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研究

    作者:何娅;潘洪秋;范琳

    目的 评估免疫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并探讨使用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24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以CD4+/CD8+比值及是否进行免疫辅助治疗(强化期连续注射外源性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免疫制剂),将患者分为“CD4+/CD8+≥1+辅以免疫治疗”组(简称“A1”组,64例)、“CD4+/CD8+≥1+非免疫治疗”组(简称“A2”组,61例)、“CD4+/CD8+<1+辅以免疫治疗”组(简称“B1”组,65例)、“CD4+/CD8+<1+非免疫治疗”组(简称“B2”组,56例),并且随访、比较4个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CD4+/CD8+<1的患者,治疗2个月末病灶吸收的有效率B1组[80.0%(52/65)]高于B2组[55.4%(3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8,P=0.006);B1组较B2组患者在并发肺外结核[84.2%(32/38),50.0%(16/32)]、涂阳肺结核[83.3%(25/30),47.8%(11/23)]、无并发症[82.9%(34/41),52.8%(19/36)]及广泛病灶[76.9%(40/52),52.5%(21/40)]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43,P=0.002;x2=7.53,P=0.006;x2=8.12,P=0.004;x2=6.04,P=0.016).A1组CD4+/CD8+比值治疗后(1.87±0.78)较治疗前(2.19±0.9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01);B1组及B2组CD4+/CD8+比值治疗后(1.12±0.53;1.27±0.76)较治疗前(0.79±0.34;0.87±0.49)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8,P=0.001;t=3.98,P=0.001).结论 对于初治肺结核可以将CD4+/CD8+=1作为给予免疫治疗的适应证指标,当CD4+/CD8+<1时,对于涂阳肺结核、无并发症肺结核、肺部病灶广泛、并发肺外结核的患者给予免疫辅助治疗,可加快病灶的吸收.

  • 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徐岚;张新能;郑燕銮

    目的:评价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将385例原发性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分为3组,A组166例,接受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B组143例,单纯接受主动免疫治疗;C组76例,单纯接受hCG治疗;74例继发性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做为D组,接受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结果:治疗后妊娠成功率A组为91.25%,B组为72.52%,C组为29.85%,D组为84.62%,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儿童复种五年效果观察

    作者:庄贵华;颜虹;王学良;吴谦;王丽荣;高海燕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应答儿童复种远期效果并比较小剂量皮内与常规剂量肌肉复种效果.方法自1999年9月开始,40名经筛检获得的无应答健康儿童随机接受3针肌肉(17人,10 μg/针)或皮内(23人,2 μg/针)复种,定期采血检测至复种后5年;80名应答儿童不复种,作为同期观察对照.在第5年,评价HBsAg特异性淋巴细胞免疫水平;对抗-HBs阴转者加强1针(5 μg),12~14 d评价抗体回忆应答.结果仅1名皮内复种者抗-HBs未达到10 IU/L;在第5年,50%的肌肉复种者仍保持着抗-HBs≥10 IU/L(尽管该指标显著低于应答对照者的85%).抗-HBs阴转者(肌肉、皮内复种和应答对照分别为8、18和11人)在加强1针后,除2名皮内复种者外,均产生了强劲的抗体回忆应答(抗-HBs滴度分别平均上升至208、105和549 IU/L);超过70%的无应答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检测到HBsAg特异性白细胞介素(IL)-2和IL-5的分泌.用抗-HBc阳转作为感染指标计算乙肝病毒人年感染率,皮内复种者为8.9%(8/89.9人年),高于应答对照者的3.6%(12/337.2人年),而肌肉复种者为4.3%(3/70.2人年),与应答对照者接近.结论无应答儿童3针肌肉复种效果虽达不到应答儿童初种的水平,但确能发挥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小剂量皮内复种效果不如相同针次常规剂量肌肉复种.

  • 北京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2年后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龚晓红;王富珍;李辉;刘立荣;李阳桦;王宝兰;李立琴;张震;韩庆英;唐耀武

    目的评价北京市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12年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2003年1至3月采取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在1991至2000年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抽取2 491人,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水平,并对免疫后HBsAg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 491名3~12岁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0.52%,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8.45%(95%CI为65.67%~97.89%),抗-HBc阳性率为2.21%,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重组(酵母)疫苗的3~6岁儿童,其抗-HBs平均阳性率为38.79%,但随年龄增大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几何平均滴度为52.83 mIU/ml,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乙肝血源性疫苗的6~12岁儿童,其抗-HBs平均阳性率为50.79%,几何平均滴度为61.51 mIU/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HBsAg阳性儿童中,约50%儿童的母亲为HBsAg阳性.结论北京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实施12年后,免疫人群保护效果理想,HBsAg阳性率未随免疫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目前尚不需进行加强免疫,但重组(酵母)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应加强血清学监测.儿童接种后成为HBsAg携带者的主要原因为母婴垂直传播.

  • 天津市初一学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现状及加强免疫后记忆反应研究

    作者:单爱兰;李超;吴伟慎;何海艳;刘勇;刘鹏;解晓华

    目的 了解初中一年级学生(12~14岁)对出生时接种的乙肝疫苗免疫现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现状以及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 按整群分层后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根据Epi Info3.3.2软件计算样本量,依抗-HBs阳性率低可接受度53%,计算其95%的可信限样本量至少为218名,而免疫现状检测的实际样本量为250名,加强免疫的实际样本量为236名;HBsAg、抗-HBs和抗-HBc IgG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试剂分别由Abbott公司、Diasorin公司和北京万泰药业科技公司生产;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 加强免疫前免疫现状:抗-HBs阳性率为62.80%(157/25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3.79 IU/L;现时期HBV自然感染(HBsAg和抗-HBc IgG阳性)率为2.80%(7/250).加强免疫效果:抗-HBs阳性率94.92%(224/236),较加强免疫前明显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73.92,P=0.00),GMT为521.15 IU/L,较加强免疫前有显著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5.98,P=0.00);在加强免疫前抗体消失的人群(86名)中加强免疫后的抗-HBs阳转率为91.86%(79/86);对加强免疫1针次的11名无应答者行第2针加强后,有8名产生了抗体.结论 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实施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防止免疫记忆丧失.

  • 变被动为主动的科研服务管理模式对提升基层医院科研水平的作用

    作者:樊景辉

    目的 针对基层医院的科研特点,探索变被动为主动的科研服务管理模式对提升基层医院科研水平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比高校附属医院与基层医院的科研特点差异,探讨在基层医院项目申报及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提供主动性的科研管理服务及建立切实可行的科研激励措施和考核体系的作用.结果 实施变被动为主动的科研服务管理模式能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部门的服务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能较大程度提升基层医院的科研水平.结论 基层医院科研管理者通过实行主动性的服务管理模式能了解科研人员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提高科研热情,从而提升医院科研水平.

  • 含有H5N1 NA基因重组腺病毒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研究

    作者:马晶;张晓光;李魁彪;张晓梅;王敏;白天;杨亮;徐红;舒跃龙;曾毅

    目的 考察含有禽流感病毒A/Anhui/1/2005(H5N1)优化型N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在BALB/c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并筛选合适的免疫剂量.方法 重组病毒以肌内注射方式在第0周和第4周免疫BALB/c小鼠两次,低、中、高组的免疫剂量分别是10~5、10~7和10~9 TCID_(50)/次,第5周时分别使用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和EHSpot实验来检测和比较疫苗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果.结果 重组病毒免疫后的小鼠均可检测出针对NA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并且免疫效果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10~7 TCID_(50)/只/次是合适的免疫剂量.另外,从包含NA全长氨基酸残基的合成肽库中筛选到两个能够刺激BALB/c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表位,即NA_(109-124):CRTFFLTQGALLNDKH和NA_(182-199):AVAVLKYNGIITIKSW.结论 含有优化型N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疫苗能够诱导BALB/c小鼠同时产生NA抗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是较好的H5N1流感病毒候选疫苗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不同剂量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对比

    作者:朱宝申;黄卫平;李素文;孙丽娟;尹华春;陈煜;邹怀宾;张华;戴二黑

    目的 探讨10 μg和20 μg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124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即10 μg乙肝疫苗组和20 μg乙肝疫苗组.婴儿于出生6h内及30 d分别注射200 IU HBIG,同时分别于出生24 h内、1个月及6个月注射3次10 μg或20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检测婴儿出生时以及1岁时血清HBV标志物.结果 两组新生儿血清HBsAg、HBeAg及抗-HBe阳性率与滴度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血清HBV DNA水平均小于检测下限(500 U/ml).出生12个月时,所有124例婴儿血清HBsAg和HBeA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血清HBV DNA水平均在检测下限以下;10 μg和20 μg乙肝疫苗组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0.3%和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水平分别为325.5±342.2 mIU/ml和463.7±353.3 mIU/ml,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而且,20 μg乙肝疫苗组产生高应答抗-HBs(> 100 mIU/ml)的比例显著高于10μg乙肝疫苗组(P =0.035).结论 20 μg乙肝疫苗联合HBIG方案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优于10 μg乙肝疫苗联合HBIG方案.

  • 东莞市无偿献血者甲型H1N1流感抗体血清学调查

    作者:王德文;刘赴平;梁兵

    目的 评价无偿献血者接种甲流疫苗的持续免疫效果及未接种甲流疫苗献血者的甲流抗体水平,为防治甲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2010年1-6月1166例东莞市接种甲流疫苗及1265例未接种甲流疫苗的无偿献血者的甲流抗体.结果 接种甲流疫苗献血者的平均甲流抗体的阳性率及高效价率为78.82%与46.57%,两者在71~90 d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未接种甲流疫苗献血者的平均甲流抗体阳性率为26.01%;在性别、年龄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流疫苗的持续免疫效果良好,对于甲流的防治有重要作用.未接种甲流疫苗献血者的甲流抗体阳性率低,应加强接种工作.

  • 宁夏2012年学龄前儿童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陈慧;刘吉祥;袁芳;马江涛;马学旻;张颖;周丽薇;杨媛媛

    目的 了解宁夏学龄前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评价脊灰糖丸疫苗常规免疫效果.方法 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法对12个县(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共检测462份0~6岁儿童的血清标本.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70%、98.48%和97.1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是1∶350.28、1∶241.82和1∶153.94.城乡、各县(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宁夏学龄前儿童通过常规免疫,对脊灰病毒已形成免疫屏障.

  • 两种主动平衡评价方法在健康青年人中的应用

    作者:刘波;孔维佳

    目的:分别应用临床多向伸及试验(MDRT)和实验室方法视觉反馈姿势描记(VFP)测试健康青年人的主动平衡能力,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4名健康青年人分别进行MDRT和VFP,记录MDRT中的均值,VFP测试8个方向的稳定极限(LOS)值、平均速度(AV)、方向控制(DC)和达到时间(RT).并分析人体身高、体重、足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①MDRT测试参数与相关方向上的LOS值均不相关;②两次VFP测试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除RT2以外,其余参数均显示一致性(P<0.05).两次测试的总RT的一致性好(r=0.910,P<0.000).④VFP测试数据间的一致性,对于AV,除AV1和AV5之间无相关外,其余各方向上的AV均有相关性,而总AV与各方向上AV间的相关性较好(r=0.710-0.897);参数DC间的一致性稍差于AV,总DC和各方向上的DC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443-0.788);各方向的RT间相关性较差,但在左右对应方向上,RT有相关性,如r(2,8)=0.472;r(3,7)=0.610;r(4,6)=0.663;参数RT和DC间,其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相同方向上,除在方向2外,其余方向上RT和DC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r=-0.477-0.727);AV和DC间相关性没有一定规律,但总DC和总AV有相关性(r=-0.507);而AV和RT间具有的相关性要差于AV和DC间,其分布也没有规律性.④身高、体重、脚长和鞋的大小与各测试参数间未发现相关性.结论:VFP可与MDRT可以在临床中综合应用,共同评价人体主动平衡能力.

  • 复发性自然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自身抗体HCGA及生殖激素变化的研究

    作者:冀雪霞;李桂芬;王艳玲

    本文对2003-06~2006-01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抗HCG抗体(HCGA)与FSH、LH、E2、P水平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以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HCGA及生殖激素的影响.

  •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反复性流产48例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秦芳;邓二丽;秦兰

    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反复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应用配偶或者健康第三者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的观察与护理,了解该方法治疗URSA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2006-05/2007-12在我中心治疗的48例USRA患者采用注射淋巴细胞行主动免疫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结果:4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反应,无一例出现全身反应.其中妊娠29例,妊娠大于12周23例,胚胎停止发育2例,治疗成功率92%.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USRA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 计划免疫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探讨

    作者:楚清芝;常燕玲

    2004年我科开始探讨把免疫接种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科进行计划免疫登记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共1 056人,并建立档案登记.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与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分析

    作者:郭丹丹;张永宏;马丽娜;柳雅立;鲁俊锋;金怡;何智敏;画伟;郑燕红;陈新月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疗效与血清辅助性T细胞(helper T,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的CHC患者(CHC组)的抗病毒疗效进行评估.用Luminex技术检测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血清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12、IFN γ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和IL-13)水平,并与1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C组绝大多数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仅TNF-α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ETVR)患者(ETVR组)的Th1类细胞因子IFN γ水平在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均高于未获得ETVR的患者(nETVR组)(P<0.05),TNF-α水平在基线和治疗4周均高于nETVR组(P<0.05);ETVR组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在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均低于nETVR组(P<0.05).结论 Peg-IFN α-2a联合RBV治疗过程中Th1类细胞因子优势反应有利于获得病毒学应答.

  • 慢性丙型肝炎初治和复治患者的细胞因子特征与病毒学应答

    作者:柳雅立;张永宏;郭丹丹;鲁俊锋;于海滨;画伟;陈新月

    目的分析比较慢性丙型肝炎初治和复治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7例和复治患者24例,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动态留取标本并检测细胞因子变化,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1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初治患者能获得较早的病毒学应答相比,复治组12例(50%)在治疗48周时才获得病毒学应答.初治组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interferon,IFN) γ、CCL-3(MIP-1a)显著高于复治组(P=0.005);初治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则低于复治组(P<0.05).在基线和治疗4周时,初治组较高的IFN γ水平与HCV清除率相关.结论复治患者能否获得治疗成功与宿主免疫应答相关,IFN γ可能是病毒学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

  • 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苏海滨;余国梅;张敏;刘振文;高银杰;贺希;张达利;汤汝佳;周霞;向轶

    目的 研究小剂量递增方案对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1例因HCV相关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后复发丙型肝炎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小剂量递增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以及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为术后2~59个月,21例中5例(23.8%)为标准治疗,4例(19.1%)为足疗程,12例(57.1%)为不完全治疗.获得ETVR 16例(76.2%),SVR 5例(23.8%).标准治疗组、足疗程治疗组和不完全治疗组之间相比,ETVR获得率无显著差异,而SVR获得率差异显著(P=0.002).治疗前病毒载量和抗病毒治疗的剂量和疗程是影响获得SVR的重要因素.治疗过程中10例须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维持治疗,2例出现排斥反应.结论 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差.抗病毒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是影响获得SVR的重要因素.

  • 大鼠缺氧致肺心病模型和M2受体主动免疫模型心肌结构的比较研究

    作者:乔可宏;刘学军

    目的 比较缺氧致肺心病大鼠模型和M2主动免疫大鼠模型心肌在光镜和电镜下结构的异同,并且对比M2受体抗体在其改变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1)缺氧组:参照薛氏方法建立经典肺心病动物模型;(2)主动免疫组:以人的M2胆碱能受体细胞外第2环功能表位肽段序列作为抗原,对动物进行主动免疫;(3)对照组:正常饲养,无缺氧.(4)缺氧加免疫抑制剂(即环孢菌素-A)组:在缺氧组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环孢菌素-A.人唾液酸-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SA-ELISA法)检测血清Mz受体抗体水平;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结构的变化.结果 (1)抗体水平(P/N值)比较:随着实验进行各组比值均逐渐增高,免疫组更为迅速,高为5.13;而缺氧组在缺氧第2周末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的趋势,为2.08,速度明显小于免疫组的4.66.(2)光学显微镜所见:缺氧组、主动免疫组共同表现为局部心肌细胞核疏松淡染,肌丝排列紊乱、断裂,甚至可见局部心肌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缺氧加免疫抑制剂组以上变化较轻.(3)电子显微镜所见:缺氧组、主动免疫组可以见到心肌细胞内有灶状肌原纤维溶解、肌丝断裂、线粒体肿胀;细胞膜皱缩,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凝集成块状;还可见核碎裂.胞浆浓缩等变化;缺氧加免疫抑制剂组以上变化较轻.结论 M2受体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在大鼠肺心病模型中明显增高.提示M2受体抗体对肺心病心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肺心病 心肌 免疫 主动
  • 应用MAGE-3抗原肽诱导肝癌患者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的研究

    作者:王远;彭吉润;冷希圣;牟东成;朱继业;杜如昱

    目的研究MAGE-3抗原肽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微量细胞毒法检测HCC患者中HLA-A2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MAGE-3基因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磁珠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出CD8阳性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将其余自体CD8阴性的PBMC与MAGE-3抗原肽(FLWGPRALV)短暂孵育,经γ射线照射后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与CD8阳性效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作为实验组,7d后再加入APC刺激患者效应细胞1次.每周计数效应细胞数量,培养第15天时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检测其杀伤活性.以表达MAGE-3和HLA-A2的肝癌细胞系HLE作为靶细胞,采用IFN-γ细胞因子分泌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来反映CTL的杀伤活性.另设不加APC刺激的CD8阳性细胞,加IL-2培养作为对照组. 结果本组25例HCC患者中9例HLA-A2阳性表达;9例中3例MAGE-3基因mRNA阳性表达,6例阴性表达.培养开始时,效应细胞为1.0×106/孔, 2周后细胞增殖4~6倍.分泌IFN-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3例MAGE-3阳性患者平均为22.0%, 6例阴性患者为0.5%,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应用 MAGE-3抗原肽,能在体外从HCC患者CD8阳性淋巴细胞中诱导出具有特异性杀伤能力的细胞毒性T细胞.

  • 癌细胞裂解物修饰的DC疫苗对胰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

    作者:唐朝晖;邹声泉;邱文洪;杨想平;裘法祖

    目的观察经胰腺癌细胞裂解物修饰的DC疫苗对胰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胰腺癌细胞裂解物修饰小鼠DC制成DC疫苗,研究其对小鼠抗胰腺癌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评估了其对胰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结果 DC疫苗组的小鼠接种胰腺癌细胞25d后未见移植肿瘤形成,其余各组在3~9d后可见有移植肿瘤的生长.DC疫苗组的CTL对胰腺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但其余各组的CTL则缺乏明显的细胞毒作用.DC疫苗组小鼠的生存期(56±9)d比其余各组明显延长,且肿瘤重量(1.4±0.8)g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1,P<0.05).结论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可诱导荷瘤小鼠产生高效的抗胰腺癌免疫应答反应.

129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