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肠道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立波;夏冬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不断深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越发丰富,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生物治疗等方法也正受到关注和研究,而免疫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治疗手段亦不断发展。肿瘤的免疫治疗机制涉及非特异性和特异免疫效应,或同时具有此两种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以及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等方面。胃肠道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治疗上虽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并辅以化疗和放疗,但免疫学方法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方兴未艾,如细胞因子联合其他特异的免疫成分,过继免疫治疗的进一步扩展,免疫疫苗不断更新,单克隆抗体的相继问世,多克隆抗体的研发被考虑,甚至免疫与放射的结合等。本文将就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胃肠道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免疫疗法
  • 嵌合抗原受体疗法在血液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作者:赵嫄;胡婉丽;张连生

    嵌合抗原受体(CAR)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发展经历了近25年,它已经从一个新兴的复杂的技术转变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策略。随着重组 DNA 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信号传导通路的不断研究深入,CAR 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并开始为临床服务。而CAR疗法以其在血液肿瘤的中独特优势在治疗中不断取得突破,见证了CAR技术成熟的过程。本文主要回顾在血液肿瘤研究中CAR技术的革新、应用现状和前景。

  • 靶向Th17细胞免疫治疗中重度哮喘的作用

    作者:韩露;王楠;陈子;周林福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种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Thl/Th2免疫反应失衡是哮喘主要的发病机制,而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哮喘的显著临床特征.Th17细胞通过活化和募集中性粒细胞,促进气道炎症发生发展,尤其与中重度哮喘密切相关.Th17细胞为中重度哮喘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深入研究Th17细胞分化调控机制,有望为治疗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带来新的愿景.

  •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研究及实践进展

    作者:袁媛;苏川;束永前

    癌症是威胁全球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虽有进展,但癌症患者的预后仍不令人满意。发展新治疗策略仍迫在眉睫。由于树突状细胞疫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能活化机体免疫细胞,通过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杀灭肿瘤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目前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热点。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庞佳楠;崔久嵬

    肿瘤的过继细胞治疗是肿瘤生物治疗中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肿瘤的治疗中逐渐成为焦点。CIK 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细胞群,由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诱导而来,因其强大的增殖活性和杀瘤活性,非 MHC 限制性及低毒副作用等优点,自发现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CIK细胞已经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并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新方向。本文就CIK 的表型、扩增、抗肿瘤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冷冻消融联合DC-CIK免疫疗法治疗转移性肝细胞癌回顾性分析

    作者:龙新安;姚飞;曾健滢;汪媛;李家亮;陈继冰;穆峰;牛立志;徐克成

    目的:对转移性肝癌患者冷冻消融联合DC-CIK免疫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45例转移性期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冷冻联合DC-CIK治疗组(21例),冷冻治疗组(12例), DC-CIK治疗组(5例)和未治疗组(7例)。对各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各组患者总体生存期。结果各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冷冻联合DC-CIK治疗组32个月,冷冻治疗组17.5个月, DC-CIK治疗组4个月,未治疗组3个月,冷冻联合DC-CIK治疗组患者总体生存期显著长于未治疗组、冷冻组和DC-CIK治疗组。结论冷冻联合DC-CIK免疫治疗显著延长转移性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

  • 免疫调理治疗改善脓毒症炎症因子、体液和细胞免疫以及预后的作用

    作者:黄顺伟;管向东;陈娟;欧阳彬

    目的 研究免疫调理治疗改善脓毒症炎症因子、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70例符合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行常规治疗联合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胸腺肽α1治疗(常规治疗+免疫调理),免疫调理疗程为7 d,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相关免疫学指标,并收集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 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炎症因子的分析,治疗组TNF-α降低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0升高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体液免疫的分析,治疗组的IgG水平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细胞免疫的分析,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死亡20例,治疗组死亡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可以明显降低促炎因子TNF-α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轻度提高体液免疫中IgG水平,升高细胞免疫中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脓毒症患者的住院生存率.

  • 自身抗原激活的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闵敏;张小玉;冯怀志;陈健;孙薏;李硕;钟国成;杨帆;朱波

    目的 探讨自身癌细胞抗原(Ag)激活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园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在晚期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48例诊断明确且不再适宜手术或放化疗的晚期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配对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免疫组24例,同时给予内科治疗和Ag-DC-CIK过继免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免疫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银染核仁区比值5.14±2.34,外周血IL-12含量(73.54±21.63)pg/ml]、生活质量(体力状况PS评分2.08±0.69)和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66.66%,中位生存时间16.6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2.31个月)等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结果分别为4.02±1.93,(59.63±12.66)pg/ml,2.62±1.05,33.33%,9.85个月,7.24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DC-CIK过继免疫能使晚期HRPC患者获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豆豆;韩双印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常见的具侵袭性的脑部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手术、放疗和化疗取得了进步,GBM患者预后仍然较差,寻求特异性强、靶向性高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免疫治疗通过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为 GBM 治疗开辟了新道路,其中以疫苗、抗体和细胞为基础的临床研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免疫治疗有望突破传统治疗策略的藩篱,有效杀灭肿瘤细胞,赋予患者新的希望。本综述回顾了当前GBM的免疫治疗方法及相关研究。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与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分析

    作者:郭丹丹;张永宏;马丽娜;柳雅立;鲁俊锋;金怡;何智敏;画伟;郑燕红;陈新月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疗效与血清辅助性T细胞(helper T,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的CHC患者(CHC组)的抗病毒疗效进行评估.用Luminex技术检测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血清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12、IFN γ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和IL-13)水平,并与1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C组绝大多数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仅TNF-α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ETVR)患者(ETVR组)的Th1类细胞因子IFN γ水平在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均高于未获得ETVR的患者(nETVR组)(P<0.05),TNF-α水平在基线和治疗4周均高于nETVR组(P<0.05);ETVR组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在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均低于nETVR组(P<0.05).结论 Peg-IFN α-2a联合RBV治疗过程中Th1类细胞因子优势反应有利于获得病毒学应答.

  • 慢性丙型肝炎初治和复治患者的细胞因子特征与病毒学应答

    作者:柳雅立;张永宏;郭丹丹;鲁俊锋;于海滨;画伟;陈新月

    目的分析比较慢性丙型肝炎初治和复治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7例和复治患者24例,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动态留取标本并检测细胞因子变化,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1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初治患者能获得较早的病毒学应答相比,复治组12例(50%)在治疗48周时才获得病毒学应答.初治组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interferon,IFN) γ、CCL-3(MIP-1a)显著高于复治组(P=0.005);初治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则低于复治组(P<0.05).在基线和治疗4周时,初治组较高的IFN γ水平与HCV清除率相关.结论复治患者能否获得治疗成功与宿主免疫应答相关,IFN γ可能是病毒学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

  • 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苏海滨;余国梅;张敏;刘振文;高银杰;贺希;张达利;汤汝佳;周霞;向轶

    目的 研究小剂量递增方案对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1例因HCV相关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后复发丙型肝炎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小剂量递增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以及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为术后2~59个月,21例中5例(23.8%)为标准治疗,4例(19.1%)为足疗程,12例(57.1%)为不完全治疗.获得ETVR 16例(76.2%),SVR 5例(23.8%).标准治疗组、足疗程治疗组和不完全治疗组之间相比,ETVR获得率无显著差异,而SVR获得率差异显著(P=0.002).治疗前病毒载量和抗病毒治疗的剂量和疗程是影响获得SVR的重要因素.治疗过程中10例须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维持治疗,2例出现排斥反应.结论 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差.抗病毒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是影响获得SVR的重要因素.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及新策略

    作者:程琦;施光峰

    近年来由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问世,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治疗上出现的问题,诸如治疗不佳、耐药等问题,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初选治疗方案以及临床治疗终点探索得到一定的补充和修正.此外,一些新的治疗药物也从不同治疗机制的角度陆续在研制.本文就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和新策略进行综述.

  • 干扰素、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临床观察

    作者:张彤;张永宏;陈新月

    乙型肝炎在我国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对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宿主免疫耐受,同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cccDNA高度耐药,使抗病毒不易彻底清除.为进一步解决此难题,可通过2个途径解决:①免疫疗法,提高宿主免疫功能;②减少复制,同时阻断新病毒再次感染肝细胞,从而达到减少cccDNA目的.因此,我们根据我院汪俊韬教授临床经验,采用干扰素、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四联疗法联合抗病毒治疗,经临床实践收到较好效果,特汇报如下.

  • 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作者:曲建慧;张翠红;李若然;陆荫英

    免疫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应用前景广阔,在治疗相关毒性和疗效方面较传统疗法均具有明显优势。免疫检查点抑制、克服肿瘤免疫逃逸和重建抗肿瘤免疫机制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在肝细胞癌中,免疫治疗尚处于初级阶段,免疫治疗单独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能有利于控制肿瘤进展,但总体疗效仍然有限。本文结合免疫治疗在肿瘤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学杰;王贵强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疗法是很有前景的一种生物疗法.目前对DC疫苗用于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和肝癌等恶性肿瘤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其中一些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此外,对DC疫苗用于慢性HBV和HIV感染也进行了初步临床研究,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本文对DC疫苗在肝癌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特异性免疫治疗母婴传播所致慢性乙型肝炎23例

    作者:郑鹏远;娄海山;王永红;唐芙爱;白蓉;司方明;白经修;琚新

    目的:观察特异性免疫疗法对母婴传播所致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母婴传播的慢乙肝患者23例每月1次注射乙肝表面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106,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6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6,12mo复查肝功能,乙肝标志,HBV-DNA定量(PCR法).结果:在HBeAg阳性慢乙肝9例中有1例治疗后显示完全应答,7例显示部分应答.HBeAg阴性慢乙肝4例中有2例出现部分应答.HBV携带者5例未见应答.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5例中有1例显示完全应答,其余4例未应答.结论:特异性免疫疗法对母婴传播所致慢乙肝有一定疗效.

  • 胰腺癌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国江;高泽立

    胰腺癌发病隐匿, 进展迅速, 死亡率高, 预后差. 手术虽是主要治疗手段, 但因早期诊断困难, 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无手术机会.放疗、化疗疗效不确切, 且有较多副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针对胰腺癌所进行的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生物治疗研究日趋增多, 使得对该病的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 合理运用生物治疗将会改善胰腺癌的预后.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代治疗

    作者:陈保华;高毅;杨继震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为高危急腹症,其死亡率高者可达40%[1].因其发病机制未能完全阐明,治疗对策仍有许多争议[2].近年来,随着"白细胞过度激活,多种细胞因子和严整递质级联反应学说[3-6]”,"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4,7]”,"肠道细菌移居-胰腺组织继发感染学说[8-10]”的提出,以及影象学、监测手段、抗生素和抑酶药物的发展,使SAP的治疗有了概念上的更新[11].由过去"手术→保守→早期手术”的探索转变到采取"个性化方案”治疗指导下[12],按病因、病期的"综合治疗”,从单一手术发展为以胰腺坏死合并感染与否来决定手术与非手术的"双轨治疗”方案[13].

  • 抗乙型肝炎病毒核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谨革;聂青和;黄长形

    全世界大约有3.5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这种感染者集中分布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东亚及非洲的撒哈拉地区.HBV的持续存在常可导致肝硬化以及肝癌,对于已感染HBV者,目前常用的化学及免疫疗法通常无效.因此,寻找新的抗HBV感染的手段成为热点.核酶做为一种成熟的、可剪切特异性R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受到广泛重视.由于核酶有严格的序列特异性,长期使用对细胞无副作用,并且结构简单,可人工设计,因此,很有希望成为治疗HBV感染的新方法.目前,核酶已广泛用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研究,尤其对HIV的研究,已进入临床工作阶段.本文将从核酶的构成、核酶研究的热点以及抗HBV感染等方面进行阐述.

1329 条记录 4/67 页 « 12345678...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