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

    作者:钟远辉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3.5亿人患此病,慢性乙型肝炎易发生肝硬变及肝癌,预后极差.抗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复制的不同环节上,抑制其复制,以致消除感染.目前抗病毒药物包括两类:一是干扰素类,天然的或基因重组的α或β干扰素.另一类是核酸类似物如:阿糖腺苷Famciclovir, Lamivudine等.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治疗有两种联合方案:一是不同抗病毒药物联合,一是与免疫调节药物联合.对这些治疗方法的评价值得注意及研究.近年来 Lamivudine在我国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单用Lamivudine治疗或联合治疗的持久疗效如何是令人感兴趣的.

  • 食管癌的生物治疗

    作者:刘心娟;王帮茂

    食管癌是人类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国外其病死率为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七位,而国内为第二~三位[1],目前5年存活率仅为3096左右[2].除了传统的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外,随着现代免疫学理论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以肿瘤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生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 肝脏疾病的红细胞免疫学研究

    作者:郭峰;张乐之;许育;钱宝华

    免疫不平衡是肝病发病机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人们已认识到弄清免疫发病机制的重要性.因为肝病患者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紊乱与亢进[1-6],但由于我们对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缺乏整体深入的认识,因此对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还是不深刻的.现代免疫学在不断发展,现已认识到天然免疫(即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防御反应中位于首当其中,并认为天然免疫对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关于抗原选择与应答类型有指导作用[7],而肝脏巨噬细胞网状内皮系统是天然免疫反应发生的重要区域之一,枯否细胞(巨噬细胞)功能严重损害导致内毒素清除严重障碍,损伤肝细胞,促使肝炎慢性化,而补体C3主要在肝细胞内合成,肝细胞受损必然影响天然免疫反应[8,9].因此肝病的发生与天然免疫反应的异常(即免疫不平衡)应是密切相关的.

  • 第50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简介

    作者:唐宝璋;游晶;杨微波

    由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主办的第50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于1999-11-05~09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3500多人,大会共收到论文近三千篇,经审定录用会议交流论文2118篇,其中分组讨论发言论文近二百篇.大会专题报告178篇,报告了国际上有关专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肝病各个领域的新研究成果.

  • 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作者:时国朝;王林林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其诊断和治疗方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表现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和理念的出现,诊断方面主要有呼出气NO检测、呼出气冷凝液成分分析、气道重构影像学评价、表型分析等;治疗进展有支气管热成型疗法、炎性介质拮抗剂的应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维生素D、抗真菌治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等.这些诊疗的新进展为哮喘的防治提供了更多选择.

  • 结核病内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唐神结;肖和平

    结核病的内科治疗从初的静养疗法、萎陷疗法,到1944年链霉素的问世及化学治疗时代,再到1965年利福平的问世及短程化疗时代,以及今天的化疗、免疫、介入等多种治疗并举的时代.面对日益加剧的耐药结核病的流行趋势,结核病内科治疗的未来无疑应着眼于抗结核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结核病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以及纳米技术在结核病中的应用等.

  • 1型糖尿病知识更新

    作者:埃森巴特;张贻宇;胡宇航;潘玲玲;李一君

    背景:1型糖尿病是一种以β细胞严重丧失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为经典1型或者免疫介导糖尿病.综合介绍:目前在1型糖尿病基因背景、发病机制和疾病自然病史方面目前取得了一定进步.此外,免疫疗法预防疾病发生及胰岛移植治疗疾病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并且由于动态血糖监测仪的出现,在糖尿病护理方面可能取得巨大进步.对"代谢记忆"的发现强调了良好代谢控制的重要性.如果采取综合的护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主要微血管并发症(比如致盲和肾衰)是可以预防的.结论:由于存在多种干预这一重大疾病的有力技术,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希望.

  • 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对小鼠结核病免疫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江山;朱道银;骆旭东;蒋英;陈全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pcD85B、pcDMPT64以及小鼠白细胞介素12(IL-12)真核表达质粒psIL-12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的C57BL/J6小鼠10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pcDNA3.1对照组,psIL-12治疗组,pcD85B、pcDMPT64、pcD85B+pcDMPT64、pcD85B+ psIL-12DNA疫苗治疗组.感染4周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空质粒、psIL-12及DNA疫苗,第1次治疗后2个月处死小鼠,检测器官荷菌量、脾淋巴细胞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并于第1次治疗后2个月、5个月观察小鼠肺、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pcD85B治疗组肺组织荷菌量(lg-1CFU/g)为6.99±0.40,比生理盐水对照组(8.15±0.37)、pCDNA3.1对照组(8.19±0.29)显著降低(P<0.01);脾组织荷菌量(lg-1CFU/g,±s)为5.17±0.33,比生理盐水对照组(5.76±0.16)及空质粒对照组(5.88±0.21)显著降低(P<0.05).psIL-12治疗组的肺(7.41±0.50)、脾(5.31±0.21)荷菌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pcD85B+ psIL-12治疗组肺、脾荷菌量与pcD85B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cD85B组脾淋巴细胞IFN-γ、TNF-α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对照组、pCDNA3.1对照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以渗出为主,病变广泛,增生改变不明显;Ag85B DNA疫苗组病变范围局限,并有类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结核结节组成细胞出现.对照组与治疗组间比较脾脏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 Ag85B DNA疫苗对小鼠结核病有一定免疫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增强宿主Th1型免疫反应,诱导TNF-α、IFN-γ共同升高达到治疗目的;IL-12质粒单独用于小鼠结核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并不能促进Ag85B DNA疫苗的免疫治疗作用.

  • 免疫制剂辅助治疗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侯江厚;李琦;陆宇;郑梅琴;赵伟杰;徐建

    目的 观察免疫制剂辅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小鼠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溶胶感染方式将68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感染MTB耐多药菌株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免疫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药物±免疫治疗),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每组16只,其余4只作为空白对照的小鼠在感染21d(治疗0周)脱颈处死,其余64只当天开始治疗,各组分别于治疗4、8、16和20周脱颈处死4只.测定小鼠治疗8、16和20周时肺指数和脾指数,所有时间段肺和脾活菌计数,治疗8周时血清γ-干扰素和IL-10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NK法和Games-Howell法.结果 免疫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8周的肺指数[(0.66±0.09)%、(0.60±0.07)%和(0.57±0.05)%]显著低于对照组[(0.8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364,P<0.01);免疫治疗组小鼠16和20周的脾组织菌落数[(3.11 ±0.14) lg CFU和(3.15 ±0.18) lg CF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77±0.35) lg CFU和(4.31 ±0.06) lg CF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6.424和2107.689,均P<0.01);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的脾组织从4周开始无菌化;免疫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血清γ-干扰素水平[(5.3±1.9) ng/L、(1.3±0.5) ng/L和(0.9±1.3)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3±2.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2.128,P<0.01);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的肺指数、脾指数、肺脏和脾脏中菌落数、血清中γ-干扰素和IL-10水平相接近.结论 免疫治疗可减轻耐多药结核病小鼠的肺组织炎症,降低脾组织中菌量负荷,下调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水平,但对降低肺组织中菌量负荷无显著作用.免疫治疗辅助药物治疗对降低耐多药结核病小鼠病变器官的菌量负荷和减轻炎症方面无显著作用.

  • 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树突细胞共刺激分子的影响

    作者:程晓明;钱桂生;朱波;张彦琦;王长征

    目的应用卵白蛋白(OVA)建立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模型,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树突细胞(DC)表面分子CD80、CD86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哮喘模型组(A组)40只:用0.1% OVA 10 μg连续腹腔注射(共70 μg)及1% OVA雾化吸入(共300 mg);免疫治疗模型组(B组)40只:用与A组同剂量的OVA致敏和激发,同时连续尾根部皮下注射OVA 1 mg;对照组(C组)40只: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OVA,其余同A组.留取各组肺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sIgE)及脾脏T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的分泌.分离各组小鼠脾脏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CD80、CD86分子表达.分离正常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与上述各组DC共培养;用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IL-4、IL-5的分泌量;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 -TdR)掺入法检测其增殖反应.结果 (1)B组小鼠肺组织中支气管及血管周围以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A组,但并未完全消失;A组血清sIgE吸光度(A)值为712±129,B组为124±59,C组为20±13,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淋巴细胞分泌IL-2、IL-4水平分别为(8±3)、(8.4±4.3) pg/ml,A组分别为(22±8)、(32.4±12.1) pg/ml,C组分别为(6±4)、(5.1±1.1) pg/ml,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B组DC表面CD86、CD8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3%、95.63%,A组分别为77.59%、96.98%,C组分别为77.37%、77.84%; (3)与B组DC共培养的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经OVA刺激后,IL-4、IL-5水平分别为 (10.8±2.3)、(18.8±3.8 ) pg/ml,A组分别为 (17.3±4.7)、(35.7±7.9) pg/ml,C组分别为(5.7±2.7)、(11.0±2.2) pg/ml,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C与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共培养时,刺激指数(SI)为3.8±0.7,A组为11.5±3.2,C组为5.8±1.5,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OVA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模型;DC表面CD86分子表达的下调可能是OVA特异性免疫治疗诱导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的机制之一.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A549肺腺癌细胞外来体诱导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作者:张在云;于晓明;刘军莉;王涓冬;姜玉华;潘祥林

    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毒性及不良反应大,疗效不满意,生物免疫疗法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来体含有肿瘤抗原和共刺激分子,能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但其抗肿瘤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显示多种细胞因子能调节外来体的分泌和功能,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factor,TNF)-α是多效性的细胞因子,能抑制肺癌、肾癌及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1],但TNF-α对肺癌细胞外来体有无影响尚不明确.我们研究TNF-α对肺癌细胞来源的外来体诱导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为TNF-α联合外来体疫苗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变应性鼻炎经淋巴结注射免疫治疗

    作者:吴星儒;刘婉舒;欧祖镇;陈超;曾丹;周维康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AR患者约超过6亿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可能根治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该疗法疗程长且及存在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低,仅有4%的AR患者选择该疗法,目前寻找患者依从性好且同时能提高疗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是AR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学者研究发现,经淋巴结注射免疫疗法(ILI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新方法,对AR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ILIT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基于变应原致敏组分T细胞表位的肽段免疫治疗

    作者:姜楠楠;尹佳

    传统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了100余年,尽管疗效确切,但因其制剂中含有完整的变应原分子,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目前发表的多种降低制剂中变应原分子抗原性同时维持免疫原性的途径中,将变应原T细胞表位合成短肽段的治疗途径不仅能提高免疫治疗的安全性,还有利于变应原生产工艺的简化及标准化.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基于T细胞表位的肽段免疫治疗能诱导T细胞对变应原的免疫耐受,调节性T细胞和IL-10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真菌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高翔;尹佳

    目的 回顾性评价应用真菌变应原制剂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疗效与安全性,同时评价真菌与尘螨变应原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真菌变应原制剂SIT的过敏性哮喘患者,比较SIT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情况、 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 哮喘控制问卷(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 哮喘药物评分、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to predicted value,FEV1%),观察并记录SIT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纳入24例真菌过敏性哮喘患者,18例为真菌与尘螨变应原联合SIT,6例为真菌变应原单一SIT.患者SIT治疗1年哮喘良好控制率为62.50%,治疗2年为80.00%,显著高于基线期(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4例患者及联合SIT亚组患者中,SIT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指标有相似的改变.SIT治疗1、2、3、4年时的ACT评分、ACQ评分与基线期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基线期的FEV1%比基线前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基线期与SIT治疗期间各时点的FEV1%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日均哮喘药物评分随SIT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递减.治疗2年后药物评分显著低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例患者共进行了6203例次变应原皮下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轻度全身不良反应发生5例次,其中4例次发生于联合SIT亚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真菌变应原免疫治疗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哮喘药物用量,维持稳定的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安全、 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真菌与尘螨联合免疫治疗也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 慢性心力衰竭的免疫调节治疗进展

    作者:曹芳芳;李艳芳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转归,目前已有较为理想的内科治疗,但病死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由于改善血流动力学,逆转神经激素的激活,防止心室重构,治疗已取得重大突破,但仍不能完全控制其进行性发展.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T细胞免疫状况与免疫干预

    作者:陈谨;王浩彦;刘羽翔;夏成青;齐曼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T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并观察免疫干预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75例老年COPD住院患者分为老年COPD干预组37例、老年COPD对照组38例,另设非老年COPD对照组28例,老年健康对照组20例.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治疗,老年COPD干预组口服非特异免疫促进药匹多莫德,分别于第1天、第15天、第30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的改变,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老年COPD干预组、老年COPD对照组、非老年COPD对照组终纳入分析患者分别为32、34、25例.老年COPD干预组和老年COPD对照组入院当天一般临床情况相似,两组的T细胞亚群与老年健康对照组及非老年COPD对照组比较,CD4+下降、CD8+上升、CD4+/CD8+倒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老年COPD干预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值分别为(63.77±11.09、26.23±5.73、35.42±7.82、0.78±0.28),第30天分别为(67.83±10.04、36.80±9.82、27.28±10.00、1.36±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老年COPD干预组住院时间(18.0±6.4)d,费用(10 266±6574)元,与老年COPD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应用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匹多莫德,可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减少了住院天数及费用.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老年人胃癌的次数对其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蒋敬庭;吴昌平;沈月平;LU Bin-feng;张学光

    目的 探讨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老年人胃癌的次数对其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培养后的CIK回输给老年胃癌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用Kaplan-Meier估计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临床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用RR及95%CI估计CIK治疗的次数与老年人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联系强度.结果 在化疗组和CIK治疗组之间,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是否转移和临床分期等因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组老年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个月)明显高于化疗组(61对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5,P=0.001);并随着CIK治疗次数的增加,4组生存率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1,P=0.006).CIK治疗组的2年与5年生存率有高于化疗组的趋势.结论 用CIK细胞回输治疗老年人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并与其CIK细胞治疗的次数有关.

  •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杜遵民;张立成;刘传芳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又称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 WM),是一种B淋巴细胞系单克隆恶性增生性疾病,以骨髓和淋巴结内淋巴样浆细胞浸润和血清中存在大量单克隆IgM为特征,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传统治疗方案用苯丁酸氮芥(瘤可宁)、马法兰等烷化剂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M2方案(卡氮芥、环磷酰胺、马法兰、泼尼松及长春新碱)联合化疗,有效率40%~60%,中位生存期36个月.近年国外借鉴同起源于B淋巴细胞系恶性肿瘤的治疗经验,用嘌呤类似物化疗、免疫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方法治疗WM取得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 化疗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江浩;刘开彦;童春容;江滨;陆道培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化疗达完全缓解(CR)>6个月的AL患者41例.19例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2例接受同期单纯化疗作为对照组.CIK细胞治疗: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大量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抗CD3单抗、IL-2、IFNγ培养10 d,将细胞洗涤后经静脉于化疗后第一天回输给患者.结果 CIK组19例患者化疗同时共接受52疗程CIK细胞治疗,每例患者平均接受2~3个疗程CIK细胞治疗.每疗程回输CIK细胞总数为(2.2~30.0)×109/L,平均(14.2±8.5)×109/L.4年持续CR(CCR)率CIK组为73.4%;单纯化疗组4年预期CCR率为2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接受≥3个疗程CIK治疗的10例患者至观察截止时均处于CCR,中位CCR期43个月(23~52个月);接受<3个疗程CIK治疗的患者4/9例复发.结论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AL的CCR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疗效与疗程有关, 疗程≥3个患者的疗效优于疗程<3个的患者.

  • 全身小血管炎合并严重心肌受累10例分析

    作者:祁莉萍;施举红;曾学军;严晓伟

    目的 通过对小血管炎引起的严重心肌受累病例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近12年共10例小血管炎心肌受累病例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小血管炎心肌受累主要表现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心脏超声检查可早期诊断并监测病情,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心功能.结论 小血管炎心肌受累仍属罕见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和预后.

1329 条记录 5/67 页 « 12345678...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