肿瘤的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肝癌、胃癌、肺癌、肠癌及鼻咽癌,前三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 定安县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接近全国农村地区水平,应提高三级农村保健网,加强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以及登记报告工作.

  • 宁波市1991~2006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王海波;劳旭影

    目的 分析宁波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6年宁波市甲肝疫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宁波市甲肝发病率从1991年的154.39/10万下降到2006年的4.12/10万,江东区年均发病率高(60.06/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春、秋季两个高峰;发病数前三位的职业是农民、工人和学生;男女比例为1.76:1.16年来0~19岁发病下降99%以上,平均发病年龄推迟约16岁.结论 宁波市16年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今后在进一步提高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的同时,要加强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的防治措施.

  • 山东省棘球蚴病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万功群;王用斌;尹克霞;赵长磊;刘新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wudosua)的幼虫寄生在哺乳动物脏器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犬、狼、狐等动物小肠内;人若吞食其虫卵亦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并发生包虫病.

  • 福建省2008年霍乱监测分析

    作者:罗朝晨;陈爱平;谢一俊;徐海滨;杨劲松

    目的 掌握福建省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环境水体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为指导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全省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开展腹泻病人监测,沿海6个设区市4~10月份同时开展水体及海水产品等食品监测.结果 2008年福建省各级霍乱监测点共监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24 454份,发现6例霍乱病人,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2008年福建省各级霍乱监测点检测水体及海水产品等食品标本23 077份,共检出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茵135株,总阳性率为0.58%,其中O1群稻叶型102株,O1群小川型31株,O139群霍乱弧菌2株,均为非产毒株.对霍乱孤菌的敏感药物仍为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结论 开展霍乱监测是早期发现疫情、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牛蛙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以及加大外环境检索力度和加强各种水体的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关键词: 霍乱 监测 水体 水产品
  • 深圳市罗湖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张念东;郭春江;赵敏;欧彩兰

    目的 评价在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中进行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知情同意原则下招募志愿者,收集知识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艾滋病性病认知水平低;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但效果欠佳.结论 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高艾滋病性病防范意识.

    关键词: 艾滋病 性病 干预 效果
  • 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病原菌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目的 对我院近6年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病原茵分布、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泌尿系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ix仪,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念珠茵利用显色平板分离和鉴定,K-B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 结果中段尿中病原菌主要种类为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茵、粪肠球茵和热带念珠茵.G+球菌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率为68.0%~73.5%.G-杆菌中耐药率较低的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茵和肺炎克雷伯茵产ESBLs比例为30.8%~34.2%和32.7%~34.4%.念珠菌属对两性霉素B和制茼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住院天数>5d、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手术、吸氧和糖尿病.结论 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念珠菌构成比、大肠埃希茵产ESBLs比例、非发酵G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率均较高,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

  • 抗结核药致药源性流感样综合征5例分析

    作者:庄志明;黄志余

    药源性流感样综合征(DFS)是由药物诱发的以寒战发热(体温37.5℃~38.5℃,但很少超过39℃)、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候群为主,伴或不伴有全身不适、鼻塞、流涕、皮疹等表现的一组症状群,常被漏诊或误诊为一般的病毒性感冒或流感.

  • 门诊患者尿路B群链球菌感染的快速筛查

    作者:曾奇荣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的门诊患者尿路B群链球菌感染的筛查方法,在一个工作日为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中段尿,一份接种于5%绵羊血平板,5%~10%C02 35℃孵育18~24h,分纯后以API 20Strep鉴定;一份接种于LIM肉汤,转种链球菌选择性血平板,取可疑菌落鉴定;同时取患者尿标本直接进行革兰染色,若发现革兰染色阳性成链状排列球菌,以50μl标本涂片,使用GBS特异性DNA探针杂交.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为阳性,判定为真阳性.如3种方法均为阴性判定为真阴性.结果 不一致时重取标本以双份选择性血平板的培养结果为准.计算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38例门诊患者尿标本中,血平板法检出GBS57例,选择性血平板法栓出GBS 80例,荧光原位杂交法检出GBS 95例.培养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5.6%,100%,100%,82.3%;SB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4%.100%,100%,93.4%;FISH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98.8%,93.7%,97.8%.结论 FISH法准确、快速,可在短时间内为门诊患者尿路B群链球菌感染提供筛查结果.

  • 阳江市2001~2008年狂犬病疫情分析

    作者:黄科赞;陈星红;李文杰

    目的 了解阳江市近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阳江市2001年以来的疫情年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和疫点调查处理报告,对所有数据核实、整理,采用SPSS11.5软件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1~2008年阳江市每年都有狂犬病发生,年平均发病率为0.50/10万;狂犬病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99例病例中,只有5人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无人规范接种狂犬疫苗.结论 落实疫区灭犬,加强犬类免疫、持久深入开展防制狂犬病宣传工作、提高暴露后预防接种率是控制狂犬病疫情有效的手段.

  • 重庆永川区土源性线虫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蒋雪飞;李琴;廖永贞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永川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的可能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就13项可疑危险因素及有关情况填写问卷调查表,通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4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其中,呈显著正相关作用的变量有1个,为便后洗手,呈显著负相关作用的变量有3个,分别为文化程度、饮用水源和厕所类型.结论 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土源性线虫感染.

  • 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453例免疫效果分析

    作者:黎有萍;雷伟;刘菲莉

    目的 了解暴露者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后,机体内产生抗体情况,为今后狂犬病的门诊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博白县疾控中心预防门诊接诊的453例暴露者,按0、3、7、14、28d的免疫程序单纯接种冻干或液体型狂苗,于第7d和45d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体. 结果453例免疫接种者中,男性抗体阳性率93.8%和女性抗体阳性率93.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使用不同剂型的狂苗,抗体阳性有显著差异,冻干疫苗、液体疫苗5针抗体阳性率分别占96.0%和90.2%;各年龄组的抗体随着年龄增加有逐渐降低趋势,以0~10岁组抗体阳性高.结论 对暴露者使用高效价、高质量的狂犬病疫苗,及时足量进行全程免疫,同时重视暴露前的预防和被动免疫.以保证预防接种效果.

  • 深圳市外来工乙肝病毒感染者预防接种及认知状况调查

    作者:李怀昕;汪武新;耿艺介;杨卫红;张倩;黄新凤

    目的 调查深圳市外来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预防接种和健康认知状况,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的乙型肝炎人群预防控制情况.方法 对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门诊的外来工体检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对1 364名乙肝病毒感染检出者进行既往病史、预防接种和乙肝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感染者首次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30岁,91.1%的患者感染原因不详.82%的感染者过去未做过HBsAg和HBsAb的检测.有26.9%感染者曾接种过乙肝疫苗,其中21例既往曾产生乙肝抗体,但因未定期检测和加强接种导致感染.94.8%的感染者缺乏乙肝预防知识,与同期未感染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深圳市外来流动人口中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预防接种率低,健康认知状况差,是深圳市乙型肝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

  • 广西博白县1999~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分析

    作者:邹世柱;莫庆标;雷伟;李莉;陈锦秀

    目的 分析博白县1999~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趋势,为制订乙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材料.结果 1999~2008年博白县共发生乙脑病例152例,死亡30例.其中1999年84例、2004年38例,发病率分别为6.03/10万、2.54/10万,其余年份呈低水平散发.病例地区分布较平均,男女比例为1.27:1,小发病7个月,大年龄10岁,以2~6岁多见118例占77.63%.免疫史不详及空白为109例,占71.71%.5~7月发病151倒,占99.34%. 结论博白县乙脑流行季节较早,在预测流行年份提前对低年龄儿童进行乙脑疫苗普种具有现实意义.

  • 三亚市2000~2008年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分析

    作者:韦辉;符彩霞;邢关华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方法 对三亚市农村地区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0~2008年度三亚市农村活产数为43 618人,孕产妇死亡23例,平均死亡率为52.73/10万,各年度间孕产妇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孕产妇死亡受当地经济文化水平影响较明显. 结论应采取包括提高孕产期保健覆盖率、住院分娩救率、加大投入、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切实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

  • 岳阳市云溪区2008年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作者:陈干先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感染情况.方法 2008年时湖南岳阳市云溪区新港村进行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况调查. 结果结果血栓阳性率约10.54%,对血检阳性者用改良加腾法粪检80人,粪检阳性率3.75%.常居民感染率为0.39%,家畜耕牛粪检阳性率4.90%,菜牛粪检阳性率0,羊粪检阳性率4.08%.螺情调查垸内外均未发现感染钉螺. 结论监测点人畜均有感染,应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

  • 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县疫情分析

    作者:熊孟韬;冯锡光;董毅;张云;吴明寿;邵宗体;黄鹏;江华;沈美芬

    云南省是国家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省之一,全省共有10个县(市、区)被纳入国家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项目实施前,巍山县、洱源县和永胜县未控制流行.1995~2000年大理市、鹤庆县和南涧县曾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但2002年后病情和螺情回升严重.

  • 大田县实施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作者:连青龙;林其汉

    目的 分析大田县实施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方法 根据2003年4月1日~2008年3月31日项目活动5个周期年问的项目结核病人登记本及各类统计报表等相关资料,分析病人发现及治管效果.结果 2003年4月1日~2008年3月31日项目活动5个周期年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 107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总登记率为63.0/10万;痰涂片检查阳性698例,其中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666例,初治涂阳病人登记率为37.9/10万;初治涂阳病人的治愈率为93.5%;复治涂阳病人的治愈率为75.0%.情况表明,使项目达到了预期结果. 结论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使大田县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本县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性发展,并为落实<大田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以及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奠定了基础.

  • 常德市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蒋小伟;曾凡权;华伟湘;熊伯华

    目的 分析常德市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常德市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常德市2004~2008年共报告狂犬病1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8/10万;死亡116例,病死率100%;常年散发,夏、秋季(占46.55%)较多;农民和学生(占88.79%)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2:1),35~74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占73.28%);暴露后患者接受狂犬疫苗注射占8.62%(10/116),全程免疫仅有5例,占4.31%(5/116),无一例及时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 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从源头上控制狂犬病毒的传播;将农民、学生和儿童作为狂犬病防制的重点人群,普及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规范暴露后人群的伤口处理,提高免疫率和免疫成功率,降低发病率.

  • 广西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作者:邓革红;吕炜

    目的 了解广西运行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效果.方法 对广西2008年度的自动预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试运行一年来,对22种传染病发出预警,预警信号数10 956次,排除10 754次,疑似事件202起,现场调查133起,暴发27起.结论 预警系统运行基本正常,并能对基于传染病报告病例为基础的异常疫情发出预警信号.

  • 惠州市2008年疟疾流行与监测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包敏伶;邱卫卫

    目的 通过对惠州市疟疾流行与监测情况调查分析,评价惠州市控制疟疾流行的防治效果. 方法对2008年疟疾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三热"病人与流动人口的监测登记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惠州市经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后,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全市共发生疟痰7例,其中流动人口病例4例,未发生局部暴发流行,也未发生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结论 在疟疾基本控制期间,加强基层镜检站的建设,加强流动人17疟疾管理和开展"三热"病人血检为主的监测工作是控制疟疾传播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 泰州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检测分析

    作者:杨海玉;马智龙;查杰

    目的 了解泰州市现阶段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综合防控建立本底资料. 方法对泰州四市二区医院2009年1-6月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住院和门诊病例采集咽拭子、肛拭子,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35例临床诊断病例中76例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56.3%,其中EV71阳性率30.4%,CoxA16阳性率23.0%.咽拭子和肛拭子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5.9%和26.7%,重症病例9例都是2岁以下儿童,其中1例是CoxA16感染,8例是EV71感染.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6.8%,诊断病例中男女病例数之比1.36:1. 结论泰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和CoxAl6为主,5岁以下男性儿童是易感人群;重症病例的病原以EV71为主,多发于2岁以下儿童;荧光定量RT-PCR可快速诊断手足口病病原.

  • 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的探讨

    作者:汤泓;马杏宝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据有关文献报道全世界有5亿~10亿人受感染[1,2].我国感染率为1%~8%[3].

  • 武汉市1346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情况分析

    作者:李玲

    目的 了解武汉市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VCT)的求询者特征,接受检测情况等有关信息.方法 制定统一的<自愿咨询个案登记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咨询员,于2006年1月~2007年6月期间对武汉市传染病医院VCT门诊的1 346名求询者进行咨询并对有关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在1 346名求询者中,主要以男性青壮年人群为主;其中15~34岁占总人数的73.8%.求询原因主要为大众宣传占54.3%,其次为经性接触占23.3%,其他求询原因所占比例较低;HIV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9%.结论 继续加强大众宣传力度,并结合其他求询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VCT工作的开展,以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 柳州市艾滋病流行现状与控制策略

    作者:翁毓秋;单桂苏

    目的 了解柳州市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柳州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常规监测、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7年柳州市累计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 25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 568例,死亡197例;传播途径以吸毒为主,占43.01%,经性传播的占29.67%,以20一30岁青壮年为主,占82.51%,男女性别比为2.63:1.2003年出现母婴传播病例,占0.76%,2006年出现男男同性病例.结论 近年柳州市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着重开展减少危害为主的干预措施.

  • 广西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分析

    作者:莫建军;周艳;孟军;杨进业

    目的 了解广西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分析广西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5年间共累计报告流感病例15 7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38/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3~5月.崇左、来宾、南宁、百色和贺州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城市.病例以5~19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1.41%;男性多于女性;学生、散居儿童、农民和托幼儿童发病居多,占病例总数的92.53%.结论 防制流感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和卫生宣教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尤其是加强儿童及青少年的预防接种工作.

  • 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经文;李光婷;刘陕林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麻醉后取其心肌建立Langendorff灌流模型后,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心脏平衡60min,37℃缺血45min,复灌2h)、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实验1组和实验2组(心脏平衡20min,分别给予含0.1%和0.2%盐酸戊乙奎醚的灌注液预处理20min,洗脱20min,37℃缺血45min,复灌2h)等3组.测定LVDEP(左室舒张末压),LVDP(左室发展压)和±dp/dtmax(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和下降的大速率);平衡20min和复灌60min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的含量.复灌结束后测定心梗面积.结果 LVDEP,LVDP和±dp/dtmax基础值三组无显著性差异.复灌注后实验1组和实验2组LVDEP,LVDP和±dp/dtmax的恢复百分比,要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冠脉流出液中CK的含量和心梗面积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实验1组和实验2组间多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能改善心脏机械功能,减少CK的释放,并缩小心梗面积.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及亚群极化分析

    作者:杨小猛;赵丹;苏卓娃;马文松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凋亡以及T细胞亚群极化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CT检查患者骶髂关节并分为Ⅰ、Ⅱ和Ⅲ级.尼龙棉柱法分离患者外周血T细胞,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30+T、CD4+CD30-T、CD8+CD30-T'、CD8+CD30-T细胞百分率.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Ⅰ和Ⅱ级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T/CD8+T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AS患者外周血CD4+CD30+T无明显变化;而CD8+CD30+T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Ⅰ、Ⅱ级患者CD4+CD30-/CD4+CD30+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Ⅰ、Ⅱ和Ⅲ级患者CD8+CD30-/CD8+CD30+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 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不足和T细胞亚群极化失衡与AS患者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 β-淀粉样肽激活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研究

    作者:谢春英;胡冬;朱美玲;孙顺昌;刘香萍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肽诱导激活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合适方案.方法 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再以不同浓度可溶性β-淀粉样肽诱导激活小胶质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形态,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含量.结果 细胞生存率试验结果显示β-淀粉样肽对小胶质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在浓度分别为0.1、1.0、10、50、100μmol/L时,β-淀粉样肽均可诱导激活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TNFα分泌量随β-淀粉样肽的浓度增加而升高,但在β-淀粉样肽浓度高于10μmol/L后TNFα分泌量的增加并不显著.β-淀粉样肽诱导激活小胶质细胞2h后开始分泌TNFα,24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结论 β-淀粉样肽诱导激活小胶质细胞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以10μmol/Lβ-淀粉样肽诱导激活小胶质细胞24h是合适的激活方案.

  • 深圳市售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污染状况的调查

    作者:何碧英;李维克;柳洁;曾灼祥;孔舒

    目的 了解深圳市售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污染状况,对葡萄酒中EC进行危险性评估.方法 试样中加入d5-EC氘代同位素内标,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和固相微萃取(SPME)进行样品前处理,经DB-WAX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选择离子监测(SIM)的质谱扫描模式定量分析样品中EC.结果 共检测了来自于深圳市场的发酵食品样品87份,EC的阳性检出率为51%,44份检出样品中EC的污染水平为11.2~156.8μg/kg,其中葡萄酒中EC的污染水平为11.2~65.1μg/kg,平均摄入量1.8ng/kg.bw/day,患癌症的MOE为167 000;EC的较高摄入量(97.5百分位)为13.8 ng/kg.bw/day,惠癌症的MOE为21 700. 结论部分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均存在EC的污染,对我国食品中EC的暴露应给予关注.

  • 5-羟色胺对人胎盘滋养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作者:张树荣;何顺安;郭玉卿;杨淑莉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对胎盘滋养细胞钙通道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胎盘滋养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低(1.0μmol/L)、高(10.0μmol/L)浓度5-羟色胺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方法,在待测胎盘滋养细胞外液中分别加入Nimodpine(10μmol/L)、Fhnarizne(10μmol/L)和替曲朵辛(TTX10μmol/L),进行电流检测;同样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在待测胎盘滋养细胞外液中分别加入5-TH(1μmol/L和10μmol/L),测试电流值;在细胞外液中分别加入5-TH(1μmol/L)和Nimodpine(10μmol/L)、5-TH(10μmol/L)和Nimodpine(10μmol/L)后再检测电流.结果 胎盘滋养细胞L-型钙通道开放在-60-50mV之间,大峰值电流在-40-30mV为82.31±6.46(pA).加入Nimodpine(101μmol/L),可阻断此电流大部分成份.Flunarizne(10μmol/L)和TTX((10μmol/L)不能抑制该电流成份.加入5-TH(1μmol/L和10μmol/L)峰值电流明分别为104.77±10.84(pA)和117.16±9.67(pA),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加入5-TH(1μmol/L) Nimodpine(10μmol/L)、5-TH(10μmol/L)和Nimodpine(10μmol/L)后,峰值电流分别为85.35±6.54(pA)、89.42±7.62(p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5-TH可激动胎盘滋养细胞L-型钙通道,促使钙电流值增加.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的变化

    作者:张晓红;钟文亮

    目的 研究CD+CD28-T淋巴细胞涉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和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及不同病因类型CD4+CD28-T淋巴细胞的变化. 方法选择2007-02/2007-12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5例,签署知情同意后由第一作者按照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SAT)亚型分类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8例、心源性栓塞型19例、小动脉闭塞型22例、其它病因型和病因不明型16例,另有其他原因收住本科的患者10名作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患者和各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的数量百分比.结果 CD4+CD28-T淋巴细胞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显著高于对照纽和其他各型惠者(均P<0.05). 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患者CD4+D28-T淋巴细胞增殖.

  • PEB方案化疗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观察

    作者:黄守国;陈瑾;陈芳;程虹;秦杰

    目的 探讨顺铂(DDP)、依托泊苷(VP-16)、博莱霉素(BLM)联合方案(PEB)化学治疗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 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56例,绒癌36例,侵蚀性葡萄胎20例,采用PEB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56例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学治疗总疗程为353个.平均疗程为6.3个,化疗后54例临床治愈,临床治愈率96.4%;PEB化学治疗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PEB方案联合化学治疗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作为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学治疗的首选化疗方案.

  • 大肠癌组织中小窝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任劲松;郑勇;李良科

    目的 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结直肠癌组织、4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结直肠正常粘膜和癌组织中Caveohn-1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1),癌组织中Caveolin-1表达阳性率(42.68%)明显低于正常粘膜组织(75.0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aveohn-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28),且伴发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Caveolin-1表达阳性率明显减弱(31.11%vs.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Caveolin-1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 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赟;汤永红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大鼠分为非治疗组(N-T组30只)、EPO治疗组(T组30只).其中治疗组再按EPO不同剂量分为三个亚组(EP01组、EP02组、EP03组).EPO治疗组缺血再灌注损伤2h后分别注射EPO1 000u/Kg,3 000u/Kg以及5 000u/Kg,24h后所有受试对象均处死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Ngb的表达情况.结果 EPO治疗组Ngb表达明显高于非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205,P=0.000);EPO治疗组不同亚组之间随着EPO剂量的增大,Ngb的表达呈递增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EPO治疗剂量呈正相关(rs=0.872,P=0.000).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采用EPO治疗能促进Ngb的表达.

  • 氟化钠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液中NO浓度影响

    作者:张德新;王福元;王瑞绵

    目的 探讨氟化物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模型,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剂量氟化钠处理后,心肌细胞搏动与停搏情况及培养液中NO浓度的变化. 结果心肌细胞的停搏率与氟离子(F-)剂量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9688),F-的半数停搏浓度为8.05mg/l.D组心肌细胞染毒前、后培养液中NO浓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的氟化钠可能诱导心肌细胞合成大量的NO,其毒作用表现为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减弱,直至停搏.

  • 洛铂对SKOV3细胞凋亡及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辉;段爱红;司军英

    目的 研究洛泊对体外培养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作用及探讨其对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SKOV3,用MTT比色法检测洛铂对SKOV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洛铂对SKOV3细胞株的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经不同浓度洛泊处理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洛泊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可诱导细胞的凋亡,同时,随着洛铂浓度的增加,bax基因的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减少.结论 卵巢癌SKOV3细胞对洛泊具有药物敏感性,洛泊可诱导卵巢癌细胞的凋亡,bax蛋白的表达增加和bcl-2蛋白表达的减少可能是洛泊诱导卵巢癌细胞的凋亡机制之一.

    关键词: 洛泊 卵巢肿瘤 凋亡
  • 某种皮肤黏膜消毒液皮肤刺激性研究

    作者:郭金铭;徐颖;冯晓娟;宋立江;呼亚伟;刘长青

    目的 探讨白速消皮肤黏膜消毒液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依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进行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用皮肤刺激反应评分表,评价该药对家兔的皮肤刺激性.结果 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的刺激指数为0,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的刺激指数为0,一次破损皮肤试验的刺激指数为0.3. 结论白速消皮肤黏膜消毒液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一次完整皮肤刺激强度和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强度均为无刺激性.

  • 德阳市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抽样调查

    作者:吴陈;张辉;刘明兴;郑玲

    目的 掌握德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现状.方法 2008年丰、枯水期各监测其水质一次,同时调查各供水工程基本情况.结果 安全工程水质多数指标合格率较同期非安全工程的饮水水质合格率高.但微生物指标、铁、锰等超标现象仍然严重,且缺乏消毒、降铁锰等水处理设施.结论 加强管理和规范使用已有的设施设备;有必要对部分已建供水工程进行技改,添置水处理和消毒设施.

  • 坪山餐饮店公共餐具消毒状况抽样分析

    作者:符茂真;熊良恩;陈明斌;欧小玲

    目的 了解辖区内餐饮店持证(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掌握各类餐饮店公共餐具消毒合格率,为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居委为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辖区内各类餐饮店公共餐具进行采样、检验和分析.结果 辖区内公共餐具消毒合格率与2007年深圳市餐具消毒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布为:持证单位明显高于无证单位(P<0.01);B级单位明显高于C级单位(P<0.01);大、中型单位明显高于小型单位(P<0.01);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辖区内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有效提高持证率,落实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制度,重点加强无证、小型和低评级单位的监督、监测工作.

  • 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及其评价

    作者:杨冬燕;邓平建;周向阳;侯红利;杨永存

    非预期效应,尤其是潜在的、非预见性非预期效应是影响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概述了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评价原则、评价策略及筛查技术等方面的现况,认为需要建立针对性的转基因植物非期望效应筛查与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程序,应用先进的技术在遗传育种、市场释放前和市场释放后各阶段,对转基因植物非期望效应进行动态的检验与评价.

  •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研究近况

    作者:李翠云

    李斯特菌是一类兼性细胞内生长的革兰阳性细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7个种,即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默氏李斯特菌(L.murrayi)、绵羊李斯特菌(L.iuanuii)、英诺克李斯特菌(Linnoeua)、威尔斯李斯特菌(Lwelshimeri)、西尔李斯特菌(Lseeligeri)、格氏李斯特菌(Lgrayi),其中Lm和绵羊李斯特菌有致病性,Lm的致病力较强.

  • 国内外疟疾疫情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丹;龙泳;王善青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全球性虫媒传染病,有关疟疾疫情的研究主要从分布特征、影响因素、预测预警模型三个角度展开,但是存在较大的方法学和结论上的争议.本文时全球疟疾疫情的研究进展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综述.

  • 痢疾杆菌细胞内存活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芳

    细菌侵染宿主细胞后,宿主对入侵细菌的识别与杀灭决定了细菌的命运.病原茵侵入宿主细胞后,通过改变吞噬体囊泡进入宿主细胞的胞质内,从溶解的吞噬体逃逸以获得复制的场所.然而,这些细胞内的外来者,受到宿主固有免疫系统的监视.如由Nod/CARD家族蛋白介导的、通过激活NF-κB诱导的炎症反应.近的研究表明,自体吞噬作用,一种主要降解细胞内蛋白质和(或)细胞器的降解系统,同样可以识别入侵细菌.事实上,除非细菌能逃逸自吞噬体膜的包围,否则终通过自体吞噬作用由自吞噬溶酶体降解.本文综述了痢疾杆菌感染上皮细胞的新进展,集中讨论痢疾杆菌对抗自体吞噬降解并在细胞内存活的策略.

  •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面制品中铝的比较

    作者:朱小慧;汤建春;宋慧坚

    目的 对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甲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乙法)测定面制品中铝进行比较,从而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高灵敏度的测定面制食品中铝的方法.方法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按GB/T5009.182-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二)>有关规定进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参考GB/T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关规定进行.结果 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准确度和精密度一致,所测得的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法干扰因素多,操作繁琐.乙法则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分析要求,适宜推广应用.

  •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油中的铅

    作者:侯晓燕;李永芳;王金亮

    目的 通过对微波消解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测定植物油中铅的快速、简便预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用硝酸和过氧化氢彻底分解植物油,然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结果 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植物油,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60%,回收率为91.5%~105%.结论 微波消解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适用于植物油中铅测定的理想前处理新技术.

  • 硼酸亲和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lc的效果评估

    作者:刘志伟;张国军;侯丽贤;李萍燕;卜颖;陈彤岩;杨薇;王毅娟;杜洪涛

    目的 评估硼酸亲和层析法检测GHbAle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B法))硼酸亲和层析法(A法)同步盲测118例全血GHbAlc水平,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灵敏度、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同时对溶血、黄疸等可能的干扰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100%、92.3%和97.1%,相关系数r为0.980,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等效性. 结论硼酸亲和层析法检测GHbAlc结果准确,用血量少,检测时间短,可随机检测,单标本独立检测,适合急诊、基层医疗机构、了解糖尿病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的个人监测,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前景.

中国热带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