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囊尾蚴感染对宿主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作者:徐宏秀;刘波;时发茂;马巧荣;胡颖新;刘玉冰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脑囊虫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药物治疗脑囊虫病患者30例,同时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疗前、疗后该病患者血清中与Th1/Th2相关五种细胞因子IFN-γ、IL-4、IL-5、IL-6、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疗前IFN-γ较疗后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IL-4、IL-5、IL-6、IL-10较疗后及正常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1),且疗后五种细胞因子均趋于正常(P>0.05).结论囊尾蚴感染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体液免疫功能升高.说明囊尾蚴感染可导致宿主免疫功能紊乱.

  • 不同组织类型胃癌中增殖性T细胞克隆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张筱茵;陈咏仪;刘泳;周希圣;樊代明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类型胃癌局部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的特性.方法采用高敏感放射性标记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非癌性黏膜组织中不同T细胞亚群24个亚家族的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表达以及T细胞亚群、上皮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谱.结果弥散型胃癌组织CD8+T细胞亚群中增殖性T细胞克隆数目明显低于肠型胃癌 (P=0.046).弥散型胃癌中,癌组织CD8+T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 -6、IL- 8、CD4+T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的水平(0.61±0.29,0.56±0.22,0 .09±0.0 3)较非癌性黏膜组织中的(0.14±0.05,0.27±0.09,0.04±0.02)增高(P=0 .028,P=0.0 43,P=0.046);而肠型胃癌中,癌组织CD8+T细胞及上皮细胞中IL-8 mRNA的水平 (0.57±0 .25,0.27±0.07)较非癌性黏膜组织中的(0.21±0.07,0.14±0.06)增高(P= 0.028,P=0. 028).结论不同组织类型胃癌局部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的特性不同,弥散型胃癌中增殖性T细胞克隆少、局部多种免疫抑制型细胞因子的高表达提示:弥散型胃癌肿瘤局部的免疫抑制比肠型胃癌更严重.

  • 细菌感染引起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熊密;许浒;车东媛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导致气道,尤其是小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多次经鼻腔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液的呼吸道感染方法诱发大鼠气道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光镜动态观察大鼠气道的损伤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小气道上皮细胞肌动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fos及Jun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第1周,气管上皮细胞纤毛粘连、倒伏,部分脱落,小气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间隙增宽;第2周细胞内微丝排列呈束状.第2、4周,各级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加重,慢性炎症明显,细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形成肺气肿.与对照组相比,TNF-α mRNA表达在第2、4周显著增高(P<0.01),第4周时,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小气道上皮细胞fos蛋白及其mRNA水平从第1周起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中TNF-α含量第1周起显著增高(P<0.01),并持续至第8周.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吸入可诱发大鼠气道炎症和肺气肿,早期气道上皮细胞损伤表现为纤毛粘连、倒伏、脱落,细胞间隙增宽,有利于细菌侵袭,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内微丝排列改变有关.小气道上皮细胞和肺组织内TNF-α水平升高并与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平行,在此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而其中气道上皮细胞fos和Jun蛋白表达增高正向调节TNF-α蛋白表达可能起一定作用.

  • 宫颈癌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细胞因子及硒元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曙民;张春玲;李连青;韩存芝;荆洁线;朱庆义

    目的探讨多种病毒及支原体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细胞因子和微量元素硒(Se)含量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EB病毒、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75份非宫颈癌患者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R、TNF的含量;荧光光度技术检测血清中硒(Se)元素含量.结果在195份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中,病原微生物感染阳性者为166份(85.1%),其中16,18和35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60份(30.8%);6和11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5份(2.6%);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60份(30.8%);1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4份(2.1%);EB病毒感染3份(1.5%);人巨细胞病毒感染6份(3.1%);沙眼衣原体感染11份(5.6%)和解脲支原体感染17份(8.7%).对照组75份正常宫颈组织中病原微生物感染阳性者为15份(20.0%),其中,16,18和35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3份(4.0%);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5份(6.7%);EB病毒感染1份(1.3%);沙眼衣原体感染3份(4.0%)和解脲支原体感染3份(4.0%).62份宫颈癌和36份正常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受体(=356.44 U/ml)和肿瘤坏死因子(=373.48 pg/ml)浓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硒含量(=0.058 mg/ml)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结论山西宫颈癌的发病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尤其16,18和35型人乳头瘤病毒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率较高,同时伴有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升高与硒元素的低下.

  • 流式细胞仪在小鼠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效率测定中的应用

    作者:王存邦;达万明;钱其军;魏亚明;白海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在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效率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IL)-3、IL-6单独或联合作用(SCF/IL-3、SCF/IL-6、IL-3/IL-6、SCF/IL-3/IL-6)后的Balb/c小鼠造血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应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GCGPXSN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实施基因转移,采用FACS型流式细胞仪测定基因转移效率.结果:病毒上清转染的阳性对照组基因转移率为0.06%,以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基因转移效率提高至0.07%~0.20%,细胞因子作用前后比较,除SCF/IL-6组外,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P<0.01).其中以SCF/IL-3组与SCF/IL-3/IL-6组的提高为明显,均达0.20%,与其他各细胞因子组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可测定出SCF、IL-3、IL-6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效率的不同影响,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的优点.

  • 血管平滑肌细胞相关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王晶;李敏;朱宗涛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尤其是中后期,除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大量的合成是导致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外.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亦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现就三种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做一综述.

  • 肝硬变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研究

    作者:王剑虹;吴建波

    乙型肝炎后肝硬变是中国常见的肝硬变类型,此类患者常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致使HBV不能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巨噬细胞、NK细胞有效清除,从而使病毒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破坏肝细胞,加重肝硬变[1-5].人体细胞免疫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T淋巴细胞可分为CD4+,CD8+T淋巴细胞,其中CD4+T淋巴细胞是启动、辅助细胞和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而CD8+T淋巴细胞则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CD4+T辅助细胞(Th)又可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分为Th0,Th1,Th2,及Th3四种.Th0细胞接受刺激后可转变为Th1,Th2,及Th3亚型细胞.Th1细胞主要分泌IL-12,IFN-γ,起增强细胞免疫作用,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10,起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而Th3细胞则主要分泌TGF-β,起抑制细胞免疫作用.我们检测肝硬变患者外周血中CD4+,CD8+细胞以及Th细胞亚型变化以了解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现报告如下.

  •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张敏敏;李兆申;屠振兴;满晓华;龚燕芳;张晓华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的致病作用,了解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对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AP组及MC膜稳定剂处理组.MC膜稳定剂处理组应用MC膜稳定剂色甘酸钠,以50 mg/kg的用量于制模前30 min注入大鼠腹腔进行预处理.使用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诱发SAP,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干湿重比的变化情况.结果SAP组的淀粉酶水平为2 500.0±227.7 U/L,胰腺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41±0.01U/g湿重,肺干湿重比为4.58±0.29,胰腺病变评分为6.4±0.5,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而使用MC膜稳定剂预处理后造模,其淀粉酶水平降为1 894.40±124.37 U/L,胰腺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38±0.15 U/g湿重,肺干湿重比为4.35±0.13,胰腺病变评分为3.4±0.5,均较SAP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肥大细胞可能在SA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C膜稳定剂对SAP可能有治疗作用.

  • 血清IL-6、IL-8和TNF-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云;汪东剑;余维涛

    目的对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在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以Ranson和APACHE-Ⅱ评分为标准,把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轻症胰腺炎组(MAP)及重症胰腺炎组(SAP)两组,选择年龄匹配的1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on);在患者入院24 h内采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三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均为SAP组高,Con组低,其中IL-6水平在三组之间、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IL-8和TNF-α水平在Con组与SAP组之间、MAP组与SAP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而Con组与MA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IL-6、IL-8、TNF-α对早期诊断鉴别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

    作者:司良毅;何坪;彭念寅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与血浆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62例老年CHF者,男44例,女18例,平均年龄(70±13)岁.根据是否合并MOF分为单纯CHF组和CHF+MOF组,各31例;再根据治疗后是否存活分为存活及死亡两个亚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1例.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心钠素(ANP)水平.结果血浆中TNFα,IL-1β,sICAM-1水平在存活与死亡之间比较,MOF组较CHF组明显升高;而组内比较,死亡者又较存活者明显增加.CHF组与MOF组在同是存活或死亡之间比较,LVEF和ANP无明显差异,但两组内存活和死亡者之间比较,在治疗后则有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存活者改善而死亡者恶化.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β,ICAM-1的血浆水平增加与MO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血浆中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有无MOF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及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邓朝胜;陈美云;林其昌;吴可贵;唐爱忠;翁义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MP)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及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39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40例老年肺炎患者及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MP特异性IgM、IgG抗体及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痰液中的MP. 结果 (1)COPD组MP PCR法及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炎组及对照组(P<0.05);(2)COPD组IFN-γ含量明显低于肺炎组(P<0.01),而TNF-α含量则反之;(3)COPD、肺炎组MP-IgM阳性者IFN-γ含量明显低于组内MP-IgM阴性者(P<0.05). 结论 (1)老年人中COPD急性发作M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肺炎患者;(2)老年COPD急性发作患者IFN-γ水平明显低于老年肺炎患者,而TNF-α、IL-6水平则显著升高;(3)MP感染可能抑制了老年人COPD急性发作及肺炎患者IFN-γ的产生.

  • 同种异体反应中分泌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的测定及其临床初探

    作者:孟筱坚;林茂芳

    目的测定同种异体反应中分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细胞因子分泌检测方法(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分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的T细胞;分析2例患者外周血分泌IFNγ的T细胞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的关系.结果经同种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刺激后分泌IFNγ的T细胞水平(1.12±0.13)%明显高于对照组(0.23 ±0.07)%,P<0.01.而分泌IL-4 和IL-10的T淋巴细胞则无升高,分别为(0.12±0.03)%、(0.10±0.03)%,P>0.05.2例患者外周血分泌IFNγ的T细胞水平和aGVHD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利用CKSA测定同种异体PBMNC刺激后分泌IFNγ的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大肠癌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作者:陆爱国;郑民华;李东华;曹伟新;倪华妹;张浩波;黄梁;郁宝铭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了解其是否存在Th1与Th2细胞因子的不平衡及肿瘤免疫缺陷,了解细胞因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62例患者及15例正常志愿者参与本研究,分别抽取外周晨血测定IL-2、IL-6、IL-10、IL-12、TNF及测定NK、CD3+、CD4+、CD8+.结果IL-2、IL-12水平在肿瘤组显著下降,IL-12与Dukes分期相关.IL-6、IL-10在肿瘤组中显著升高(P<0.05),Dukes D期患者升高更显著,IL-10还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有关.肿瘤组NK活性、CD4+及CD4+/CD8+比例降低.结论大肠癌患者出现以Th1为主的细胞因子降低及Th2细胞因子的升高,肿瘤免疫缺陷.部分细胞因子代谢紊乱可能与大肠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T辅助细胞1、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邱丽华;林其德;洪燕;李东至;丁传伟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T辅助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正常非孕组)、30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和33例UHA患者(流产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2、γ干扰素]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结果(1)流产组治疗前血清IL-2、IL-12的水平分别为(13.3±13.8) ng/L、(50.5±25.8) ng/L,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的(4.6±6.4) ng/L、(20.3±28.2) ng/L(P<0.01);IL-4、IL-10的水平分别为(13.8±1.0) ng/L、(13.5±0.7) n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的(14.5±1.2) ng/L、(14.9±2.4) ng/L(P<0.01);γ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分别为(45.4±104.8) ng/L、(31.8±26.6) μg/L,与正常非孕组的(15.2±3.6) ng/L、(30.3±27.9) μg/L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2)流产组治疗后血清IL-2[(5.6±9.0) ng/L]、IL-12[(28.5±40.3) ng/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IL-4[(14.7±1.2) ng/L]、IL-10(15.0±1.8) ng/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γ干扰素[(45.4±99.2) ng/L]、转化生长因子β1[(43.0±56.8) μg/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流产组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非孕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正常妊娠组IL-2水平[(1.6±4.3) ng/L]较正常非孕组明显降低(P<0.05),IL-4[(16.3±0.8) ng/L]、转化生长因子β1[(49.2±33.7) μg/L]水平较正常非孕组明显升高(P<0.01,P<0.05),正常妊娠组γ干扰素[(15.3±3.7) ng/L]、IL-10[(17.4±10.0) ng/L]水平与正常非孕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UHA患者血清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主动免疫治疗可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

  • 阴道超声及细胞因子预测宫颈成熟度和临产时间的初步探讨

    作者:简丽;牟晓玲;吴味辛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8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度、临产时间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79例足月初产妇宫颈阴道分泌液IL-6、IL-8及hCG水平;通过阴道超声测量孕妇宫颈长度、宫颈内口楔形区宽度、前羊膜囊长度;同时进行宫颈Bishop评分.结果 (1)IL-6、IL-8、hCG临产后水平[分别为(782±508)ng/L、(10 539±8 680) ng/L、(114±86) IU/L]较临产前[分别为(155±75)ng/L、(7 113±6 050) ng/L、(35±21) IU/L]显著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2)IL-6、IL-8、hCG、宫颈长度、前羊膜囊长度均与宫颈Bishop评分显著相关(r=0.42、0.24、0.44、-0.56、0.35,P<0.05).(3)IL-6、IL-8、宫颈长度、前羊膜囊长度、宫颈Bishop评分均与临产时间显著相关(r=-0.42、-0.46、0.64、-0.52、-0.41,P<0.01);且均能预测1周内临产,其中宫颈长度的预测效果好.宫颈长度≤30 mm者,预测其在1周内分娩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3、0.89、0.91、0.81.(4)多因素分析显示: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宫颈成熟度和临产时间的价值优于其他指标.结论孕妇宫颈阴道分泌液IL-6、IL-8、宫颈Bishop评分及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前羊膜囊长度,均能预测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度和临产时间,其中宫颈长度的预测价值高.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腹腔液微环境关系的研究

    作者:高颖;刘义;罗丽兰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腹腔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生殖的影响.方法对因内异症进行手术治疗或不孕症行腹腔镜检查的妇女43例,其中内异症24例(内异症组)及正常盆腔19例(对照组),采用单核细胞趋化实验分析、斑点杂交分析、酶链免疫吸附测定及胞浆游离钙浓度([Ca2+]i)测定等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腹腔液、腹腔巨噬细胞及异位内膜细胞的特性,并比较两组腹腔液及异位内膜细胞对精子活动力及鼠胚胎卵裂率的影响.结果内异症组及对照组患者腹腔液趋化单核细胞移动的距离分别为(87.2±9.4) μm、(51.9±3.7) μm,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腹腔巨噬细胞数分别为(1.47±0.87)×106/ml、(0.67±0.73)×106/ml(P<0.01);异位内膜细胞可表达低水平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吸光度(A)值为18.34±3.95],经白细胞介素(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后,其分泌MCP-1mRNA A值分别为56.84±3.21、41.58±2.48,刺激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内异症组腹腔液及异位内膜细胞明显抑制精子的活动力和鼠胚的发育.结论异位症病灶与腹腔液微环境相互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和异位症病灶合成及分泌某些细胞因子的能力增强,同时可干扰生殖过程的某些环节.

  • 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的关系

    作者:彭冰;刘淑芸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关系,从分子免疫学角度探讨ICP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ICP孕妇(研究组)和2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植物血凝素刺激下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及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并对TH1型细胞因子与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研究组孕妇的IFN-γ、TNF-α水平分别为(639±156) ng/L、(1 021±231)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464±147) ng/L、(728±175)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研究组孕妇的IL-4水平为(22±4)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的(27±6)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研究组孕妇的TNF-α/IL-4比值为48±11, 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30±8;研究组孕妇的IFN-γ/IL-4比值为30±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6,两组分别,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3)研究组孕妇的IFN-γ、TNF-α水平与ICP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58,0.692 (P<0.01).结论 ICP患者体内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由TH2向TH1偏移,细胞免疫功能增强;ICP患者体内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的增强可能与肝细胞损伤、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有关.

  • 免疫细胞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孙瑜;郑淑蓉;周世梅

    目的研究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发病前后的变化,探讨免疫细胞因子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前瞻性研究550例孕妇,追踪到患有中、重度妊高征者25 例(妊高征组),随意选择30例正常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取其孕12~16周和孕32~36周的血浆标本.用ELISA方法成批测定中孕期及晚孕期血浆中的IL-4、IL-1β、TNF-α水平.结果 (1)中孕期妊高征发病前血浆TNF-α水平,TNF-α/IL-4 和I L-1β/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妊高征组分别为27.66 ng/L,37.70,4.29;对照组分别为 17.80 ng/L,4.64,0.2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晚孕期妊高征发病后血浆TNF-α和 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妊高征组分别为52.49 ng/L和29.46 ng/L; 对照组分别为35.51ng/L和7.93 ng/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NF-α/I L-4及IL-1β/IL-4比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妊高征组分别为12.3及6.98;对照组分别为23.8及11.79). 结论妊高征发病前可能已存在着免疫细胞因子比例失衡,发病后细胞因子水平仍有明显变化,细胞因子免疫失衡可能与妊高征发病有关.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免疫学研究

    作者:刘敬;孟繁妔;戎小平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免疫学变化及其机制,为免疫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40例正常新生儿及40例HIE患儿为对象,分别检测脐血、生后1、3、7、12~14 d及26~28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IL)6、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血浆一氧化氮、免疫球蛋白、补体、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等免疫指标的变化,并于新生儿生后24 h内取静脉血后即刻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窒息缺氧与HIE患儿存在:(1)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如生后1~3 d HIE与对照组分别为CD3+(62±8)%、(65±10)%,CD4+(39±7)%、(46±8)%,CD8+(23±6)%、(19±5)%,CD4+/CD8+比值1.8±0.7、2.5±0.7.至生后26~28 d时上述各指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2)IgM与C3降低.(3)细胞因子表达异常.(4)血流动力学参数RI与IL-6呈负相关(r=-0.01,P<0.01),与IL-8及TNF-α呈正相关(r=0.80、0.72,P<0.01). 结论免疫功能紊乱参与了HIE的发病过程,细胞因子对脑血流的异常影响可能是免疫因素导致脑损伤的原因之一.

  • 脑脊液细胞因子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金玉;薛君莉;余唯琪;林丽星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γ-干扰素(IFN-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4例化脓性脑膜炎(PM)、30例病毒性脑膜炎(VM)及22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CSF中IFN-γ、G-CSF、TNF-α、IL-6及IL-8水平.结果 PM组G-CSF及IL-8 [(132±41)、(2.53±0.56)μg/L]水平明显高于VM组[(53±22)、(0.53±0.46)μg/L](P<0.001);IFN-γ在VM组[(2.0±0.4)μg/L]水平明显高于PM组[(0.8±0.5)μg/L](P<0.01);各脑膜炎组中TNF-α及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CSF及IL-8水平增高程度与CSF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IFN-γ增高程度与CSF白细胞数及葡萄糖定量间无相关性.结论 G-CSF、INF-γ及IL-8在CSF中显著增高有助于PM与非PM的鉴别诊断;TNF-α、IL-6在感染性脑膜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其在CSF中的变化对感染性脑膜炎患儿鉴别诊断无临床意义.

11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