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T辅助细胞1、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邱丽华;林其德;洪燕;李东至;丁传伟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T辅助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正常非孕组)、30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和33例UHA患者(流产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2、γ干扰素]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结果(1)流产组治疗前血清IL-2、IL-12的水平分别为(13.3±13.8) ng/L、(50.5±25.8) ng/L,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的(4.6±6.4) ng/L、(20.3±28.2) ng/L(P<0.01);IL-4、IL-10的水平分别为(13.8±1.0) ng/L、(13.5±0.7) n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的(14.5±1.2) ng/L、(14.9±2.4) ng/L(P<0.01);γ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分别为(45.4±104.8) ng/L、(31.8±26.6) μg/L,与正常非孕组的(15.2±3.6) ng/L、(30.3±27.9) μg/L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2)流产组治疗后血清IL-2[(5.6±9.0) ng/L]、IL-12[(28.5±40.3) ng/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IL-4[(14.7±1.2) ng/L]、IL-10(15.0±1.8) ng/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γ干扰素[(45.4±99.2) ng/L]、转化生长因子β1[(43.0±56.8) μg/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流产组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非孕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正常妊娠组IL-2水平[(1.6±4.3) ng/L]较正常非孕组明显降低(P<0.05),IL-4[(16.3±0.8) ng/L]、转化生长因子β1[(49.2±33.7) μg/L]水平较正常非孕组明显升高(P<0.01,P<0.05),正常妊娠组γ干扰素[(15.3±3.7) ng/L]、IL-10[(17.4±10.0) ng/L]水平与正常非孕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UHA患者血清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主动免疫治疗可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

  • 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辅助T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董瑞英;孔北华;许燕雪;江森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HA)患者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半年内接受过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UHA患者(治疗组),及25例未经治疗的UHA患者(未治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滋养细胞抗原刺激产生的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产生IL-4、IL-10水平.并选取1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1)在佳诱导时间内,治疗组IL-2、IFN-γ的水平分别为(108±37) ng/L、(110±52)ng/L,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223±85)ng/L、(326±92)ng/L(P值均<0.05);IL-4、IL-10水平分别为(50±11)ng/L、(140±37)ng/L,明显高于未治疗组的(23±11)ng/L、(52±28)ng/L(P值均<0.05).未治疗组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32)ng/L、(102±35)ng/L(P值均<0.05);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的(62±21)ng/L、(150±42)ng/L(P值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2)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后半年内妊娠26例,其中8例自然流产,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18例妊娠成功者及对照组(P值均<0.05),而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后两者(P值均<0.05).结论 UHA患者对滋养细胞抗原产生以Th1型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产生大量的Th1型细胞因子,主动免疫治疗有助于上调Th2型细胞因子及下调Th1型细胞因子,有利于UHA患者妊娠成功.

  • 口服卵清蛋白和滋养细胞膜抗原诱导小鼠妊娠免疫耐受效果的观察

    作者:赵爱民;林其德;鲍世民

    目的观察口服卵清蛋白(OVA)和滋养细胞膜抗原(TMA)诱导小鼠妊娠免疫耐受效果,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口服免疫疗法.方法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2,分不同剂量观察经口服途径给妊娠CBA/J小鼠OVA和TMA1、TMA2 3种抗原后胚胎丢失率的变化.实验分为4组:(1)口服抗原(即OVA、TMA1和TMA2)免疫组:分为低剂量单次(即OVA 20 μg×1次,TMA1和TMA2均为500 μg×1次)、低剂量5次(即OVA 20 μg×5次、200 μg×5次、2 mg×5次,TMA1和TMA2均为500 μg×5次、1 mg×5次、2 mg×5次)和高剂量单次(即OVA 20 mg×1次,TMA1和TMA2均为8 mg×1次);(2)另设3个对照组,即未免疫组(未予任何处理)、主动免疫组(腹腔注射雄性BALB/c小鼠脾细胞)和空白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结果 4组小鼠的胚胎丢失率分别为:未免疫组29%,主动免疫组8%,空白对照组28%;口服抗原免疫组中,口服OVA 20 μg×1次、20 μg×5次、200 μg×5次、2 mg×5次、20 mg×1次者分别为26%、6%、10%、4%和10%,口服TMA1及TMA2 500 μg×1次、500 μg×5次、1 mg×5次、2 mg×5次、8 mg×1次者分别为22%及26%、23%及4%、27%及11%、27%及3%、24%及4%.口服OVA和TMA2后,除低剂量单次者外,其他剂量的小鼠胚胎丢失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分别与未免疫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主动免疫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以口服OVA 2 mg×5次(4%)和TMA2 2 mg×5次(3%)者下降显著;口服TMA1后,无论低剂量单次、低剂量5次还是高剂量单次小鼠的胚胎丢失率与未免疫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口服途径给自然流产小鼠模型以适当剂量的抗原OVA和TMA2后,能有效诱导小鼠妊娠免疫耐受形成,降低小鼠的胚胎丢失率.

  •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佘宏;胡艳秋;吕芳;王品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331例 RSA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主动免疫原提供者的不同,将331例 RSA患者分为 A组(307例,由患者配偶提供淋巴细胞)及B组(24例,由无关第3方男性提供淋巴细胞);按照封闭抗体(BA)复查结果,将3次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愿意复查BA,并成功随访的78例RSA患者分为BA复查阳性组(40例)和BA复查阴性组(38例)。分别比较 A组与B组、BA复查阳性组与BA复查阴性组再次妊娠成功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及其配偶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A组、B组及BA复查阳性组与BA复查阴性组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接受3次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患者BA阳性率为51.4%(76/148)。331例接受治疗患者中,188例成功妊娠并分娩获活产新生儿;24例孕龄≥28孕周时超声检查结果正常,但截至本研究结束尚未分娩;23例截至本研究结束时孕龄<28孕周,并且超声检查结果未见异常;83例未妊娠;13例自然流产。本研究所有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85.5%(212/248)。3次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A组再次妊娠成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4%vs 95.7%;χ2=2.112, P>0.05);BA复查阳性组与BA复查阴性组再次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 vs 88.2%;χ2=0.167,P>0.05)。结论应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BA阴性 RSA患者可能改善其免疫功能,增加BA水平,维持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小鼠肠癌HSP70多肽复合物的纯化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

    作者:龚福生;郑秋红;应敏刚;刘胜;谢云青;陈蓉明

    目的:应用AKTA-purifier100液相层析系统,建立分离和纯化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肽复合物的方法,并观察其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ADP-Ag-arose亲和层析,从热处理的BALB/c鼠源性结肠癌细胞(CT26)制备裂解液中分离、纯化HSP70多肽复合物,并通过主动免疫保护实验观察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结果:纯化蛋白经鉴定为相对分子质量70×103左右的HSP70多肽复合物;平均1 g湿重肿瘤细胞可获得63.63 μgHSP70多肽复合物;HSP70主动免疫的小鼠可抵抗CT26细胞的攻击.结论:用此层析法可分离纯度较高的HSP70,并可诱导明显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

  • 淋巴细胞注射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6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占华;安新涛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疗效.方法:对60例封闭抗体阴性的RSA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结果: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中再次妊娠30例,已分娩正常婴儿15例,28~36周妊娠9例(失访1例),16~27周妊娠3例(失访1例),失败3例,治疗成功率为89.28%(25/28).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RSA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特异性舌下含服免疫治疗1年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宋薇薇;林小平;高军;仲欢欢

    目的 评估变应原特异性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变应性鼻炎(AR)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SLIT组(n=30),对症治疗基础上加SLIT;对照组(n=30),仅对症治疗.结果 SLIT组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对症用药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分别为2.79和2.91,P均<0.01).SLIT组总体疗效、发作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改善分别为96.7%、93.3%、93.3%,对照组分别为50.0%、40.0%、43.3%,自我疗效评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X<'2>分别为16.7、19.2、17.3,P均<0.01),治疗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SLIT螨诱导的AR安全有效.

  • 仿生主动降噪的听觉原理

    作者:杨仕明;于宁;蒋晴晴

    噪声暴露除会导致噪声性耳聋外,还会导致神经、血管、消化等多种系统的功能紊乱和精神障碍等。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为噪声防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对噪声的防护有效和根本性的方法是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对于进入听觉系统的声音,一方面通过已被广泛接受的主动放大机制对信号放大后便于获得更好的听觉,然而未被认识到的是,听觉系统对噪声也存在主动的减噪和抑制机制。我们认为听觉器官通过特定的相关结构、机制,阻止噪声进入听觉系统,提高了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同时,对于阈值以上的足以引起听觉兴奋和信号传递的声音,主动降噪的机制将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衰减和抑制,达到保护听觉的目的。咽鼓管、中耳肌肉、圆窗、卵圆窗等结构可能对能量衰减有不同的贡献。作者首次提出听觉器官是完美的消声减噪器的新理论假说,同时深入阐述了仿生主动降噪的听觉原理,通过对耳组织及其相关精细结构的生物力学分析,有可能利用仿生学原理建立主动减震降噪新方法,这种创新思维将有希望突破噪声防控理论瓶颈,对聋病的防治具有颠覆性和突破性意义。

  • 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在前房相关免疫偏离鼠虹膜睫状体中的表达

    作者:孟倩丽;杨培增;李兵;周红颜;黄祥坤;朱怜香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在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小鼠虹膜睫状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为实验研究.96只正常BALB/c小鼠随机分配建立ACAID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每组均为24只小鼠.通过观察迟发型超敏反应,评价ACAID的形成与否.采用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小鼠虹膜睫状体中PD-1及其配体1(PD-L1)和配体2(PD-L2)mRNA和蛋白的表达.所有实验结果数据的统计学检验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结果 所有ACAID组小鼠均未出现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表明ACAID诱导成功.PD-1 mRNA的表达在ACAID组中显著增加,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109,P<0.05);而PD-L1 mRNA的表达在阳性对照组中显著增加(F=179.033,P<0.05).PD-1和PD-L1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虹膜根部和瞳孔缘区,多呈圆形或类椭圆形,二者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它们的mRNA表达水平相一致.4组小鼠虬膜睫状体中均未检测到PD-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ACAID小鼠虹膜睫状体中PD-1表达显著增加,可能参与了ACAID的形成.(中华眼科杂志,2008,44:558-562)

  • 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HBV携带者的临床实验研究

    作者:李旭红;潘兴南;李树清;杨红;王崇国;姚宁;苏盛

    目的进一步验证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HBV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HBV携带者的6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抗HBV治疗性疫苗实验组,300例,用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每月1次,皮下注射,同时服用维生素C 500mg/d,疗程为12个月;另一组为对照组,300例,用生理盐水2ml,皮下注射,每月1次,同时服用维生素C 500mg/d,12个月为1疗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HBV标记物状况方面均有良好的可比性.治疗过程中第12、24、48周复诊1次.治疗前及每次复诊时检测血清HBsAg、HBeAg、HBV DNA、抗-HBe、抗-HBs及ALT.上述指标第48周的检验结果作为评价疗效的依据.疗程期满停止治疗后,对实验组208例与对照组196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随访期内第12个月做上述HBV标记物检测,以评价终止治疗12个月内HBV标记物的改变.结果抗HBV治疗性疫苗实验组的HBsAg、HBeAg、HBV DNA的阴转率及抗-HBe与抗-HBs的阳转率分别为14.7%、32.0%、37.3%、20.0%和7.1%;对照组分别为2.0%、6.0%、6.7%、1.3%和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停止治疗后随访1年,复发率为5.9%.结论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对HBV携带者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

  • 2型糖尿病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文淑;魏振满;蔡兰萍;唐丽;任红业;王海滨;李雅;赵雨来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免疫对策.方法 选择4个免疫预防接种中心的76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并以70例同期接受预防接种、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2组完成1个标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后1、12、24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对低/无应答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三角肌肌内注射和皮下十三角肌肌内注射两种方式,以20μg基因重组酵母疫苗进行再次免疫,观察抗HBs阳转率和GMT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在完成1个标准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后1个月,血清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2.1%和98.6%(P<0.05),抗HBs GMT分别为106.78mU/ml和167.14mU/ml(P<0.01),低/无应答率分别为19.7%和7.1%.2型糖尿病组血清IFN-γ、IL-2和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低/无应答2型糖尿病患者于完成标准疫苗接种后第1个月采用20μg疫苗复种,皮下十三角肌肌内注射和单纯肌内注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3.3%和60.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影响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减低有关;采用皮下十三角肌肌内注射20μg重组酵母疫苗能够显著提高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

  • 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东;李增鹏;肖华亮;向德兵;王阁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400例肿瘤患者术后采用自体肿瘤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5天开始接种(共5次,每次间隔2~3天);治疗前3天及5次免疫治疗(1疗程)后1周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FACS检测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同时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IL-2、IFN-γ水平.结果应用自体肿瘤疫苗治疗1疗程后,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增加,CD8和NK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患者血清中IL-2、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溃疡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肿瘤疫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机制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

  • 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嵌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作者:甘慧;王海平;周勇;王全立

    目的:构建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前S1,S2(HBV preS1,preS2)优势B细胞表位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嵌合蛋白,探索其作为兼具预防和治疗HBV感染作用的新型疫苗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先后将HBV preS1(21~47AA.),preS2(133~145AA.) 表位基因插入HBcAg基因中,得到HBV C144,CS1,CS1S2融合基因,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在大肠杆菌(E.coli)M15中进行表达,用Ni2+固相化的螯合Sepharose Fast Flow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后进行抗原性的鉴定.结果:构建了HBV嵌合型颗粒蛋白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高效表达出可溶性病毒样颗粒蛋白C144,CS1,CS1S2,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达80%,Western印迹及ELISA证明蛋白各表位都具有抗原性.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HBV治疗性疫苗的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幽门螺杆菌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张瑞平;刘纯杰;张兆山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一类致癌因子,由于化学疗法和预防性疫苗的局限性使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性疫苗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幽门螺杆菌治疗性疫苗在小鼠动物模型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对灵长类和人类的治疗效果却令人失望.在治疗性疫苗研究中,保护性免疫机制的阐明、保护性抗原筛选和免疫佐剂研究备受关注.由于幽门螺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机制来抵抗甚至抑制免疫系统,能否高效安全地从寄主体内清除幽门螺杆菌成为该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治疗性疫苗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途径.

  • 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与腮腺炎及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唐淑仙

    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急性发作的儿童时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对腺体及神经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除腮腺炎外,尚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乳腺炎、心肌炎及脑膜炎等病症.

  • 异鼠李素和阿魏酸在大鼠原代肝细胞的肝摄取性质

    作者:沈国林;庄笑梅;谭妍;原梅;李桦;高月

    目的 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摄取模型,评价异鼠李素和阿魏酸的肝细胞摄取性质.方法 应用RT-qPCR技术测定0,0.5,2和4h悬浮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上摄取转运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和Oatp2,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2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1的mRNA表达.应用已知底物非索非那定、普伐他汀、甲氨蝶呤和阿昔洛韦评价转运体的功能.将已知底物或受试药物在4℃和37℃分别与肝细胞孵育不同时间,LC-MS/MS定量测定细胞摄取量,考察温度和时间对底物摄取的影响.由浓度依赖的摄取实验,计算得到Km、Vmax和主动摄取率等参数.在肝细胞模型上,将转运体的阳性抑制剂与异鼠李素10 μmol·L-1和阿魏酸50 μmol· L-1共孵育2 min,观察抑制剂对受试药转运的影响.结果 悬浮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上表达有转运体Oatp1,Oatp2,Oat2和Oct1,并能介导已知底物的主动摄取.转运体的mRNA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4h的表达水平约为0h的10%.转运体对已知底物摄取活性也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但程度显著低于表达水平,4h的活性约为0h的28.7% ~71.4%.在经验证的肝细胞模型上,异鼠李素的4℃和37℃摄取无显著差异,主动转运率为14.6%.阿魏酸在37℃的摄取量显著高于4℃,主动转运率为84.1%;Oct阳性抑制剂奎尼丁100 μmol· L-1能显著抑制阿魏酸的肝摄取,抑制率为64.9%.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原代肝细胞摄取模型,并用底物进行了验证.异鼠李素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肝细胞,阿魏酸的肝细胞摄取则以主动转运为主.

  • 新生儿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免疫的研究

    作者:闫炜炜;李润芳;王苏玲;雷云凤

    目的:探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接种后抗体应答持续时间,强化复种的必要性.方法:常规对新生儿 0 d(出生后当天)、1 月、6 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检测抗体应答情况,再随机分两组,一组为强化组,一组为常规组,并随访其 5 年的抗体应答情况.结果:新生儿常规接种法,于12个月后有一明显抗体应答下降期(0d、1月、6月、12月),强化组乙肝表面抗体形成率高,持续时间均高于常规接种法.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0d、1月、6月、12月接种法有较好的远期保护效果,对现有的0d、1月、6月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接种法,有强化接种的必要.

  • 内毒素血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赵洁;贾建伟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阴性细菌菌体的细胞壁内,在细菌死后细胞壁崩解时释出,活菌亦可以发疱形式将内毒素释出.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包括脂质A、核心多耱和O抗原3个组成部分.循环血中出现可检出的内毒素,称之为内毒素血症.本文从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的角度,依据内毒素血症形成的不同时期以及中医辨证的理论,分别综述了多种治疗内毒素血症的方法及药物.

  • 脑胶质瘤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新进展

    作者:朱美;康德智

    随着肿瘤免疫学以及基因工程的发展,用疫苗引发机体自身杀伤肿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肿瘤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热点.本文就颅内常见肿瘤--神经胶质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在细胞疫苗、分子疫苗、核酸疫苗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主动接受无痛分娩对提高妊娠结局及产妇满意度价值分析

    作者:李秀珍;吴柳玲;杨瑞娜

    目的:探讨主动接受无痛分娩对提高妊娠结局及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采取硬膜外阻滞分娩方式镇痛的产妇共计258例,按照患者接受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情况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均被动接受无痛分娩,观察组产妇均主动接受无痛分娩,对比两组妊娠结局、护患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产妇护患满意度较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剖宫产率较低,新生儿窒息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程明显缩短.结论:主动接受无痛分娩方法,不但有助于顺利经阴道分娩,缩短产程,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129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